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讓孩子更具想像力!

2020-12-22 微光盒子

所有的童話故事都發生在我們內部,

而非我們以外。

關於故事的圖像會破壞童話的力量,

剪斷孩子們的想像力。

伊維薩 · 西米奇

國際著名兒童劇導演、編劇、演員

國際兒童青少年戲劇聯盟(ASSITEJ)前秘書長

西安歐亞學院人文教育學院特聘教授

北京微光盒子文化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上次我答應大家,用5W的方法分析《彼得潘》。就讓我們從Where這個問題開始吧——這個故事發生在哪裡?

我童年的彼得潘

誠實地說——我愛彼得 潘! 我知道它不算是一個好故事,但是我愛它。就像我愛吃巧克力一樣——我知道吃巧克力不健康,但我就是一吃就停不下來。

迪斯尼1953版的卡通片《彼得潘》是我人生看過的第一部電影,直到今天,那仍然是我生命中最激動人心的藝術體驗之一。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兒了——那時沒有電視、電腦、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那時候有人講故事給我們聽,那時候我們讀書,在公園裡自由自在地玩耍。

有一天,一個帶著電影放映機的男人進了我們班教室(我那時候大概二三年級),我們把窗關上,放映機在牆上放出了電影。哇……這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啊!——一個會飛的男孩!在教室牆壁上!……還是彩色的!!!我真的太興奮了!電影結束後,我非常肯定地相信我也能飛,甚至認真地考慮了從我睡的二樓兒童房窗口跳下去,飛向茫茫夜色的可能性。顯然,我並沒有跳窗戶(現在再嘗試的話也有點太晚了),但是想像中,我真的曾經飛過家鄉小城的屋頂。我花了許多夜晚,飛來飛去,從鄰居公寓窗子穿過……特別是Ilonka的窗戶,那個我最喜歡的女孩兒。

彼得潘——不適合舞臺,卻適合講故事

長大後,我觀看了關於彼得潘的不同版本的戲劇作品,看完總是非常失望。那不是它!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錯了……因為一切模仿電影改編的戲劇總是錯的,總有哪兒不對,無論是彼得潘、白雪公主、灰姑娘、美女與野獸還是別的什麼。沒有人能做到!你不能在舞臺上模仿電影!舞臺語言與銀幕語言不同,你也不能假裝在舞臺上製作電影!不能!我的意思是,你當然可以那樣做,但你所獲得的將是下面這些東西——所有這些關於彼得潘、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小矮人比白雪公主更高大)、三隻小豬和其他迪士尼動畫的翻制劇在哪兒都長得一模一樣,不論是在中國、英國還是美國——演員們帶著大大的頭套,穿著罩住身體的連體服,背後是大型LED屏幕上畫的花花綠綠的醜陋動畫。這些劇是人類思維中最愚蠢最丟臉的產物,它們攻擊著兒童的常識,搶奪著父母的錢包。

在那些劇中,沒有想像力,沒有創造力,沒有自由地遊戲,沒有藝術。彼得潘的例子在此是一個真正的悖論,因為彼得潘的故事——蘇格蘭作家詹姆斯·馬修·巴裡(1860-1937)先是作為戲劇(1904),而後以小說(1911)形式發表的這個故事,所講述的正是關於想像力和孩子們天才的遊戲。

WHERE——故事發生在哪兒?

永無鄉,這個神奇的島嶼,彼得潘的故鄉,也是大部分故事發生的地方,是想像力的另一個個名字,它「或多或少是一個島嶼」,位於每個孩子的腦海裡,而且每個孩子看到的都有點不一樣。在小說《彼得潘》中,詹姆斯·馬修·巴裡寫道:

「我不知道你是否見過一個人意識的地圖……它上面有曲折的線條,就像卡片上的溫度一樣,這些可能是島上的道路,因為永無鄉或多或少總是一個島嶼,到處都有驚人的色彩,遠處的海面上有珊瑚礁,還有野人的船隻,野蠻而孤獨的巢穴,還有侏儒,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當裁縫的,以及河流穿過的洞穴,有著六位兄長的王子,一個快速腐爛的小屋和一個長著鷹鉤鼻的身材矮小的老太太。」

