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 - 候鳥-搜狐新聞

2020-12-13 搜狐網

  曾凡勝

  紅霞託起金燦燦的黎明,野草穿越冗長的雪線,掙脫開霜雪和凍土的桎梏,無聲地拱出春天的渴望。

  一群勘探隊員粗獷嘹亮的歌聲,唱醒了荒原第一縷曙光。

  告別嚴冬的風雪,荒原萌動著活力。

  大雁揣著無數的夢想,翅膀執著地選擇了藍天、白雲和希望。

  一隻落伍的小鳥停在了一棵樹上,那棵樹在鳥的眼睛裡是一棵很奇怪的樹,不開花,不結果,沒有繁茂的枝葉,冰冷的鐵臂卻長著傲然的鐵骨,顯示著一種昂揚的精神,桀驁的氣質,孤獨的守望。遠方,影影綽綽的一點點「荒原紅」,由遠而近,一群嘰嘰喳喳的採油姑娘,手提彩虹,肩披霞光,把荒原點綴得生機盎然。

  一群候鳥飛過來了,鳥振翅飛向天空,鳥不再孤獨,它聽見那些採油姑娘叫那棵身後的鐵樹的名字——採油樹。採油樹依然巋然地站在那裡,把旋轉的鑽杆定位,把參天的井架定位,把威武的鑽塔定位,把石油的記憶定位。

  候鳥飛遠了,尋著宿命的徵程,隨著靈魂的欲望,追著原始的召喚。啼血的飛翔,裹挾著心靈的聲音,驚醒了季節乍暖還寒的目光。

  季節醒了,荒原醒了,春天醒了,勘探隊員的腳步趟過鹽池,架線工人的肩膀跨過山梁……

  一條永不枯竭的地下石油河在荒原上蜿蜒流淌,黃昏的河畔,炊煙嫋嫋的鐵皮屋,一片鬍子拉碴的「黑森林」,滋長著曠野一株株挺拔的「風景樹」,身後每一寸忠誠的黑土地,窗口每一顆火熱的石油心,唱出春天的詩句,踏響廣闊的天宇,踏遍荒灘落日的餘暉,勘探荒原金色的石油人生……

