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高掛,清風吹拂著竹林發出唦唦聲,銀色的月光灑落在林間空地一處石臺上。石臺上刻畫著縱橫棋盤,從上面錯落的黑白棋子來看已經殺至殘局。石臺一側,一身穿灰色長袍,頭束黑冠的老者立於皓月之下,望著夜空,面容祥和,眼神精爍,眉宇間透著一股堅毅。石臺另一側,一身著素白墨梅圖案長衫的年輕男子望著老者的背影,若有所思。這老者是荀子,這男子是其學生水寒。
"老師,人為何要學習?" 水寒問道。
"你為何入我門下,過這枯燥生活?" 荀子轉過身道。
"弟子有惑,這亂世為何徵戰不斷,如何才能結束它。" 水寒道。
"心中有惑,尋求答案,這便是學習。"
"你覺得孔子如何?」荀子問道。
"孔夫子如皓月於長夜,黃河於川澤,泰山於群嶺。" 水寒心生敬仰道。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靠的就是學習。人性本惡,若人人由利己之心,肆意揮發欲望,那便天下大亂。故人人要學習仁義禮,限制欲望,給這弱肉強食的世界一縷柔情。" 荀子道。
"老師,學習可有法門?" 水寒問道。
"下棋時你如何選擇落點?「 荀子指著棋盤問道。
"或為解決被吃的困局,或為預備吃子。"
" 知道落點便是法門。」
"這杯茶涼了,可能變為熱茶?」荀子推一推滿滿的茶杯問道。
水寒接過茶杯倒掉茶水,再添熱水。
"暫時放下自我,才能客觀對待所學,虛心便是法門。" 荀子接過茶杯微笑道,
" 你的故鄉離這遠嗎?"
"老師,故鄉離這有千裡。"
" 乘坐一匹馬的車,或者兩匹馬的車,可都能到你故鄉。"
"能到,時間快慢而已。"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專注,堅持,厚積便是法門。"
"你坐在這裡,內心可曾被這風聲月影所擾動?"
"老師,不曾,因為我在等待你的回答,不敢分心,若無等待我可能會想其它事。」
"心啊,如脫韁之野馬,總想追星踏月,所以你要時刻拉著韁繩,保持寧靜。寧靜便是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