打著「招聘」名義的黑產:拉皮條、傳銷、被培訓、誘導整容

2020-12-10 和訊科技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1月24日報導(文/王非)

表面招助理,實則拉皮條;

表面去天津靜海,實則「蝶貝蕾」傳銷;

表面高薪實習生,實則被培訓;

表面招模特,實則誘導整容······

各大套路,一個對策——招聘。

情色陷阱:面試敢伸鹹豬手,要求提供性服務

11月23日,新京報發布有關BOSS直聘暗藏情色陷阱的調查報導:有多家公司涉嫌情色招聘——既有專門為「客戶」物色女子的「中介」,也有親自在別墅裡面試,並對應聘者動手動腳的老闆,甚至有公司名為招聘助理實為替「客戶」尋找性伴侶。

報導中還提到,雖然記者早在17日就在平臺上對相關公司進行了舉報,但直至昨日(23日)發稿後,事情開始發酵,相關招聘信息才被刪除,涉事招聘帳號被凍結。

針對此事,BOSS直聘方面回應稱:目前,新聞報導中涉事企業已經封禁,相關崗位全部下線。同時,平臺已經全面展開相關崗位的嚴格排查,我們對濫用平臺功能的違法行為絕不姑息。

今年以來,包括北京、杭州、南京在內,有多個地區的微博網友反映稱在BOSS直聘上遭遇「情色招聘」。

據報導,今年5月,廣州網友豔豔在BOSS直聘上應聘秘書助理職位,直接被老闆載去陪客戶吃飯,「客戶走了之後,他突然颳了一下我的鼻子,摸了一下我的頭」。老闆在路上對豔豔動手動腳,還開價每月8000元要求豔豔做他的女朋友兼秘書。

網友豔豔的經歷

今年6月,知乎網友也爆料稱,某知名公司高級員工在BOSS直聘上公開招聘生活助理,要求應聘者提供性服務,開出每月1.6萬元的包養費用。事件曝光後,該公司另一員工表示,涉事員工已被辭退。

6月1日,BOSS直聘客服還曾在一則應聘者自稱遭遇性騷擾的微博下評論回復稱:「平臺堅決打擊一切非正常求職招聘行為,如果您遇到非正常求職招聘者,可以在站內聊天頁面進行舉報,也可將相關信息反饋給小編,小編來為您反饋處理,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李文星案:死亡揭開傳銷騙局

同樣是BOSS直聘,2017年8月,「李文星案」引發大眾對於「傳銷騙局」的廣泛關注。

據芥末堆報導,2017年5月中旬,李文星通過BOSS直聘軟體入職所謂的「北京科藍軟體(300663,股吧)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京科藍公司),此後頻繁失聯、人生自由受到限制。

7月14日,李文星遺體在天津靜海區被發現。據屍檢,李文星符合生前溺水死亡特徵。而警方根據李文星隨身攜帶的傳銷筆記等物證,認為其極有可能誤入傳銷組織。

8月3日凌晨,BOSS直聘網站連夜更新系統,推翻沿用多年的「只發一個職位,資料合規,可以先發;不觸發舉報,可以招聘」審核機制,改為對所有招聘者執行事先審核認證。

不只是BOSS直聘,58同城也同樣出現過類似情況。

李文星案後,獵雲網(微信:ilieyun)記者的一位朋友匿名透露:「我3年前的經歷,和現在出事的求職少年李文星幾乎如出一轍。只不過我並非用的是BOSS直聘。但這並不重要。現在基本上國內任何一個招聘平臺,都會充斥著大量虛假信息,普通求職者極難分辨。」

2014年12月,這位匿名朋友利用58同城進行求職,結果卻被虛假招聘信息蒙蔽。詐騙團夥以崗前培訓為名,將他騙到天津市武清區育才路楊村第一小學附近居民樓的一處房間。當時他便覺事有蹊蹺,在「面試」過程中找了個機會順利脫身。他事後分析,這個招聘詐騙團夥,極有可能就是當地的傳銷組織。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1月,BOSS直聘被報導已完成了新一輪融資,融資總規模達到數億美元。一位接近交易的知情人士透露,這輪融資「分多次,有E1和E2」,騰訊參與並領投了其中一輪,投後佔股接近10%。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BOSS直聘隸屬於北京華品博睿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3年12月,法定代表人為趙鵬。此前,BOSS直聘共完成5輪融資。上一輪融資官宣於2016年9月,BOSS直聘完成2800萬美元C輪融資,華映資本、高榕資本領投,策源創投、和玉資本、今日資本、順為資本跟投。

