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遭遇種族歧視隱忍還是反擊?看看他們怎麼說

2021-01-12 中國僑網
華人遭遇種族歧視隱忍還是反擊?看看他們怎麼說

  中國僑網3月9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常有華人新移民抱怨,在美國遭遇種族歧視,或是將與不同族裔鄰居或隨機遇到的其他族裔間紛歧或矛盾,歸諸種族歧視。一些居住美國數十年的華人「老移民」,分享了自身曾被歧視的經歷指出,華人到了異國他鄉,其實歧視無處不在。

  雖避免不了,但只要自己做得好,不自卑,歧視沒有什麼大不了。同時建議遇到被人歧視時,要找尋適當管道反映,不宜息事寧人。

  西柯汶納市議員吳桐淮來自中國臺灣,居住美國30餘年。他說最初在美國芝加哥一所電影學院留學時,一名白人學生顧問嘲笑他英語不流利,並說:「如果你聽不懂我說得話,可以說:感謝你的巧克力」。吳桐淮聽了之後,確定是對方故意侮辱,就找時間約這名學生顧問談話,直截了當地說:「你如果下次再敢說這類侮辱的話,我就對你不客氣」,然後到學院管理層投訴。

  與其他族裔 互相尊重包容

  管理層很重視,表示學生顧問只是臨時聘用,下學期就不再續聘。通過這件事,以及經過在美居住35年的經驗,吳桐淮認為,所謂歧視,其實沒有什麼了不起。華人首先要瞧得起自己,懂得與其他族裔互相尊重包容,遵守文明規範。若連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怎能獲得其他族裔尊重!

  積極參與主流 有自信勿自卑

  吳桐淮表示,他獲選市議員,推動課後補習計劃,獲得各族裔居民歡迎。一些華裔商家為這項計劃捐款。他認為,華裔積極參與公益事務,可以獲得其他族裔尊重。華裔團結一致從事小區公益事情,又有哪個族裔不尊重華人呢!所以最重要的是,華人在美國不要只顧自己,要參與主流事務,為美國社會貢獻華人力量,遵守美國法律規範。華人做到應盡責任義務,尊重其他族裔,別人當然就不會歧視你。只要華人自己做得很了不起了,那些所謂歧視根本不值一提。

  前美華聯主席鹿強表示,在美居住近30年,也遇到過一些白人、黑人說:「滾回你們中國去」,帶有歧視意味的粗話,或一些當地洋人對你不理不睬。他說對待歧視,關鍵是心態,是否有自信。若一個人自卑,總是會覺得別人在歧視你。關鍵是調整心態,提升能力。從內心或外在強大,所謂歧視又能算得了什麼?

  家長當義工 投身學校公益

  內陸河濱中文學校校長張權,在美居住近20年,她提到兒子小時到美在公立學校就讀時,曾受到白人老師歧視,甚至在家長會上公開說,你們中國人來得太多了!她與先生據理力爭,為了證明兒子表現不是老師所說的,有暴力傾向,先生還陪兒子上學多日,最終證明兒子並無問題。後來她在女兒上學時,積極投身學校公益活動,擔任義工幫助學校。也有很多家長在她影響下,擔任學校義工,她說,從此再也沒有遭遇到歧視事件。(啟鉻)

