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的一個善念,沒想到換來風生水起的生意。後來,朱呈鎔頻繁走入軍營,發現戰士們吃餃子並不容易,就辦起速凍餃子廠,「朱老大」水餃很快熱銷山東各地,並先後捐贈到大江南北的數百座軍營裡。
「媽媽式」擁軍 愛在細微處
朱呈鎔很細心,說話也很溫柔,「我擁軍是『媽媽式』的,用心去溫暖每一個戰士,我有一個夢想,擁軍永遠不下崗,擁軍永遠不退休。」
瀋陽軍區某部一位名叫張廣奇的戰士是朱呈鎔近年來認下的一名「兵兒子」。10月16日,記者見到了這個20歲的小夥子。
張廣奇的父親早亡,母親在他入伍前5天也與世長辭,母親臨終前說,把兒子交給誰她都不放心,只有交給部隊才安心,驗兵時張廣奇年齡小了5個月,就是因為他母親的一句話,這才破了格。來到部隊後,張廣奇表現突出,很多人並不知道,他身上還背著10多萬元的債。
朱呈鎔在報紙上看到這個消息後,立刻趕到大連,毫不猶豫地幫張廣奇還上了這筆巨款。已經在部隊歷練得十分剛強的張廣奇哭得像個孩子,喊出一聲:「媽媽!我又能喊『媽媽』了……」
去年2月,朱呈鎔來到地處中朝邊境的吉林省軍區白山軍分區某邊防團,這裡有一個至今沒有通高壓電的哨所——維東哨所,只有8個戰士。
聽說兵媽媽要來,戰士們第一天晚上走了3個小時,到溫泉去煮雞蛋,第二天凌晨4點再從哨所出發拿回雞蛋。當戰士們把熱乎乎的雞蛋遞到朱呈鎔手中時,她邊吃邊流淚。有一個年輕的戰士說:「本來不想繼續在這當兵了,媽媽講述的紅嫂的故事感動了我,我一定要堅持下去!」
帶著丈夫、親家一起去擁軍
「一般人擁軍都是在建軍節前後,她擁軍沒有前方和後方,不分兵種和地域,一年365天,天天都是擁軍日,一聽到『擁軍』兩個字,兩眼就放光。」朱呈鎔的丈夫趙樹明打趣說。
趙樹明是公司的副總,一開始說她「不正幹,放著企業不管,整天往外跑」,但是2012年的一趟西藏之行,讓趙樹明觀念發生了轉變。在海拔4800多米的某哨所,他看到戰士們的臉是黑的,手指甲是平的,嘴唇凍得發紫,朱呈鎔作了一場40分鐘的報告,目力所及的前排部隊官兵都哭了。「觸動很大,現在她擁軍我都會跟著。」趙樹明說。
「現在不光丈夫跟著我,我親家也參與進來。」朱呈鎔說,她還將家族中的10個孩子送出去當兵,這其中包括她的侄子、外甥,還有她自己的女兒。
如今,朱呈鎔一年約有一半的時間在擁軍,每年拿出企業30%的利潤用來擁軍,軍人去「朱老大」餃子村吃飯都能打折,立功的戰士還免費。她對待自己卻有些「摳門」。一位陪她擁軍的女企業家說:「每次擁軍她都會帶一個行李包,有次我偷偷打開一看,裡面只有煎餅和鹹菜。」
為動員社會各方更多的力量加入擁軍隊伍,2009年11月,朱呈鎔籌集資金28萬餘元,成立山東省第一家擁軍優屬協會,現在會員已有200多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全社會擁軍的氛圍就會越來越濃厚!」朱呈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