巴裡先生把彼得潘的故事,以及所有的童話故事非常清楚而準確地,放到了我們的想像中。(在那個年代,榮格的原型和集體無意識理論尚未問世。稍後我將談論叮噹小仙女、美人魚和彼得就是潘時,我會寫關於原型的文章)。在每一個頭腦中,永無鄉看起來都不同:「當然了,永無鄉總是變幻莫測……」

彼得潘和所有童話故事(是的,所有童話故事,包括白雪公主)都發生在我們內部而非我們之外,我們不是一個外部的觀察者去觀察另一個現實的圖景!因此,它們不為了外部展示——舞臺、銀幕或圖像而存在的,而是為了內部體驗——想像力而存在。它們不是為了眼睛,而是為了耳朵而存在。它們是為了講故事而存在。僅僅為了講故事或是閱讀!當我們聽某人講故事,或者我們自己閱讀故事時,圖像在我們的想像中被創造,它們僅屬於我們——我們聽到聲音,想像出胡克船長和他的「黑色嗓音」,我們感受到風,我們飛起來!是的,我們認同一個英雄,我們同情他/她,我們飛翔。我們在自己的想像中飛翔,而不是看一個別人怎麼飛。我們進入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與另一個人的腦海中的世界不同,儘管我們聽的是同樣的故事。我們成為故事的主人公,而不是故事的觀察者。在那裡,我們被點亮,飛升到更高的精神層面,或者我們走向深處,走到自己的無意識的幽暗之中,然後在那兒遇到了我們的真實自我。

任何關於彼得潘(以及所有其他童話故事)故事的圖像,包括迪斯尼電影和基於電影的戲劇表演,都會將想像力從我們的頭腦之中轉移到舞臺或銀幕上,剝奪了我們自身的,真實的和獨特的體驗。我們這樣的做法,幾乎破壞了童話的力量。我們剪斷了孩子們的想像力,將他們變成不活躍的,被動的觀察者。是的,他們可以通過那種表演來娛樂,他們也會為之著迷,就像我曾經為迪士尼的電影著迷一樣,但這是非常淺薄的迷戀和娛樂,孩子們從中得不到什麼。

所以,各位家長朋友們,讓孩子們閱讀童話故事吧,別總是給他們看卡通!

孩子需要故事,故事需要講故事的人!

在這個可視通訊和人工智慧貪婪地從兒童的思想中吸吮想像力的年代,我們,作為這個領域裡的專業人士,有一個基本的使命和任務,重申口語和故事的重要性,為講故事的重生創造環境。我們必須迫不及待地教育新一代講故事的人,他們將帶回故事的力量和尊嚴,並將他們提升到莊嚴與神聖的高度,就像故事和講故事的人在整個人類歷史所位於的高度一樣。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也許可以為挽救想像力,並由此而挽救人性做出貢獻。也許現在還不算太晚。

