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講解英國華人遭遇歧視時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24日電 近日,《歐洲時報》英國版刊登文章稱,近期,英國出現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不少在英華僑華人在當地社會的生活工作中感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友善態度。英國英中律師協會會長朱小久從英國法律的角度講解了種族歧視的問題和對英國僑胞的建議。

文章摘編如下:

1.種族歧視的定義

首先,種族歧視是違法的,它屬於仇恨犯罪(HateCrime)中的一種。它的定義是指一個人對他人採取一種蔑視,討厭和排斥的態度。這主要表現在言論或行為上。這些行為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種族,宗教信仰和性取向的不同亦或者是因為他人的身體缺陷和殘疾。

英國皇家檢察署給出的種族歧視定義是:一個人對其他種族的敵對和偏見。根據報告,仇恨犯罪在過去的五年裡逐漸增加,而其中大部分為種族歧視罪。

2.種族歧視的表現

種族歧視的例子大致體現於以下的幾個方面:

使用污衊性的語言來攻擊種族,人種,國籍和宗教信仰

這種攻擊是持續的

存在暴力行為

存在虐待,侮辱,玷汙行為

仇恨,歧視事件發生的地區和某種仇恨組織有關聯

 3.前提條件和場所眾

在英國,比較常見的發生種族歧視和仇恨犯罪的場所是足球比賽場。據報告,半數以上的球迷在觀看足球比賽時,都親身感受到了種族歧視。2016年脫歐公投的前後,種族歧視的案子突然增加。

近幾十年來,隨著中國的發展和強大,英國對華人種族歧視案例的數量一直下滑。新冠肺炎的傳播是近期對華人種族歧視上漲的主要起因。

4.如何報警和申訴

英國皇家檢察署給出的指南是,任何歸類為仇恨犯罪的行為,都必須轉交給檢察官進行早期審訊和指控決定。如果你遭受到了種族歧視,應該立即向警方舉報,撥打101。如果情況緊急,並覺得自身安全有危險,那立即撥打999。

在舉報時,最好提供具體的時間,地點,該人的外表特徵和行為言語。在個人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錄音或錄像。建議在朋友同事開些玩笑的情況下,可在一定的條件下,向對方友好地指出這種言論的嚴重性以及對潛在的對中國公民的傷害。

5.種族歧視的法律制裁

國際上,聯合國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在1969年1月正式生效。其成員致力於消除種族歧視並增進所有種族之間的了解。英國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社會。有著多條嚴厲的法律律條款懲罰種族歧視和仇恨犯罪。

6.如何避免種族歧視,和消除種族歧視給華人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

目前的種族歧視大多針對新冠病毒的傳播。我們不能左右社會如何對待我們,但是我們可以正面宣傳,讓英國各界人士知道中國是如何在有力,有效地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和加速對得病者的治療。

英國衛生部目前只是要求從中國過來的人士在出現發燒和咳嗽症狀的情況下才自我隔離,並立刻撥打111。在沒有症狀的條件下,華僑華人到英國的第一天就可以走進任何公共場合,那麼傳染他人的可能性較大。所以建議華僑華人自覺要求身邊的朋友,家人,同事從國內來英後,自覺隔離14天。這樣必然會減低華人對新冠肺炎的傳染,減低新冠肺炎對華人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和種族歧視。讓我們大家齊心協力,維護我們華僑華人的權益,不容忍,而且堅決抵制種族歧視。(朱小久)

