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青少年犯罪發展趨勢的調查及預防

2020-12-11 中國法院網
 

    內容提要:近幾年,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是功在當今,利在千秋的大事。本文筆者結合所在法院近四年來所審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對青少年犯罪的特點、原因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有關對策。

    關健詞:青少年犯罪  發展趨勢  調查預防 
                                        
    一、青少年犯罪的發展趨勢

    近幾年,我院審理的25周歲以下青少年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以近幾年審理該類案件的情況分析,呈現以下情況:

    1、青少年犯罪案件在收案數量上逐年增長。(以下青少年均指25周歲以下青少年)

    東營市墾利縣是一個僅有21萬人口的小縣,2004年墾利縣人民法院共審結各類刑事案件77件110人,其中青少年犯罪26件38人(未成年人犯罪2件5人),青少年犯罪人數佔全年犯罪人數的34.5%,未成年人犯罪人數佔全年犯罪人數的4.5%;2005年審結刑事案件70件90人,其中青少年犯罪21件33人(未成年人犯罪1件1人),青少年犯罪人數佔全年犯罪人數的36.7%,未成年人犯罪人數佔全年犯罪人數的1.1%;2006年審結67件109人,其中青少年犯罪17件38人(未成年人犯罪2件8人),青少年犯罪人數佔全年犯罪人數的34.9%,未成年人犯罪人數佔全年犯罪人數的7.3%;2007年審結84件134人,其中青少年犯罪案件25件53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8件8人),青少年犯罪人數佔全年犯罪人數的39.5%,未成年人犯罪人數佔上半年犯罪人數6.0%。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趨勢,見下表和圖。

案件數、人數      

年限

總案件數及人數

青少年犯罪案件數及人數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及人數

2004年

77件110人

26件38人

2件5人

2005年

70件90人

21件33人

1件1人

2006年

67件109人

17件38人

2件8人

2007年

84件134人

25件53人

8件8人

 

    青少年犯罪人數佔全年犯罪人數的百分數示意圖

    2、團夥犯罪呈上升趨勢。

    從結案情況看,近幾年審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團夥犯罪呈逐年上升趨勢,2004年青少年團夥犯罪案件8件20人,人數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52.6%;2005年青少年團夥犯罪案件5件18人,人數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54.5%;2006年青少年團夥犯罪案件7件23人,人數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60.5%;2007年青少年團夥犯罪案件14件40人,人數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75.5%。呈上升趨勢,見表和圖。如2004年審結的一起搶劫、盜竊、搶奪案,一個村的18-22歲的青少年全部參加,共八人。2005年審結的一起搶劫案,共11人,其中未成年人7人,11名被告人來自濰坊、濱洲、東營三個地市,因在網上聊天相識,其中年齡最小的不滿16歲。出現團夥犯罪增多的原因主要是青少年犯罪行為受從眾心裡的支配較大,很多青少年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講「江湖俠義」、「哥們義氣」,只要有人提議就附和,盲目跟從,蹈入犯罪。青少年犯罪團夥具有鮮明的特徵:形成容易,形式鬆散,隨意性強,傳染性強。

     案件數、人數

年限

青少年犯罪案件數及人數

團夥犯罪案件數及人數

2004年

26件38人

8件20人

2005年

21件33人

5件18人

2006年

17件38人

7件23人

2007年

14件40人

11件35人

  青少年團夥犯罪人數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百分數示意圖   

    3、犯罪類型增多,暴力性犯罪增多。
 
    青少年犯罪類型越來越多,主要有搶劫、搶奪、盜竊、故意傷害、強姦等。此外,故意殺人、綁架、敲詐等惡性案件也時有發生。暴力性犯罪增多,暴力性犯罪是以給被害人造成肉體上的損害為主要手段或以人的生命、健康為直接侵害對象的各種犯罪。2004年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案件為5件,佔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19.2%;搶劫案件6件,佔23%;強姦3件,佔11.5%。總佔53.8%。2005年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案件為4件,佔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19.1%;搶劫案件3件,佔14,3%;強姦2件,佔9.5%。總佔42.9%。2006年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案件為4件,佔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23.5%;搶劫案件3件,佔17.6%;強姦1件,佔5.9%。總佔47.1%。2007年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案件為15件,佔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60.0%。見下表和圖。如上面所說的2003年審結的11人團夥搶劫案,11名被告人持鐵棍、匕首等兇器,三個小時內搶劫3次,手段殘忍,不計後果,在社會上造成了很壞的影響。 

