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忠告:禍事來臨前的人,往往有3大徵兆,受教了!

2020-12-22 歷史研習室

中國人,世間萬物皆講究一個因果:沒有一件事的發生,是可以離開因果的。知道了這個道理,我們則能找到災禍發生的原因,從而徹底斷除一切苦厄。

《易經》裡,有過這樣一句話,"《易經》之重,在於包羅萬象,點透世人。"

這就是易經的神奇之處,它能夠讓你知曉命運的規律,尤其是易經透露了一個人災禍來臨的3大徵兆,你若是能讀懂,能把握,便能改變命運!

一, 縱慾過度

易經:"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任何災禍的發生,都不是突然出現的,都是日積月累,一點一滴形成的。

偶爾放縱自己,不會帶來太大的災禍,但如果經常放縱慾望不節制,時間長了,必然會招來大禍。一個落得身敗名裂、自我毀滅的人,並不是上天突然的懲罰,而是因為他長期幹壞事,種下了太多的惡因,一旦因緣成熟時,必然會自食惡果。

二,德不配位

古人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易經》講: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意思就是要是你的地位配不上你的德行,那就一定會有災禍,如果你的德行很薄,卻位居高位,將會摔得很慘!如果你的能力不強,卻想要謀就大事,這就是自不量力!

三,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中國上古文化早就有了因果說,比如:

古人云:"善守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這便是因果觀點。佛教:"縱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也道出了因果觀念。《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正是說的因果觀念。

每個事物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件兩件事可能對你沒有任何影響,但是等到慢慢的積累下來,就會從量變引起質變。當你發現有一些微小的不良現象正在發生時,請一定要及時的警醒和採取必要的措施,如果什麼都不做任由其發展下去的話,絕對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如此看來,關於命運的天機和天規,易經中其實早就說透了。

聽聞世間流傳: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何況《易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易經》不僅是一本"奇書",也是關於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以前聽人這麼說《易經》的學問博大精深,我還不太理解,直到後來,我聽到一位老人家這樣說過:

我們從出生、上學、工作、結婚,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其實都能在《易經》中找到提示;因為《易經》足足64卦,每一卦就是一種人生劇本,而你的每個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它早就幫你推演完了:很多事情,看似是運氣,其實根本有跡可循。

《易經》這本書起初是檢測兇吉的一本書,後來又演變成富有哲學思想的一本寶典,到了現代,易經的意義還是非常深遠。很多人說易經是迷信,但種種證據證明,易經其實是超科學!易經的64卦,每一卦都對應著不同的選擇,因此就會有不同的遭遇,命運也就會大不相同!

怪不得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周易》

讀雜書萬卷不如真經一部,《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很多人覺得《易經》這本書晦澀難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開始閱讀。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這本《圖解周易》,他使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把難懂的古文用白話告訴你,把深奧的原理一一圖解給你看,從起卦到講解,結合生活中具體的例子,讓你即使讀不懂文言文,也能了解易經所說的知識。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最後引入到《周易》,以圖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統地為您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這本圖解易經,才56元錢,也就是一兩頓飯的價錢,卻能讓你受益匪淺。