相關焦點

  • 多國種族歧視愈演愈烈,海外華僑華人應如何站出來?
    積極抗疫為自己正名自3月中旬以來,美國麻薩諸塞州阿克頓鎮的僑胞累計向當地醫院、警察局等捐贈超過1.6萬隻口罩。「面對歧視,我們不僅要用言語譴責,更應和其他族裔一起積極抗疫,用行動為自己正名。」阿克頓鎮華人協會榮譽會長王曉東說。
  • 華媒: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 英國華人遭遇種族歧視
    中國僑網2月12日電 據英國《華聞周刊》網站報導,「如果這些傢伙對我們打噴嚏,我們就倒大黴了。」言傑森(音譯)和他的哥哥在英國曼徹斯特皮卡迪利車站乘電梯時無意中聽到了路人這樣的議論。這位在曼徹斯特「土生土長」的華裔法律顧問對記者表示,曼徹斯特常住居民中有超過7000多名華人。
  • 遭遇家暴,如何保護自己?婚姻律師手把手教你如何捍衛自己的權益
    遭遇家暴該怎麼辦?作為一名專職的婚姻家事律師王箭平律師承辦過上千起婚姻家事案件而在團隊承辦的離婚案件中如果你正遭受家暴的侵害卻不知道如何化解,如果你正想幫助身邊的朋友遠離家暴的侵害,如果你面對對方的威脅,擔心家人及孩子的安危......那麼 應該學會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
  • 歧視和偏見!疫情之下,海外華僑華人遭遇了什麼?又該如何應對?
    據報導,不少海外華人表示自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出現後,他們在網絡上以及現實中遭遇越來越多有種族主義情緒的敵意。據澳大利亞SBS報導,27歲的潘(Pan)是馬來西亞華裔,她說自己在墨爾本電車上遭遇了一件令她覺得不安全的事情。潘說:「他當時坐在電車上,結果1名白人男子走過來坐在我旁邊,然後開始談論中國人如何到處傳播冠狀病毒。」潘在公共場所倍感壓力。
  • 英國北愛爾蘭出現歧視華人海報和傳單
    英國北愛爾蘭出現歧視華人海報和傳單
  • 華人遭遇種族歧視隱忍還是反擊?看看他們怎麼說
    華人遭遇種族歧視隱忍還是反擊?,在美國遭遇種族歧視,或是將與不同族裔鄰居或隨機遇到的其他族裔間紛歧或矛盾,歸諸種族歧視。一些居住美國數十年的華人「老移民」,分享了自身曾被歧視的經歷指出,華人到了異國他鄉,其實歧視無處不在。  雖避免不了,但只要自己做得好,不自卑,歧視沒有什麼大不了。同時建議遇到被人歧視時,要找尋適當管道反映,不宜息事寧人。  西柯汶納市議員吳桐淮來自中國臺灣,居住美國30餘年。
  • 英中律師協會會長發表「全球華人應對種族歧視聯盟」倡議書
    【歐洲時報】5月27日,英中律師協會會長朱小久發表倡議書,倡議書原文如下: 建議成立「全球華人應對種族歧視聯盟」。但遺憾的是有些人藉此政治化、汙名化中國和華人。2020年前三個月許多國家針對華人種族歧視案情翻倍增長。 現在新冠病毒疫情在好轉,許多國家封城在逐漸開放,復工、復市、復學無疑會增加更多的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和交流,必然導致更多的種族歧視行為發生。只要新冠病毒存在,影響人們生活和工作,對華人種族歧視就會長期存在。
  • 英國華人律師朱小久獲頒大英帝國勳章
    4月4日,身穿傳統中式旗袍的朱小久在白金漢宮從查爾斯王子手中接過英國女王授予的大英帝國員佐勳章MBE。這一次,無關出身背景,朱小久用自己的專業和奉獻獲得了自己專屬的勳章。  生化博士轉行當律師 人生中沒有平淡授勳結束後,朱小久和姐姐在白金漢宮門口合影。
  • 荷蘭華人的法律捍衛戰士:年輕有為的律師Daan Hu
    採訪前,依慣例請他簡短地介紹自己。胡律師說:「我在年少時依親來荷, 在荷蘭接受教育。我精通中荷雙語,也了解兩國文化,我是個很有毅力也很有責任心的人,我是荷蘭互助協會的常任會員以及荷蘭律師俱樂部的成員,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最終達成我的目標和期望:透過法律專業為荷蘭華人社會盡點心力。」
  • 面對歧視絕不能忍 多國發聲支持華僑華人維護權益
    在德國,一位中國留學生走在街頭無端被打; 在英國,一位中國留學生因為戴口罩被三個陌生人推搡謾罵; 在義大利,一位中國小球員因忍受不了賽場上對手對自己的謾罵,落淚離場; 中國球員在受到歧視後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感受:「我以前從未遭遇過種族歧視,現在是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反對種族歧視 華人聲音響亮
