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有聲讀物>正文
再談「Go Dutch」
2011-03-20 11:11
來源:唐振華博客
作者:唐振華
英文成語go Dutch的意思是「各自付自己的帳.平攤費用」(pay one's own expenses,share expenses)。這一意義已為人們普遍接受,並在口語中廣泛使用。Dutch原為「荷蘭或荷蘭人」之義,go Dutch為何卻有與之截然不同的含義呢?不少英語學習者對此百思不得其解,有的甚至妄加揣測,以為荷蘭人過分精明、以致斤斤計較,不願意分擔朋友的費用,是小氣之流。
荷蘭人當然並非吝嗇之輩。那麼go Dutch的含義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這裡頭還有一段有趣的史話呢。
17世紀以前,英國海上實力十分強大。1588年.英國海軍重創西班牙無敵艦隊.佔據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後來荷蘭的三位著名航海家分別航行到巴倫支海、南美南端的合恩角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促進了海上貿易的發展和對外殖民擴張。到17世紀末.荷蘭已成為英國海上貿易的主要對手.對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構成了威脅。英荷兩國為爭奪海上霸權,矛盾激烈,勢不兩立.兩國曾多次發生爭端.甚至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這些無疑對兩國人民的情感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當時的英國人相當蔑視荷蘭人,這種輕蔑和偏見也反映在語言上。英國人為了攻擊對手,在許多場合下用Dutch一詞表示厭惡情緒。Go Dutch這一成語就是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重大的歷史事件和社會變革經常會引發語言戲劇性的變化。在英語語言史上這樣的例子真是不勝枚舉:「諾曼徵服」(the Norman Conquest)使英語吸收了為數甚多的法語詞彙,語法結構也受到羅曼語族的影響;文藝復興運動(the Renaissance)為英語帶來了大量的希臘、拉丁語彙;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為英語日後的規範化發展提供了可能。Go Dutch一詞的產生正是語言發展受到社會文化影響的又~實例。
英語中和go Dutch同源的成語有十數多之多.且多帶有蔑視.嘲弄或譏諷荷蘭人之意。譬如Dutch courage意為酒後之勇:Dutch feast意為客人尚未盡興而主人卻已酩酊大醉的宴席;Dutch concert指極為嘈雜、喧鬧或各唱各調的音樂會:Dutch bargain指飲酒時達成的交易;Dutch defense諷喻虛張聲勢的抵抗;Dutch auction指先把價開得甚高然後逐步減價的拍賣;Dutch comfort指不起作用的慰問.等等。英國人甚至在賭咒發誓時都說「I'm a Dutchman, if…」表示「如果…,我就不是人」,或表示「我才不幹呢」之意。他們還用「The Dutch have taken Holland"』來挖苦把眾所周知的事情當作新聞來傳.意為「少見多怪」。將如此眾多的惡名強加於Dutch(荷蘭人)實屬不公,但因這些成語均為歷史遺留,約定俗成,現在仍在廣泛使用。當然,隨著歷史的發展.英荷兩國早已擯棄前嫌,握手言和。這一事實同樣反映在英語詞義的變化中。在現代英語中.許多含Dutch的成語已沒有對荷蘭的輕蔑意味,也不再有當初的貶義了。如Dutch courage如今僅喻指酒膽,Dutch feast如今也重在陳述主人比客人先醉的事實,並無嘲諷之意。而go Dutch原本與漢語中的「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別人瓦上霜「意近,現在卻與時下流行的AA制頗為相似。
名稱名稱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