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加拿大10年來再次落敗

2020-12-14 新京報

聯合國大會6月17日在紐約進行投票,改選2021年至2022年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5個非常任理事國席位。

印度拿下亞太地區的一個席位;吉布地和肯亞爭奪非洲地區的一個席位,首輪投票中均未獲得足夠票數,將在第二輪投票中再次角逐;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僅有一個候選國墨西哥,該國順利當選。

聯合國大會主席班德發文祝賀當選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的四個國家。/社交媒體截圖

西方集團的席位競爭最為激烈,加拿大、挪威和愛爾蘭三國競爭聯合國安理會的兩個非常任理事國席位,最終挪威獲130票,愛爾蘭獲128票,加拿大獲108票。由於排在前兩位的國家票數均超過三分之二,無需二輪投票,大局已定。

加拿大在選舉中失利。/加媒CBC網頁截圖

加拿大落選了,這是該國十年來第二次角逐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失敗。

加拿大保守黨領袖希爾立刻在社交媒體發文,稱這是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 「又一個外交失敗」。

為爭一席之地,三國花樣拉票

安理會負責保障國際和平與安全,就衝突和隱患問題作出決議。它是聯合國唯一一個通過的決議對組織所有成員具有約束力的機構。

儘管非常任理事國不像常任理事國那樣擁有一票否決權,但是獲得一個非常任理事國席位仍然會得到豐厚的「回報」。加拿大皇家軍事學院的國防教授亞當·查普尼克對BBC表示,獲得非常任理事國身份,就可以接觸和獲得內部信息、人脈和資源,還能擴大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

根據聯合國網站信息,安理會由15個成員組成,其中5個席位屬於常任理事國,包括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和美國。非常任理事國10個席位按地區分配,亞洲2個,非洲3個,拉美2個,東歐1個,西歐及其他國家(WEOG)2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2年,每年通過選舉更換5個席位,分別來自5個地區。

為競選成功,各國不惜血本。據BBC報導,加拿大從國庫撥款174萬美元作為競選經費,挪威花了280萬美元,愛爾蘭的這項開支為80萬美元。

加拿大的競選口號為「我們回來了」,挪威的口號是「我們從未離開」,愛爾蘭獨闢蹊徑,結合自身特點打出「我們從未讓自己的體量限制住野心和影響」。三國都強調自己在氣候變化、多邊主義和維持和平等國際事務上的承諾、擔當和決心。

愛爾蘭在社交媒體進行競選宣傳。/社交媒體截圖

《愛爾蘭時報》稱,愛爾蘭和加拿大、挪威爭奪席位,是一場艱巨的競爭,可以說是分到了「死亡小組」。為拉選票,2018年7月,愛爾蘭搖滾樂團U2在歌星波諾帶領下到紐約開演唱會,愛爾蘭政府自掏腰包請聯合國大使們觀看演出。

加拿大派送了類似的「福利」,邀請聯合國安理會的外交官們欣賞加拿大歌手席琳·迪翁(Celine Dion)紐約巡演演唱會。挪威也準備了小禮物,給每位聯大代表贈送一枚名牌,裹著安理會會議室壁掛的同款織物。

特魯多未能兌現重要外交承諾

加拿大曾六次擔任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最後一次任期是在1999-2000年。該國最近一次競爭安理會席位是在2010年,當時敗給了葡萄牙,引發國內政治危機,執政的保守黨受到猛烈抨擊。

連續10年在安理會沒有話語權,這讓加拿大更想在這次選舉中取勝。據半島電視臺報導,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早在4年前就下定決心,力爭獲得安理會席位,發起了為期4年的競選活動,希望為其外交表現加分。

今年2月,特魯多出訪非洲,並出席非洲聯盟峰會,與多國領導人會面,藉此機會為加拿大競選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席位拉票。剛結束非洲之行,他又馬不停蹄趕往加勒比海地區遊說。5月底,特魯多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共同主持了聯合國的一個線上峰會,強調加拿大積極支持國際機構。

