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順風順水,總是會遇到波折與考驗。
但老天是眷顧我們的,他為了不讓我們吃大虧,會在這些困難時刻來臨之際給予我們暗示,可能有人會說有點神神叨叨的,但事實確實是這樣,至於老天暗示的線索,《易經》之中就給出了解答。
他給出了三種預兆,當這三種預兆來臨之時,這些災禍可能就會降臨。
德不配位,災禍必落
德不配位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你做到了較高的地位,但是你的德行並不能達到與之匹配的高度,那麼你大概率就會遭受災禍,或許是地位會下降,或許是地位會拱手讓人,總之,人生中的逆境機會降臨。
世間萬物皆是有因才有果,平白無故到來的好處,在接受之前最好考慮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配得上這個,只有具備了一定的德行與品德,才能駕馭得住天上掉下的餡餅。
自不量力,災禍上門
「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為」,做事要提前考慮自己的能力,不要帶著莫名的自信一股傻勁向前衝。
就像秦武王,此人確實是力大無比,但是她並沒有正確的認識自己真正的力量,竟然妄圖去舉起千斤重的鼎,最後只得落得個氣絕身亡。
能力配不上野心
所謂迷茫就是才華配不上夢想,能力配不上野心,因此才會有關於是考公好,還是考研好的迷茫。
就像是《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復、鳩摩智,一個想要復國,一個想要得到武功秘籍,但是都是有餘心而力不足,苦苦求而不得,最終一個瘋了,一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們都是欲望太大,大到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終了欲望變成了一把刺向自己心臟的利劍。
以上三點,便是《易經》中指出的災難降臨之前的預兆,如果你的生活發生了以上類似的事情,或者你想要去觸犯這三條去做一些什麼事情的時候,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易經》這本書,總有人說是迷信,是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但其實不然。《易經》裡的智慧,其實早已超越了時代,德國數學家近現代才發現的二進位,在《易經》之中早有記載,丹麥的物理學家在太極圖中看出來波粒二象性原理,對物理學研究影響極深。
諸葛亮出山前耕讀十載,王陽明有「龍場之悟」,他們能從《周易》收穫一生的智慧財富,我們何嘗不可?
但是文言文對我們來講,讀起來還是會有困難,所以我在這裡推薦《圖解易經》這本書,《圖解易經》就是用圖解、白話文翻譯、注釋以及講歷史故事的方式,一步步把抽象的道理變得通俗、淺顯、接地氣。
魯迅曾經說過:「如果不讀《易經》,你就無法了解中國文化」。
把問題講深是本事,把問題說淺則是智慧。《圖解易經》就是一本這樣智慧的存在。
僅需39元,一張電影票的價錢,戳上方卡片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