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學生去農村復讀如進煉獄?聽我說說你不知道的事

2020-08-13 人間警示錄

許多人問我,城市孩子去農村復讀會不會是一種好的選擇,農村和城市的學習生活以及日常生活又有什麼不同?我把我的親身經歷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先交代下背景,本人出生於一個二線省會城市,市區常住人口五百萬左右。城市家庭基本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從家庭來說,會讓孩子享有力所能及的最好教育資源。

非常幸運,我高中考上所在城市數一數二的重點高中。可惜,因為沒有很好的自控力,高三迷上了看大書,最後高考很不理想。

思來想去下定了復讀的決心。雖然市裡面高中教學資源一流,但是我們附近縣裡的中學升學率頂尖,也是名震全國。經過和家人的溝通,最終決定去縣裡復讀,體驗一下不一樣的學習環境,奇特的經歷就這開始了。

學習篇

1.硬體設施

不得不說,城市中學有著農村中學無法企及的硬體設施。還記得我前面說的高三迷上看大書嗎,其中就有大書是在學校圖書館借的,你沒看錯,就是高中學校的圖書館,那本書的名字叫做哈利波特。圖書館、體育館、遊泳館、科技館、實驗室,這些場館設施在我之前的高中一應俱全。教室門口的鋼琴、人手一個的ipad輔助學習,各種科技設備比比皆是。來到縣城中學,發現以上種種皆是浮雲。圖書館?遊泳池?統統不存在的。而教學也是最最基本的在黑板上寫寫畫畫,當然,無論哪種方式,能準確、有效地傳遞知識,就足夠了。

2.教學力量

老師的教學水平我們暫不予以置評。其實不管是城市老師還是農村老師,教你高中的文化知識都是綽綽有餘的。城市學生在這方面要接受的最大挑戰是語言問題。老師會用當地普通話甚至直接使用方言授課,畢竟班上90%以上的學生都是本地人。開始時會非常讓人無法適從,但隨著與同學們交流增多,而且同屬北方人,慢慢也就熟悉了這種發音。如果換成南方某省,語言還真可能是無法逾越的一道難關。

教育部提了許多年的素質教育,在之前的高中詩歌社、足球隊、廣播社、街舞社、各種社團不一而足。平時的活動也是精彩紛呈,比如說跳蚤市場,比如說邀請社會名流、大學教授來學校給同學們演講授課,這些真的是讓人提升技能、開拓視野。對於自制力強的同學來說,這就是天堂,可以學到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但是,對於我這種被人趕著才能學習的來說,種種活動反而迷亂了雙眼,分散了太多的精力。

來到農村學校復讀,發現這裡的學習生活非常單一,目的也很明確,整個努力過程只為一個目標,就是為了高考。考出好成績,進入大城市、好學校。媒體上報導的去廁所得用跑的,吃飯限時十五分鐘,隨時隨地可以看到拿著掌中寶(寫滿知識點的小紙條)複習的同學,真實的不能再真實。

生活篇

這裡的同學很熱情,但是許多習慣上還是讓初來乍到的我不太適應。印象深刻的一個是我發現許多同學都穿著拖鞋就去上課了,這個在之前的學校是難以想像的。還有,記得我第一次打了飯和宿舍同學們聚在一起,舍友非常熱情的把他打的菜撥進我碗裡,並且加幾筷子我的菜,互相品嘗一下。當時我的心裡實際是非常抗拒的,因為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後來也就慢慢接受,和同學們打成一片了。如果你不能入鄉隨俗,放不下架子,我建議你不要來縣中復讀。

同學關係方面,實話說農村同學都非常熱情,尤其對從城市來的同學也很好奇。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我說在家裡可以用電腦上網查資料的時候旁邊女同學驚訝羨慕的表情(不可否認有些地方農村生活水平同城市無二,甚至更好。我說的只是我們這裡的具體情況,親身經歷的事情)