特魯多希望通過非洲之行拉票,以此爭取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加媒CBC網頁截圖

「許多人擔心加拿大在過去10年中失去了它的聲音,而現在我要代表3500萬加拿大人傳遞一個信息:我們回來了。」特魯多在安理會投票前說道。在外界看來,重返安理會成為特魯多最重要的外交承諾之一。

加拿大常駐聯合國代表布蘭查德也頂著巨大壓力,他對加拿大《全國郵報》說:「你們應該到我的客廳看看,它看起來更像是進行選舉準備的作戰室。」

在選舉結果揭曉後,特魯多發表聲明稱,加拿大足夠大,可以有所作為,「但我們知道,我們無法獨自做到這一點」。加拿大願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推動全球合作以及建設一個更為和平、包容和可持續的世界。此外,他還向新當選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的幾個國家表示祝賀。

美國《時代》雜誌評論,加拿大未能在安理會獲得一席之地,是特魯多在國際舞臺上最大的失敗之一。

多數加拿大人的想法與政府背道而馳

儘管加拿大政府全力爭取重返安理會,但是這並不能代表所有民眾的意願。《多倫多星報》近期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絕大多數加拿大人認為不應該在安理會獲得席位。他們認為,如果競選成功,加拿大可能會淪為美國外交政策的「橡皮圖章」。

據加拿大國際廣播報導,加拿大和其他國家的上百名知名人士和團體最近發布請願書,呼籲聯合國成員不要投票給加拿大,稱加拿大出口軍火、參加北約軍事行動,這些行為使其不能被視為國際和平力量,不夠資格。加拿大左翼政黨魁北克團結黨創始人阿米爾.卡迪爾以及加拿大全國工會聯合會都在這份請願書上簽了名。