  一群候鳥飛過霞光映照的天空,春天在婉轉的鳥鳴聲中步步臨近。

相關焦點

  • 我不是候鳥卻有過候鳥生活,候鳥也不都是土豪,許多是出於無奈
    候鳥很滋潤我覺得我不該是候鳥,候鳥是年年重複的行為,而我就只在海南過了一個冬天。但若說我是候鳥我也不分辨,現在許多人對於概念都不是很較真。我就是候鳥我既然有過候鳥生活,也算有幾分發言資格。候鳥不同於去海南旅遊度假,那是去享受生活,是一種快樂消費。
  • 越冬候鳥如期赴約
    越冬候鳥如期赴約 2021-01-09 1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麗江全接觸】拉市海候鳥如約而至 「候鳥食堂」免費上線
    最近幾年,隨著拉市海溼地自然生態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拉市海附近的村民、農家樂、旅企也紛紛加入到了保護候鳥的行列中。候鳥灣的工作人員們也會在每天早上七點到八點的這段時間段給候鳥們餵食。說到這裡,想必很多朋友都想著去觀賞候鳥了,我們也提醒大家:最佳的觀鳥時間是每天清晨,在拉市海環海區域都可以觀賞喲!但是大家要注意文明觀鳥、文明餵食。
  • 冬日候鳥樂園
    冬日,江西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白鶴等候鳥的越冬樂園。鳥兒在保護小區飛翔、覓食,讓保護小區熱鬧起來,成為鄱陽湖區一道特別的風景。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12月21日,白鶴等候鳥在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溼地中覓食。 冬日,江西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白鶴等候鳥的越冬樂園。鳥兒在保護小區飛翔、覓食,讓保護小區熱鬧起來,成為鄱陽湖區一道特別的風景。
  • 雷州烏石大工業發展與候鳥和諧共融——候鳥紛飛引得遊人醉
    日前,記者走進烏石,發現這裡大片紅樹林保護良好,水天交映之處,各類候鳥蹁躚起舞,碧水藍天,一幅幅秀麗的自然景觀,讓人目不暇接。尤其在天成臺縣級溼地公園內,數以萬計的海鳥在人工小島間低空飛翔,上演著萬鳥歸巢的自然奇觀。藍天白雲下,在天成臺縣級溼地公園裡,二十餘座人工小島綠植鬱鬱蔥蔥,細幼白沙向海邊延伸,在這安靜的海天之間,一群群候鳥棲息其中。
  • 保護候鳥遷徙 建設生態昭蘇
    投餵候鳥投餵候鳥溼地候鳥遷途之路 新疆新聞在線網訊(通訊員 李文武)金秋時節,在伊犁河谷的昭蘇縣溼地公園的沼澤淺灘上,一群群蓑羽鶴、白鷺時起時落;水天之間,天鵝、白鶴在翱翔;蘆葦叢中不時傳來大雁和野鴨的鳴叫聲……浩浩蕩蕩結隊南遷的候鳥
  • 遷徙的候鳥靠什麼辨舊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候鳥「先頭部隊...
    冬候鳥剛來,過境鳥落腳,夏候鳥未走,留鳥依然徜徉。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林業高級工程師馬朝紅點出了候鳥遷徙的進度。扣馬生態恢復區內,黃河沿線是大片的豆田。大豆葉漸黃、莢正硬,檉柳株株,散落在田野裡。突然,豆田裡驚起一道黑影,片刻後,又一道。
  • 松崗街道「候鳥助飛」關愛小候鳥暑期夏令營結營啦
    8月18日,寶安區松崗街道「候鳥助飛」關愛「小候鳥」暑期夏令營順利結營,短短一周時間,30 餘名「小候鳥」在鍛鍊中收穫滿滿,孩子們在學習、體驗、成長中收穫了友誼,豐富了知識。吳攸小朋友跟大家分享說到,「今年是我第5次參加松崗街道『候鳥助飛』關愛小候鳥暑期夏令營活動,每年暑假都有它的陪伴,在這裡我和其他的「小候鳥」一起,體驗了很多好玩的地方,認識了許多的朋友,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明年暑假我還想來。」
  • 《候鳥的勇敢》以朗誦方式首發 遲子建:這次寫"候鳥"很自由很過癮
    原標題:這次寫「候鳥」很自由很過癮   前天晚上,作家遲子建新作《候鳥的勇敢》在蓬蒿劇場以朗誦方式首發。面對讀者,她像往常一樣深深鞠了一躬,感動更在言語中,「這次來的人比較多,有一些站著的人,還有人坐在蒲團上,你們特別像《候鳥的勇敢》中我寫到娘娘廟裡面打坐的,特別符合我小說的氛圍。」   此次「所有的翅膀都渴望飛翔——遲子建新書《候鳥的勇敢》朗讀首發會」,首次以朗誦加對談的形式呈現,用聲音來展現遲子建文字的美感,用朗讀來分享文學的質地。
  • 世界候鳥日丨這些候鳥你能叫上名字嗎?
