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朋友經常和我交流小孩學英語的事情,然後我學會了一個新詞——「雞娃」。所謂「雞娃」,就是被父母打雞血學英語的娃。
說來慚愧,其實我自己就是個雞爸爸。女兒出生兩個小時的時候,我就已經開始給她放英文歌了。本來我是不太關注別人怎麼教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天天和朋友交流打雞血心得,我也開始留意朋友是如何讓自家小孩學英語的了。
通過觀察,首先可以肯定的是:
現在的家長們大部分都重視小孩的英語學習。
然後再觀察諸如他們發的朋友圈內容等透露的信息來看,現在的家長們不僅僅關注英語培訓班,還開始關注低幼讀物、英語練習冊、有聲書、分級教材、閱讀打卡之類的活動或者商品。
以上種種現象說明現在有了一個新的趨勢,在如何培養小孩英語這個問題上,越來多的家長開始注意讓小孩「習得」英語而不是「學得」英語。
家長只是精神上高度重視是沒有用的,現在在培養小孩的外語水平這個問題上,已經從「培不培養」的問題變成了如何「科學培養的問題」,這一切最終還是要小孩的學習效果來說話。
在外語習得理論中,「習得」和「學得」完全是兩碼事,最終的效果可謂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同樣是給小孩打雞血學英語:
A君:小孩八九歲,大人平時把小孩送去培訓班學習,但是在家裡缺乏訓練。
B君:小孩五六歲,小孩報班輔導,線上線下都有參加,從發音拼讀開始,然後小孩看每天看啟蒙水平的視頻節目,慢慢轉換到學習閱讀和寫字。總體來說,小孩有一個使用英語的環境。
C君:小孩三四歲,老婆名校英語系碩士畢業,大學英語教師,專程去國外參加過外語教學培訓。孩子媽負責英文交流,其他家長中文交流,從小嚴格按照雙語雙語寶寶培養。
A君的小孩的英語學習有點類似於我們傳統的課堂學習法。每天背單詞,寫句子,讀課文。然後小孩聽寫、拼讀都有點吃力,英語有些提不起興趣。而B的培養方法,有傳統英語教學法的影子,但是也開始有外語習得的影子在裡面。至於C,則是標準的外語習得模式在培養小孩。
我們可以預計,以上三個小孩的語言能力肯定是C>B>A。而且不出意料的話,將來A和B、C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B、C之間會有差距,但是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畢竟C君有家庭優勢,這是B均所不能比的。
我讀中學那個年代,家長開始有讓小孩從小有學好英語的想法。
二十年後今天。時代變化了,要求更高了。
一些家長已經不滿足於讓小孩學英語,而是讓小孩熟練掌握兩門語言工具。家長要求的提高,訓練方法的改變,讓雙語「雞娃」開始頻繁出現。
隨著掌握外語習得理論的家長會越來越多,我們可以預期未來青少年英語水平的整體大幅提升,但是有一點也不應忽視,更大的兩極分化從此產生。
這種情況已經在中學的英語教育中出現,新生入學,最好的學生詞彙量上萬,最差的學生可能就會基本的交流用語。高考英語的難度對這群「雞娃」將毫無區分度,他們可以輕輕鬆鬆考個140分,而且還可以把大把時間騰出來用於其他學科的學習,最終甚至有可能形成各學科的碾壓。
我們小時候,學英語還是講究記單詞,學語法,背課文。九十年代後,國外先進的外語習得理論傳入國內之後,逐步為大家所知。越來越多的成年人開始用外語習得理論指導外語學習。也是從這一批人開始,他們把外語習得理論用在自身的小孩身上,開啟自家小孩外語制霸之路。
有些家長以為讓小孩學習英語就是報個培訓班,準時接送,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就算是任務完成。卻不知道懂行的雞爸雞媽們,在家裡準備了大量的原版讀物讓小孩沉浸在英文海洋中。有的家長把小孩送去自然拼讀學習班之後,就以為孩子可以像母語小朋友一樣自由閱讀,卻不知道有些家長在這之前已經讓自己的孩子看了海量視頻,早已打通沉默期。
孩子們之間的差距,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拉大。
懂外語習得的家長,無形中給不懂外語習得的家長帶來了一次「降維打擊」。
培養小孩的外語水平這件事,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培養語言能力和培養數學能力不同,數學有可能無論怎麼都學不好,但是只要方法正確,智力正常的小孩都能習得外語。但是只要方法不正確,再聰明孩子都可以立馬練廢,撿都撿不起來。
隨著這幾十年認知科學的發展,我們已經大致搞清楚人類如何習得語言。大量的語言學家、神經科學家、心理學家已經做了給我們作了大量工作,外語習得理論,現在已經非常成熟而且方便操作。用外語習得理論去指導小孩學習英語,並不是很複雜的事情。只要家長掌握了外語習得理論的精髓,就可以根據相關理論自行搭建小孩的英語學習路徑。哪怕你家的小孩已經「有點大」了,只要沒過12歲關鍵期,放寬心,都好辦。等培養路徑搭建好之後,家長需要付出的僅僅是一點時間,金錢和一點點耐心。假以時日,幾年之後,小孩會自然習得外語。
也許你會關心,這樣子培養小孩得花多少錢,其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多。當然,越多的錢就越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有條件能夠請外教每天一對一單獨輔導的話,那自然可以把孩子的英語水平培養得像母語一樣熟練。但是沒有這麼強的經濟實力,也有其他的玩法。前一陣網上有一個挺火的例子就是這樣,啞巴英語的雞爸爸,沒有讓小孩出國讀書,沒有讓小孩讀國際學校,卻能讓自家12歲小孩的英語語言水平大幅超過母語者平均線。所以,培養方法用對了,就能讓孩子習得不錯的英語技能。有些家庭受條件限制可能請不起外教,小孩口語表達也許會差一點,但是用習得理論培養出來的小孩,他們依舊可以習得強大的閱讀、寫作和聽力技能,這對於他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正所謂:做對了,青雲直上;做錯了,滿盤皆輸。
所以,在培養小孩英語水平這一點上,家長們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轉變身份,成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練,用正確的方法指引小孩習得英語。
雞爸雞媽的「降維打擊」來了不要怕,只要知道怎麼應對,大家都可以培養出高素質"雞娃"。
-----------------------------------------
後續不定期發文,內容涉及外語習得的方方面面:
什麼是外語的習得?
外語學習有什麼坑?
成人外語習得?
兒童外語習得?
如何有效地進行聽力訓練?
如何學習單詞?
需不需要學習語法?
為什麼有些人一輩子都是啞巴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