學生的重心當然是放在學校裡,但我還是要友情提醒一句,在這裡校園外的世界也和城市完全不同。每個月會讓休息一天,第一次休息時我獨自去學校周邊溜達,不知不覺走到了挺遠的地方。當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我開始向學校的方向返回,結果同城市中的夜燈遍布交通便利不同,回學校的路上黑漆漆一片,鴉雀無聲,路邊就是耕地,辨別方向都困難。要不是我膽子還算大,換個人可能當場嚇哭。

生活上有諸多不同的習慣、特點,優秀的適應能力也是必須具備的。

紀律篇

剛來這裡復讀,每日作息同在家相比差別巨大。城市裡走讀的學生多,基本每天早上七點起床,用二十分鐘洗漱吃飯,再溜達著去學校就行。可在縣中,標準的軍事化管理,每天五點準時起床跑操,雷打不動。我因為高中時打籃球膝蓋受了點小傷,做不了劇烈運動,可老師還是要求必須按時出現在操場上,哪怕是在原地站立看書。跑步時還要喊著勵志、提神的口號,不得不說,確實很有奮鬥者的感覺。

有一次我和同學隔著校門買糖葫蘆吃,門口保安過來訓斥了我們說你們買個糖葫蘆得要父母打多少棉花,雖然我父母並不種地,但我還是心有感觸,打消了享受的念頭。

復讀的學校對紀律的要求更為嚴格,看大書、談戀愛、去網吧都是從始至終明令禁止的,如果被學校抓住,會受到很嚴厲的處分,甚至還要交付學習保證金,用以監督促使不再犯錯。嚴到什麼程度呢,男女學生不能並肩同行,必須保持一米以上距離,不然隨時可能被教導主任攔住盤問。這些措施對自制力差的學生作用很明顯,效果立竿見影。

總結

城市中學和農村中學在學習、生活、紀律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沒有適應所有人的教學模式,選擇在哪裡復讀還要具體分析。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自主學習自覺性,城市學校優越的教學硬體和教學資源以及多種多樣的素質教育活動可能反而對你造成了精力的分散,我建議這樣的你來農村復讀。這裡的目的更明確、唯一,就是高考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習慣了優越物質的享受,對父母的辛勤勞動沒有觸動,感受不到看似平靜的社會中其實充滿競爭,我建議這樣的你來農村復讀。看看這世界上除了高樓大廈、燈紅酒綠還有茅屋平房、莊稼遍地。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說說您的觀點

