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如何選科真實失敗案例:迷信輔導班,被灌迷魂湯難買後悔藥

2020-12-17 新高考前沿

用最樸實的語言,忠實記錄新高考選科過程中最真實的案例。在新高考選科過程中,有些「坑」,千萬不要踩。

「新高考前沿」10季的專欄,為您詳細敘述在新高考選科過程中,那些容易令人忽視,卻對孩子的學業與前途,有著深遠的影響的細節。

我只是一名忠實的記錄者,都是在一線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最真實的案例,本文一些大實話如果引起不適,請原諒,請勿對號入座。

些許的經驗如果能被您借鑑,哪怕是一小點的提醒,筆者就心滿意足。第二季內容《孩子早戀,一誤選成千古恨》已經完成更新,今天為大家帶來《第三季:聽信讒言,被人賣了幫數錢》,又名《迷信輔導班,被灌迷魂湯難買後悔藥》。

全文2300多字,閱讀時長需要6分鐘。

01正文開始:

隨著各類課外輔導班的興起,孩子與家長很多都會選擇去報名。尤其是初中升高中這個階段,很多孩子為了適應高中的生活,會進行先修。

如今輔導班的價格,十分昂貴,家長需要付出巨大的財力。昂貴的價格之下,輔導班對孩子的服務十分周到,為了留住孩子,輔導班使出渾身解數。

如此周到服務之下,很多家長對輔導班老師的話深信不疑,甚至覺得比學校老師還有可信度。

而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案例就是:在輔導班的鼓勵之下,選擇物理化學的小王同學,她這兩年的學習經歷。

02選科依據:

1.輔導班給的迷之自信

小王同學是一名女生,性格內向不喜歡表現自己,平時在班裡沉默寡言。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高中生活,她選擇了一個輔導班先修物理化學。

在輔導班中,每天被老師的誇讚所包圍,這讓她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溫暖,同時也給了她無與倫比的自信。

這與在學校的情況完全不同,學校一個老師對應四五十個學生,不可能像輔導班這樣一對一,緊密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時刻給予孩子鼓勵。

在輔導班的鼓勵之下,小王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天才,她的父母也覺得孩子是一塊未出世的璞玉。

2.堅信逆襲毫不懷疑

「雖然中考成績不太理想,但只是孩子做題少,只要孩子肯努力,一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功與逆襲。」家長與孩子都對此深信不疑,因為輔導班老師常對他們這麼說。

「這個孩子,非常聰明,只要肯努力,一定行!」當家長在現實中聽到這句話時,一定要反過來聽。凡是誇孩子聰明,可現實孩子卻學不好的,其實隱含的另一層意思就是:這科不適合她。(可能引起部分家長不適,但這是大實話,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明明學不會,卻誇人聰明,這種誇人的最後手段就跟一個女生,別人從來不誇她漂亮,而誇她可愛,是一個道理。隱藏的意思是什麼?就是她不漂亮。

在這種鼓勵下,進入了高中,小王覺得自己在輔導班已經學的很好,對自己非常有自信。

3.成績尚可不聽建議

在第一次月考中,她取得了中上的成績,家長非常滿意,更對輔導班讚不絕口。

然而學校老師發現,這個孩子典型的文科思維,擅長記憶,對物理公式,能夠很好地背誦,但是應用起來,並不能舉一反三,對物理、化學的學習很吃力。

班主任老師建議其選歷史政治偏文科的組合,但小王根本聽不進去,她覺得老師瞧不起自己,自己一定能夠學好物理、化學。

最終她選擇了物理、化學、生物的學霸必選組合。

03小王現狀:

等到了高一下學期,小王已經跟不上課。她一直沒有停輔導班的課,輔導班老師也一直在鼓勵她,告訴她一定能夠學好,但是她的成績卻越來越低。

輔導班為什麼會把孩子誇上天,目的是什麼?我想很多家長也心知肚明。可等家長回過味來,已經晚了。

高二各科難度加大,小王已經完全跟不上課,尤其是在物理電場與磁場的學習中,她的文科思維,根本無法理解與接受,成績也一落千丈,在班裡處於墊底水平。

然而這又有什麼辦法呢?路都是自己選的,最後的苦果只能自己默默咽下。

如今的小王已經不再去這個輔導班學習,但高一年,她一共花了補課費6萬多,關鍵是成績還一塌糊塗。家長也非常悔恨,感覺自己被灌了迷魂湯,太迷信課外輔導班,並沒有聽信班主任老師的建議,可是世上哪有什麼後悔藥。