          案件數

年限

青少年犯罪案件數

暴力性犯罪案件數

2004年

26件

14件

2005年

21件

9件

2006年

17件

8件

2007年

25件

15件

   
  
  青少年暴力性犯罪案件數佔青少年犯罪案件數的百分數示意圖   

    4、未成年人犯罪出現忽高忽低的現象

    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青少年生理、心裡發育提前。在社會不良環境的影響下,青少年犯罪也不斷趣向低齡,這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2004年未成年人犯罪2件5人,人數佔青少年犯罪的13.2%;2005年未成年人犯罪1件1人,人數佔青少年犯罪的3%;2006年未成年人犯罪2件8人,人數佔青少年犯罪的21.1%;2007年未成年人犯罪2件4人,人數佔青少年犯罪的7.5%。2005年犯罪人數較少,2006年犯罪人數較多。並且年齡也均在17周歲以下。如2004年審理的一未成年人強姦案,被告人尚不滿15歲,2005年審理的中學生搶劫案,被告人也不滿15周歲,且都是在校學生。 

年限        人數

青少年犯罪人數

未成年人犯罪人數

2004年

38人

5人

2005年

33人

1人

2006年

38人

8人

2007年

53人

4人

   


  
  未成年人犯罪人數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百分數示意圖

    5、文化素質低的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趨勢

    廣大的農村青少年,因為貧窮而大批失學,他們不甘心於農村的貧困生活,流入城市,但在城市,由於他們文化水平低,又無一技之長,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面對別人富足的生活,心理上失去平衡,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大批的無業人員也是犯罪的「主力軍」,他們整天遊手好閒,再加上受不良風氣的影響,很容易成群結隊的去偷去搶。2004年青少年犯罪38人,全部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文盲、半文盲31人,佔81.6%;2005年青少年犯罪33人,也全部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文盲、半文盲28人,佔84.8%;2006年青少年犯罪38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36人,其中文盲、半文盲33人,佔到了86.8%;2007年青少年犯罪53人,全部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文盲、半文盲46人,佔86.7%。

       人數

年限

青少年犯罪人數

青少年文盲、半文盲犯罪人數

2004年

38人

31

2005年

33人

28

2006年

38人

33

2007年

53人

46

  
  青少年文盲、半文盲犯罪人數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百分數示意圖

    6、外來人口流竄作案呈上升趨勢

    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再加上對流動人口管理上的不健全,暫住、錄用外來人員不予申報,使得外來人口管理上很混亂,給一些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且作案後逃之夭夭、不留痕跡,給偵破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故而也使得流竄分子大肆進行作案。2004年外來青少年作案5人,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13.2%;2005年外來青少年作案6人,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18.2%;2006年外來青少年作案11人,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28.9%;2007年外來青少年作案19人,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35.8%。如2006年審結的三被告人盜竊案,三被告人即均為從安徽到東營來打工的青年。他們從老家來到東營,以盜竊為生,暫住地隨時更換,作案後很難追捕,本案盜竊案中的其他四名同案犯就均在逃。

         人數

 年限

青少年犯罪人數

外來青少年犯罪人數

2004年

38人

5

2005年

33人

6

2006年

38人

11

2007年

53人

19


  
  外來青少年犯罪人數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百分數示意圖

    7、犯罪手段趨向成人化

    十幾歲的孩子作案前精心策劃,作案後偽造現場,一些從報刊影視上學到的反偵察手段被頻頻使用,使得青少年犯罪具有了明顯的成人化、智能化特點。大大增加了案件偵破、審理的難度。

    二、青少年犯罪的預防

    1、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法律法規,切實保護好青少年的合法權益

    預防青少年犯罪離不開法律,法律在預防青少年犯罪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先後頒布為我們保護青少年、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據,今後應進一步完善這兩部法律和有關配套實施工作,認真落實,切實保護好青少年的合法權益。我院於2007年五月份成立了「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聯合會」,目就是聯合社會各方各方面的力量,運用法律手段來規範、優化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對嚴重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不履行監護職責,放縱子女違法或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使之犯罪的父母,追究其相應的責任。

