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桌球應該怎麼玩?來看看英國地區桌球聯賽的玩法吧

2020-12-12 桌球社交開球網

我從高中開始,就是一個業餘的桌球愛好者,大學是校隊隊員,球打了超過二十年。但對我來說,最快樂的打球時光,竟是我在英國念博士期間所參與的「社區桌球」(Local table tennis league)。其桌球運動,結合英格蘭獨特的「社區意識」(sense of communityspirit),交織而成濃厚的人情味與歸屬感、井然的自發組織秩序,以及綿延的傳統感受,這些是我在臺灣打球時不曾體會過的。

桌球在英國並非是最受歡迎的運動,根據2018年的報導,英國的桌球在所有運動中的受歡迎程度,連前十都排不上,但卻能在英格蘭的每一個區域深入基層,有相當的參與人口投入社區桌球運動,到哪裡都不用怕沒球打。例如我在2015年時因妻子的工作關係,一同搬到諾丁漢郡與德比郡之交的偏僻小鎮,想不到也能在此找到可以加入的桌球俱樂部,持續我的愛好,頓時喜出望外,一掃身陷異地偏鄉的陰霾,深感「終於找到組織了」。

說到英格蘭的桌球實力,即使談不上國際第一流,也是有相當競爭力的隊伍了,2018年曾擊敗日本,獲得世界盃男子團體賽銅牌。可貴的是,其國家桌球隊實力,與其說是舉國體制大量投入後的投資收益,更像是如實反映了基層長久耕耘桌球實力的結果。

棒球,是我另外一項最愛的運動。然而臺灣的棒球愛好者中,看球賽的人多,雖有最近幾年方興未艾的「社區棒球」,實際上真正打過棒球比賽的人口卻顯得不成比例,整體上棒球很難說得上深入基層。為什麼愛好者自發組隊打比賽的風氣並不興盛呢?棒球還涉及場地因素,那桌球呢?多數人的經驗仍是兩三個人私下約打球、參加校隊與系隊或出社會後的公司社團,偶爾打打積分賽與菜市場杯,而較少自發性、組織化的社區聯賽。我認為,這關鍵在於臺灣在社區意識與組織能力上的落差。

本文將根據筆者在英格蘭打桌球的經驗,淺談「社區體育」的意涵,以及一項競技運動,如何不需過份依賴國家的資源,也能結合民間社區的力量,從基層生根與茁壯。

英格蘭社區桌球的組織形式

在英格蘭想要參加隊伍打比賽,首先要在一個全國性的民間組織』Table Tennis England』註冊會籍,繳交會員費,一年會籍成人16鎊(約合臺幣640元),未成年8鎊(合臺幣320元),每年需更新會籍,然後就有資格參加地區性與全國性的比賽。

英格蘭的地方聯賽(Local table tennis league),像是英格蘭足球聯賽一樣,依實力有分不同層級,像是』premier division』(頂級聯賽),『division 1』(甲級聯賽),『division 2』(乙級聯賽)等等,各種實力的桌球愛好者都能找到符合自己實力的球隊,享受比賽競技的樂趣。每個層級約有十支以內的俱樂部球隊,而俱樂部通常由社區活動中心、學校、公司社團等地方民間組織經營,通常下屬好幾支實力不同層級的隊伍。

舉例來說,我在英國讀書期間,打過三個地方聯賽。

在』Colchester & District League』打的是有十支球隊的頂級聯賽(但成績悽慘,而所有團隊與個人成績都有網站詳細登錄),整個聯盟有五個層級,從頂級一直到丁級聯賽(division 4)。而後來搬家後,打的是Mansfield League(只有兩個層級,我打第一級)與DerbyLeague(五個層級,我打第二級),同一支隊伍可以同時參加不同聯賽,只要時間沒有衝突。隊員每年要交一筆15鎊的費用給地方聯賽,以支持聯賽的日常營運。

在教堂的比賽場地

英格蘭社區桌球的賽制

英格蘭桌球的賽季約從每年的十月到隔年三月,每個賽季要跟同聯盟的球隊比賽兩次,也就是雙循環,主場客場各一,所以假設十隻球隊的聯賽,一季一隊要比十八場。每個俱樂部都有自己的主場,通常是設在社區活動中心與專業桌球俱樂部,筆者還曾經打過主場設在教堂裡的比賽,令人感到如有神助。

