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和終結篇:歐拉-麥克勞林求和公式的拓展應用

2020-12-11 電子通信和數學

前一篇文章,我們了解了歐拉-麥克勞林公式的原理,它是歐拉和麥克勞林各自獨立發現的,這個公式提供了用積分求和分方法。能非常準確的計算離散形式下級數和的形式。

將上式改寫成標準的公式,一次導數,二次導數,三次導數標準形式如下

其中式子中的常數項為伯努利數

如果將定積分的下限改為1,下圖左邊的式子就變成了右邊的樣式,且0次導數中的減號要變成加號,右邊式子的推導留給有興趣的朋友,但必須精通數學分析微積分所有知識,

所以定積分下限為1的積分求和歐拉-麥克勞林公式如下樣式

都知道歐拉是第一個得出自然數平方倒數和等於π^/6的數學家,轟動一時

我們現在就用歐拉-麥克勞林求和公式來驗證上述的結論,如下圖f(x)函數就等於1/x^2

上式計算後就得到如下的結果

當n趨於無窮大時,如下藍色部分分母都是無窮大,所以藍色部分趨於0

無窮條件下,綠色部分就和黃色部分相等,我們進一步驗證

當n=9時,如下綠色部分的結果,和綠色部分加藍色部分的結果,兩者相差非常下,所以歐拉-麥克勞林公式非常準確

我們還可以用此來計算連續自然數立方倒數和的形式,這個留給讀者自己去驗證。

到此所有有關求和的文章就結束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數值積分中的重要公式:解讀歐拉-麥克勞林公式的原理
    前面的五篇文章都討論了自然數求和過程中存在的數學奧秘,伯努利在研究這些原理時發現了伯努利數,將一般的自然數任意次冪求和原理向前推動了一步連續自然數任意次冪求和公式伯努利發現了伯努利數伯努利數伯努利將求和公式用伯努利數替代,大大簡化和方便了公式的用矩陣表示出來就是:非常明了接著偉大的歐拉繼續推進伯努利的成果
  • excel中怎麼使用求和公式來實現自動求和?
    本篇將介紹excel中怎麼使用求和公式來實現自動求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excel是我們生活中很常用的表格製作工具,應用非常廣泛,在各行各業都能見到它的蹤影。excel通常是使用來製作表格的,比如:課程表、學生成績表、員工工資表等等。
  • 在線課堂:冪級數求和的一般思路及在常值級數求和中的應用
    【注】公式顯示不全時請在公式上左右滑動完整顯示1、基於已知和函數冪級數求和函數的思路第一步:求收斂域.【注1】這一步也可以放在第二步後.第二步:通過換元,將冪級數轉換為具有麥克勞林級數結構的級數表達式,即換元一般是將冪級數通項中底數與
  • 職場速遞-Excel函數會計應用3:隔列求和函數公式應用
    隔列求和函數公式應用隔列求和函數公式應用是會計甚至材料等部門經常用到的函數隔列求和函數公式應用公式F4:=SUMIF($A$3:$E$3,F$3,A4:E4)如果第三行的標題,那麼我們只能用稍複雜的函數公式。
  • 用公式法解數列求和問題
    數列求和的常用方法是我們在高中數學學習中必須掌握的基本方法,是高考的必考熱點之一。此類問題中除了利用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數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面,就近幾年高考數學中的幾個例子來談談數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求和的七種方法!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求和的七種方法! (一)等差數列求和公式1.公式法 2.錯位相減法   3.求和公式4.分組法有一類數列,既不是等差數列,也不是等比數列,若將這類數列適當拆開,可分為幾個等差、等比或常見的數列,然後分別求和,再將其合併即可.
  • 等比數列求和公式,錯位相減法在小學奧數裡的應用
    今天說一下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和錯位相減法,然後用一道育才少兒班的真題介紹一下它的應用。等比數列其實是高中的知識,但是小學奧數中卻經常涉及到(還有排列組合等等),雖然不是必須掌握的,但是小學階段也可以借鑑它的證明方法。等比數列是指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比值等於同一個常數的一種數列。
  • excel求和公式技巧:遍地開花的SUBTOTAL函數
    ,就把它們用篩選隱藏了,但是每次求和都要更改求和區域,老麻煩了。」「現在,你的表格使用的是SUM函數求和,我們把它換成SUBTOTAL函數,你再看看」。說完,我在單元格A7中輸入了公式。=SUBTOTAL(9,A2:A6)「真的變了!」接著小白又篩選了一些別的行,發現都可以得到她想要的結果,十分高興。
  • excel求和公式技巧:遍地開花的SUBTOTAL函數
