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特色同安封肉,一塊用紗布包紮起來的肉經歷了什麼?分享配方
同安封肉在《舌尖上的中國3》出鏡,引爆食客眼球,很多朋友來廈門也一定要試一下這個廈門特色菜。可是,還有很多不知道的小夥伴,來廈門看到同安封肉表示不能理解為啥同安封肉那麼火。特別是同安封肉還沒拆開的時候,居然用紗布包裹,打開之後用筷子一碰就碎,反問我,難道不是燉爛了嗎?是不是廚師一不小心搞砸了,一碰就跨那麼爛還有什麼好吃的?而且那麼大,師傅就懶得切嗎?其實,說白了,廈門美食同安封肉,也就是一塊用紗布包紮起來的肉,我們今天來說說這塊包紮的肉經歷了什麼?
-
同安傳統封肉的做法
同安封肉是廈門同安傳統的名菜,屬於閩菜系。此菜將整塊的肉裝盆,加蓋入籠蒸熟之,上桌才掀蓋,所以叫作"封肉"。在當地頗有名氣,每當人們辦喜事或建新房,舉辦筵席,都忘不了"封肉", 並且有把"封肉"安排在筵席的中間段的習慣,如果你在筵席上吃到"封肉",那就說明筵席已經過半了。
-
廈門特產:同安封肉
廈門除了聞名海內外的鼓浪嶼,美食就像是廈門的另一張名片,來廈門旅遊有什麼值得帶的特產呢?廈門什麼土特產最出名?1、同安封肉同安封肉是廈門特有的特產,相傳,同安封肉是為紀念王審知被敕封為「閩王」而創製的一道菜餚。
-
探尋古早味——廈門同安封肉
上星期試寫了一篇介紹廈門同安古早味小吃大腸血的文章,網友們比較喜歡,推薦量也比較大,給了土哥很大的鼓舞,接下來土哥會多寫一些介紹各地特色小吃美食的文章,和網友們共享。今天再給大家介紹廈門同安的另一種特色美食——同安封肉。
-
同安封肉,是福建同安傳統名菜,油而不膩,味道鮮美
同安封肉同安封肉,是福建同安傳統名菜,此菜將整塊的肉裝盆,加蓋入籠蒸熟之,上桌才掀蓋,所以叫作「封肉」。在當地頗有名氣,每當人們辦喜事或建新房,舉辦筵席,都忘不了「封肉」,並且有把「封肉」安排在筵席的中間段的習慣,如果你在筵席上吃到「封肉」,那就說明筵席已經過半了。僑胞回鄉探親時,也一定要吃這道家鄉風味菜。據說,正宗同安封肉非常嫩,將筷子插在封肉上,筷子在倒下的過程中就可以把封肉切開。
-
讓人垂涎的同安封肉!
想要吃上一口正宗的同安封肉,需要等候八個小時噢,用小火燉煮,掌控好火候,食用時肉香撲鼻,鮮嫩多汁。都說「味濃是故鄉」,家鄉的一道菜、一味小吃就已足夠蠱惑四方遊子的心。而對於閩南地區,廈門同安來說,一種叫做「封肉」的美食便是這裡的傳統,而雲遊四方的吃貨們也因它的盛名,紛紛慕名而來。據說就連很多僑胞回鄉探親時,都必定要吃這道家鄉風味菜。
-
19年老店,一道傳承好幾代人的同安封肉讓人念念不忘
同安一直都是各種最樸實味道經典小吃美食的勝地。有名的婚宴大菜開胃十三寶,同安封肉、同安煎蟹、同安燉宴、同安羊肉煲、同安地瓜粉條、同安薑母鴨、同安滷豬腳、同安大腸血、還有鮮有人做的桂花炒,在島內照樣可以吃到地道同安美食。位於思明區大元路24號阿吉仔餡餅店旁的19年老店聰輝同安封肉,古早味店面不大生意爆滿,質樸而又親切,聽說有不少回頭客呢。
-
福建美食搜一波,廈門的同安封肉佔鰲頭,你想來一份嗎?
潤餅是中國閩南地區,朝鮮地區及臺灣地區的一種傳統的風味小吃他的特點是很薄,外皮如蟬翼一樣,在做好的熟麵皮可以包裹各種自己喜歡的菜餚。泉州潤餅最大的特點就是醇香甜潤、脆嫩多味,而且這種餅可以煎炸,煎炸好的潤餅還被叫做油炸酥也就是大家嘴裡經常說的「春卷」。這種油炸酥製作過程簡單隨意,一般家庭都可以製作,這道傳統名小吃可以包裹春筍絲、韭黃、酥海苔等等各種自己喜歡的蔬菜食材。
-
「2019年「禮遇同安」人氣伴手禮」招治封肉 記憶中的柴火味
出品:廈門市同安吳招治薄餅店逢年過節,同安封肉成為歸鄉人解饞必點的一道菜。其中,吳招治古法柴燒封肉的「柴火」味,更是一代代同安人記憶裡「家鄉」的味道。為了讓更多遊子能隨時品嘗,吳招治將煮好的封肉進行真空壓縮,裝於特別定製的珠光青瓷封肉罐中,不僅美觀,還有留存的價值,成為2019年「禮遇同安」人氣伴手禮。與家裡常用的高壓鍋製作方法有所不同,吳招治古法柴燒封肉採用傳統的柴燒大缸燜煮,不僅手法複雜,製作時間更是長達8個小時。
-
舌尖上的廈門——廈門的地道美食
(1)黃勝記肉脯(龍頭路95)這家店號稱海上最出名的店,老闆好爽大方,提供肉脯免費試吃。黃記肉脯店不僅是一個大口吃肉的店鋪,還能休閒看書、喝茶、把玩古件的地方,這就是曾厝垵最文藝最出其不意的肉乾店——黃記上品。
-
你吃過廈門特有的「同安封肉」嗎?有可能是假的
廈門一直是旅遊的熱門城市,來一次廈門必吃當地的特有美食——同安封肉。這道肉菜不止在當地有名氣,更是火到全國各地,那是當之無愧的「網紅」,實力吃貨必懂!很多吃過封肉的朋友疑惑了,事實上並不好吃,怎麼吹得「只應天上有」?說到這裡那就不得不說點秘密了,說不定封肉老闆店還想宰了我解恨其實那些餐館酒店製作的封肉,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封肉。如果老闆是當地人,那他自己肯定也不會吃。不管在配料上還是製作過程,兩者相差甚遠!