【責任編輯:陸春豔】

相關焦點

  • 紐西蘭華人在巴士上遭遇種族歧視 同車乘客挺身而出
    紐西蘭華人在巴士上遭遇種族歧視 同車乘客挺身而出
  • 多國種族歧視愈演愈烈,海外華僑華人應如何站出來?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中新社·華輿訊 據龍報網報導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海外多國屢有針對華裔的種族歧視事件發生,面對侮辱和攻擊,許多華僑華人站出來,用不同的方式反擊。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種族歧視:華人被邊緣化的根源
    馬來西亞與印尼歧視華人最嚴重當前,全球三千六百多萬華人定居在一百多個國家。各國政府如何對待他們,是他們能否受到平等相待的關鍵。一些法制健全、較好執行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政策的國家,華人生存與發展的狀況較為理想,華人在從政、從軍、就業與就學等方面能與其他民族平起平坐,享有與主流民族相同的權利。
  • 反對種族歧視 華人聲音響亮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範圍內持續蔓延,各國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與仇恨犯罪並沒有減少。面對汙名化言論和惡性攻擊,華僑華人通過報警、投訴、請願、在主流媒體發聲等方式,合理合法地維護自身權益。
  • 調查顯示:紐西蘭亞裔人群在疫情期間遭遇種族歧視
    由亞裔家庭服務中心(Asian Family Services,簡稱AFS)委託進行的紐西蘭亞裔心理健康和幸福報告發現,亞裔人群在疫情期間出現高度焦慮和緊張,也遭遇著種族主義攻擊。她說,調查結果與他們實際看到的情況相符。「在封鎖期間,的確如此,在情感支持和諮詢方面,我們的服務也遇到了高需求。」
  • 在「種族平等」的美國,華人卻被這樣歧視
    (2015年12月9日,亞裔組織在華盛頓美國最高法院外遊行,反對教育歧視)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司法部在一封致哈佛大學律師的信函中表示,根據《1964年民權法案》第五條對哈佛大學進行調查;該法案禁止接受聯邦資助的機構進行基於種族
  • 華人在澳遭遇種族歧視和暴力,中國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國人注意
    據環球時報6月8日報導,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日前發布公告稱,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因此提醒中國遊客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據報導,澳多個地區近期多發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案件,其數量遠遠超過往年。據《澳大利亞人報》近日報導,新南威爾斯州等地區甚至展開行動來遏制仇外情緒,但其效果難言樂觀。
  • 不滿遭遇種族歧視 蘇格蘭唯一華人議員辭職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派記者 黃培昭】據英國《鏡報》8日報導,蘇格蘭民族黨唯一的華人議員日前辭職,原因是受到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侮辱性語言攻擊後,蘇格蘭民族黨對她置之不理。據報導,這位蘇格蘭民族黨唯一的華人議員名叫Yen Hongmei,今年29歲,2003年搬至蘇格蘭。
  • 澳大利亞華人留學生被暴打!只因不講英文!種族歧視太噁心
    「種族歧視」受害者!說實話,種族歧視在澳大利亞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大家沒想到的是,竟然有那麼多華人朋友親身經歷過被歧視的事情!一個名叫畢勝(Bi Sheng,音譯)的中國留學生說,他與女友在墨爾本一條最繁忙的購物街上遭遇了隨機的種族歧視攻擊……據當事人描述,他和女友在Prahran的Chapel Street準備找地方吃飯時,
  • 堅決抵制種族歧視 華僑華人維權聲音更響亮
    當地時間9月23日,愛德華多在A24新聞節目中使用了「中國病毒」「中國害蟲」等措辭,阿根廷眾僑團第一時間向國家反歧視局發出控告,並在當地主流媒體《第12頁報》刊登譴責聲明。維權行動組織者之一、阿根廷僑胞劉芳勇介紹,維權期間僑領們四處奔走控告投訴,華文媒體發出反歧視的呼籲,華人律師們出謀劃策,還有幾百名華僑華人向反歧視局寄去投訴信,現在終於迎來了當事人的道歉。
  • 澳洲再現種族歧視!莫裡森力挺華人是抗疫榜樣,「對歧視非常失望