    「現在,你的表格使用的是SUM函數求和,我們把它換成SUBTOTAL函數,你再看看」。說完,我在單元格A7中輸入了公式。公式:=SUBTOTAL(109,A1:A5)如下圖所示,將SUBTOTAL函數第一參數變為「109」後,就能輕鬆得到忽略隱藏行後的求和結果!如下圖所示。
  • 【公式應用】用公式進行多條件求和方法匯總 一個都不能少!
    老菜鳥提示多條件求和在實際的工作中應用非常廣泛,我們可以用公式來實現多條件求和,用到的函數有SUM、SUMPRODUCT、MMULT和SUMIFS,其中SUMIFS函數是Excel2007新增的函數。,公式基本結構是SUM((條件1)*(條件2)*(求和數據區)),必需用數組公式,公式輸入完畢後按Ctrl+Alt+Enter結束。
  • Excel應用:SUMIFS求和函數的用法
    學習Excel不僅要掌握操作技巧,更要學習函數公式的用法,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個求和函數,這個函數不僅可以求和,還有計算查詢的功能,相信你的會計核算工作中經常要處理這樣的問題,不想加班的,那就趕緊加入Excel與財務的學習大軍吧!
  •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 求和的七種方法
    (一)等差數列求和公式1.公式法3.求和公式4.分組法有一類數列,既不是等差數列,也不是等比數列,若將這類數列適當拆開,可分為幾個等差、等比或常見的數列,然後分別求和,再將其合併即可.5.裂項相消法適用於分式形式的通項公式,把一項拆成兩個或多個的差的形式,即an=f(n+1)-f(n),然後累加時抵消中間的許多項。
  •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 求和的七種方法
    (一)等差數列求和公式1.公式法2.錯位相減法3.求和公式4.分組法有一類數列,既不是等差數列,也不是等比數列,若將這類數列適當拆開,可分為幾個等差、等比或常見的數列,然後分別求和,再將其合併即可.5.裂項相消法適用於分式形式的通項公式,把一項拆成兩個或多個的差的形式,即an=f(n+
  • excel函數公式應用:多列數據條件求和公式知多少?
    這種求和就是按條件求多列數據之和,簡稱多列條件求和。 在這個公式中,用if做條件判斷得到需要求和的數字,再用sum實現最終的求和結果。 這可以視為公式3的另一種思路,當求和區域是連續的多列時,兩個公式都可以用;如果要求和的多列是不連續的,例如只求第1周和第3周的和,則只適合用公式4。
  • 掌握這10個EXCEL求和技巧,從此再無求和難事
    求和,是最常見的統計工作,但花樣繁多的求和要求和條件,常常讓不少人限入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的困惑之中,今天運用EXCEL函數與公式,總結從初級到高級的10個求和技巧,與大家一起學習和交流。初級篇1、運用「=」、「+」來計算這是最基礎的求和方法,適合無規律或指定單元格求和。如下圖:計算1、3、5月份的銷售量。
  • 夾逼定理在求和數列極限中的應用
    求和數列極限的求解,通常有兩種方法,1)化求和數列極限為定積分;2)夾逼定理,通俗講,就是放大縮小法。本期,小編重點介紹夾逼定理在求和數列極限中的應用。在用夾逼定理對求和數列極限求解過程中,通用的思路邏輯:1)確定採用何種方法。
  • excel怎麼求和?excel求和怎麼操作
    如果你屬於後者,那麼這篇文章非常適合你,小編今天先從Excel求和技巧說起,教你如何提高工作效率。1) 行列快速求和需要對行和列快速進行求和匯總的同學,不需要手動輸入公式啦,選中需要求和的數據,直接使用」 ALT+=」組合鍵,就可以快速求和哦;2) 忽略隱藏值求和
  • 總結三個Excel多條件求和的通用公式
    圖89‑1雙條件求和→ 解決方案1:使用SUMIFS函數進行雙條件求和。→ 操作方法在F20單元格輸入下列公式,按Enter鍵結束。=SUMIFS(H3:H18,C3:C18,"男",F3:F18,"本科")→ 原理分析SUMIFS函數多條件求和通用公式SUMIFS函數可以設置多達128個區域/條件對對單元格區域進行求和,本例中只應用了其中的兩個區域/條件對,即「性別/男」、「學歷/本科」,然後對「工資」列進行條件求和,即可得出性別為「男」
  • 常見的Excel求和公式如何使用?
    年終報告中的數據從何而來,勢必需要和眾多表格打交道,熟練的使用各項表格公式,等於為高效完成工作報告打上一個完美的圓點。求和公式是表格公式的奠基石,然而有些辦公小白連求和公式都沒用過,更別說熟練運用函數!別怕,小編帶著這些詳細的講解,讓你從此玩轉Excel求和公式沒煩惱。
  • excel求和技巧:求和函數匯總
    例如B5單元格,其上方相鄰連續單元格為B2:B4,則B5的公式為「=SUM(B2:B4)」,即對B2、B3、B4進行求和。圖8  忽略錯誤求和:公式說明:SUM函數求和時,無法因對求和區域中有錯誤值的情況;而AGGREGATE則能克服這一缺陷,忽略求和公式中的錯誤值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