    2、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加就業,預防青少年犯罪

    在城市化進程中,生產力不發達,就業不足是產生犯罪的原因之一。許多資料表明,違法犯罪青少年中,待業青年實施犯罪的現象比較嚴重。就業不僅具有經濟方面的意義,也是人的一種精神和社會的需要。據統計,我國現有企業中多餘人員約佔企業職工總數的30%,有的企業甚至佔到一半,農村剩餘勞動力約有1.5億至2億,並有為數眾多輟學和畢業的高、初中學生缺乏就業機會。這樣在待業青年中往往形成一種消極心裡。他們許多人沒有正常的經濟來源,缺乏正常的社會制約,自由支配時間多,精神空虛、意志消退、文化素質低、法制觀念淡薄。生產力發展了,物質生活豐富了,犯罪自然會減少,古人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近幾年,青少年犯罪率不斷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就業機會太少。因此,要有效地預防青少年犯罪,就應發展社會生產力,想方設法解決好青少年的就業問題。

    3、淨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防止青少年沾染不良習慣,禁止侵蝕青少年思想品德信息的傳播

    一是加大淨化文化市場的力度,堅決禁止含有色情、暴力等內容的音像製品的傳播,嚴厲打擊制黃販黃之徒,堅決取締那些有色情內容的錄像廳、歌舞廳、洗頭房、按摩室及網吧,使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接受良好社會環境的薰陶。二是加大懲腐力度,優化社會環境,為減少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創造條件。

    4、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律知識教育

    在學校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堅持定期上法制課,並堅持落實,讓學生經常受到法律知識的薰陶,同時學校要多聘請具有審判實踐經驗的法官以案講法,並利用課餘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制宣傳活動,如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文藝匯演、模擬法庭、參加公判大會等。使廣大的青少年懂得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知道什麼行為是社會提倡和法律允許的,什麼行為是法律禁止的,什麼行為是違法犯罪的,知道什麼事該幹,什麼事不該幹,以預防其犯罪。

    5、深入持久地開展道德教育,使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各級各類學校要把傳播知識同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幫助青少年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培養其優良的品質,使他們辯善惡、明是非,形成團結互助、遵紀守法的好風氣。家庭要積極參加「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家長要以身示範,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健康向上的環境中成長。

    6、加強流動人口的管理

    一是加強流動人口密集區域與僻靜、空曠地段的管理,對外來人口登記造冊,發揮基層居委會的作用,要他們隨時了解和熟悉所在社區人員的構成情況,尤其是暫住人員情況,通過巡視和監督所在社區的社會治安來預防和揭露犯罪;二是加強正規人員和非正規人員的監視巡邏,當前我國公安隊伍加強巡警治安巡邏和治安聯防巡邏是一種很有效的辦法;三是加強安全小區建設和物業管理。

    7、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預防青少年犯罪

    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在環境設計上堵塞犯罪的可能,或者創造一種不能實施犯罪的環境,從而消除或限制企圖犯罪作案的條件以達到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一是對犯罪對象的控制。比如,針對青少年犯罪以盜竊為主的特點,對其盜竊對象的錢、物要妥善保管,克服管理上漏洞。二是改善環境設計,製造作案障礙。比如目標加固(包括加固門窗、安置報警系統等),目標轉移,比如以信用卡代替現金應用等,控制作案工具,比如控制武器、炸藥等。