    她控訴:「我把澳洲當家,卻受到如此對待……」針對澳洲層出不窮的種族歧視澳洲總理莫裡森發聲力挺華人!莫裡森稱讚亞裔在澳洲抗疫中起帶頭作用嚴厲譴責種族歧視!除了總理,這些人也在發聲!墨爾本總領館龍舟總領事、維州州長安德魯斯、澳洲反種族歧視專員陳振良、……來聽聽他們怎麼看!01疫情成了種族歧視者的藉口!華人太難了疫情面前,有些國家官員和媒體一直想模糊重點,轉而攻擊抹黑中國和華人。這樣的事,想必最近大家已經看夠了。
  • 英媒:對華人的種族歧視「令人震驚」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英媒:對華人的種族歧視「令人震驚」英國《衛報》2月9日文章,原題:冠狀病毒暴發後,在英華人稱種族歧視「令人震驚」 「如果這些傢伙對我們打噴嚏,我們就有麻煩了。」顏是一位法律顧問,是在曼徹斯特出生長大的華人。曼徹斯特有7000多名華人。顏說:「人們似乎把這怪到某個種族頭上,它暴露了一些人對中國人或者看起來像中國人的人群的種種偏見。在當今時代,這種偏見令人震驚。」目前在英國僅確認4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但在英國的39萬華人仍注意到,當地對這場全球健康危機的反應帶有明顯的種族主義色彩。
  • 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華人,為何全世界只關注黑人被歧視?
    但同時,卻出現了這麼一個涉嫌歧視華人的聲音。前幾天舉行的維吉尼亞州諾福克市的市議會中,議員們就如何開展新冠疫情救助計劃進行了討論,他們打算給每一家受到影響的華人商戶和拉美商戶提供補貼。華人不需要任何錢了,他們已經賺了很多錢,現在也還在賺很多錢,而且華人商戶從來不僱傭黑人,也從來不回饋社區」。雖然之后里迪克強調自己不是種族主義者,但這番涉及種族歧視的言論,還是遭到了美國網友炮轟。這也顯示出一些美國人對華人的刻板印象:很會賺錢,搶了當地人的飯碗。
  • 華媒: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 英國華人遭遇種族歧視
    這位在曼徹斯特「土生土長」的華裔法律顧問對記者表示,曼徹斯特常住居民中有超過7000多名華人。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在這座城市內出現的反亞洲種族主義規模「令人震驚」。「人們似乎將這次疫情當成了攻擊整個亞洲民族的契機,社會上對於中國人曾經比較低調的歧視觀點,如今都『光明正大』地浮出水面。這些其實甚至不光針對中國人,只要你長得像中國人就足以被當作攻擊目標。」
  • 不止是Chinaman:當華人遭遇語言歧視
    而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敏感詞同樣存在,並且可謂花樣繁多。下面我們為大家科普幾個英語裡對華人的主要歧視詞語,出國的時候防身用。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會當場發飆——但總不能被人歧視了還不知道吧。當然,這些詞也有一些歷史上複雜的是是非非,我們也儘量地做些說明。
  • 美國種族歧視是否得到改善?華人:已從公開變隱藏
    (資料圖片)近日,美國「百人會」會長吳華揚在演講中,以自身經歷談及種族問題,認為從小到大,自己始終面對被他人「另眼相看」的尷尬。此番言論,引起了海內外華人關注,但也有在美華人表達了不同的觀感。如何區分種族歧視與無心之過?在反對種族歧視的同時如何改變外界對華人的刻板印象?
  • 多國出現排擠、辱罵華人事件,種族歧視仍在繼續!
    種族歧視仍在進行。近段時間,多國出現排擠、辱罵華人事件。1.《雪梨先驅晨報》撰文指出:自4月初以來至今,澳大利亞亞裔共報告了近400起針對他們的種族主義攻擊行為。迄今為止,這一調查已記錄了386起種族主義事件,包括辱罵,人身恐嚇和吐口水等等。
  • 歧視和偏見!疫情之下,海外華僑華人遭遇了什麼?又該如何應對?
    據報導,不少海外華人表示自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出現後,他們在網絡上以及現實中遭遇越來越多有種族主義情緒的敵意。據澳大利亞SBS報導,27歲的潘(Pan)是馬來西亞華裔,她說自己在墨爾本電車上遭遇了一件令她覺得不安全的事情。潘說:「他當時坐在電車上,結果1名白人男子走過來坐在我旁邊,然後開始談論中國人如何到處傳播冠狀病毒。」潘在公共場所倍感壓力。
  • 為什麼美國社會對華人的歧視依然存在?
    文/王廷維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遭暴力非法致死案再次揭開了美國種族歧視的傷疤,向全世界證明了在奴隸制被廢除150多年、種族隔離結束50多年後,種族歧視仍然深植於美國社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