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晚,「盧溝橋,盧溝河,盧溝橋上走駱駝……」的歌聲在北京三裡屯Page One書店迴響。這首名為《盧溝橋》的老童謠是由音樂人小河發起的「尋謠計劃」收集而來,並被收錄在王爍的新書《尋謠記》中。
現場,孩子們彈唱了老童謠,而本書作者王爍、「尋謠計劃」發起人小河、音樂人老狼和莫西子詩也一起分享了尋找到的老童謠和自己的尋謠之感。
《尋謠記》的創作開始於「尋謠計劃」北京站「胡同童謠」項目即將結束的時候,漫畫家王爍談到,這是一本「想了一年,做了一年」的書。他花費近一年的時間重走尋謠的公園,重訪尋謠的老人,並將這些尋找的經歷、尋來的故事與「尋謠計劃」的真實故事融合到一起,畫成了一個個小而溫暖的故事。
王爍嘗試了多種風格來表現尋謠的故事和老人的故事,也在畫作中加入不少值得反覆體味的細節。比如書中的公園地圖,王爍在借鑑古代輿圖畫法的基礎上,加入老人公園活動的內容,細小到老人在涼亭的活動時間和內容都可在圖中找到。一幅畫,足以慢慢看,細細看。莫西子詩說,這是一本能讓人慢下來的書,也是一本能給讀者提供更多可能性的書。
「尋謠和童謠沒有束縛住王爍。」小河補充道,王爍去創作《尋謠記》與他去尋找老童謠很像,「尋謠計劃」常常被誤認為是一個非遺項目,但它更與藝術創作有關。在小河看來,「『尋謠計劃』與今天的人、今天的城市有關」,保留老童謠只是「尋謠計劃」的一部分,以今天的聲音觸碰過去的童謠,建立一個能連接更多人和物的通道才是更重要的事。
作為「尋謠計劃」的發起者,小河從2018年開始嘗試尋找「失落的民間童謠」。2020年初,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尋謠計劃」在短視頻平臺快手上做了一系列的「線上尋謠」直播,老狼參與了其中一次。直播前他在家練習了兩首童謠,卻發現自己的孩子也能接收到童謠所帶來的樂趣。在老狼看來,「尋謠計劃」不應該只是小河去做的事情,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拾以前美好的東西,「我們也該為下一代做些什麼」。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路豔霞
編輯:金力維
流程編輯:郭丹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