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 骨科四大派坐一堂

2020-12-20 搜狐網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日前,懷賢堂在四川省骨科醫院(成都體育醫院)開診。成都骨科四大流派鄭、杜、楊、何的後人聚集一堂,互相切磋,取長補短,共同為病患診病,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聽說,在此之前,成都的四大中醫骨科流派後人都在各自醫院,用獨門秘方為病人診病。

這下好了,四大流派專家來名醫館坐診,對遇到的疑難病症共同會診,各派共同發展。那麼,四大門派到底有些啥子絕學高招呢?聽記者一一道來……

  本報記者 劉瑤 為您講述

  運動鄭派

  創始人:鄭懷賢

  絕學:運動醫學

  傳人弟子:張世明

  1958年鄭懷賢在成都創建了中國第一所體育醫院。「當骨科醫生必須要練基本功,醫生有良好的指力、手力、腿力才能幫病人進行治療和功能鍛鍊。」40多年過去了,當年一代武醫宗師鄭懷賢的話時常在其弟子、四川省骨科醫院院長張世明耳邊迴響。作為冬奧會醫療專家組成員,張世明曾為包括趙宏博在內的大部分冬奧會優秀運動員會過診。不久前張世明還應邀為女排姑娘集體診療傷病,這其中就包括一直受傷病困擾的趙蕊蕊。

  一顆木球浮在水裡,雙掌下壓,讓它沉入水中,微微發力,木球在掌心均勻滾動。練習者需雙掌左右交替,輪流讓木球在掌心上畫圓,一圈一圈連綿不絕,不能讓木球浮出水面。正是這套水上木球的功夫,練就了如今張世明嫻熟的推拿按摩手法。靠這套手法,他曾不施一針,不用一劑中藥,治好了一個美國警察長達20年的腰腿疼。

  推拿杜派

  創始人:杜自明

  絕學:杜氏特色推拿按摩

  傳人弟子:遍布中醫附屬醫院、中醫研究院、東門街骨科醫院和鐵路中心醫院

  在一部拍攝於1961年的科教片裡,一代中醫骨傷高手杜自明親自演示了少林功夫易筋經。當時已經85歲高齡的杜老肢體柔韌,雙足併攏,手心仍能觸地。

  杜自明出身滿族醫術世家,自幼隨父習武學醫,是國家一級中醫骨傷專家。杜自明的獨女杜瓊書創立了省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和四川省中醫藥研究院的骨傷科。杜自明的第三代傳人杜麒已70歲高齡,他時常到祖父曾經開診所的地方——柿子巷坐坐,不用招牌也不去招攬,自然有人上門看病。杜麒的兒子杜彬和女兒杜妤則是杜氏骨科的第四代傳人。如今在中醫附屬醫院、中醫研究院、東門街骨科醫院和鐵路中心醫院都有杜瓊書的弟子。

  在治療肩周炎病人時,弟子們至今仍用杜老傳下來的獨特手法推拿按摩:4指併攏,順著一根肉眼看不見的筋絡,緩緩捋過病人的肩膀。反覆4次之後,將手停在病人肩關節處,指尖發力按壓。靜止片刻,變指為掌,把病人的右手平推出去,作白蟒吐舌式,之後手掌外旋,突然間改變方向,把病人的右手向後反剪,以蘇秦背劍的姿勢靜止不動。隨後張開五指,如同彈琵琶一般在病人的筋絡和肌肉處一陣彈撥,最後用大拇指摁住病人的穴位靜止不動。不少病人在治療幾個月後,病情得到好轉。

  調補楊派

  創始人:楊天鵬

  絕學:骨傷中醫調補

  傳人弟子:周太安

  2005年8月26日世紀老人楊天鵬去世,他是4大骨科名醫中最長壽的一位,享年103歲。在百歲以前楊老都要到醫院親自坐診,曾創下一天為上百病人診療的紀錄。

  成都骨科醫院副院長周太安跟隨楊老34年,是楊氏骨科流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周太安曾用一張楊老留下的驗方,救了一個5歲的小男孩。

  10年前,一對農村夫婦把兒子背到周太安的面前時,小孩已不能走路。經過X光檢查,這個5歲男孩雙側股骨頭壞死。按照西醫的方法,股骨頭壞死需要作關節置換手術,可孩子太小,不適合作關節置換手術。周太安按照老師治傷先調補肝腎的理念,給小男孩用了老師留下的一劑單方。一年以後,小男孩跑著來到周太安的面前,他的股骨頭壞死已經完全好轉。

  藝術何派

  奠基人:何仁甫

  絕學:藝術醫學

  傳人弟子:何天祥、何天佐、何天祺、何浚治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孫子兵法變成了何氏骨科正骨秘訣。83歲的何天祥向記者演示了其父何仁甫常用的瞬時正骨法。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肩關節脫臼,由於疼痛和緊張,小夥子肌肉僵硬,此時若強行牽拉復位,容易造成新的損傷。「你從哪裡來啊?當時是怎麼受傷的?」何仁甫和病人聊著天,突然,「啪」的一聲,拍了一下病人的右肩。小夥子右肩很疼,埋怨醫生,「你幹嘛打我?」趁他扭頭看自己右肩時,何仁甫抓住他的左胳膊,以「四兩撥千斤」的巧勁,「喀」一下,脫臼的關節重新歸位。