    8、關心青少年的心裡健康,預防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心裡的形成是外界不良因素通過不良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青少年接受現代城市因素的影響呈多元化,相應地接受城市不良刺激的因素也會增多。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加強心裡控制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手段。加強心裡控制應做到以下兩個方面:(1)加強心裡諮詢工作,舒緩青少年緊張心理,轉換發洩方式。青少年正處在成長發育階段,在這一階段,心理上存在一系列矛盾。在城市化進程中,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必然引起青少年心理上一系列矛盾的加劇,從而引起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如果發洩方式不當,就有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2)加強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所謂自我控制即內在控制,是社會控制的內在表現形式,指青少年通過社會化的內化過程,接受社會外在控制,然後把這種控制轉化為個人經驗,並用這種經驗去衡量和約束自己的行為過程。城市娛樂場所及商業區的擴建,存在大量誘發犯罪的物質因素,如人群擁擠、雜亂,人與人之間關係變得冷淡,個人自由觀念盛行等。所以,家庭、學校、社會必須聯合加強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0年第5期要目
    作者:井世潔、陳玉瑩(華東政法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內容提要:本研究對安徽、北京、河北、河南、廣西、上海等六省市初一到初三的1055名學生進行調查,探索父母教養方式及各類人口等變量對初中生遭受校園欺凌的影響。
  • 何軍:淺析青少年犯罪的特點及預防對策
    近年來,信息化的飛速發展青少年犯罪案件也逐年上升,不僅在案件數量上急劇增加,而且犯罪成員在案件總數中所佔比例也大幅度上升,極大的影響了社會穩定。必須綜合運用運用、經濟、行政各種手段多管齊下,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從根本上杜絕青少年犯罪現象的發生。
  •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預防對策
    近年來,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趨勢,位居刑事犯罪的首位,已成為嚴峻的社會問題之一。因此,認真思考和探討青少年犯罪問題,並提出相應的預防和治理對策,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對家庭的和睦穩固、學校的寧靜、社會的穩定,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筆者結合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人民法院近幾年來審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對青少年犯罪的規律性及其特點進行分析,從多個角度探尋原因並提出預防對策。
  • 網絡引發的青少年犯罪的調查分析
    為了有效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從網絡引發的犯罪,筆者試就從網絡引發的青少年犯罪的現狀特點,原因,預防及對策談些粗淺意見,但願對青少年引起一些思考和啟發。  一、非健康觸網給青少年帶來的犯罪隱患現狀  網絡以驚人的速度飛速發展,據2009年CNNIC第24次調查數據,我國共有青少年網民1.67億人,佔網民總體的55.9%,其中未成年網民佔55.6%。
  • 我們離精準預防青少年犯罪還差多遠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調查研究表明,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總數逐年下降,未成年犯佔當年刑事罪犯總數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但低齡化、團夥化、暴力化趨勢明顯。 鑑於網絡沉迷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從2008年開始,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一直致力於對青少年與網絡關係的研究,並把「網絡與預防青少年犯罪」確定為第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主題,發布相關報告。 研究顯示,未成年人網絡成癮和網絡犯罪現象突出。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由2010年的10歲降低到2014年的6歲,低齡化趨勢明顯,且上網頻率大幅提高。
  • 全國問題青少年教育矯正與青少年犯罪預防研討會在魯東大學舉行
    李豫黔代表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對研討會召開表示祝賀,並介紹了近年來研究會建設全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積極構築全新、高效預防工作載體平臺,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人才培訓、調查研究和幫教關愛行動情況。就進一步做好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工作,李豫黔指出,一是要進一步服務預防工作大局,始終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融入發展大局,共同開展法制宣傳、調查研究、人才培養、研討交流和關愛行動等預防工作;二是要加強機制建設,不斷探索新時期開展預防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新措施,為預防工作提供堅強有力保障;三是要加強宣傳教育,不斷探索建立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預警機制,努力營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四是要建立科學的研究成果轉化機制
  • 青少年犯罪的特點及預防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確立以及與之相伴生的失業、教育產業化、貧富差別懸殊等社會問題,社會矛盾日益加劇。青少年犯罪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和趨勢,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一、網絡與青少年犯罪之間的關係正在日益密切  繼父母離異、毒品、電子遊戲等引發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後,網絡在青少年犯罪中的催化劑作用正在成為不爭的事實。
  • 簡析青少年犯罪與預防
    (二)從犯罪性質來看,嚴重犯罪多,手段殘忍,後果嚴重  青少年正處在成長發育階段,生理髮育很快,心理發展卻比較慢,在思想上表現為不成熟性,看待事物、處理問題往往存在偏差容易走向歧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產生感情衝動,走向極端。這些人或嚴重傷害、行兇殺人,或暴力搶劫、實施強姦,犯罪手段惡劣,帶有一定程度的瘋狂性。
  • 關於預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建議