《多倫多太陽報》發表評論批評特魯多。/網頁截圖

加拿大《多倫多太陽報》評論指出,特魯多將自己的政治聲譽、巨額政治資本和數百萬美元的稅收投入到一場失敗的競選中。這次落選是特魯多個人的失敗,不是加拿大的。

新京報記者 陳沁涵

編輯 李國君

相關焦點

  • 加拿大競選聯合國安理會席位失敗
    最新消息,加拿大競選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席位的努力宣告失敗。這是加拿大連續兩次,在兩任政府下尋求安理會的席位失敗。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此前一直表示,這一席位是加拿大在世界舞臺上施加更大影響力的途徑,而目前正值聯合國等國際機構受到嚴格審查,國際關係遠不和諧。
  • 蔡英文出訪,臺灣「中央社」錯把「友邦」當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眾所周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是安理會的創始成員國,由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和美國這五大二戰戰勝國組成。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這個國土總面積389平方公裡、全國人口約11萬的火山島國,竟被臺灣「中央社」當成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而實際上,據聯合國新聞網站公布的消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在6月7日剛當選為2020年和2021年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從2020年1月1日開始。 從非常任理事國到「五常」,這個地位的飛躍也只有「中央社」能做到了。
  • 安理會上,印度新官上任,張口就索要一票否決權:五常理應有我們
    常任理事國以及非常任理事國,對於一個國家在國際上地位而言相當重要。目前常任理事國除了中俄之外,就是英法美。日本、德國、印度都想要成為常任理事國一員,為此他們做出巨大努力。印度在這些國際中積極性最大,它一直在推動安理會改革,增加常任理事國名額。最近,據中宏網報導,安理會上印度新官剛上任,就口出狂言。直接張口就索要一票否決權,還表示五常理應有我們印度。
  • 印度成功擠進安理會後,印軍也有大行動,想給中國一個下馬威?
    據光明網報導,在安理會新年第1個工作日,印度正式成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已經正式舉行國慶安放儀式。聯合國安理會總共有15個成員國,其中中法英美俄5個國家為常任理事國,其餘10個席位則由非常任理事國擔當。
  • 五大常任理事國是怎麼定的
    12月24日,羅斯福再次鄭重強調:「英國、蘇聯、中國、合眾國及其盟國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這四個軍事大國團結一致,決心維護和平,就不會出現一個侵略國再次發動世界大戰的可能。」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四警察」思想,這一思想成為後來確定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基礎。
  • SSMUN 2016 中英文安理會學術測試
    學術測試不晚於2016年9月18日23:59提交。席位的分配並且根據「先到先得」原則,請有意申請的代表儘早完成學測並提交。特別提醒:學術測試由雙代共同完成一份即可,發送郵件時請注意填寫兩人的姓名和就讀學校。
  • 俄中在安理會與德國激烈交鋒,德國爭取常任理事國的努力要泡湯
    環球時報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的報導稱,俄中兩國與德國在安理會發生激烈「交鋒」。當地時間16日,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激烈批評俄羅斯和中國阻礙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對德國的無理指責,俄中兩國代表毫不猶豫地懟了回去。
  • 蔡英文將與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會面,哪一個?沒聽過……
    稍微有些政治常識的網友都知道,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名額只有五個,除中國外,還有美國、英國、俄羅斯和法國。蔡英文會見的究竟是哪一國家的代表呢?仔細看來,報導中所提到的「常任理事國」並非五大國其中一個,而是一個叫做聖文森的國家。相信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沒聽過啊!聖文森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 常任理事國歷來各自為政,但歷史上有兩件事,卻使其一致全票否決
    因此安理會各常任理事國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往往會否決其他國家的提議,比如美英等國要出兵敘利亞,俄羅斯就一票否決,而俄羅斯要做什麼,美國往往也會予以否決。由於各國都有自己的利益和打算,因此五大常任理事國很難不能保持一致。
  • 安理會上,德國代表借敘利亞人道主義援助發起無理指責,俄中代表...
    【環球網報導】「俄中與德國在安理會激烈『交鋒』」,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17日報導,即將結束為期兩年的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之際,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當地時間16日無理批評俄羅斯和中國阻礙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對此,俄中代表作出尖銳抨擊。
  • 印度是世界第5大經濟體,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可能性有多大?
    2019年,印度的GDP為2.97萬億美元,超過英國、法國,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重大影響,印度經濟的下滑似乎比英國、法國更嚴重,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位置可能不保。不過,按照印度的體量幾年後再次反超英國、法國是不再話下。未來幾十年,印度的GDP也會相繼超越德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 安理會六國表態:希望"戰和"兩派對話解決分歧
    東方網3月14日消息:據中國日報網報導,為了減小聯合國安理會「戰」與「和」兩大陣營的分歧,「中立六國」在3月13日提交建議,其中包括不要引發戰爭。據報導,這六個非常任理事國是安哥拉、喀麥隆、智利、墨西哥、幾內亞以及巴基斯坦,他們在伊拉克問題上的立場已經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就在前一天,美國白宮宣布這六個國家中,有些支持美國對伊動武的決議。
  • 聯合國安理會8日將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朝鮮射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2月7日報導,朝鮮7日發射遠程火箭後,韓美日三國隨即請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由此,安理會決定於韓國時間8日凌晨1時(北京時間8日凌晨0時)召開會議。根據韓國外交部的要求,韓國駐聯合國代表部向安理會主席國委內瑞拉駐聯合國大使拉斐爾·拉米雷斯發送信函,提出了召開緊急會議的請求。
  • 16年前參加高考閱卷的往事(附:關於「聯合國安理會」的各種笑話)
    此情此景,也勾起了我的一段回憶——2004年6月10-18日,我也曾經參加過高考閱卷工作。當時,我作過一些文字記錄,現在,我把十幾年的這些記錄翻了出來,作了一番修改,跟大家分享一下。 2004年6月,我正在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讀研究生二年級,有一天,學院來徵求我們每一位同學的意見——是否願意參加高考閱卷?
  • 印度尋求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世界需要印度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世界需要印度」,繼日本尋求「入常」,印度也走上了尋求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路。據「今日俄羅斯」(RT)報導,28日,印度副總統文卡亞•奈杜在與一些外交官進行交流時,明確表達了上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