-
一碗土龍湯一塊同安封肉,是廈門味的慰藉
再次走進這家小小的20年老店,和幾個小夥伴來喝一碗滋補的土龍湯,道地的閩南進補湯。熟悉的店名熟悉的市井氛圍,讓我感受到充滿人情味的煙火氣,舒適又親切。同安封肉必點的招牌菜,又點了起來,他家的封肉自己來吃不算,有時候還來打包回去給家人吃,大家都蠻喜歡的。看起來濃墨重彩,吃起來卻是恰到好處肥而不膩,糯而不柴,肉香滿溢,還有香菇蓮子等點綴。封肉跟米飯是絕配,扒上幾筷子封肉就著下飯,不知不覺一碗飯就見底了,我卻還意猶未盡再來一碗。
-
同安封肉古法擬申非遺 柴燒大缸8小時手藝瀕臨失傳
想吃上一口正宗的同安封肉要等八個小時。昨日,同安的「薄餅嫂」吳招治用傳統的製作手法,讓傳統的同安封肉再現餐桌。據了解,同安封肉歷史悠久,是同安的「三寶」之一。如今,懂得用傳統手法製作同安封肉的人越來越少,古老的製作手藝瀕臨失傳。目前,同安正籌備將傳統的同安封肉製作手法申請為非遺項目。
-
《舌尖3》開播 廈門沙茶燜牛肉、同安封肉、面線上榜
一起來看看我們廈門的味道吧~ 沙茶燜牛肉、同安封肉、廈門炒麵線,看完以後你是不是和小編一樣餓意滿滿~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香氣撲面而來。 在節目中的一場宴席上,為了在國際標準內呈現閩南特色,又保證美食的色香味和擺盤美觀,廚師決定用同安封肉的做法,製作沙茶燜牛肉
-
廈門同安薄餅製作技藝:卷出記憶中的「家鄉味」
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堅持老配方 融入十幾種食材薄餅是廈門同安傳統小吃,相傳為明朝重臣蔡復一夫人李氏(廈門同安馬巷人)做薄餅助夫,隨後成為蔡氏家族代代傳家的一寶,薄餅的做法也在同安民間廣為效仿,並延傳至今。吳招治是土生土長的同安人,從小被蔡家收養,8歲開始隨祖父蔡體學習製作薄餅手藝。幾十年來,因為薄餅味道好且待人親切,她被很多人親切地喚作「薄餅嫂」。
-
上海有紅燒肉,蘇州有櫻桃肉,廈門有同安封肉,你家有什麼豬肉?
白糖和醬油一定要捨得放,這才是濃油赤醬的味道。豬肉在鍋裡燉上兩小時,肉皮和瘦肉分層明顯,肉皮必須是紅褐色的,肥肉不膩,瘦肉不拆,看起來油,但越嚼越香。最好再往紅燒肉裡放一些豆皮、海帶結、雞蛋,一同燒出來的素菜也有滋有味。
-
想吃肚紗卷,不必去同安,廈門老市區這家21年的老店再現古早味
廈門大元路的聰輝小店,是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常常去解饞的地方,這裡有地道的同安婚宴菜,同安封肉、薑母鴨、燉宴、桂花炒、豬肚雞等等,好吃又實惠,人均不超50元,就能吃得心滿意足。聽說最近重現古早味的肚紗卷,那可是我一直心心念念想到同安拔草的特色美食啊,自然要去嘗嘗的啦!
-
探尋古早味——廈門同安碗仔粿
前兩期給大家介紹了廈門同安的特色小吃大腸血和封肉,各位饕餮都很喜歡,紛紛轉發和推薦。只要大家喜歡,社長就有動力繼續介紹各地特色小吃和美食。今天就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廈門同安的另一特色小吃——碗仔粿。碗仔糕碗仔粿是同安當地人們的早餐美食,用磨製的米漿加上肉蓉、鵪鶉蛋、海蠣幹、香菇和荸薺等配料放在特製小碗蒸製而成,色澤潤黃、晶瑩油亮。
-
廈門生活志·美食篇|舌尖上的同安古早味
薄本裁圓月,柔還卷細筒。 紛藏絲縷縷,饞嚼味融融。 ——清代蔣耀宗、範來宗《詠春餅》 春卷,又名薄餅,它是廈門人的一大發明,也是廈門本地的特色美食之一。作為從古時候便備受人們喜愛的人氣美食,就連文人雅士們也絲毫不吝嗇對其讚美之情,紛紛作詩表達對這人間美味的喜愛。清代有詩描寫,春卷皮形似圓月,薄如蟬翼,白中透黃。
-
走進福建,廈門的老傳統特色美食
廈門菜以閩南風味為主,兼有潮汕和臺灣風味。而在廈門的飲食習俗中,風味小吃更成為種偏好,一種民風其品種之多,全國罕見。其中,花生湯、炒茶麵、炒麵線、燒肉粽、土筍凍、蠔仔煎、面線糊、炸五香、薄餅、油蔥餅、韭菜盒等為廈門最有代表的小吃,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