Ivica Simic 老伊

翻譯/責編 肖蕊

相關焦點

  • 比鑽石更珍貴的,是孩子的想像力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孩子1歲時,想像力高達96%;孩子10歲時,想像力卻只剩下4%。因為開放性的問題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更容易讓孩子發散思維,激發孩子的想像力。02 給孩子選擇開放性的玩具儘量選擇玩法開放多樣,需要投入的開放性玩具,比如麵粉彩泥、星空沙、疊疊高等。
  • 可以一直讀下去的故事,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囊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肅的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力因素。」,所以想像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類的發明創造很多都源於想像力,千萬不要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翅膀。
  • 培養孩子想像力的5個方法,父母這樣做孩子更優秀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 雖然,《小王子》是一個童話故事,但它卻很適合大人來看,它是以孩子的眼光來看世界的,通篇下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王子的想像力。
  • 守護孩子的想像力,比讓他事事聽話更重要
    聽他說完,真的是這麼回事,我不禁和老公感嘆,孩子真的太有想像力了,他雖然沒有任何繪畫基礎,但是他可以根據他看見的世界來繪畫,並且在腦海中想像出來,這點是我們大人完全丟失了的。正因為知道想像力的可貴,所以孩子從小,我和老公就達成共識,不管孩子說什麼,做什麼,只要沒有危險,不觸犯一些原則問題,都不要阻止他。
  •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抓住這幾點,拯救孩子的想像力
    如果家長相信「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那麼就請留意孩子的想像空間,並用智慧加以引導。留給孩子想像的「空間」當代絕大部分家庭都是一個孩子,不論是老人還是父母,只有孩子有問題家長們都會立即回答,也不管對錯與否,就講解給孩子,孩子缺乏判斷自然就會信了,這就導致孩子每次有問題都會得到現成的答案,孩子慢慢就會養成習慣,變得不愛思考,更別提想像了
  • 老師因教會孩子讀「o」被告,孩子媽媽:她破壞了孩子的想像力
    在中國,很多家長都會非常重視孩子的培養,讓孩子去學習考試知識,學數學,學背唐詩,但是卻經常忽略去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父母經常這樣做會嚴重破壞孩子的想像力1.在孩子問問題的時候,告訴孩子標準答案當孩子們在詢問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說明孩子的想像力正在萌芽,而家長要做的是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一顆好奇的種子,等待孩子自己去把他培育成果實,而不是拔苗助長。
  •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怎樣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育兒專家表明,閱讀可以增強寶寶的語言能力,圖畫能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激發寶寶的想像力。學畫畫,激發寶寶的想像力寶寶,是很多爸爸媽媽最愛的寶貝。爸爸媽媽往往會補充大量的營養給他們,不僅包括身體上的營養,而且還包括智力上的「營養」,那麼智力上的營養應該怎樣去開發呢?大多數的爸爸媽媽因為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 如何讓孩子的想像力更豐富?
    孩子從小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無限的想像,可以說,孩子從小的想像力是非常豐富的,可是對於如何引導孩子的想像力,很多家長做得其實不是很夠,或者說,可能就是不知道怎麼樣去引導。簡單說一句:其實就是不要用固定的框架去定死他。很多家長又會說,你這個太籠統了,我沒辦法理解。確實是,這個是表現在生活中非常多細節的地方。
  • 家長應該如何做才能孩子思維不呆板,更具創造性呢?
    ,講出了很多有創意的故事。我想,那些大班孩子肯定比小班孩子更具創造性,我迫不及待的想聽聽他們與眾不同的故事。.但令我失望的是,他們所講的故事都有著固有的模式:烏鴉把小石子放進只有半瓶水的水瓶裡,終於順利的喝到了水;大灰狼使花招把小羊吃掉了;奧特曼打敗了怪獸,拯救了地球......
  • 創設想像力情境,通過 "調度"與"運行",豐富孩子的想像力
    人們的想像力是要在掌握一定的知識面的基礎上實現的,因而現代教育並沒有扼殺孩子的想像力。這需要家長和學校教師不斷為孩子們創設培養想像情境的時間和空間,對於孩子的大膽想像的情景與想法要保護與鼓勵,才能促進孩子的想像力的發展。一、想像力的&34;,燃起&34;的激情。
  • 孩子的想像力與生俱來,家長不要用錯誤的教育方式束縛孩子想像力
    而其實想像力是孩子看待世界的超能力,家長老師一直錯誤的教育方式,將孩子的想像力中止時,他們的思維更會趨於千篇一律。而影響這一切的變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所給予的教育方式。❑允許問題有不一樣的答案,允許故事有不一樣的結尾方式。之前看過這樣一則故事,一個語文老師在給孩子上課的時候。她根據課文的內容一一的詢問孩子:「雪融化後是什麼?」其實老師手上的標準答案是「水」。
  • 如何培養孩子想像力?父母做好這六點,讓孩子思維更活躍
