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回應「最小」山村幼兒園:農村學前教育一個不能少

2020-12-20 環京津網

貴州現「最小」山村幼兒園 官方:農村學前教育一個不能少

中新網貴州凱裡12月15日電 題:貴州現「最小」山村幼兒園 官方:農村學前教育一個不能少

記者 劉鵬

「3個孩子、2個幼師、1個廚師、1個保安」在貴州山村裡的一所幼兒園受社會廣泛關注,被網友稱為「最小」幼兒園。記者日前探訪了這個目前師生只有7個人的幼兒園,了解其背後故事。

圖為孩子在享用營養餐。 劉鵬 攝   「最小」幼兒園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凱裡市爐山鎮甘壩村,寬敞的活動室,豐富的玩教具,園內設施設備齊全,三層教學樓塗鴉成色彩斑斕,充滿童趣。該幼兒園園長龍多雪介紹,這裡原來是村裡閒置的小學,按照幼兒園建設標準維修改造的,所以看上去整個幼兒園的面積很大。

幼兒園空曠安靜,3個孩子正在和老師在活動室畫畫。「老師好。」看到記者走進來,3個孩子同聲說到,活潑又可愛。

「為什麼只有3個孩子?」記者問到。

圖為設施設備齊全的活動室。 劉鵬 攝   「目前只有3個,但現在已經登記了30多個,預計下學期將有30多個孩子一起入園,將會愈加熱鬧。」龍多雪回答說。

原來,甘壩村幼兒園是2019年9月中旬才開始開園招生的,因為開學時間晚,錯過了家長集中報名的時間,村裡的大部分適齡兒童已經在其他幼兒園報名了。

凱裡市教育和科技局副局長顧豐業表示,甘壩村幼兒園正是凱裡市大力推進農村公辦幼兒園建設的縮影。顧豐業告訴記者,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它的重要不亞於從小學到大學任何一個學段的教育。

圖為凱裡市龍場鎮中心幼兒園三興村分園一角。 劉鵬 攝   2011年以來,凱裡市在貴州省率先探索實施了公辦民辦幼兒園統一管理的「公幫民、城幫鄉、大幫小」集團化辦園模式,2015年採取「鎮中心幼兒園辦分園」方式讓公辦學前教育資源全面覆蓋至山村幼兒園,促進山村幼兒園可持續發展。

凱裡市教育和科技局教育科副科長李蘭宇說,集團化辦園最大優勢是形成市、鎮、村三級幼兒園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全面促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

針對公辦幼兒園的增加帶來了幼兒教師缺口大的問題,凱裡市創新用人機制,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各公辦幼兒園補充非編教師,並將教師工資待遇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同時明確了購買社會化服務教師與在編教師實行「四同」政策,即:招聘程序、報考資格、工資待遇、職稱評聘實行統一標準。

活動室,午睡室,沙池,水池,文化牆,專業幼兒教師……在集團化辦園和創新人用人機制的推動下,凱裡市所有的山村幼兒園不僅設施設備配套齊全,管理和師資隊伍更加規範、專業。截至目前,凱裡市公辦幼兒園實現了「每個鎮至少有一所公辦幼兒園」和「大村有公辦幼兒園」的目標,農村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到了93.2%。

窮省辦大教育,近年來貴州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2017年—2019年9月,貴州省財政教育總投入2805.77億元(人民幣,下同),成為該省財政第一大支出。其中在學前教育上,「十三五」以來貴州省累計投入54億餘元補助支持各地新建、改擴建鄉鎮(街道辦事處)公辦幼兒園800餘所、村級(山村)公辦幼兒園3000餘所,2018年貴州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7%。

「幼兒園開到家門口,娃娃讀書很方便,我們家長們也更放心,也能有更多時間幹活。」村裡的一名家長吳國祥說,上幼兒園幾個月後,孩子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性格開朗了,更加有禮貌了。「而且村裡幼兒園每個月只需100元的保育教育費。」吳國祥說。

專家表示,學前教育下沉農村,不僅為農村家庭減輕了負擔、免除了後顧之憂,釋放了農村勞動力,也促進了農村兒童健康成長,更是解決了城鄉學前教育發展不均衡的「痛點」。同時,也是貴州教育扶貧的有力探索和實踐。(完)

