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雍因事兩周未去中山公園淘書,本周末再去公園時,感覺像是走親戚,新朋舊友見了面都有禮物相送,一圈轉下來,買的還沒有送的多。
從郝兄處購得《無法寄出的愛與孤獨——母親寫給父親的二百八十一封信》,任建新先生整理(任先生的父親,即文史大家任遠先生)。
然後轉到張利兄處,去討多日前在他家網店所訂的《山東清真寺》一書(幫同事買的),他很抱歉地說那本書在他不在櫃檯時,被旁邊的書商混在其他書裡給低價賣出去,還未追討回來。阿雍在他攤位上又隨意瞟了一樣,結果就發現了這本《嬴牟勝景步芳》(呂守泰先生著),關於萊蕪風物的一本個人作品,張利兄執意不肯收錢,我趕緊用手機掃了掃櫃檯上的微信收款碼,付款走人。
比較意外的是,在書市西南角地攤上發現了上面這3冊裝訂成冊的抄本文獻——1985年省檔案館所做的館藏案卷目錄,此前阿雍對省檔所藏的紅色文獻茫然無知,而這3冊抄本目錄可謂是匯集了省檔紅色文獻的家底兒,有了它,研究山東紅色文獻的朋友可按圖索驥了。
令阿雍有點小激動的是,劉哥特意給我留了一份1987年《英雄山公園近期規劃說明》相送,雖然說明文字只有3頁,但後面摺疊附有一張比例尺超大的《英雄山公園近期規劃(圖)》,貌似是1:2000。
這張圖上,不僅標註有英雄山(四裡山)、馬鞍山、五裡山、六裡山、七裡山的主峰,還標有八裡山和九裡山的主峰,阿雍還是第一次看到地圖上標九裡山。
大禹兄則送給阿雍兩張十品地圖:1988年的《平陰縣地圖》和1993年的《商河縣地圖》,均為當地的地名委員會(辦公室)出品。另外,還附送帶副券的珍珠泉禮堂門票1張。知道我有收藏濟南場館門票的這個小愛好,大禹兄凡是見到此類票證,都捎帶著拿來相送。
上面這一宗120膠片共有81張,是公園南門口小張送我的,裝在一個牛皮舊信封中,收件人為曲師大歷史系楊某某,對著太陽看了看,貌似都是曲阜一代的風光照片。120膠片廣泛用於1985年之前,說不定裡面有50-70年代很珍貴的鏡頭,待阿雍有空時掃出來一看究竟。
這件1974年的講話記錄稿(油印),是文友老王特意拿到公園送阿雍的,不巧今天去晚了,他又急著走,就放在寧老師處讓我自取的。
這本《舜的故事》是10月份剛出版的新書,乃薛凱洲兄從大舜文化論壇給我捎回來,附帶還有一張《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工程位置圖》。大舜論壇阿雍本來是交了論文的,可12月1日論壇舉辦當日阿雍恰巧出差,難以分身,薛兄當日可能桌籤和我相鄰,就幫我把論壇所送書籍資料帶回來。《舜的故事》主編胡愛紅女士,是女兒當年的小學校長(舜耕小學),多年來致力於大舜文化的當代推廣,謹此向胡校長祝賀新書付梓!
這本日記,是阿雍最後淘到的一樣東東。作者當時是一位濟南青年,從1965年春節開始,一直記到1966年12月31日,所記錄者多是其思想變化歷程。這個特定歷史時期阿雍沒有經歷過,突然想看看當年時代大背景下一個青年的思路起伏,就買了下來。
一個半小時的淘書時光倏然而去,又到魏哥的奇石屋去喝了兩杯紅茶。起身要走時,魏哥又送了一對琺瑯瓷小茶罐給我,以後可以裝點茶葉放在車裡,出門時取飲方便。是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