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7 1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本文原標題:《2019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心連心」特別節目在北京精彩上演》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4月26日上午,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內的太廟廣場,隨著著名藝術家和職工合唱團攜手唱響《歌唱祖國》,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製的「中國夢·勞動美」——2019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心連心」特別節目隆重上演,為億萬勞動群眾送上節日的問候和由衷的禮讚。全國和北京市勞模代表、一線職工等2000餘人在現場觀看演出。
喜迎新中國70周年華誕,為今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意義。「五一」特別節目以「中國夢·勞動美」為主題,緊緊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條主線,分別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和廣東珠海航空工業通飛珠海研發製造基地設立會場,並在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港珠澳大橋、冬奧會場館建設工地、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等地進行了精彩的歌舞快閃和外拍,通過多種藝術形式宣傳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取得的輝煌成就,謳歌工人階級特別是廣大產業工人為國家建設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
回首70年光輝歷程,正是億萬勞動群眾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和夢想,用雙手建設美麗祖國,創造幸福生活。在這個致敬勞動者的節日,一大批勞動模範、大國工匠、一線職工走上舞臺中央,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
億萬勞動群眾與時代共奮進,創造新中國70年輝煌。
「力量攥在手,夢想在前頭,築路修橋蓋高樓,咱們天下走。汗也不白流,累也不白受,實幹才能出成就……」伴隨一曲鏗鏘有力、豪情激昂的《時代號子》,高鳳林等10位大國工匠走上舞臺。他們依靠創新創造、技能報國,成就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們用一點一滴的工作,兌現承諾,奉獻祖國。
一代代優秀勞動者身體力行弘揚勞模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咱們工人有力量》《假如你要認識我》《我為祖國獻石油》……一首首勞動者讚歌,在「新中國勞動人民的樂園」上空迴蕩。節目現場邀請了一個特殊的「勞模家庭」——被譽為「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的全國勞模李萬君和他的父親、弟弟。李萬君的父親李世忠是中國第一代客車工人,曾連續7年被評為廠勞模、榮獲原鐵道部勞模,弟弟李萬勇也奮戰在中國高鐵的事業中,榮獲廠勞模等多項榮譽。這個「勞模家庭」的故事,代表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代代傳承,更展現著產業工人的智慧與力量。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們肩負新時代的使命與夢想。
情景朗誦《今夜星光燦爛》,深情追憶為新中國誕生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們;歌曲《小夢想大夢想》,為11對來自基層一線的新人奏響幸福樂章……跨越70年,一代代人心中的家國情懷從未改變: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
回望來時路,是為了闊步向遠方。「高舉旗幟,堅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奮鬥,爭創一流,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節目現場,百名勞模集體宣誓,點燃了全體觀眾的奮鬥豪情:「永遠跟黨走,共築中國夢!」
「先人足音是你的吟唱,遠古奏鳴是你的迴響,勞動號子總是那麼豪邁,勞動情韻總是那麼激揚。是你拓墾前路的通暢,是你引領時代的風尚,是你譜寫歷史的樂章……」《勞動暢想曲》將整場特別節目推向高潮。這首作品由中華全國總工會組織力量專門為「五一」特別節目創作,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美好的歌聲化為奮鬥的豪情。坐在臺下觀看演出的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模本科班學員們表示,要在各自崗位上繼續拼搏、再創佳績,用幹勁、闖勁、鑽勁鼓舞帶動更多的人,以勞動和創造託起中國夢。
特別節目將於5月1日晚8時許在央視綜合頻道首播、5月2日晚8時許在央視綜藝頻道重播。
4月18日上午,「中國夢·勞動美」2019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心連心特別節目在廣東珠海航空工業通飛研發製造基地總裝廠房舉行。舞臺後面放著的AG600,是我國成功研製的首架水陸兩棲救援飛機。
在嘹亮激昂的《歌唱祖國》中,演出拉開序幕。在主持人介紹說「我國航空人沒有辜負總書記的重託,去年10月AG600如期試飛成功」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未來航空工業前景輝煌,新的世紀屬於中國……」通飛公司職工放飛夢想合唱團首先獻上歌曲《告訴世界告訴未來》。隨後,《乘風破浪》《復興的力量》《壯志在我胸》《我們的新時代》《看山看水看中國》《追尋》《再一次出發》《雲在飛》《天邊》等節目接續上演,曲曲精彩,傳遞心聲。魔術師帶來節目《我們互動》,在九宮格中如果能將三枚一樣顏色的棋子排成一線就贏。他和一位觀眾的對弈表演,贏得了滿堂喝彩。
「在這裡看節目非常自豪,這是屬於咱們工人的舞臺。」看到技術精湛的工友在舞臺上同樣有著精彩的表演,全國勞模薛瑩激動地說,「流淌著技術自信的同時又洋溢著藝術才華。這種謳歌偉大祖國,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形式,太讓人振奮了。」
記者:張銳鄭莉葉小鍾
圖片:工人日報記者吳凡攝
來源:工人日報
本期編輯:曹玥
(長按二維碼,關注工人日報微信)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