比賽都是在周一到周五的晚上進行,以方便學生與上班族參賽。

一場比賽兩邊各出三個隊員,要跟每個對手都打過一場五局三勝的單打,所以一個人要打三場單打,共有九場單打,最後兩邊還要打一場雙打,所以九單一雙,一個晚上共有十場比賽。每個隊員一個晚上要交3鎊給主場俱樂部,作為場地與營運費用。

十場中贏得較多勝場者取得勝利,可得到三分積分,和局5:5的話,雙方各得一分積分,敗者無積分。裁判由當場未出賽的雙方隊員輪流擔當。整個賽季由球隊積分多寡決定排名順序,每個層級聯賽的後三名將要被降級到下一個層級,前三名可以升級到上一個層級,所以在季末也有所謂的「保級大戰」。

除了聯賽,也有杯賽(cupcompetition)與錦標賽(tournament)。杯賽一樣是團體賽,只是打單循環,而且個人與個人單打時,個人戰績好的又給戰績差的讓分,讓分的依據是把個人戰績輸入一套公式,決定每一局要讓幾分,以增加比賽的懸念與競爭性。錦標賽就是個人項目,像是單打、雙打、讓分單打、砂板(hard bat,無貼膠皮的球拍)比賽、現場抽籤決定雙打搭檔且每輪晉級後都重新抽搭檔的』drawdoubles』、青少年單打、長青(五十歲以上)單打等等。一個人可以參加多個項目,全部項目利用周末的一天打完,讓每個人都打到精疲力竭,但十分過癮。這些項目設計的目的,就是讓不同年齡、不同程度的球友都有足夠多上場比賽的機會,要讓所有人都能玩得開心。

錦標賽相對專業的場地

值得一提的是,英格蘭專業與業餘選手之間的分野未必這麼鮮明,而幾乎所有英格蘭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的一流選手,像是Liam Pitchford(世界排名第19)與PaulDrinkhall(排名第79),都出身自地區聯賽,小時候都曾接受社區俱樂部專業或半專業教練的指導,只是打聯賽時被發掘天賦後,便被家長送到更專業的教練那裡接受指導,參加全國層級比賽打出成績,被選入國手後,也會在重大賽事前接受國家隊的培訓,平時則參與歐洲頂級的職業聯賽,才正式成為職業選手。我常聽到有人說他在地方聯賽中看著某某國手長大,英格蘭選手打出好成績時,更有自家子弟出頭天的於有榮焉感。因此,可以說地區聯賽就是英格蘭桌球實力的搖籃。

英格蘭桌球獨特的社群感

除了比賽本身,我覺得在英格蘭打球時,特別有趣的是在打球過程中體會在地社群的文化氛圍。本來一個黃皮膚、英語也不地道的臺灣留學生,不太有機會深入本地居民的是社區生活,卻借桌球之便而能體會在地的社群文化,甚至交到許多好朋友,也是打球多年以來的意外收穫。

由於這些社區俱樂部都有相當傳統,聯賽中一同比賽的隊友,甚至是對手之間,常常是相識已久,少則數年,多則數十年的老朋友,即使比賽時劍拔弩張,私下的互動則非常親切,而且彼此之間也會用不同的方式,塑造促進交流的環境。

舉例來說,我在Colchester League打球時,比完前五場會有一段’teabreak』,喝英式紅茶的休息時間。主場球員會盡地主之誼,開始燒熱水,提供馬克杯、茶包、牛奶與白糖,當然還有不可或缺的奶油餅乾,雙方一起享用。人手一杯奶茶與餅乾,開開玩笑,交流氣氛自然活絡。休息片刻補充體力後,下半場比賽於是展開。

社區俱樂部附近設置的酒吧

這種交流形式也有地域差異,我在Mansfield League打球時就不喝茶,而是比完賽後,要跟隊友,甚至是對手,一起來喝一杯啤酒(let’s go for a quick pint)。由於英格蘭到處都是酒吧,甚至我打的「傑克斯戴爾礦工福利桌球俱樂部」(Jacksdale Miner’s Welfare table tennisclub),裡頭就開著一家酒吧。酒吧可以說是當地的社交中心,有時候打比賽進到酒吧,還可以看到許多婦女正在裡面一起跳由老師帶領的有氧舞蹈。每周三打完比賽會順便在酒吧內參加賓果遊戲,同隊的每個人一人買一張幾鎊錢的賓果卡,贏錢了大家均分,反正只是求個開心。

