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近幾年,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是功在當今,利在千秋的大事。本文筆者結合所在法院近四年來所審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對青少年犯罪的特點、原因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有關對策。
關健詞:青少年犯罪 發展趨勢 調查預防
一、青少年犯罪的發展趨勢
近幾年,我院審理的25周歲以下青少年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以近幾年審理該類案件的情況分析,呈現以下情況:
1、青少年犯罪案件在收案數量上逐年增長。(以下青少年均指25周歲以下青少年)
東營市墾利縣是一個僅有21萬人口的小縣,2004年墾利縣人民法院共審結各類刑事案件77件110人,其中青少年犯罪26件38人(未成年人犯罪2件5人),青少年犯罪人數佔全年犯罪人數的34.5%,未成年人犯罪人數佔全年犯罪人數的4.5%;2005年審結刑事案件70件90人,其中青少年犯罪21件33人(未成年人犯罪1件1人),青少年犯罪人數佔全年犯罪人數的36.7%,未成年人犯罪人數佔全年犯罪人數的1.1%;2006年審結67件109人,其中青少年犯罪17件38人(未成年人犯罪2件8人),青少年犯罪人數佔全年犯罪人數的34.9%,未成年人犯罪人數佔全年犯罪人數的7.3%;2007年審結84件134人,其中青少年犯罪案件25件53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8件8人),青少年犯罪人數佔全年犯罪人數的39.5%,未成年人犯罪人數佔上半年犯罪人數6.0%。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趨勢,見下表和圖。
案件數、人數 年限 | 總案件數及人數 | 青少年犯罪案件數及人數 |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及人數 |
2004年 | 77件110人 | 26件38人 | 2件5人 |
2005年 | 70件90人 | 21件33人 | 1件1人 |
2006年 | 67件109人 | 17件38人 | 2件8人 |
2007年 | 84件134人 | 25件53人 | 8件8人 |
青少年犯罪人數佔全年犯罪人數的百分數示意圖
2、團夥犯罪呈上升趨勢。
從結案情況看,近幾年審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團夥犯罪呈逐年上升趨勢,2004年青少年團夥犯罪案件8件20人,人數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52.6%;2005年青少年團夥犯罪案件5件18人,人數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54.5%;2006年青少年團夥犯罪案件7件23人,人數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60.5%;2007年青少年團夥犯罪案件14件40人,人數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75.5%。呈上升趨勢,見表和圖。如2004年審結的一起搶劫、盜竊、搶奪案,一個村的18-22歲的青少年全部參加,共八人。2005年審結的一起搶劫案,共11人,其中未成年人7人,11名被告人來自濰坊、濱洲、東營三個地市,因在網上聊天相識,其中年齡最小的不滿16歲。出現團夥犯罪增多的原因主要是青少年犯罪行為受從眾心裡的支配較大,很多青少年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講「江湖俠義」、「哥們義氣」,只要有人提議就附和,盲目跟從,蹈入犯罪。青少年犯罪團夥具有鮮明的特徵:形成容易,形式鬆散,隨意性強,傳染性強。
案件數、人數 年限 | 青少年犯罪案件數及人數 | 團夥犯罪案件數及人數 |
2004年 | 26件38人 | 8件20人 |
2005年 | 21件33人 | 5件18人 |
2006年 | 17件38人 | 7件23人 |
2007年 | 14件40人 | 11件35人 |
青少年團夥犯罪人數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百分數示意圖
3、犯罪類型增多,暴力性犯罪增多。
青少年犯罪類型越來越多,主要有搶劫、搶奪、盜竊、故意傷害、強姦等。此外,故意殺人、綁架、敲詐等惡性案件也時有發生。暴力性犯罪增多,暴力性犯罪是以給被害人造成肉體上的損害為主要手段或以人的生命、健康為直接侵害對象的各種犯罪。2004年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案件為5件,佔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19.2%;搶劫案件6件,佔23%;強姦3件,佔11.5%。總佔53.8%。2005年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案件為4件,佔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19.1%;搶劫案件3件,佔14,3%;強姦2件,佔9.5%。總佔42.9%。2006年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案件為4件,佔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23.5%;搶劫案件3件,佔17.6%;強姦1件,佔5.9%。總佔47.1%。2007年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案件為15件,佔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60.0%。見下表和圖。如上面所說的2003年審結的11人團夥搶劫案,11名被告人持鐵棍、匕首等兇器,三個小時內搶劫3次,手段殘忍,不計後果,在社會上造成了很壞的影響。
案件數 年限 | 青少年犯罪案件數 | 暴力性犯罪案件數 |
2004年 | 26件 | 14件 |
2005年 | 21件 | 9件 |
