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過一期綜藝,有一幕至今讓我印象深刻,Papi醬給自己人生中重要的關係做了一個排序,按重要程度分別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
她的理由是:自己跟自己相處時間是最長的,接下來就是伴侶,而孩子和父母,其實只能陪自己走過人生的其中一段,都是陪伴人生不長不短,僅有一段行程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個排序曾經被網友頂上了熱搜,很多人都認同Papi醬的觀點。
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這個觀點,一個剛生完二胎的母親說「如果這樣,誰還願意生孩子,努力賺錢不都是為了孩子嗎?而且怎麼可以把父母放在後面,百善孝為先,這樣的話一個個長大後不都成了白眼狼。」
中國父母更多把孩子放在首位是否正確?
把父母排在後面,是不是有點白眼狼?
孩子一出生我們就會把所有的愛給孩子,而父母亦是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們。父母的愛很沉重,為孩子付出的非常多,但一個成熟、健全的人,會同意Papi醬的這個人生排序。
家庭系統排列——愛的序位
從人的發展來說,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系統。德國心理治療大師伯特·海靈格發現在家庭系統中,有一些隱藏著的、不易被人們意識或覺察到的動力操控著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愛的序位,並不跟隨社會及文化的標準或規則運行,而是在這些標準或規則之上運行。
在系統內,先來的比後來的有優先權
也就是父母比孩子更先進入這個系統的,父母之間的關係對於親子關係來說在系統內是優先的;老二會比老大晚些進入這個系統,那麼老二就需要尊重老大在系統中的優先地位。如果關係錯亂,就很容易事與願違,出現矛盾。
如果夫妻其中一方把孩子放到了伴侶之前,眼裡只有孩子而忽視自己的伴侶,那麼長期得不到關注的另一半,就很有可能會出現出軌的情況。
若是夫妻兩人都將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也是不合理的。這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會導致孩子容易出現厭學、離家出走的現象。
其實對孩子來說,父母關係的和諧,比對自己需要的滿足更加重要。
系統內部的黃金法則是:夫妻要先成為好夫妻,之後他們才能成為好父母,那麼孩子也才能是真正幸福的孩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兩個關係系統裡,新的家庭系統優先於舊的關係系統
子女只要結婚了就會建立一個新的家庭系統,那麼按照新家庭系統優先於舊關係系統的原則,小夫妻的關係在家庭系統中就要優先於他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
在中國,我們的傳統觀念是以大家庭為重,小家庭只是附屬於大家庭的一部分,彼此之間並沒有一個明確的邊界。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現在小家庭已經擁有了更多的個人空間。但是傳統意識任然有殘留,有的孩子表現為不願意跟父母分離,但更多的是父母不願意讓孩子獨立。
曾有一對夫妻做諮詢
兩人因為意見不合導致差點離婚。原來是因為兩人結婚之後,男方希望女方要非常重視及孝順自己的母親,並且將母親放在家庭的第一位,女方表示很難做到,這讓兩人開始產生矛盾。
後來,女方坐月子時,他們為誰來照顧女方的問題再次產生矛盾。女方希望是女方母親,男方則表示應由男方母親來照顧。
女方母親覺得不應打擾到新家庭的生活,便主動退出讓男方母親來照顧。但是這期間,男方母親覺得很委屈,認為女方不尊重自己,於是經常向兒子哭訴,男方以此責怪女方。
孩子差不多兩三個月大的時候,這對夫妻鬧到民政局,甚至差點離婚。離婚前,兩個人決定去參加婚姻家庭諮詢。
問診之後,諮詢師發現夫妻雙方並沒有捋順家庭系統排序。
男女雙方都已經離開各自的原生家庭系統,成立一個新家庭系統,那么女方與原生家庭系統之間應該保持距離,以丈夫為重;男方與原生家庭系統也應該保持距離,以妻子為重。
在婆媳關係中,兒子也沒有發揮好中介作用,兒子的中介作用發揮的好是可以加強婆媳之間的情感聯繫的,發揮不好容易成為矛盾的焦點。
諮詢師通過幫助男女雙方捋順他們的家庭排序,促進男方發揮中介作用,生活中更多與男方母親交流的工作讓男方來做,例如,他母親的委屈,則由男方負責疏導。慢慢的,他們的關係就不斷地推向良性循環,經諮詢6-8次後,改善了婚姻及家庭關係,經後續訪問表示感情很穩定。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新建家庭的小夫妻,依舊把父母放在關係中最重要的位置上;或者說父母並沒有尊重子女所新建家庭的獨立性和完整性,在生活中依然強行介入子女的婚姻關係。新舊家庭關係的錯亂,很容易造成系統邊界的模糊,像這種家庭系統中成員對於愛或權利的爭奪,就會引起家庭內部感情不和睦。
當兩個系統混合時,新的關係要尊重原有的愛的連結
如果新婚夫妻是和父母一起生活的話,也要尊重父母原有的那份愛的連接。否則,婚姻中也會很容易出現矛盾。
也有很多人在愛自己的伴侶的同時,很難接受自己的伴侶既往的親密關係,或者說想要超越原先的那份親密關係,這樣的婚姻也很容易出現問題。
因為每個人都不是憑空出現的,在你出現之前他也有原先的親密連結,一個人不僅僅是只代表了他自己,這其中還綜合了他以往所有的經歷,包括經歷中影響了他,也給他影響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份感情,他的父母與孩子更是他生命的傳承。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正確看待家庭系統排列
通過家庭系統排列,我們會發現家庭中隱藏的序位,認知到生命中這麼偉大的智慧,比我們在邏輯上或理智上可以理解的還要偉大,所以有時候負責療愈的不是治療師、不是諮詢師、或者其他人,而是這股更大的力量。
同樣我們也需要對這股偉大的力量加以尊重、擅加運用,讓它成為造福人類的工具。
但同時,我們也不要神話「家族系統排列」,更不要去神話「海靈格」這位創始人,就如同海靈格自己曾說的一句話:「我不是『大師』,我沒有任何意圖成為『大師』。但是我的發燒友和跟隨者卻把我塑造成大師,對此我無能為力。那只是明顯的表明,這些人本身需要強而有力的權威和領導。」
正確看待家庭系統排列,家庭成員歸屬的時間界定了每個人在家庭中的位置,當這個序位被尊重時,家庭中的愛就能自然地流動。
〓泊恩聲明〓
深圳泊恩臨床心理專科門診部對於該文章擁有著作權及其他相關權利, 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改編、轉載,該文章由北京海潤天睿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
醫療建議僅供參考,如有需要請諮詢專業人士或前往醫療機構。對這篇文章有任何的疑問或者建議,歡迎通過公眾號聯繫在線客服提交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