招轉培:IT培訓機構套路實習生

招轉陪,即招聘轉培訓,簡稱招轉。就是打著招聘的幌子吸引求職者參加面試,然後一步步將其轉化為培訓學員。

具體的操作手法為,在招聘網站上發布一些門檻低、待遇好的職位,吸引小白投遞簡歷並面試。面試時,如果你非計算機專業,所謂的「面試官」會向你灌輸IT行業的種種好處,誘導你對IT行業產生興趣從而參加培訓。如果你是計算機專業,會有「項目經理」和你談論技術,結論自然是你技術不行。這時,一旁的「HR」會順勢向你推銷培訓,並做出各種保證。

2018年8月,IT培訓那些事兒接到學員投稿《學員自述丨IT培訓機構是如何一步步套路我的》,詳細講述了這一套路。

而除了通過線上「釣魚」,培訓機構的招生人員也會在線下招聘會設套,吸引求職者投遞簡歷,誘導大家參加IT培訓。

而根據《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享有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職業培訓包括崗前培訓、轉業培訓、學徒培訓、在崗培訓、轉崗培訓及其他職業性培訓。我國《職業教育法》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企業應當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本單位職工和準備錄用人員實施職業教育。

由此可見,開展職業培訓是企業的法定義務。而入職前的培訓,公司是不允許收費的,以招人的名義進行收取培訓費用更是不合法行為。

醫美中介:「洗腦」年輕女性,放大缺陷誘導整容

除了騙財、騙色,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招聘和醫美也能產生聯繫。

據繁華事(ID:fanhuagushi)報導,醫美中介會以招聘「模特、DJ、主播......」的名義,忽悠年輕女孩,誘導她們整容。

可怕的是,一旦女孩子接受了「洗腦」,就會對自己越發不滿,從割個雙眼皮開始,直到「全面動刀」。

這還不算完,醫美中介還會提供「貸款」等服務給缺錢的女孩子。而所謂的貸款,就可能是「裸貸」。

據報導,等手術完成,女孩子還不起貸款的時候,就開始做起「來錢快」的工作:或是捐卵;或是做主播、模特;或是成為外圍、夜場女。

最為魔幻的一幕也隨之出現,受害者竟然轉變成為了「施害者」:她們把自己的經歷「複製」到其他人身上,於是,又一個「醫美中介」誕生了。

你還知道哪些打著「招聘」名義的黑產,歡迎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達內教育被投訴以招聘名義招生 誘導學員貸款
    (原標題:達內教育被投訴以招聘名義招生 誘導學員貸款)
  • 套路貸披著招聘加整容的外衣,違法的根基在哪裡?
    接著又用一個所謂的不得不做的整容請你入甕,你能識別嗎?有多家公司打著「高薪招聘」名義,與整形醫院合作,誘騙女性求職者貸款整形。整容後公司並不會按照承諾還款,也不會安排工作,相反給求職者提供「陪酒」「開房」服務,賺錢還款。北京警方已於近日啟動專項行動,端掉了多個以「網絡虛假招聘」「套路貸」為代表、涉嫌詐騙或敲詐勒索的違法犯罪團夥。
  • 警惕打著培訓幌子實施精神控制 的「精神傳銷」
    精神傳銷是傳銷的一個變種,是指一些非法培訓教育機構、信息信息諮詢公司打著「心靈培訓」、領導力培訓、等旗號,採取心靈暗示、催眠洗腦等方式對學員進行精神控制的行為,它與傳銷的區別在於,不再依靠層級返利來驅動銷售,而是通過洗腦方式,使學員獲得極大的精神滿足,把發展新學員作為生命中最重要的目標
  • 以「連鎖銷售」的名義在興安縣從事傳銷活動 14名傳銷頭目獲刑
    9月23日,李旭反傳銷團隊獲悉,桂林市興安縣人民檢察院披露一起傳銷案,該傳銷組織打著「深圳文斌貿易有限公司」的旗號,以「連鎖銷售」的名義在桂林興安縣從事傳銷活動,截止案發,被告人姚某、師某偉等十四人發展下線人員均達30人以上且層級達三級以上。