跟我隊友去到客場時,比完賽也是要趁酒吧打烊前要趕快來一杯,常常也不止一杯。甚至有一次打讓分單打的杯賽,比賽都還沒打完,他們就跟我說:「我們放棄剩下的比賽吧,趁酒吧打烊前趕快去喝一杯吧,撤!」有時候我都搞不清楚他們晚上是出來打球,還是出來喝酒的。

從俱樂部名稱就可以這個社區跟礦業有關,由於本地附近有礦脈,過去許多在地居民從事礦工,礦業公司於是成立俱樂部以豐富員工的娛樂、體育生活。後來礦業凋零,居民不再以礦為業,社區俱樂部組織,包括各種體育與娛樂社團都保留下來。

(左起為英國男隊教練Alan Cooke、女子國家隊Kelly Sibley、筆者,以及筆者的搭檔與對手)

每年賽季結束,Mansfield League還煞有介事、非常有儀式感的辦一個頒獎典禮(presentationnight),聯盟會租一個不錯的活動場地,提供晚宴餐點,許多參與者也會攜家帶眷盛裝出席。此外也會邀請國手或退役名將來頒獎,像我在2015-16賽季的頒獎典禮,邀請的是當時英格蘭男子桌球代表隊總教練Alan Cooke跟女子國手KellySibley,他們在頒獎前先打個表演賽娛樂觀眾,然後也邀請幾個現場出席者打個友誼賽,最後便頒發各個聯賽的團體、個人、錦標賽獎項,包括「最佳進步獎」、「最有鬥志獎」、「最佳青少年選手」等等,然後在掌聲中一起合影,並表揚該年賽季中為聯盟貢獻的工作人員。總之,就是要儘可能地讓所有奮戰一整個賽季的參與者得到肯定。

筆者與英國女國手Kelly Sibley

如此多樣化的比賽與活動,經營一個聯賽的工作量想必不低,那麼誰負責規劃與執行呢?原來,聯賽每年會有一個年度總會議(Annual General Meeting,AGM),各俱樂部需派代表與會,並從代表中互相選舉出為人比較公正熱心的四位代表,組成執行委員會(thecommittee),並由執委會推派一名主席,由他們主責所有比賽活動的規劃與進行。年度總會議討論聯賽各種事項,向所有聯賽參與者開放,由主席主持。以2016年為例,他們討論到比賽場地不足,以及年輕參與者太少與錦標賽場地離Mansfield太遠等問題,討論各項議題時,意見不同者之間經過激烈的充分辯論,辯論後則進行表決,少數服從多數,令我感覺到,這樣的會議就是英國議會政治的地方延伸,民主討論的參與過程,也是英國一切社區組織與民間社團的根基。

反觀……臺灣的社區體育?

或許是受到傳統影響,人們常常會認為推廣體育是政府的責任。職業棒球發展不興盛,國家隊成績不好,對選手的支持不足,常常被動期盼企業投入,不然就是怪政府、怪棒協,或是怪足協、怪羽協、怪乒協、怪籃協,反正責任就在政府與協會。也許這些批評都沒錯,但是不代表民間無法有更多的作為。畢竟乒協也是民間組織,民間環境不好,乒協也不會好。

從英國桌球的案例來看,民間是有能力透過自發的組織,改善基層的體育環境,以給喜歡運動的民眾更好的發揮空間,擴充各項體育選手、愛好者與觀眾的基數,或至少讓自己與自己的下一代能有個好環境開心打球。

現今臺灣民間結社的風氣正在興起,公民社會也逐漸勃發,發展體育也應擺脫過去由上而下、由地方到社區的體制思維,民間有潛質做得更好、更向下紮根。就算需要政府與企業的投入,也只有民間組織的相輔相成才能事半功倍。

以桌球為例,硬體設備成本相對低,場地的要求也相對彈性,不算太難找場地,臺灣桌球愛好者的基數也不小,要在各縣市鄉鎮發起社區聯盟,並非做不到,該自問的是,我們有沒有主動發起組織,擔任執行委員,並把人串連在一起的熱情?遇到困難與爭議,有沒有透過民主程序,充分溝通討論,就事論事的公民素養?願不願意拿出一點錢,維持組織的永續運作,也成為培養選手的基金?願不願意帶著家人一起投入比賽,也願意抽空指導初學者與小朋友,培養一代又一代的桌球愛好者?有沒有要把聯盟經營成一個傳統的決心,年復一年的把比賽辦下去,為臺灣桌球種下種子?