    候鳥每年春秋兩季沿著固定的路線往返於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間。在不同的地域,根據候鳥出現的時間,可以將候鳥分為夏候鳥、冬候鳥、旅鳥、漂鳥。今天是世界候鳥日,這些有代表性的華北候鳥,你能叫出名字的有幾個?1.東方白鸛
  • 工地飛來「小候鳥」
    暑假期間,工地上的「小候鳥」們,紛紛來到父母所建設的城市短暫團聚。為了豐富「小候鳥」們的暑期生活,讓他們走進父母、了解父母。來自江西、安徽、河南、貴州等地的20餘名「小候鳥」來到建築工地,與志願者們一起為施工現場的父母、建築工叔叔阿姨們親手製作清涼消暑品——觀音豆腐。「這是做給我爸爸的,我要多放點糖。」一名「小候鳥」害羞地說道。
  • 隨野保巡護員在官廳水庫調查今冬候鳥遷徙,今年飛過北京的候鳥最多
    持續一個多月了,5萬多隻候鳥已飛過北京。在它們遷徙的必經之路上,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巡護員日夜守護,記錄相關數據……今年的候鳥數據有何變化,龐大的數據是如何計算出來的?記者在官廳水庫觀測點,跟隨巡護員的腳步一一尋找答案。
  • 高考地理小專題——候鳥
    (3)簡述洞庭湖成為候鳥天堂的自然條件。(4)分析此次冬汛對候鳥的影響,並提出解決措施。(2)候鳥棲息地面積和覓食範圍受湖泊水位變化影響較大;10月份,湖泊水位較高,淺水區面積也較小,適宜鳥類棲息和覓食的草洲尚未出露,所以候鳥數量較少;11月~12月,湖泊水位下降,草洲和淺水區面積擴大,候鳥覓食範圍大,草類和魚蝦數量豐富,所以引來眾多候鳥來此棲息和覓食。
  • 額敏水庫成為候鳥棲息的家園
    中新網新疆新聞04月11日電(馬新慧)近年來,隨著額敏水庫周邊生態環境的改變,以及水庫限捕令的實施,額敏水庫生態環境逐漸得到改善。春天候鳥集結,夏天綠樹成蔭,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  眼下正是生機勃發的美好時節,額敏水庫碧波蕩漾、草木萌動、春和景明。
  • 候鳥翔集海流水庫
    這是在海流水庫拍攝的候鳥(11月16日無人機拍攝)。這是在海流水庫拍攝的候鳥(11月16日攝)。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左旗的海流水庫迎來了一大批候鳥,它們在這裡短暫停留,等到水面結冰時飛往南方。這是在海流水庫拍攝的候鳥(11月16日攝)。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左旗的海流水庫迎來了一大批候鳥,它們在這裡短暫停留,等到水面結冰時飛往南方。
  • 對話遲子建:我不是候鳥人,但要像候鳥那樣勇敢
    浙江24小時客戶端-錢江晚報記者 張瑾華 通訊員 竹嫄有一些鳥,被稱為候鳥,每年都需要遷徙,南來北往,長途跋涉。就像那個叫《鳥與夢飛行》的法國電影,候鳥的遷徙,是大自然中令人感到生命悸動的一幕,又意味深長。從自然界觀照到人類。
  • 【地理視野】關於候鳥遷徙之痛背後的地理問題,中國候鳥遷徙路線圖...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什麼是候鳥?候鳥為什麼遷徙?候鳥遷徙中都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地理考題中是如何設計有關「候鳥遷徙」的試題呢?今天,咱們一起來研究這個話題吧。
  • 《光榮時代》中,候鳥是誰?
    劇中最後幾集的時候,一直在提「候鳥」這個特工,但是本劇一直到結束,也沒有讓我們看到「候鳥」是誰。電視劇最後,檢票員檢查鄭朝山的票的時候有這麼一段對話:檢票員:先生,你的票過期了。(為了引起鄭朝山的注意,同時交換鑰匙) 這是你下一步的任務(遞過一個信封)。
  • 候鳥文創品 實用又吸睛
    ,一本2021年的候鳥檯曆,一件印有候鳥圖案的圍裙,還有杯墊、利是封、明信片等。這些文創產品以湛江觀鳥愛好者在湛江拍到的候鳥為主題,經過精心製作,既實用又好看,彰顯了愛鳥人士開展愛鳥宣傳的一番苦心。候鳥檯曆裡有蒼鷺、綠鷺、普通翠鳥、金眶鴴、小白鷺、黑翅長腳鷸、鳳頭蜂鷹之類的候鳥,均是湛江觀鳥愛好者在湛江拍到的候鳥,為市民普及愛鳥護鳥知識;用勺嘴鷸做成的小抱枕,有著標誌性的扁嘴巴,甚是可愛;圍裙上是一隻飛翔的燕子,寫著
  • 候鳥保護升級!
    每年入冬,一群又一群天鵝、大雁等候鳥在這裡駐足停息。這其中,中牟縣北的黃河狼城崗段,候鳥停歇最為集中。  然而,每逢候鳥遷徙,都會引來偷獵者的「關注」。破壞與保護、偷獵與反偷獵形成持續的角力與較量。  多年來,黃河兩岸的務林人們,以愛的音符在狼城崗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