  • 打著直銷的名義搞傳銷 這樣的騙局得警惕!榆林上千人被「拉人頭...
    說到傳銷,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強制洗腦」「限制人身自由」等,但是新型傳銷卻更加隱蔽,更難識別。近日,榆林市民就爆料了一個打著直銷名義的傳銷騙局,受騙人多達千人。今年56歲的劉女士,飽受胃病折磨,在榆林多家醫院進行治療但一直不見好轉,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聽說一種酸鹼平按摩器可以治療她的胃病。
  • 月入10w+的offer,變成了整容、傳銷、網紅屆的韭菜
    不止如此,搞個美容貸還有傳銷味兒了。灰黑產這事兒,一通百通,研究了一下美容貸,簡直就是東北菜裡的亂燉,曲藝圈裡的相聲。啥意思啊?啥都有,大雜燴。我以為現在的團夥都是假裝自己是整容中介,沒想到是直接偽裝成招工單位進行團夥作案。這類團夥基本活躍在線下的小廣告和不靠譜的招聘app平臺上,有人諮詢了工作相關事宜後,就以各種理由,誘導應聘者去他們指定的醫院進行整容。面試地點會找藉口在酒店大堂、咖啡廳或私家車內進行面試。
  • 「心靈培訓」成精神傳銷 警惕「雞湯」背後「迷魂湯」
    原標題:花800萬「連接宇宙能量並共振」 名為「心靈培訓」實則精神傳銷 警惕「雞湯」背後的「迷魂湯」     一家心靈培訓公司近日被媒體曝光,金字塔式層層拉人頭收費,費用5萬至800萬元不等,導致部分會員債臺高築,甚至人財兩空。
  • BOSS直聘深陷「情色騙局」,到底是招聘還是「拉皮條」?
    微信可以YP、微博可以空降c粉、網易雲可以聊sao夭壽了,現在他們就連招聘APP都不放過,有人開始在上面假借招聘的名義拉皮條。我在BOSS直聘找小三前不久有人向新京報舉報boss直聘存在假借招聘名義拉皮條的情況。
  • 打著連鎖經營旗號實為變種傳銷的高原聖肽
    他們為了矇騙消費者私自建立非法直銷體系;設立獎金分配製度;設置會員入會報單程序;甚至還打著其他企業的旗號,招搖撞騙,坑害消費者,攪亂了整個膠原蛋白肽市場的產品銷售模式,降低膠原蛋白肽市場的產品聲譽,造成極大的危害。
  • 打著虛擬貨幣旗號搞傳銷的組織被判了
    近日,煙臺市芝罘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在煙臺市芝罘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王某剛等5名被告人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至七年不等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十萬至一百萬不等,同時對5名被告人涉案贓款均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 傳銷鉚牢大學生擇業 冒充名企設招聘騙局(圖)
    近日在多所高校的求職BBS裡流行一份「騙子通訊錄」,這是熱心的同學將「招聘騙子公司」的電話號碼進行整理,竟多達500個之多。  記者根據通訊錄提供的名單進行調查發現,其中很多為傳銷公司利用招聘設下的陷阱。而製造這三大陷阱的騙子分別是:打著名企旗號的外地傳銷公司;承諾「給車給房」的本地傳銷公司;不斷「改名換姓」的保險公司。
  • 女星代言「大師」培訓?別被「精神傳銷」洗腦了!
    近年來,打著「心靈培訓」」領導力培訓」「靈修」等旗號的企業培訓項目時有出現。這些「培訓」採取心理暗示、催眠洗腦等方式對學員進行精神控制,進而要求學員拉更多新人進來,以此達到斂財目的,很多上過當的人將其定性為「精神傳銷」。「精神傳銷」有哪些危害?
  • 找工作先整容?貴陽警方搗毀「整容貸」團夥!