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易經》的忠告:禍事來臨前,往往有這2個徵兆,我們需重視起來
    很多人在對這句話的理解上,都容易產生偏差。認為這句話就是告誡我們,人生的禍福似乎是註定的。福氣來了擋也擋不住,禍事來了躲也躲不掉,其實並不是這樣。一個真正能夠成功的人,並不是能力最強,可以贏過所有人。而是能夠防微杜漸,把做事的風險降到最低,所以才能避免禍患的發生。
  • 一位老僧說:禍事來臨前,往往有這3大徵兆,不可不防
    俗話說「左眼皮跳跳,好事要來到」,當好事發生之前,人們都會有感知。同樣,當禍事來臨前,也會有自己的徵兆,只是大部分人都沒有察覺到。記得在我老家,有一個說法,說當自己家的狗流眼淚時,預示著將有死亡事件發生。但後來證明,這種說法缺乏科學依據。狗流眼淚,一般是因為孤獨,受虐待,疾病,不適應環境等因素造成的。
  • 易經的告誡:「禍事」來臨前,往往有這3種特徵,很多人卻不明白
    可是,事在人為,很多人總是希望自己不要引來禍事,卻不約束自己的行為,再這麼矛盾的生活下去,你最不想希望的事情,可能就快要發生了。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響,《易經》是中國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同時也是一部凝結著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哲學著作。我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從成長交友到工作生活都能從易經裡面找到方法。
  • 一位高僧的點撥:禍事來臨前,會出現這5大徵兆,不可不防
    我們常常會祝福人家萬事如意,諸事順心,可以看得出來,順利如意是每個人都希望的,也同時能說明順利如意是來之不易的。俗話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也看得出,人們對於禍福預知的渴望。易經上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 高僧的善言:禍事來臨前,一般有這3大徵兆,及時調整,福運自來
    人生中如果突然將一件好事,這叫喜出望外;若突然發生一件不幸的事情,這叫「天降橫禍」,往往這都是因果所導致的哲學原理。一個人一般在遭遇禍事之前,一般都會有3大徵兆,如果及時調整則福澤自來,究竟是哪3個不好的徵兆呢?
  • 禍事來臨之前,往往會有這4個徵兆,千萬要注意!
    人在走好運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居安思危,越是順利,就越要保持頭腦清醒,不要沾沾自喜,因為這往往是禍事來臨的前奏。古人講:「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要看他會救。」所以人在禍事來臨之前,往往會有下面4個徵兆,如果遇到這些情況,一定要反觀自省,謹言慎行,如履薄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傲慢自大古人講「厚德載物」,一個人的德行如果不夠大,就承載不了太大的福報。
  • 《易經》提醒:一個人禍事來臨前會有三個預兆,出現一個就要注意
    俗話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一個人一旦不小心招惹禍事,那是躲也躲不掉,但是禍事來臨之前一般都會有徵兆,我們可以提前準備以減少損失,那麼如何做呢?《易經》提醒:一個人禍事來臨前往往會有3個預兆,出現一個就要注意了!第一、「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坤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一個人倘若能身居高位而不驕傲,屈居人下而不憂愁,終日勤奮,隨時警惕,自強不息,隨時反省,即使面臨危險也可免遭災禍。
  • 易經:一個人「發財前」有3大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就要來臨
    《易經》對後人的影響非常大,其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哲理知識,不僅可以用來佔卜,而且也揭示了宇宙中的很多奧秘,讀來讓人頓覺奧妙無窮。《易經》裡,寫盡了生命一屈一伸,陰陽調和,宇宙變化,人生處世哲學。尤其是,《易經》還洩露出,一個人「發大財」前有3個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就要來臨:德可配位,福來全收《易經·繫辭下》告訴大家:"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 佛教:禍事來臨前,會有這4種徵兆,要小心了!
    但是,人的福報是求不來的,如果人人都到佛前求佛菩薩慈悲,那將置因果何在?世間萬般皆是因果,不論是聖人還是凡夫,都須遵循因果。因果即命運,「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命運的好壞不是上天定的,而是自己行為善惡之報應。佛菩薩只成就人的善緣,永遠不會加持一個行為不軌、惡行昭昭的壞人,佛教也從來不是世人逃避因果懲罰的「臨時抱佛腳」之地。
  • 「禍事」來臨前,會出現這3種不好的跡象,要注意了!
    人們往往認為災禍是上天安排的,其實大多數所謂「天災」其實都是「人禍」,是人自身的業力所感召的,背後都是有因緣的,並非無緣無故。所謂「命」,其實也都是個人的「因果」。《了凡四訓》第二十四集的核心經句: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對於這兩句話我們應該背誦下來反覆思考。