  何氏是蒙古族,祖輩是八旗軍醫。第四代傳人何仁甫把滿、蒙、漢醫術融合,奠定了何氏骨科發展基礎。何仁甫的兒子何天祥、何天佐和何天祺則把何氏骨科發揚光大。何天祥的兒子、四川天祥骨科醫院院長何浚治是何氏骨科第六代傳人。與鄭氏骨科重運動損傷不同,何天祥父子把重點放在藝術醫學上,通過他們的治療許多優秀的舞蹈演員重返舞臺。

相關焦點

  • 瑞派大學堂--瑞派魯華站--第八期眼科.骨科培訓
    2018年8月22日至8月24日,瑞派學院非常榮幸邀請瑞派知名-全國小動物骨科權威專家田超博士和瑞派知名-全國小動物眼科權威專家楊開紅博士到來,
  • 樂城首臺骨科手術呈現四大特點
    原標題:樂城首臺骨科手術呈現四大特點   12月18日,博鰲超級醫院依託樂城先行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完成了全球領先的
  • 患者年齡大、病情複雜……樂城首臺骨科手術呈現四大特點
    樂城首臺骨科手術呈現四大特點患者年齡大、病情複雜、曾做過三次大的骨科手術、此次手術難度大12月18日,博鰲超級醫院依託樂城先行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完成了全球領先的強生關節Actis人工股骨柄假體在國內首次的臨床應用
  • 交叉坐比翹二郎腿更傷害骨盆?聽骨科醫生說
    大雪紛飛的冬天,大家都喜歡蜷縮著身子,懶洋洋地靠在烤火爐旁,有時一呆就是一整天。然而不久前,微博上一則「比蹺二郎腿更傷害骨盆的坐姿」的話題,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圖源微博文章稱,為了戒掉二郎腿,朋友改成腳踝交叉著坐的方式,卻被醫生警告,這樣的坐姿比二郎腿還要傷害骨盆,而且對膝蓋也不好。
  • 比起坐一坐,我更喜歡躺一躺
    跳一跳火了。這個本是張小龍為微信用戶開發的一款小遊戲,讓大家在緊張繁忙的工作生活壓力之下,放輕鬆一些。然而,它就在不經意間,吸引了數億人關注。因為微信用戶實在太多,10億的基礎用戶群,自帶流量,就算你不輕易點開朋友圈的那款小遊戲,也還有很多外掛去爭3000分以上的分數。
  • 骨科醫生:一把陳皮這樣用,腰疼腿麻離你而去
    骨科醫生:一把陳皮這樣用,腰疼腿麻離你而去現代生活節奏日漸加快,腰椎間盤突出症成了眾多都市人的常見病。根據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統計,我國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已突破2億,佔全國總人數的15.2%。腰痛患者,幾乎佔骨科門診量的三分之一。腰間盤突出的原因有哪些?
  • 中醫正骨傳人與西醫骨科醫院的一場切磋,孰勝孰敗,一目了然
    我的師父與京城的四大名醫關係很好,並且是他們的長輩。每年年節,他們都會來給我師父拜年。當時在京城,這四大名醫屬於內科,而外科最出名是趙炳南。他和我師父是拜把兄弟,關係那是更加地鐵。當然,我師父能結交這個圈子中這些有頭有臉的人物,自然他也不是一般人。
  • 為什麼骨科醫生不愛坐沙發!這些事,醫生都不做!
    旁邊一位工作人員看出我的好奇,提醒我注意他們的椅子,「都是他們自己配的,骨科醫生好像都不愛坐太軟的椅子呢。」許超聽了笑起來,「這樣對脖子好,對腰也好。」他對記者說,現在腰不好的人越來越多,雖然很多人是工作在身,身不由己,但其實注意生活中的小細節,可以避免很多傷痛。
  • 俗語「破天荒」的由來——這個詞語來自於古代科舉考試的典故
    現代俗語『』破天荒『』的意思,是形容從來沒有過的,第一次出現的新鮮事。在古代,常常用『』破天荒『』來比喻某人平日裡默默無聞,因為某件事情而突然得志揚名。破天荒的近義詞有:前所未有、史無前例,都是從來沒有過的意思。為什麼『』破天荒『』會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俗語?有什麼歷史由來?這與古代的科舉考試有關,這裡面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典故。
  • 清華長庚醫院骨科舉辦大型科普與義診公益活動
    中國網4月13日訊 4月9日上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全體脊柱、關節、創傷專業醫師團隊,在科主任肖嵩華、副主任潘勇衛帶領下,在醫院門診大廳舉辦大型公益活動,以「關注脊柱關節健康,預防骨折脫位外傷」為主題,開展健康科普和義診公益活動,吸引了天通苑社區數百名居民積極參與。