【編輯:李玉素】

相關焦點

  • 五萬農村兒童「無園上」?安排!銅仁七年建2005所山村幼兒園實現全覆蓋
    ——銅仁市全力推進山村幼兒園紀實稚嫩的笑聲伴著歌聲,背著小書包,在路上停停走走,高高興興進入幼兒園,山區孩子們一天的歡樂從這裡開始,夢想也從這裡萌芽。地處武陵山腹地的銅仁,教育發展水平相對落後,尤其是學前教育,大量農村兒童和適齡兒童只能游離於校園外,2013年,銅仁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70.11%,但農村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僅為45%,近5萬名農村適齡幼兒無園上,農村學前教育成為銅仁市教育的短板。讓每一個山裡娃享受到優質的學前教育,在陽光下安全、健康、快樂成長,這是銅仁市給自己的一份考卷。
  • 湘西州或新建400餘所山村幼兒園 力求實現山村全覆蓋
    13日上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體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暨民辦教育「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推進會在古丈縣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湘西州計劃到2019年建設邊遠山村幼兒園400所以上,基本實現山村幼兒園全覆蓋。
  • 項目故事 | 再見,山村幼兒園
    中國還有約17%適齡兒童沒有上幼兒園,他們多集中在貧困地區。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嘗試解決學前教育「最後一公裡」的問題,將幼兒園帶入這些鄉村。每年半夏花開的時節,都是山村幼兒園大班孩子們的畢業典禮。我們在這些畢業活動中看到,山村幼兒園給山村兒童提供的不僅僅是早期教育,也有同伴的友情、老師的關愛和更公平的人生起點。
  • 保康:山村建起幼兒園、牛羊作伴成過往
    9月7日城關鎮油坊街幼兒園正式開園28名學前兒童背上小書包走進幼兒園開啟校園生活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唱歌、跳舞、做遊戲……稚嫩的笑聲、童真的歌聲,給原本寧靜的山村增添了幾分熱鬧。劉家坪、郭家莊、長坪、鳳凰山4個行政村,過去由於沒有幼兒園,學前兒童上學難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 互助標準化幼兒園建到了鄉鎮 農村娃享受到了優質學前教育
    近兩年來,互助縣投資建設的34所鄉鎮公辦幼兒園全部投入使用,實現了每個鄉鎮都有一所公辦幼兒園的目標。同時,通過公開招考、轉崗培訓等方式,篩選優秀骨幹專業教師到幼兒園任教,充實了鄉鎮學前教育師資力量,使幼兒園成了農村幼兒的開心樂園。
  • 劉宜:讓山村孩子享受優質學前教育的使者
    「看到鄉村裡的孩子們也能像城裡孩子一樣,享受到優質的幼兒教育,這是我最開心的事,也很有成就感。」宜州區石別鎮人仔山智慧樹幼兒看護點負責人劉宜說。在幼教實際工作中,劉宜發現,城裡的孩子們可以輕鬆地享受到較好的幼教資源,而這對於很多山村的孩子來說,卻是難以實現的夢。2012年5月,劉宜多方籌措資金,成立了石別鎮人仔山智慧樹幼兒看護點,讓村裡的孩子們在家門口就可以接受良好的幼兒教育。8年來,劉宜全身心撲在看護點裡,從教學設備的購買、安裝、使用,到孩子們營養食品的採購等,都事必躬親。
  • 七彩陽光耀大山——凱裡市大力發展農村公辦幼兒園努力辦好農村學前教育
    他背著小書包在媽媽的牽引下一起前往三興村幼兒園。從家到幼兒園步行大概需要5分鐘。母子倆一路說說笑笑一會就到了。潘良彬媽媽是2018年底從浙江回來的,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不希望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準備給孩子選擇一個幼兒園。村裡幼兒園的便利和實惠改變了潘良彬一家的生活,媽媽早上送完孩子,她有充足的時間料理家務,甚至還可以到市裡打點臨工,每天晚上陪伴在孩子身邊,她感覺到滿滿的幸福感。
  • 官方部署第三期學前教育:鼓勵社會力量辦幼兒園
    中新網5月16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等四部門日前發布關於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的意見,指出要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幼兒園,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中央財政要繼續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和引導地方積極發展學前教育,重點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傾斜。
  • 保康山村幼兒園越來越好
    9月7日,保康縣城關鎮油坊街幼兒園教師給孩子們上課。9月7日,位於保康縣城關鎮長坪村的油坊街幼兒園建成開園,當地首批28名幼兒走進新建的幼兒園,接受學前教育。長坪村距離保康縣城20多公裡,村裡孩子的上幼兒園成了一大難題。為解決當地幼兒入園難問題,該縣政府投資200多萬元,新建了規範化的山村幼兒園,配備3名幼兒教師,配套幼兒保育、教育設備,可滿足附近4個村的學前教育需求。近年來,保康縣不斷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建成28所幼兒園,配齊教育基礎設施,孩子們的學前教育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 殷都區:加強農村公辦幼兒園建設 提升學前教育發展水平
    近年來,殷都區教育部門高度重視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加大農村「公辦園」建設力度,2020年新建改擴建幼兒園項目8個,總投資1121萬元,建築規模約8964平方米,並建立了可持續發展的學前教育運行保障機制,讓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的學前教育。在水冶鎮麻水中心幼兒園,寬敞的活動場所,齊備的遊樂設施,乾淨整潔的教室,讓這所幼兒園顯得格外安全舒適。
  • 城區幼兒園存在「超班額」現象 安徽學前教育師資數量缺口大
    農村地區普惠性幼兒園數量少、規模小、保教質量不高;部分城區幼兒園存在超班額現象,個別縣城及城鄉接合部幼兒園尤為嚴重;民辦園教師流動性大,保教隊伍不穩定……日前,省教育廳發布《安徽省2019年度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報告》,就我省學前教育存在問題提出多項要求。