    一、青少年犯罪問題現狀2020年6月,最高檢發布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顯示,2014年至2019年,未成年人涉嫌嚴重暴力犯罪總體下降趨勢明顯,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的未成年人涉嫌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姦、販毒等嚴重暴力犯罪人數,除強姦犯罪有所上升外,其餘均明顯下降,降幅達48.69%
  • 我國青少年犯罪人數呈現逐年增多 惡性發展
    東方網12月24日消息:「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範圍內已被列為吸毒販毒、環境汙染之後的第三大公害。我國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數呈現逐年增多,並且向低齡化、團夥化、惡性化發展的趨勢,對社會穩定造成了危害。我國青少年法律知識水平、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有待提高,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中學生對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基本了解的分別只有24.7%和16.4%。
  •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換屆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20日電(記者 李川)2020年7月18日,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受新冠疫情影響,本次大會採取線下+線上的方式召開,來自全國各地189位會員代表參加會議。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徐曉出席會議並講話。
  • 孫慧娟:德國對未成年人犯罪社會危險因素的立法及啟示 | 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005
    關鍵詞:未成年人;犯罪社會危險因素;犯罪預防;青少年保護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愈演愈烈,已經成為與環境汙染、毒品犯罪並列的「世界三大公害」之一。世界範圍看,未成年人犯罪呈現出年齡結構低齡化,犯罪手段暴力化、殘忍化的發展趨勢,德國亦然,並經歷了慘痛的教訓。
  • 吳傑:淺談如何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
    經過在辦理該類案件和青少年維權工作過程中的分析總結和深入調查和研究,筆者得出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一些原因,並就如何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淺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二、有效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  (一)要強化家庭教育,營造良好的家庭氣氛  家庭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是傳播和學習科學文化,傳統社會道德規範的重要場所和課堂。
  • 試論青少年犯罪及預防體系構建
    近年來,青少年犯罪呈多發趨勢,青少年自身以及家庭、學校、社會某種程度上缺位,致使部分青少年因性格缺陷、網絡成癮等造成人際交往的障礙,過度自閉等心理問題,致使犯罪率的居高不下,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熱點。如何預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 預防青少年犯罪 法制教育刻不容緩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不僅嚴重危害社會冶安和社會秩序,也給青少年自身和家庭帶來災難和不幸,這已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為此,巴州區政協組織調研組對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特點進行了調研,對預防青少年犯罪提出一些建議。
  • 我長期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如何有效預防犯罪低齡化,問我吧!
    我長期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
  • 深化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
    本報訊(記者 簡工博 通訊員 鄭法瑋)昨天,本市召開2017年上海市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推進會,學習貫徹中央《關於進一步深化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和有關會議精神,系統總結、全面深化本市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部署下一階段工作。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副市長陳寅出席會議並講話。
  • 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特點及預防
    ,預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是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筆者對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的現狀進行了調研,並對其特點進行了分析,針對特點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以期對減少青少年犯罪有所幫助。  一、青少年犯罪情況的現狀  目前,在基層法院中,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審理採取了指定審理的原則,河南洛陽市城市區內的青少年犯罪案件統一指定由洛陽市澗西區人民法院審理。
  • 青少年犯罪現狀研究
    摘要:青少年犯罪、環境汙染與吸毒犯罪,被稱為「世界三大公害」。目前,我國青少年犯罪呈現出人數增多,並且向低齡化、團夥化、惡性化發展的趨勢,對社會穩定造成了極大危害。世界各國、各地區因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人們所受的文化薰陶不同、生理髮育、心理狀況及性別等因素的不同,導致各國對未成年人、青少年的定義也不同,從而對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界定及處理方法也大相逕庭。  在美國,青少年犯罪被稱為「juvenile delinquency」,我們通常將其翻譯為「青少年犯罪」。
  • 調查顯示:「90」後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趨勢
    新華網河南頻道3月13日電(記者李麗靜)來自河南省新密市檢察機關的調查顯示,伴隨著「90」後的逐漸成年,「90」後青少年的犯罪率也呈上升趨勢,亟待引起有關部門關注。 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被稱為「90」後。從2008年開始,1990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孩子逐漸步入18歲,成為法律意義上的完全刑事行為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