(作者:錢克瑋)

相關焦點

  • 桌球起源於19世紀英國 桌球得名由來及其它
    桌球運動於十九世紀末起源於英國。最初只是一種活動性遊戲,球是用輕而富有彈性的材料製成,拍子陽雪茄菸盒蓋之類的木質板,象打網球一樣 在桌上打,故稱之為「桌上網球」。1900年左右,由於輕工業的發展,球才改成用賽璐珞製成的空心球。此後,桌球運動便逐步發展起來。 第一次大型桌球比賽於1900年12月在英國倫敦舉行。參加比賽的有三百多人。
  • 英國人發明了桌球,為什麼制霸的卻是中國人?
    我們都知道,桌球是英國人的發明。桌球的英語名叫做table-tenis,意思就是桌面網球。 19世紀末的時候,歐洲盛行網球運動,但由於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英國有些大學生便把網球移到室內,以餐桌為球檯,書作球網,用羊皮紙做球拍,在餐桌上打來打去。所以,桌球的名字就是桌面網球。
  • 北京桌球協會會員聯賽西城站正式開賽 - 國家體育總局
    中 小     就像是籃球是美國的標誌,大街小巷的孩子們都玩著籃球長大;巴西是足球的熱土,無論窮富,孩子們都有一個足球夢;桌球是中國的「國球」,一張球檯,兩個球拍,足可以帶動全民健身。
  • 科學實驗 | 水上桌球你知道怎麼玩麼?快跟科科來玩~
    科學實驗 | 水上桌球你知道怎麼玩麼?快跟科科來玩~ 2020-10-21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球大愛公益計劃暨桌球公益聯賽盧龍站開啟
    新華網石家莊12月21日電(記者楊帆、郭雅茹)21日,2020小球大愛公益計劃暨桌球公益聯賽盧龍站在河北秦皇島盧龍縣體育館開啟,前桌球奧運冠軍、國球舍創始人、小球大愛發起人王楠和160名參賽選手、基層體育老師代表出席啟動儀式。
  • 2018年中國桌球協會會員聯賽豐都開賽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蔣銳9月14日上午,2018年中國桌球協會會員聯賽重慶豐都站比賽在豐都縣體育館開賽,共有來自全國70個單位,458名運動員參賽。第一階段分組循環,第二階段採取淘汰賽,決出前16名,而分站賽前三名也將進入中國桌球協會會員聯賽總決賽進行角逐。據了解中國桌球協會會員聯賽創辦於2007年,是我國業餘桌球項目參賽人數最多,水平最高,影響最大,深受廣大桌球愛好者喜愛的重要賽事。
  • 這周末,福安史上最高規格的桌球公開賽來了!
    賽事旨在邀請全國各省的桌球頂尖選手到福安以賽會友、展示球技,讓廣大市民能夠零距離欣賞國內最高水平的桌球對抗甚至國手級球員的實戰表演。同時通過各主流媒體的宣傳報導,擴大福安的對外知名度。桌球作為中國的國球,在福安有著極其深厚的群眾基礎,目前全市經常性參與該項運動的人數已超過萬人,而且就在上世紀80年代,還從這裡走出了一位桌球世界冠軍,至今仍是福安的一張名片和福安人口中提及的驕傲。他就是——陳新華!
  • 喜歡打桌球嗎,來教你一些打桌球的小技巧
    打球時,雙眼以球為目標,不停地左右/上下調節運動,可以改善睫狀肌的緊張狀態,使其放鬆和收縮;眼外肌也可以不斷活動,促進眼球組織的血液循環,提高眼睛視敏度,消除眼睛疲勞,從而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桌球的小技巧。
  • 桌球比賽規則多?科普小課堂教你怎麼打桌球
    桌球作為我國的國球,深受大眾的喜愛,我國基本上每個月,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桌球比賽。不過桌球看起來比較簡單,但如果是在正規的比賽中,其中有不少規則以及相關的信息。今天便為大家科普一下桌球的相關信息,看看大家知道多少呢?
  • 職業桌球在重慶的13年:一分錢沒賺的康德怎麼堅持
    同樣長久屹立的,還有中國桌球職業聯賽中的重慶康德俱樂部,5月份桌球甲A聯賽又要在重慶開戰了,也是因為有這個由頭,才促成了這次專訪。那一年,盧朝康在成都買了個殼,請了那邊的教練,花了50萬,這才有了重慶康德桌球俱樂部。「前前後後,六七千萬是有吧。」盧朝康給這13年算了筆帳,「我們的比賽不售門票,沒有收益,純粹是淨投入。」對於一個生意人,這是不合算的,但即使是中超,你怕是也沒見過靠足球盈利的。
  • 桌球運動的起源,桌球運動的發展