相關焦點

  • 高三孩子不能回校上課,落榜有機會復讀嗎?教育部政策給您答案
    他曾說:「我覺得它(高考)就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淘汰機制,我們的應試教育就是一個淘汰人的機器,就是你進到這個應試教育,你能進到這裡(你就成功了)。你這個高考不合格,那對不起。必須上大學在中國,不上大學,每年淘汰的人有很多。所以這裡面有很多人心灰意冷」。
  • 農村孩子復讀三年考上211高校,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一刻我哭了
    導語:我一直比較喜歡一句話,也一直相信一句話:「你不努力,你不拼盡全力去做一件事,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高考對每一個學生來說是一件非常公平的事,每一位學生甚至每位家長都想通過高考考上理想大學,將來找一份有前途有體面的工作;對於我來說也是一樣,而且這種願望更為強烈,因為我來自農村,因為我的父母是農民,他們更希望我能通過高考考上大學,走出農村,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 高考失利我要復讀嗎?
    如果你覺得非如此不可,就準備好好好讀,如果沒有,我覺得就不要復讀。當然說了那麼多復讀的不好,也說說為什麼會選擇復讀的客觀原因。畢竟這始終還是競爭成本最小的改變命運的方式。一旦考進了,也就重新以名校資格有了前程……還是要看你合適與否,我們的確競爭無處不在,所以像我這樣的人,更在乎自己快樂,所以我就相對貧困。
  • 高考不理想要不要復讀,那些決定復讀的同學,你想好這三件事了嗎
    等你以後回看自己所做的決策時,不會後悔,那麼這個決策就非常好。其實我們所做的決定,無論是復讀還是不復讀,你都一定要為你自己的人生去負責。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不要讓父母決定,也不要讓你的老師決定,而是你作為你自己人生的主人去為你的人生做這個決定。
  • 高考復讀之我見
    ,而決定復讀與否最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深入剖析自己失敗的原因。大家不要覺得這是迷信,你可以實際去問問有類似經歷的人。(2)有薄弱學科。這個其實也不好判斷,只能是諮詢一下老師的意見,再結合學生對自己的認知,來思考如果復讀一年,自己的薄弱學科能提高多少分,同時保持其他學科的水平(或有所提高)。如果覺得自己有能力讓薄弱學科有較大提升,那可以考慮選擇復讀。(3)一路走來,成績一直不是很好,高考成績低,也基本上屬於正常發揮。
  • 某地禁初三復讀,欲「分流至中職」!誰拿走了學生的「復活卡」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儲朝暉表示:「寶雞這個做法,實際上就是要堵住復讀這條路,希望這些學生進職業學校。」相關負責人回應稱:「確實有將沒考上高中的初三畢業生向中職分流的用意。」根據該市發布的中考復讀禁令:全市所有公立中學丶民辦初中學校丶普通高中丶校外培訓機構嚴禁招收初三復讀生。
  • 農村籍學生,高考沒考好怎麼辦?
    「可不,忙得根本停不住腳,我一個人帶四個畢業班的數學,整天不是上課就是備課,連改作業的時間都沒有。」他有些抱怨道回道。「你一個人怎麼帶這麼多班級,學校缺老師嗎?」我問道。「可不,各科都缺,現在哪有人願意往農村中學來啊,年年招人,年年招不來。」
  • 復讀有風險!考上西電嫌棄學校不好,復讀一年去了上海大學
    一個同學去年能走西電,結果嫌棄學校不好,回來復讀一年去了上海大學。這名同學第一年考上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老牌211名校,在很多學生眼裡是一所不錯的大學,但該生認為自己發揮失常,原本可以上985的,可以考得更好,於是就毅然決然選擇了復讀。
  • 不要把「復讀」當成高考退路,如果你是這三類學生,建議不復讀
    高考成績不滿意,到底該不該復讀?如果你是下面這三類學生,能走就走,儘量別復讀!我加了限定詞「超級」,也就是說普通偏科生想要復讀還是可以的,而且如果努力的話,你們的復讀成果應該不錯。但是如果實在是太偏科了,特別是語言理解學科類,如語文,像這種學科都需要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澱才會看到成績。而且大部分人複習的時候,也不會全部專注在這樣的學科上面,所以提升的空間有限。
  • 我多想復讀一次
    我那一年高考只要考五門,我是讀理科的,高考只要考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1995年7月7日我信心滿滿的去參加高考,記得那一天天氣很熱,媽媽破天荒捨得花一元錢讓我坐蹬士(一種人力車)去,你知道我心裡有多激動嗎?那可是我第一次坐蹬時,也感受到了來自母親的濃濃的愛,可見母親對我的高考有多重視,我可一定要好好考要對得起父母的這份舔犢之情。