  • 骨科醫生說這一妙方,讓你少走彎路不花冤枉錢
    骨科醫生說這一妙方,讓你少走彎路不花冤枉錢我們的頸椎在寒冷的天氣下,會變得非常的脆弱,一不小心受了風寒。再加上平常很多人的睡姿不正當,導致頸椎經常的落枕,很容易就會患上頸椎病。其中,上班族,司機,學生,老年人以及經常低頭玩手機的人群,是這種疾病的高發人群。所以我們對頸椎的保護變得尤為重要。頸椎病的病因有哪些呢?
  • 骨科護理人有了自己的家 常德市護理學會骨科護理專委會在常德一醫...
    紅網時刻常德11月23日訊(通訊員 彭瑜 劉婭泥)「很高興能夠接到常德一醫陳婷老師的邀請參加會議,我感覺自己已經找到了家,今後工作中遇到骨科方面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向學會的各位老師請教,希望在這個大家庭當中,我能夠得到不斷的成長,提升管理能力和骨科專業能力」,
  • 丁香園骨科頻道——連接骨科世界
    最早期接觸丁香園骨科頻道是 2011 年的 10 月,那時候接到骨科頻道主編夏志敏老師(hotstone,夏版)邀請,加入骨科頻道當學術編輯,做一些饒益骨科醫生之事務。誠然,當時其實有點心虛,那時對骨科方面的知識還非常淺薄,擔心做出來的內容會誤導其他同道,同時也是對自己能堅持多久沒有信心。
  • 骨科醫生:百年名方真厲害,輕鬆解決頸椎病
    骨科醫生:百年名方真厲害,輕鬆解決頸椎病頸椎病是現代人類最常患的一種骨科疾病,而且帶來的病痛非常令人痛苦。並且隨著現在許多人類工作形式的變化,頸椎病已經不僅僅只出現在老年人群間,更多的從事辦公室的年輕人也開始患上這種疾病。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因為頸椎病雖然不致命,但頸椎病是非常難受的。
  • 濱州市人民醫院選手包攬濱州市骨科年會暨第三屆骨科技能大賽一...
    榮譽篇  近日,2020年濱州市骨科年會暨第三屆骨科技能大賽舉行。  骨科劉寧寧獲得了大賽唯一一個特等獎並獲得市五一勞動獎章評選資格及獎金2000元。
  • 中國小兒骨科的創始人之一 吳守義教授離世 曾填補了世界兒童骨科...
    ,還研發了兒童骨科的手術器械,填補了世界兒童骨科手術器械的空白。1948年10月,到仁濟醫院工作,師從骨科大家葉衍慶教授專攻骨科學專業,和胡清潭、周連圻、過邦輔等日後成為葉老最得意的學生之一。1954年至1960年,他在廣慈醫院骨科任主治醫師。  拓荒兒童骨科   兒童佔我國人口的三分之一,小兒骨科先天性畸形中的四肢與脊柱畸形佔相當大的比例,嚴重影響了兒童的健康成長。
  • 臺灣針灸四大派
    導讀「東邪西毒、南帝北丐」,武林中有華山論劍、門派之分,而中醫針灸亦講求薪傳,門派聳立,各有千秋,本文講述臺灣針灸四大門派,引領中醫學子見證針灸的傳奇與魅力。在海峽的另一邊,我喚作『臺灣針灸四大門派』。有人問我何不叫做『臺灣針灸四大家』,這是一個重要的觀念問題,不得含糊。不是四位針灸技術很好的大夫,而是好幾代人的努力。有一個系統的治療思辨方法,獨特的手法能薪傳下來。不就是一個派別。其實針灸一直是有門派。如明朝陳會所傳劉瑾重校的《神應經》江西梓桑君席弘遠把針法傳至十一世席天章再傳至陳會(宏綱)再傳二十四人。難道不是一個流派?
  • 小兒骨科的那些事
    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小兒骨科常見的那些問題吧。1、小兒骨科收治的都是什麼年齡段的孩子?骨科有問題的小兒,如果年齡在14及14歲以下,應該就診於小兒骨科。2、小兒患有哪些最常見的疾病應到小兒骨科就診?
  • 骨科醫生的遊戲生涯
    轉一篇,原作者:骨科醫生王楊雨凡。從95版紅警的原子彈車,到星際爭霸2戰網鑽石組玩家;從97版AC米蘭還有維阿大叔的足球經理,到實況3,4,5,8,9,10,2011,2012;從雷神之錘的最後一關,到CS火車站裡的最後一戰;從金庸群俠傳到三國群英傳再到仙劍奇俠傳;從泡泡堂的小區10地牢7海盜14,到卡丁車的森林發卡冰山滑雪場幽暗峽谷…前半輩子,玩遊戲的時間比學習的時間長,遊戲裡的兄弟比現實裡的兄弟多。
  • 每一臺兒童骨科手術都烙印著他的名字,小兒骨科創始人吳守義教授去世
    記者 | 黃 祺從上個世紀70年代至今,甚至未來的很長歲月裡,中國兒童骨科手術室裡的每一臺手術都銘刻著這樣一個名字——吳守義。吳守義教授,不僅是我國兒童骨科事業的創始人之一,還研發了兒童骨科的手術器械,填補了世界兒童骨科手術器械的空白。至今,這套器械仍在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