    維權行動組織者之一、阿根廷僑胞劉芳勇介紹,維權期間僑領們四處奔走控告投訴,華文媒體發出反歧視的呼籲,華人律師們出謀劃策,還有幾百名華僑華人向反歧視局寄去投訴信,現在終於迎來了當事人的道歉。「這是阿根廷華人第一次成功的聯合維權,不容易但必須做。」
  • 不止是Chinaman:當華人遭遇語言歧視
    而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敏感詞同樣存在,並且可謂花樣繁多。下面我們為大家科普幾個英語裡對華人的主要歧視詞語,出國的時候防身用。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會當場發飆——但總不能被人歧視了還不知道吧。當然,這些詞也有一些歷史上複雜的是是非非,我們也儘量地做些說明。
  •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就業歧視 道歉了事?
    央廣網北京9月3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報導,近日,一位網友留言稱,自己是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某地的教師招聘時,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博主「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希望自己帳號有註銷的那一天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會遭遇就業歧視?各種說法都有。但的確存在一個「抱團取暖」的特殊群體。
  • 英國南安普頓中國留學生遭圍攻,疑涉種族歧視
    對於類似事件又該如何應對呢?華聞君採訪了事件當事人和華人律師。 02 律師對處理新冠引起種族歧視的建議 那麼在英華人以及留學生在遇到類似事件時應該如何應對呢?英中律師協會會長朱小久律師,針對這起案件以及其他類似的因新冠疫情引起的種族歧視事件,從法律角度給出了相關的建議。
  • 積極溝通減少誤解 及時報告阻施暴 海外留學如何應對「新冠歧視」
    澳大利亞律師聯盟發言人格雷格·巴恩斯稱,這些恐懼和創傷表明受害者的自由和權利受到侵犯,「澳大利亞在基礎層面上對人權的保護很差。」「挨揍」和「感染」雙重壓力「移民工人公平倡議」的報告稱,在澳大利亞發生的種族歧視現象已經影響了高等教育市場。有76%的受訪中國學生,他們不太可能推薦澳大利亞作為留學目的地。
  • 反歧視 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團聯合會舉辦「多元化論壇」
    【美國新聞速遞】楊平俊洛杉磯報導 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團聯合會於8月15日舉辦線上「多元化論壇」。華人社區聚焦營造一個相互理解和尊重、平等和包容的生態環境,建設和諧共處的多元化社區,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
  • 堅決抵制種族歧視 華僑華人維權聲音更響亮
    當地時間9月23日,愛德華多在A24新聞節目中使用了「中國病毒」「中國害蟲」等措辭,阿根廷眾僑團第一時間向國家反歧視局發出控告,並在當地主流媒體《第12頁報》刊登譴責聲明。維權行動組織者之一、阿根廷僑胞劉芳勇介紹,維權期間僑領們四處奔走控告投訴,華文媒體發出反歧視的呼籲,華人律師們出謀劃策,還有幾百名華僑華人向反歧視局寄去投訴信,現在終於迎來了當事人的道歉。
  • 招聘問生育涉嫌歧視 勞動者遭遇時可向法院起訴
    所以,企業在招聘時無權詢問面試者是否生育二孩的問題,也沒必要了解這類信息。如果企業詢問此類問題,我們有理由懷疑企業將會以此類信息左右是否錄用勞動者。這就涉嫌就業性別歧視。  問:哪些情形屬於典型的就業性別歧視?  答:就業性別歧視在如今的社會生活中還是存在的。
  • 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華人,為何全世界只關注黑人被歧視?
    但同時,卻出現了這麼一個涉嫌歧視華人的聲音。前幾天舉行的維吉尼亞州諾福克市的市議會中,議員們就如何開展新冠疫情救助計劃進行了討論,他們打算給每一家受到影響的華人商戶和拉美商戶提供補貼。李文和堅稱自己從未進行間諜活動。他說,關於非法下載文件,實驗室中其他科學家也在做同樣的事,自己之所以成為調查目標,大概是因為身為華人。李文和認為自己是種族歧視的受害者,美國政府欠他一個正式道歉。但你認為的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