04「新高考前沿」選科建議:

相關焦點

  • 新高考如何選科失敗案例第三季:聽信讒言,被人賣了幫數錢
    用最樸實的語言,忠實記錄新高考選科過程中最真實的案例。在新高考選科過程中,有些「坑」,千萬不要踩。 「新高考前沿」用10季的專欄,為您詳細敘述在新高考選科過程中,那些容易令人忽視,卻對孩子的學業與前途,有著深遠的影響的細節
  • 新高考如何選科失敗案例第三季:聽信讒言,被人賣了幫數錢
    用最樸實的語言,忠實記錄新高考選科過程中最真實的案例。在新高考選科過程中,有些「坑」,千萬不要踩。>用10季的專欄,為您詳細敘述在新高考選科過程中,那些容易令人忽視,卻對孩子的學業與前途,有著深遠的影響的細節。
  • 新高考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硬選物理,高中3年飽受打擊
    我一直在提醒自己心平氣和,做一個忠實的新高考學生選科記錄者。事實勝於雄辯,我們只用最真實的案例來說話。這裡沒有臆想,沒有猜測,沒有大道理,只有真切的現實。因為這是10季失敗案例,所以她們各有各的不幸與失意之處,請勿對號入座,一些大實話如果引起不適,還請諒解。
  • 新高考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硬選物理,高中3年飽受打擊
    我一直在提醒自己心平氣和,做一個忠實的新高考學生選科記錄者。事實勝於雄辯,我們只用最真實的案例來說話。這裡沒有臆想,沒有猜測,沒有大道理,只有真切的現實。因為這是10季失敗案例,所以她們各有各的不幸與失意之處,請勿對號入座,一些大實話如果引起不適,還請諒解。
  • 新高考改革選科失敗案例第八季:越學越難,物化政組合我想吐!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科失敗案例第一季:破釜沉舟,我拿青春賭明天》《新高考3+1+2模式下選科失敗案例第二季:孩子早戀,一誤選成千古恨》《新高考3+1+2模式下選科失敗案例第三季:聽信讒言,被人賣了幫數錢》《新高考3+1+2模式下選科失敗案例第四季
  • 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四季:隨波逐流,鸚鵡學舌四不像
    本文將詳細分析:面對新高考選科時迷茫的孩子與家長心裡現狀,與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這是作者根據新高考兩年對學生的持續追蹤,總結的10季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第4季:《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四季:隨波逐流,鸚鵡學舌四不像》,又名《新高考如何選科失敗案例:走一步看一步,從眾心理要不得》。
  • 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四季:隨波逐流,鸚鵡學舌四不像
    這是作者根據新高考3+1+2落地兩年對學生的持續追蹤,總結的10季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第4季:《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四季:隨波逐流,鸚鵡學舌四不像》,又名《新高考如何選科失敗案例:走一步看一步,從眾心理要不得》。溫馨提示:全文2700餘字,閱讀時長9分鐘。
  • 新高考如何選科失敗案例:賭徒心態,萬一我能學好理化生呢?
    關於新高考如何選科,選科失敗的經驗與教訓,「新高考前沿」根據一線真實案例,準備了10季的內容,正在改稿修正完善。 今天為大家帶來第一季: 《新高考如何選科失敗案例:賭徒心態,萬一我能學好理化生呢?》
  • 新高考如何選科失敗案例:賭徒心態,萬一我能學好理化生呢?
    關於新高考如何選科,選科失敗的經驗與教訓,「新高考前沿」根據一線真實案例,準備了10今天為大家帶來第一季:《新高考如何選科失敗案例:賭徒心態,萬一我能學好理化生呢?》,又名《破釜沉舟,我拿青春賭明天》。
  • 新高考選課走班失敗案例第九季:強選物理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科失敗案例第一季:破釜沉舟,我拿青春賭明天》《新高考3+1+2模式下選科失敗案例第二季:孩子早戀,一誤選成千古恨》《新高考3+1+2模式下選科失敗案例第三季:聽信讒言,被人賣了幫數錢》《新高考3+1+2模式下選科失敗案例第四季