  • 學渣不復讀,成績優異的學生卻選擇復讀,他們為啥願吃二遍苦?
    但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在每年的高考中還是佔大多數,迎接他們的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根據自己的分數,將就著選一個差不多的大學,另一個選擇就是放棄志願填報,回到高中復讀。高考失利選擇復讀的孩子並不在少數,他們可能會去專門的高考複習機構,有些則選擇回到高中成為一名插班生。
  • 8月14日高三開學第一天,好多學生諮詢復讀,這樣學生不適合復讀
    所有的班級,除了藝術生除外培訓外,大部分的學生都到齊了。還來了好多個復讀生,之前都是文理分班,現在是分物理和歷史兩條線,很多復讀生在班級中竄來竄去,不知道選什麼班好。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復讀生,據說之前是讀理科,現在復讀,覺得物理太難,於是選了歷史、化學、生物這個班。
  • 為什麼農村高考生高考分數不理想,大多不會選擇復讀?原因很真實
    根據科學的研究和表示,農村的很多孩子都不願意復讀,無論高考的成績是好與壞,無論高考的成績是否與平時的成績不相上下,自己是否有遺憾,他們都很少選擇去復讀。不少人也不知道這些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比我們想像的更成熟更懂事。
  • 復讀班
    那人後面站著一個高個男生或一個沉默不言的女生,在觀察你嘴臉。我們都很吃香。一些學生因分數低辦不了復讀手續,傍晚回到租住房就罵:「不是東西!我媽送的雞已在老師家安心生活了,可我的事還沒頭緒!」同室在旁聽了,就用些話來安慰室友。但只要他們一旦成功進了班,就含恨隱忍,但求讀書有成、來年考走。如果錄取到最低的農林醫師一檔,他日也來教書,就盤算著將來也做些難為學生的事,一報還一報。
  • 假如你孩子高中復讀,你知道怎麼與他去心理溝通嗎
    假如你孩子高中復讀,你知道怎麼與他去心理溝通嗎復讀這個詞語,高中孩子的家長應該都能夠理解是什麼意思。自上世紀90年代,中國高校經歷了一些改革和政策調整以後,先有211,後有985,到現在的雙一流。高校的結構變成了金字塔模型,學術地位高、影響力大的高校處在金子塔的頂端。另外一方面,社會就業競爭也非常激烈,就業的要求也越來越越高。
  • 城市的老師就能指導農村老師?/我的學生我的班(23)
    當然,意思很明白,城市的老師去支援農村教育,農村的到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我聽了有些不服氣。總體上說城市的老師的水平會比農村的高,這點我相信,我在農村學校,也接觸許多各地的城市老師,城市老師在學習和勤奮方面確實要總體上比農村好,但教育也會形成分工,比如說,長期在農村教學的老師,教學相長,或者說教學相不長,會變得慢慢地發展出一套適應農村的學生的教學方法,這些不是可以通過學習就能解決,這些基本上都是經驗的產物,必須實踐。
  • 「擠不進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農村大學生的路在何方?
    他說,作為80後的我們甚是尷尬,當年努力讀書拼搏擠破了腦袋想在大城市立足,可是腳跟還沒站穩,卻遭遇了「經濟發展規律」的「怪圈」,想要回老家農村發展吧,發現自己已經回不去了。作為80後的職場白領們,已然被時代擠進了一個尷尬的境地,「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
  • 兩名學生的糾結:一個低分考進985,一個考進師範大學,想去復讀
    高校的錄取通知書開始陸續發送,可是,有兩名學生接到通知書後,沒有當初得知自己被大學錄取時的興奮,反而想再復讀一年,明年考一所更好的大學。一位同學壓線考進中國農大煙臺研究院。中國農大煙臺研究院僅收山東籍考生,分數比北京低很多,第一年在北京學習,後三年在煙臺。
  • 初三學生中考沒考好,怎麼辦?能復讀嗎?
    離中考的時間不遠了,很多學生家長都開始擔憂,如果孩子中考沒考好,沒考進理想的高中,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那我們就來說說中考失利後的那些事!一.初中生能不能復讀一般來說初中生沒考上合適的高中,只是不可以在公立學校就讀,但是可以就讀一些私立的學校,或者一些專門的復讀學校。如果初三學生想要復讀,在復讀之前一定要仔細詢問當地的政策,把自己所在的地區復讀標準弄清楚,再決定是否復讀。
  • 公立學校不再接受「復讀」,想復讀只能去私立,是好是壞你怎麼看
    於是,為了緩解復讀生數量年年增長的問題,我國各個省市的相關部門都相繼發布了通知:「嚴禁公立學校招收復讀生。」想復讀只能去私立,是好是壞你怎麼看?自從消息發布以來,想復讀的學生不能再去公立學校學習,而是要去私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