  • 一個有關人生起跑線的社會實驗
    2009年起,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在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開始了公益性的試點項目——「山村幼兒園」,向處於學前教育空白區的偏遠農村3-6歲兒童提供免費學前教育。它同時是一個大型社會實驗,追蹤這些孩子的成長,研究教育如何幫助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據介紹,試點以來,「山村幼兒園」項目逐步擴大,覆蓋了樂都區鄉村總人口的92%,迄今有8705個孩子受益。
  • ——浙江省紹興縣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積極回應百姓關切
    「今年年初,我本打算不讓孩子上幼兒園了,因為一年近2000元的學費對我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戴小蘋的丈夫前年遭遇車禍去世,家裡的兩位老人都患重病,每月要花去一大筆醫療費,家裡的經濟早已陷入了困境。「跟兒子說了這個想法後,沒想到兒子說,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在家照顧爺爺奶奶了,當時我就哭了。」戴小蘋回憶說。
  • 涉及小學生作息時間、農村學前教育省裡答覆了!
    ,2011年以來,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先後組織實施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並密集出臺了農村幼兒園建設工程、生均公用經費、教師編制核定補充、無證幼兒園專項整治、小學化傾向治理、幼兒園分類評估認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效推動了農村學前教育健康快速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初步建立,農村學前教育資源快速擴充,農村保教質量明顯提高。
  • 夾石鎮教育管理中心開展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二級培訓
    根據《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教育局關於開展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新加入項目園培訓活動的通知》要求,2020年8月24日,夾石鎮教育管理中心開展了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的二級培訓活動,參加此次培訓活動的有夾石鎮公民辦幼兒園園長、教師和山村幼兒園負責人及教師共計43人參加培訓。
  • [河南] 濟源推進幸福工程建設 農村幼教春來早
    小若琳今年剛剛3歲,每天上幼兒園是她最期盼的快樂時光。  採訪的當天上午,記者前往小若琳就讀的軹城鎮河岔村藍天藝術幼兒園。穿過村裡的大街小巷,建築鮮亮奪目、裝飾五彩繽紛的院落就是幼兒園。幼兒園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懸掛著喜慶的燈籠、大紅的鞭炮、逼真的糖果……既充滿童趣,又洋溢著喜慶的氛圍。幼兒園負責人聶海燕說:「在按照常規開設好全市統一的課程外,我們還開設了特色手工課。
  • 農村學前教育兒童有了推薦食譜
    農村學前教育兒童每天吃什麼、吃得好不好,將有專門的食譜可參考。重慶市教委今日(12日)下發了《關於印發重慶市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計劃推薦食譜(試行)的通知》,要求14個實施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計劃的區縣,向學前教育兒童增加4元營養膳食補助,參考推薦食譜為幼兒供餐,提高幼兒園供餐質量。
  • 事關小學生作息時間、農村學前教育……山東省教育廳答覆!
    您提出的《關於大力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建議》收悉,經認真研究,現答覆如下:我省高度重視農村學前教育工作,2011年以來,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先後組織實施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並密集出臺了農村幼兒園建設工程、生均公用經費、教師編制核定補充、無證幼兒園專項整治、小學化傾向治理、幼兒園分類評估認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效推動了農村學前教育健康快速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初步建立
  • 教育部回應「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積極推進學前教育立法
    國新發布11月30日訊 「對於近期發生的幼兒園虐童的事情,我們深感痛心」,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今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回應記者關於「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提問時說,「下一步,教育部將採取積極推進學前教育立法等五方面的措施,力爭在幼有所育上能夠取得新的進展。」
  • 大理市10所幼兒園接受「雲南省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評估
    10月27日至29日,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雲南省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評估活動在大理市開展。項目評估專家深入到大理市10個幼兒園,分別抽取18名大、中、小班評估對象,從PPVT—EVT(詞彙)、運動—REMA(數學)、執行功能—社會情感—MAIN(敘事能力)三大塊進行評估測試和數據記錄,評估測試數據將作為項目實施成效對比研究。據悉,大理市系該基金會「雲南省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大理州項目第二階段的項目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