    大家好,我是李曉紅,今天給大家說說《桌球運動的起源》《桌球運動的發展》桌球運動的起源桌球起源於英國,它是從網球運動派生出來的。19世紀後期,英國有些大學生從網球運動中得到啟示,在室內以餐桌為球檯,以書作球網用羊皮紙貼面作拍子,用橡膠或軟木作球,在餐桌上打來打去。球檯大小和球網高低都沒有統一規定。每局記分,以10分、20分或50分為一局,還有以100分為一局的。發球的方法也沒有什麼限制,既可將球先擊到本方臺面後再落到對方臺面,也可將球直接發到對方臺面。
  • 別再認為桌球很好打,看看桌球的禁忌,愛好者們都要看看
    別再認為桌球很好打,看看桌球的禁忌,愛好者們都要看看。有人感覺桌球在我們國家屬於全民運動的一種,所以普遍對打桌球普遍抱著娛樂的心態,殊不知打桌球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這項運動比較講究發力時的協調性,所以每一步的動作都應該是放鬆再到發力的過程。
  • 桌球頻道_騰訊體育_騰訊網
    中國體育報2013-08-07 17:58:43更新 成都全民健身場地中,小球館最火,羽毛球、桌球、網球場館在節假日中常是供不應求。打球的人中,花錢買陪玩、找陪練的人越來越多,賣技術、陪人玩體育的職業成為熱門行當。
  • 桌球、保齡球、籃球……徐匯區職工「匯運動」體育健身聯賽月來了
    桌球作為「國球」深受各年齡層次職工的歡迎,徐匯職工的桌球賽也是在徐匯區總工會和楓林街道辦事處的積極倡導和共同推動下,連續舉辦了12屆。今年,好多愛好桌球運動的職工來詢問何時進行徐匯職工的比賽?去年意外落敗的強隊也在問今年何時可以「復仇」?
  • 起源英國的桌球成為中國國球,賀龍元帥功不可沒!
    要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能見著最多的場景,就是不管大人小孩都爭先恐後地跑到球桌旁打桌球了。很多人回憶物資匱乏的年代打桌球的樣子都會發笑,為了過一過球癮菜板、洗衣板都能成臨時球桌,文具盒可以當球拍來使。如果能有張桌子,找塊磚隔一隔就能「開戰」了。
  • 中國桌球運動員喜歡吹球、吹球拍 難道是為了輸送「仙氣」?
    還有人笑了,這個動作,應該跟紙飛機放飛前也要吹口氣一樣,純屬圖個吉利!其實,運動員在發球前,總喜歡用嘴吹球、吹拍子,可不是圖吉利和習慣那麼簡單!而是真的很有用!因為桌球比賽在全世界各地舉辦的都有,各地的氣溫和溼度都不 一樣。
  • 2020第五屆全國商學院EMBA桌球聯賽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桌球...
    ;不是贏球後或越戰越勇、或精彩倍出,就是在輸球後或從不言棄、或絕處逢生,始終能以一個清華桌球人的姿態,踐行「勝不驕、敗不餒」和「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理念,始終用桌球來演繹著「嚴謹勤奮、求實創新、厚德載物、又紅又專」的清華經管風骨。
  • 2020第五屆全國商學院EMBA桌球聯賽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桌球...
    ;不是贏球後或越戰越勇、或精彩倍出,就是在輸球後或從不言棄、或絕處逢生,始終能以一個清華桌球人的姿態,踐行「勝不驕、敗不餒」和「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理念,始終用桌球來演繹著「嚴謹勤奮、求實創新、厚德載物、又紅又專」的清華經管風骨。
  • 全省中小學生桌球聯賽(超級組)展開火「乒」龍川學校挺進前五...
    全省中小學生桌球聯賽(超級組)展開火「乒」龍川學校挺進前五贏得下屆入場券 2020-12-21 15:48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 643場激烈爭奪之後 2020中國職工桌球聯賽總決賽閉幕
    由中國企業體育協會和銅川市政府聯合主辦、中企體協職工乒羽委員會和銅川市體育局共同承辦的「2020中國職工桌球聯賽總決賽」22日在銅川體育館落下帷幕。經過3個比賽日、643場比賽的激烈爭奪,4個團體組別和7個單打組別的排名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