    (抓捕現場圖)主動出擊成立專案組,定期召開專案推進會4月16日小文的遭遇被貴州電視臺二頻道報導後,正好被南明公安分局的偵查員看到,偵查員敏銳的嗅覺,發現其中有蹊蹺,遂主動聯繫小文,了解下來是一個以公司模式運作,打著「高薪招聘」幌子,誘騙女性求職者貸款整容的團夥
  • 從「碰瓷」到疑拉皮條:這位涉「獵豔招聘」公司大股東有多少故事
    網頁截圖文|李哲11月23日,新京報刊發題為《招聘網站裡的情色陷阱:招助理實為「拉皮條」》的暗訪報導,引發輿論熱議。報導顯示,在網際網路招聘平臺上,有招聘者打著「助理」「董秘」「保姆」等旗號,要求應聘者提供性服務。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社交電商「名義初品」涉嫌傳銷被查:一年內發展會員320萬人
    近日,有媒體報導石家莊警方破獲了一起打著社交電商名義的特大網絡傳銷案。至案發,該傳銷公司共發展註冊用戶320萬人,僅從去年5月20日起盤,不到兩個月就發展了20萬人加入。並安排專業的講師,通過核心群、秘訓群的方式,給高級別的團隊進行培訓,傳授如何管理微信群和吸粉拓客的秘決。在給高級別團隊內部培訓時,高頻次傳導企業文化是「敬天愛人,利他之心」,並形成儀式感,用類似宗教的形式「洗腦」,誘他們再擴散到各自團隊。通過核心裂變的團隊,一條信息只要在核心群裡發布,成員會在1到2個小時內傳播出將近幾萬條信息,極具煽動性和高效傳遞性。
  • 要上班先整容?貴陽警方搗毀一「整容貸」詐騙團夥,涉案金額超400萬
    原來,今年4月,小文在一招聘網看到貴州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發布的高薪招聘信息,並在招聘人員的誘使下隻身一人前往貴陽參加面試。期間,該公司工作人員稱小文五官有問題需要做面部微整,整容後可以當主播,並以高薪為諾,引誘她前往貴陽薇X美醫院進行整容。
  • 以銷售「隆力奇」產品為名義組織傳銷 豐城特大傳銷案宣判
    8月14日,江西省豐城市人民法院對外披露了一起特大傳銷案的判決書。鷹鑑在該判決書上看到,吳某芸、龍某榮等9人因組織領導以「銷售隆力奇產品」為名義的傳銷組織,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該判決書上顯示,吳某芸、龍某榮等9名被告人加入以銷售直銷企業「隆力奇」產品為名義的傳銷組織,該傳銷組織主要要求參加者以每份2990元的價格購買份額一套產品(實際無產品)作為入門費,依靠直接或間接發展下線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返利依據,引誘他人參與投資,從而非法獲利。
  • 5女孩應聘整形醫院,培訓後不整容就被勸退?院方喊冤:未說過讓求職...
    這讓她們覺得自己受騙了:招聘崗位內容與實際工作內容不符,認為醫院的行為涉嫌違背勞動法。對此,院方營銷二部總監回應:求職者就是沒有通過培訓,問題在她們身上,招聘時並未說過讓求職者整容。該整形美容醫院1應聘整形醫院培訓後被勸退懷疑與不做整容有關「這不是真實的招聘,而是打著招聘的幌子,變相地找客戶」
  • 年末警惕招聘陷阱!中招或影響職場生涯
    年度大片《招聘風雲》,正式上演!2020年即將過去,每到年底很多人都會謀劃應聘、跳槽開啟職場生涯的新階段,但等待他們的不只有機會,也有可能是一個又一個招聘陷阱。
  • 盤點招聘詐騙五大套路,助你求職完美避坑!
    又到一年畢業季,招聘市場迎來求職高峰期,許多不法分子利用畢業大學生求職心切的心理,設置各種招聘陷阱進行詐騙,為此正義君整理出五種套路,提醒廣大求職者在找工作時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受騙↓↓套路一 傳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