2006年 | 17件 | 8件 |
2007年 | 25件 | 15件 |
青少年暴力性犯罪案件數佔青少年犯罪案件數的百分數示意圖
4、未成年人犯罪出現忽高忽低的現象
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青少年生理、心裡發育提前。在社會不良環境的影響下,青少年犯罪也不斷趣向低齡,這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2004年未成年人犯罪2件5人,人數佔青少年犯罪的13.2%;2005年未成年人犯罪1件1人,人數佔青少年犯罪的3%;2006年未成年人犯罪2件8人,人數佔青少年犯罪的21.1%;2007年未成年人犯罪2件4人,人數佔青少年犯罪的7.5%。2005年犯罪人數較少,2006年犯罪人數較多。並且年齡也均在17周歲以下。如2004年審理的一未成年人強姦案,被告人尚不滿15歲,2005年審理的中學生搶劫案,被告人也不滿15周歲,且都是在校學生。
年限 人數 | 青少年犯罪人數 | 未成年人犯罪人數 |
2004年 | 38人 | 5人 |
2005年 | 33人 | 1人 |
2006年 | 38人 | 8人 |
2007年 | 53人 | 4人 |
未成年人犯罪人數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百分數示意圖
5、文化素質低的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趨勢
廣大的農村青少年,因為貧窮而大批失學,他們不甘心於農村的貧困生活,流入城市,但在城市,由於他們文化水平低,又無一技之長,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面對別人富足的生活,心理上失去平衡,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大批的無業人員也是犯罪的「主力軍」,他們整天遊手好閒,再加上受不良風氣的影響,很容易成群結隊的去偷去搶。2004年青少年犯罪38人,全部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文盲、半文盲31人,佔81.6%;2005年青少年犯罪33人,也全部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文盲、半文盲28人,佔84.8%;2006年青少年犯罪38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36人,其中文盲、半文盲33人,佔到了86.8%;2007年青少年犯罪53人,全部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文盲、半文盲46人,佔86.7%。
人數 年限 | 青少年犯罪人數 | 青少年文盲、半文盲犯罪人數 |
2004年 | 38人 | 31 |
2005年 | 33人 | 28 |
2006年 | 38人 | 33 |
2007年 | 53人 | 46 |
青少年文盲、半文盲犯罪人數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百分數示意圖
6、外來人口流竄作案呈上升趨勢
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再加上對流動人口管理上的不健全,暫住、錄用外來人員不予申報,使得外來人口管理上很混亂,給一些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且作案後逃之夭夭、不留痕跡,給偵破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故而也使得流竄分子大肆進行作案。2004年外來青少年作案5人,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13.2%;2005年外來青少年作案6人,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18.2%;2006年外來青少年作案11人,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28.9%;2007年外來青少年作案19人,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35.8%。如2006年審結的三被告人盜竊案,三被告人即均為從安徽到東營來打工的青年。他們從老家來到東營,以盜竊為生,暫住地隨時更換,作案後很難追捕,本案盜竊案中的其他四名同案犯就均在逃。
人數 年限 | 青少年犯罪人數 | 外來青少年犯罪人數 |
2004年 | 38人 | 5 |
2005年 | 33人 | 6 |
2006年 | 38人 | 11 |
2007年 | 53人 | 19 |
外來青少年犯罪人數佔青少年犯罪人數的百分數示意圖
7、犯罪手段趨向成人化
十幾歲的孩子作案前精心策劃,作案後偽造現場,一些從報刊影視上學到的反偵察手段被頻頻使用,使得青少年犯罪具有了明顯的成人化、智能化特點。大大增加了案件偵破、審理的難度。
二、青少年犯罪的預防
1、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法律法規,切實保護好青少年的合法權益
預防青少年犯罪離不開法律,法律在預防青少年犯罪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先後頒布為我們保護青少年、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據,今後應進一步完善這兩部法律和有關配套實施工作,認真落實,切實保護好青少年的合法權益。我院於2007年五月份成立了「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聯合會」,目就是聯合社會各方各方面的力量,運用法律手段來規範、優化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對嚴重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不履行監護職責,放縱子女違法或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使之犯罪的父母,追究其相應的責任。
2、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加就業,預防青少年犯罪
