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奶蛋白過敏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牛奶蛋白過敏,那就先要了解寶寶牛奶蛋白過敏症狀有哪些。過敏反應可分為速髮型和遲髮型食物過敏反應兩種。速髮型通常發生在進食含有過敏原的食物之後2小時內,症狀一般較重;遲髮型一般發生在進食後數小時或者數天後,症狀相對較輕。對牛奶過敏的寶寶可能伴有交叉性過敏反應:對羊奶、動物皮毛、肉、豆類與蛋類也可能過敏。牛奶過敏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尤其對於有過敏傾向家族史的孩子。
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和體徵多樣,主要症狀集中在三種系統:即皮膚系統,消化道系統和呼吸系統,還有一些一般表現。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和體徵可以出現在進食牛奶兩個小時內、數小時後亦或數天後,也可以出現在即刻,即在幾分鐘之內出現症狀。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主要表現為:
皮膚系統症狀佔牛奶蛋白過敏病例的50〜70%,也是最明顯的。症狀包括蕁麻疹(有凸起的紅色腫塊皮疹),血管性水腫(嘴唇或眼瞼浮腫)和溼疹(皮膚乾燥,鱗屑,發癢或發紅)等。
消化系統症狀佔牛奶蛋白過敏病例的50%至60%。症狀包括嘔吐,返流,拒絕餵養,絞痛(伴隨傷心欲絕的哭泣),腹瀉(有血或無血)、腹痛、腹脹、糞便中帶血等,少部份的牛奶過敏也可以引起小嬰兒及兒童的便秘。
呼吸道症狀佔牛奶蛋白過敏病例的20%到30%。症狀包括喘息,呼吸困難,持續性咳嗽流涕,喉嚨痛,耳痛,鼻炎等。
情緒和其他併發症牛奶過敏的孩子一般會表現得格外情緒化,易激惹、頻繁哭吵、疲勞,嗜睡,煩躁,痛苦,睡眠不良。寶寶變變生長發育遲緩、缺鐵性貧血、結膜炎等相關併發症。
寶寶牛奶蛋白過敏怎麼辦?父母如何處理寶寶牛奶蛋白過敏?
2、遠離過敏源飲食,儘量避免牛奶蛋白製品。限制牛奶、雞蛋、魚、花生以及堅果類等帶有致敏因子的食物攝入。對於高危險群嬰兒,六個月以後才開始食用固體食物,一歲以後才開始食用乳酪製品,兩歲以後才開始吃蛋。
3、出現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的患兒應進行適當的藥物治療,如果不了解,建議媽媽們帶寶寶去醫院稍作檢查,同時可以讓自己安心。
嬰兒牛奶蛋白過敏怎麼辦呢?抗過敏奶粉如何選擇?不少媽媽在網上提出這樣的疑問。避免寶寶牛奶蛋白過敏的方法如下:
防過敏奶粉就是可以有效預防或者避免牛奶蛋白的過敏的一種奶粉。按照對蛋白質水解的程度,可將防過敏奶粉分為三類,分別是:普通配方奶粉、深度水解奶粉、胺基酸奶粉。
其中胺基酸奶粉對牛奶蛋白過敏有治療作用,比如金裝紐康特,是100%游離胺基酸特殊配方營養粉,同時由於成份中不含可引起過敏的食物蛋白,經臨床驗證可完全替代普通嬰兒配方粉作為牛奶過敏患兒首選的營養配方粉。
新生兒奶蛋白過敏是怎麼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但是有些孩子對蛋白過敏,讓很多媽媽措手不及,其實如果寶寶對蛋白過敏,媽媽平時的飲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儘量不要吃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平時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如果一旦寶寶出現了過敏的症狀,要儘快去醫院治療,那寶寶蛋白過敏媽媽飲食是什麼?
寶寶牛奶蛋白過敏媽媽不能吃什麼
如果寶寶出現牛奶蛋白過敏的情況,那麼媽媽應避食牛奶和含牛奶的任何食物比如牛奶、奶酪、不定、奶油等,並且觀察孩子過敏情況的變化。
小貼士:
1、媽媽在迴避這些牛奶蛋白食物2-4周的時候,可以開始逐漸添加這些飲食,觀察寶寶是否有再次發生過敏的情況,如果沒有發生過敏,那麼可以逐漸恢復正常飲食,如果又發生了過敏,那麼說明屬於比較嚴重的牛奶蛋白過敏,媽媽在整個哺乳期都應迴避牛奶蛋白食物。
2、嚴重的牛奶蛋白過敏情況,在寶寶斷離母乳後應使用胺基酸配方奶粉餵養,添加輔食時也要注意避免牛奶蛋白製品,以免寶寶再次發生過敏症狀,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3、如果媽媽希望繼續忌口,那麼需要服用鈣補充劑(如果不吃奶製品,媽媽的鈣攝入會不足。可以每天分多次服用總劑量達1000毫克的鈣劑)。忌口情況下的飲食請諮詢營養師,以滿足媽媽的營養需求。
4、有家長擔心限制飲食後,母乳營養會受到影響,實際上,雖然我們建議媽媽每周攝入的食物種類最好達50種,但若寶寶生長發育情況良好,家長也不用太過擔心。媽媽不能進食牛奶,可以通過肉類、不含奶的鈣片等來達到補充蛋白質和鈣質的需求。
過敏的根源是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某些吃進去的過敏原易透過較薄的腸壁進入血液中,於是身上、臉上及其他器官就表現出過敏症狀。治療過敏的根本不是要從數不清的物質中測試出過敏原,去迴避它,而是要完善胃腸道系統,且現在醫學上不提倡為了避免過敏,得不到應有的營養。
因此平時可以吃含有益菌的奶粉,改善胃腸道系統,等胃腸道系統趨於完善,過敏狀況當會有所好轉。對牛乳配方奶過敏的寶寶可以喝母乳或是羊奶粉,其中不含-S1酪蛋白和-乳球蛋白,不容易發生過敏,其次益生菌有助抗過敏,可適當添加。或是選用特殊奶粉,專用於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
其實不僅僅是蛋白容易造成寶寶過敏,很多高蛋白質食物也很容易造成寶寶過敏。寶寶食物中的蛋白質進入寶寶體內被當成入侵病原,發生了免疫反應,由此產生食物過敏,也就是醫生所說的蛋白質過敏。寶寶蛋白質過敏輕的表現為皮膚上的溼疹、蕁麻疹,嚴重的可以引起局部或全身的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鼻咽、哮喘、甚至休克。
常見的高蛋白質過敏食物有牛奶,雞蛋,大豆,小麥,堅果,花生,魚類和貝殼類海產品等。禽蛋類(雞蛋、鵪鶉蛋及蛋製品)誘發過敏的主要成分是蛋清中的卵白蛋白。卵白蛋白的變應原耐熱性較差,經過高溫處理的禽蛋,其誘發過敏的機率可明顯降低。
牛奶過敏在嬰兒中極為常見,牛奶過敏者除了不能飲用牛奶外,還要儘量避免食用乳製品,如奶酪凝乳、酸奶,無乳糖牛奶及奶油蛋糕等。為了加強身體營養,患者只能改用其他食品來代替,如飲用豆漿,豆奶(它們是以黃豆為原料配製成的配方,既不含乳糖,也不含牛奶蛋白)。
一歲內寶寶不能進食雞蛋清及含全蛋的食物;寶寶接種麻風疫苗前沒必要必須吃全蛋進行實驗;寶寶出現雞蛋過敏反應,半年內不要進食;不要太迷信雞蛋的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