  • 新高考女生選科困境,英語優勢政治差,如何規劃高中學習生活?
    關於新高考選科,12種組合,很多家長與考生都會糾結,選擇起來患得患失,尤其是女生,思維偏感性,多為文科思維,擔心學不好物理,所以面臨更大的選科困境。那家長與學生們該如何進行新高考選科呢?高中又該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呢?
  • 選錯科目後悔一生,新高考如何選科指導
    02新高考選科模式傳統的文理分科:理化生和政史地,高中生只需要二選一。與以往傳統的文理分科不同,新高考取消文理科,實行「6選3「(浙江「7選3」)或「2選1+4選2」等模式。「6選3「(浙江「7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浙江多一門「技術」)。這意味著,將有20種不同的組合供學生選擇。
  • 新高考選科「大坑」:學校組合開不全,學生選科傻了眼
    這種做法本身沒有問題,但真正到了新高考選科時卻傻了眼!「新高考前沿」根據新高考兩年來一線全程參與學生選科的經驗,以及對學生選科後學習情況的持續追蹤,總結「新高考如何選科」10季失敗案例,詳細為您記錄新高考選科中的那些「坑」。
  • 新高考3+1+2選科亂象與整治第三季:走班生被歧視,權益如何保障
    新高考3+1+2選科失敗案例前十季已經更新完畢,感謝各位家長的支持,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接下來新高考前沿根據第一線的觀察,為大家帶來新高考3+1+2模式下,一年多實施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與整改建議共十季,感謝大家多關注。
  • 高中選科難?新高考選科不會怎麼辦?
    隨著全國新高考制度的執行,新高一們也即將面臨選科。對於2021屆學生來說,雖然學選考分離後,不再如17-19屆學生一樣,一旦確定並考掉後不得更改。我個人認為,高一學考最多選擇三門,首先得將不選考的科目考掉,以免高二時還拖著學考複習,增加負擔。所以,在確定學考報名時,也基本就要確定將來的選考科目了。
  • 高中選課失敗,很後悔,還能改嗎?這兩次機會一定要把握住
    在實行新高考改革的地區,學生都要進行選課走班。對於很多同學尤其是已經選完科的高中生來講,選課失敗的確讓人沮喪。很多同學到了高二甚至到了高三都後悔曾經的選擇,那麼對於這樣選課失敗的同學來說,還有沒有後悔藥呢?還能不能再重新選擇一次呢?
  • 山東考生如何利用選科優勢逆襲高考
    隨著2020年高考報考季的結束,山東新高考改革第一年算是圓滿的落下了帷幕,從2017年摸著石頭過河,到後面政策一件件出臺公布後的解讀和學習再到宣傳,這個階段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2017級的這屆考生也是最能體會到其中的各種滋味。
  • 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十季:輕易別碰史化生,賦分之時才會懂
    選擇這個組合,就是在不了解新高考機制的情況下,盲目選科的結果。相當於親手給自己挖了個「坑」,然後跳進去,還用水泥砌起來,到了賦分與高考報志願時會感到「痛」。歡迎走進今天的「新高考如何選科」專欄《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十季:輕易別碰史化生,賦分之時才會懂》,又名《新高考盲目選科史化生,賦分報志願時會很痛,這組合輕易別碰》。
  • 新高考物理選不選?最慘被拉開80分差距,平均分30如何逆襲?
    「新高考選科」的真實經驗與教訓,今天為大家分享第12季:《新高考物理選不選?最慘被拉開80分差距,平均分30如何逆襲?》,又名《新高考模擬物理平均分30分,不賦分被扯掉「遮羞布」,如何逆襲?》。 全文概要:新高考模式選擇物理後成績差,該如何進行「逆襲」。
  • 慘痛案例告訴你:新高考選科不能意氣用事
    新高考選科對於缺乏生涯規劃知識的高中生來說的確是一種挑戰。蜻蜓學院的一位規劃師就接觸過這樣的案例:小李是位文靜內向的女生,老師發現她更偏向文科思維,對物理化學等科目的公式、概念很熟,但是應用起來卻很吃力,缺乏理科思維,老師建議選擇偏文科組合,但是小王和家長堅信孩子很聰明,只是做題少,堅持選擇了物理化學生物這個學霸雲集的科目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