  • 《周易》:人財運來臨前的3大徵兆,有一個就很不錯了
    見微可以知著,一件事情將要發生之前,往往會有一些細微的徵兆,一個人在走背運與好運之前,也會在生活中,找到一些相應的徵兆,如果這三個徵兆你也有,就恭喜你了,因為很可能,你的好運就要來了。受人之辱,不動於色受到別人的侮辱時,表情上並不表現出憤怒的情緒。這種處事方法中有無窮的意蘊,也含有一生受用不盡的奧妙。別人無端對你挑釁,無非就是想激怒你,讓你當眾出醜。一個人越容易被激怒,就越容易陷入對方的陷阱。
  • 易經忠告:酒桌上,有這3個表現的人,往往難成大器,很準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那真的是無法摸透人們的心嗎?其實真正厲害的人會通過「識人術」來一葉知秋。易經忠告:酒桌上有這3種表現的人,往往沒有什麼真本事,未來難成大器,不要深交。2、飯桌上吹牛皮的人《易經》:出言有尺,交人有度。謙虛是一種美德,我們要對自己的成就和才能保持一種謙虛的態度,不要大肆張揚。真正優秀的人,自己的強大和優秀從不是從自己的嘴巴裡說出來的。
  • 一位老僧說:禍患來臨前,往往有三大「徵兆」,不得不防
    凡事皆有因果,事發必有徵兆!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前因後果的,而且在發生前,都會有一些很明顯的暗示或者徵兆,只是我們普通人會直接無視。古代就有很多智者一直在總結規律,希望通過這些規律來預測即將發生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是預測自然災害的發生,後來更有厲害的人可以預測一個人的命運和旦夕禍福。
  • 易經:一個人「倒黴」前有3個徵兆,不要小瞧,出現一個就要注意
    中國當代著名的哲學家與教育家——馮友蘭先生,在臨終前,當學生問他還有什麼話想要留下的時候,老先生思索了片刻,留下了一句話:「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易經提醒:一個人「倒黴」前有3個徵兆,不要小瞧,出現一個就要注意!徵兆一:做壞事在《周易·坤卦》中有這麼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 佛說:災禍來臨前,多有這5種徵兆,千萬要小心!
    人的福氣都是善業的積攢,災禍也都是自找的,無因不成果。我們的行為就是我們身上最重要、最厲害的「風水」,把心正了,把德行修好了,一切自然順風順水。災禍來臨前,多有這5種徵兆,千萬要小心!要戒色,不生邪念、不行邪淫,「色字頭上一把刀」,邪淫為萬惡之首,邪淫重的人,往往諸事不順、陰德劇損。戒貪財,人的一生能有多少財都是有定數的,你有多少福、多少財都是自己命定的因果,真正屬於你的,別人搶不走,不屬於你的,你執意爭搶,爭來的也都是禍患。修來的才是福報,搶來的都是災禍。除此之外,還要戒暴躁的情緒,情緒不好、失去理智,多出事故。
  • 佛教:「禍事」來臨前,會出現這3種不好的跡象,要注意了!
    「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人們往往認為災禍是上天安排的,其實大多數所謂「天災」其實都是「人禍」,是人自身的業力所感召的,背後都是有因緣的,並非無緣無故。所謂「命」,其實也都是個人的「因果」。常言道: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好事做多了,人人恭敬你;壞事做多了,人人厭惡你。「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行善的人自有天佑,作惡的人自作自受、自討其苦。
  • 易經:「大器晚成,必有徵兆」,身上有這3個特徵的人,不可小覷
    一個人很早就成熟了,但是不一定大有作為,晚年通達的人,不一定顯達。一個人做事,要持之以恆,成不驕敗不餒,年輕的時候有出息不要驕傲,年老的時候還是一事無成,也不要自暴自棄。一個人要成大事,往往是「欲速則不達」,而那些走得慢的人,往往能夠「笨鳥先飛」。
  • 《易經》中提到:家中出現這3種「怪人」,警惕可能會有禍事
    《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看相的書,一直以來都帶著有色眼鏡在看待它。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常常出事的家庭,十有八九跟這個家庭內部成員有關。
  • 一個人有這四個徵兆,往往是落魄的開始,有一個,也要警醒了
    而且曾國藩一生閱人無數,看慣了多少人本來大有前程,卻因為不懂為人處世,結果泯然眾人,甚至惹禍上身;有多少人曾經如日中天,可是一朝不慎就滿盤傾覆、毀家身敗。所以曾國藩就提醒世人,一個人如果出現驕、奢、倦、怠的徵兆,往往是落魄的開始,有一個,也要警醒了,不要到禍事發生,才追悔莫及。
  • 易經忠告:一個人越來越有福的兩個「祥兆」,有一個,就值得恭賀
    易經忠告:一個人越來越有福的兩個「祥兆」,有一個,就值得恭賀世上的很多人,從內心中都嚮往著自己能夠過上富貴榮華的生活。有這種想法,並不是這個人就貪戀富貴,而是一個人正常的進取之心。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勤學和吃苦,就是一個人貴氣來臨的二個祥兆,有一個也很好,若全中,就太恭喜了。勤學我們雖然總是說,人與人之間沒有三六九等,大家都是平等的關係。但是依然有些人,在他們的思想中,看人的時候往往會產生偏見。如果是一個富有的人,他什麼都不做,他的財富就會不斷升值,我們就會羨慕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