    導語: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一、 何為想像力,為什麼孩子需要想像力?父母做好這六點,讓孩子思維更活躍知識可以不斷學習積累,但是想像力卻是不可複製和再生的,尤其是在孩子的幼兒時期,保護和發展孩子的想像力是每一個父母都需要做的事情。
  • 兒童早期教育:孩子想像力的重要性&如何培養
    恰好,孩子但幼兒時期是培養創造力的好時機,因為這是孩子一生中最具想像力的時期。兩歲大的孩子對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想像的把握並不牢固。因為他們還沒有遇到「框」的限制,所以跳出「框」思維很容易。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 童心需要呵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讓孩子有更廣闊的人生
    好奇心和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好奇心和想像力涵蓋了世界上的一切而是應該啟發孩子自己思考「為什麼」,於是孩子的答案就會變得豐富多彩了,有時候回答「氣球飛上天去捉小鳥」,有時候回答「氣球要去跟星星做遊戲」『更有時候回答「氣球要去雲朵裡睡覺。」……想像力自然就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其實,在孩子問為什麼這一過程中,重要的不是孩子能夠給出「標準答案」,而是要對世界保持一種強烈的好奇心,能夠開拓思維,開動腦筋,積極思考。
  • 「快餐作文書」破壞孩子想像力,6-12歲孩子身心健康比成績更重要
    具體來說小學階段「作文思維」從生活小事入手,在關注身心健康的同時,找到素材,提高寫作能力:一、關注身心發展進入學齡期的孩子,其認知特點開始由具體轉向抽象,由膚淺轉向高深,逐漸發展,這時活潑好動,想像力豐富,如果這時候就讓孩子死記硬背,勢必扼殺孩子創造力和想像力。
  • 看圖能編故事的寶寶更具潛能
    孩子喜歡什麼樣的故事?給孩子講故事,首先要了解孩子喜歡昕什麼故事,其次,要生動、有趣。一般說,孩子最喜歡聽的故事有三類:一是民間兒童故事。它可能是小神仙的故事、小動物的歷險,或者是一些神話、寓言。比如,故事開始時先描述一番小主角——孩子、小動物或礦石、果菜的形象,然後再編出一系列相當合理的情節。故事的結局都是圓滿幸福的,但主角必須獲得新生或得到教訓。這種故事最好帶有寓意,與社會價值有關聯。實踐證明:訓誡或教訓若能以奇妙的故事方式表達出來,孩子最易接受。怎樣教孩子看圖講述?在看圖講述時,成人主要是用循序漸進的提問來引導。
  • 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想像力是天生的嗎?
    我相信有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的想像力是天生的,想像力的強弱也是天生的,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孩子的想像力受先天大腦等生理因素或遺傳因素的影響,但是更多的是後天環境和教育方法的影響。孩子的想像力是到一定的年齡才會表現出來的,想像力萌芽是在1歲半-2歲左右,這個階段的孩子表現出符號聯想力,比如孩子拿到一個勺子,卻說自己拿的是一隻小船,其實這時候孩子的想像已經開始了。到2歲半時,孩子的想像開始飛速的發展,而這時需要的是一個豐富的探索環境,讓孩子去想像與創造。
  • 如何發展孩子的想像力,讓知識有翅膀
    我們也經常會遇到家長問這樣的問題,培養我們孩子的想像力,要求我們家長在引導的過程當中也很有想像力吧,其實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反倒更要求我們家長在所有的教育過程當中,能夠實打實的、非常嚴謹的去進行,按照孩子的生長發育特點,真正的以孩子為中心,嚴格細緻的引導。
  • 孩子寫作文缺乏想像力怎麼辦?4招教你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因為想像力能夠幫助我們進行奇思異想,打開腦洞。不僅如此,豐富的想像力在寫作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像很多優秀的作家都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幫助他們對生活中的小事和人進行想像加工,最後變成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因為很多孩子缺乏想像力,缺乏想像力的孩子就無法寫出生動的故事情節、優美的語句。所以,前面這位媽媽才如此著急提高她女兒的想像力。想像力這個東西是非常抽象的,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呢?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孩子的想像力如何?綿羊在這裡找到了一些關於成語的圖片,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們測一測。
  •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培養孩子想像力,這4步簡單易行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一項針對孩子想像力的調查在全球21個國家進行,結果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很多家長在孩子童年時期就將孩子的想像力扼殺在搖籃裡,家長們沒有認識到想像力和創造力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孩子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家長要做的,應該是把這個世界的精彩呈現給他們,而不要急著將大人們理解的世界告訴他們。影響孩子想像力的因素有很多,大多數原因是與家長們的教育方式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