在城市化進程中,生產力不發達,就業不足是產生犯罪的原因之一。許多資料表明,違法犯罪青少年中,待業青年實施犯罪的現象比較嚴重。就業不僅具有經濟方面的意義,也是人的一種精神和社會的需要。據統計,我國現有企業中多餘人員約佔企業職工總數的30%,有的企業甚至佔到一半,農村剩餘勞動力約有1.5億至2億,並有為數眾多輟學和畢業的高、初中學生缺乏就業機會。這樣在待業青年中往往形成一種消極心裡。他們許多人沒有正常的經濟來源,缺乏正常的社會制約,自由支配時間多,精神空虛、意志消退、文化素質低、法制觀念淡薄。生產力發展了,物質生活豐富了,犯罪自然會減少,古人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近幾年,青少年犯罪率不斷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就業機會太少。因此,要有效地預防青少年犯罪,就應發展社會生產力,想方設法解決好青少年的就業問題。
3、淨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防止青少年沾染不良習慣,禁止侵蝕青少年思想品德信息的傳播
一是加大淨化文化市場的力度,堅決禁止含有色情、暴力等內容的音像製品的傳播,嚴厲打擊制黃販黃之徒,堅決取締那些有色情內容的錄像廳、歌舞廳、洗頭房、按摩室及網吧,使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接受良好社會環境的薰陶。二是加大懲腐力度,優化社會環境,為減少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創造條件。
4、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律知識教育
在學校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堅持定期上法制課,並堅持落實,讓學生經常受到法律知識的薰陶,同時學校要多聘請具有審判實踐經驗的法官以案講法,並利用課餘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制宣傳活動,如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文藝匯演、模擬法庭、參加公判大會等。使廣大的青少年懂得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知道什麼行為是社會提倡和法律允許的,什麼行為是法律禁止的,什麼行為是違法犯罪的,知道什麼事該幹,什麼事不該幹,以預防其犯罪。
5、深入持久地開展道德教育,使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各級各類學校要把傳播知識同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幫助青少年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培養其優良的品質,使他們辯善惡、明是非,形成團結互助、遵紀守法的好風氣。家庭要積極參加「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家長要以身示範,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健康向上的環境中成長。
6、加強流動人口的管理
一是加強流動人口密集區域與僻靜、空曠地段的管理,對外來人口登記造冊,發揮基層居委會的作用,要他們隨時了解和熟悉所在社區人員的構成情況,尤其是暫住人員情況,通過巡視和監督所在社區的社會治安來預防和揭露犯罪;二是加強正規人員和非正規人員的監視巡邏,當前我國公安隊伍加強巡警治安巡邏和治安聯防巡邏是一種很有效的辦法;三是加強安全小區建設和物業管理。
7、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預防青少年犯罪
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在環境設計上堵塞犯罪的可能,或者創造一種不能實施犯罪的環境,從而消除或限制企圖犯罪作案的條件以達到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一是對犯罪對象的控制。比如,針對青少年犯罪以盜竊為主的特點,對其盜竊對象的錢、物要妥善保管,克服管理上漏洞。二是改善環境設計,製造作案障礙。比如目標加固(包括加固門窗、安置報警系統等),目標轉移,比如以信用卡代替現金應用等,控制作案工具,比如控制武器、炸藥等。
8、關心青少年的心裡健康,預防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心裡的形成是外界不良因素通過不良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青少年接受現代城市因素的影響呈多元化,相應地接受城市不良刺激的因素也會增多。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加強心裡控制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手段。加強心裡控制應做到以下兩個方面:(1)加強心裡諮詢工作,舒緩青少年緊張心理,轉換發洩方式。青少年正處在成長發育階段,在這一階段,心理上存在一系列矛盾。在城市化進程中,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必然引起青少年心理上一系列矛盾的加劇,從而引起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如果發洩方式不當,就有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2)加強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所謂自我控制即內在控制,是社會控制的內在表現形式,指青少年通過社會化的內化過程,接受社會外在控制,然後把這種控制轉化為個人經驗,並用這種經驗去衡量和約束自己的行為過程。城市娛樂場所及商業區的擴建,存在大量誘發犯罪的物質因素,如人群擁擠、雜亂,人與人之間關係變得冷淡,個人自由觀念盛行等。所以,家庭、學校、社會必須聯合加強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