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探路智慧扶貧 大數據導航精準脫貧

2020-12-24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蘭州12月26日電(記者 張欽)打開大資料庫,一張可視化的扶貧地圖出現在眼前;進入分析模塊,輸入關鍵詞,圖文並茂的數據分析很快生成;每一戶人的收入來源、致貧原因,對應的幫扶措施和扶貧進展,一覽無餘……

這樣「高大上」的場景,是甘肅省正在為貧困角落的窮人們做的一件大事:精準扶貧大資料庫。目的是為了提高扶貧的精準度,實現「智慧扶貧」,推動「真扶貧,扶真貧」落地。

從今年6月11日起,甘肅省投入了10萬餘幹部上山下鄉,走訪全省101萬餘戶家庭,實地摸清貧困人口的「家底」、收入來源、大額支出、致貧原因。數據細分,涉及路、水、電、房、產業、技能、婚、災、病、學等多個支項,僅致貧原因就有13項。而走訪的這101萬餘戶貧困家庭,佔全省農戶的近20%。

在此基礎上,一個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正在形成。平臺利用大數據和移動互聯技術,對精準扶貧大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省、市、縣、鄉和各級政府部門實現貧困戶和扶貧信息的共享。

人力、物力投入這麼大,廣大基層幹部如此辛苦,甘肅為什麼要不惜代價建設一個扶貧攻堅的大資料庫?甘肅省扶貧辦副主任王海明說,這是為精準扶貧發射一顆導航「衛星」,用制度消除扶貧不精準的可能性。

曾幾何時,扶貧攻堅對誰是「窮人」,為什麼窮,並不十分清楚。在甘肅,精準扶貧大資料庫的建設過程,也是一次省情再認識的過程。尋找窮人、剖析貧困、「打撈沉默的聲音」,成為一項制度安排。

走進隴南市禮縣中壩鎮的黑池廟村委會,全村150多戶中的91戶貧困戶公示上牆。今年下半年以來,縣、鄉幹部三天兩頭往村裡跑。全村的貧困戶嚴格按照群眾申請、小組評議、村民代表大會評選、公示等程序倒排序逐一認定。

「我是本村人,原以為村裡情況我很清楚,但參加了精準扶貧大資料庫建設的入戶調查之後,才知道過去只是憑印象,現在才是『刷新』認識。」村支書馮寶倉說。

有了大資料庫,只要數據採集紮實,數據即時更新,就能按戶生成「扶貧需求清單」,因戶施策、扶持措施精準就成為可能。

「今年是三喜臨門。」通渭縣馬營鎮回岔村52歲的張雄如告訴記者,今年他家接連享受到危房改造、肉牛養殖產業扶持、農村人飲安全自來水入戶等三項扶持,了卻了他10多年來的心願。而這三項扶持正是精準扶貧大資料庫建成後,根據張雄如家的致貧原因,精準對接的。王海明說,這就好比過去是炮兵人工校準,現在是飛彈「精確制導」。

據甘肅省扶貧辦介紹,精準扶貧大資料庫一旦建成,隨著更多數據資源的整合與運用,扶貧手段將更豐富,也有利於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

今年,甘肅省衛計委利用自身掌握的新農合報銷數據,做了一次數據發掘,結果發現識別出8萬多名因病返貧人員及其負債情況,並篩查出因病返貧的高發、多發病種,全省已啟動「健康扶貧」,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幹預。

今後,甘肅省的精準扶貧大資料庫的數據來源,不僅是來自基層採集,還將與公安、民政、水利、稅務等部門的政務信息資源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目前,甘肅省精準扶貧大資料庫仍在緊鑼密鼓地建設和不斷完善之中。

相關焦點

  • 信息鋪就幸福路:甘肅電信「六大」精準扶貧方略吹響脫貧攻堅衝鋒號
    作為基礎通信運營商,中國電信甘肅公司脫貧攻堅本著網絡先行的原則,通過提升網絡覆蓋水平,加快光纖寬帶、4G網絡建設,消除「數字鴻溝」,讓貧困地區的人民群眾也用得上、用得好通信服務,通過「網絡扶貧」開闊貧困群眾的眼界,夯實精準扶貧的「底盤」。
  • 北京師範大學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經驗介紹
    十二五」以來,北京師範大學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重要戰略思想,充分發揮學校獨特的學科資源優勢、智力優勢和人才幫扶優勢,自覺踐行扶貧攻堅的時代使命,努力在精準扶貧諮政上出成果、在精準幫扶對象上出實招、在脫貧成效精準上見真效。
  • 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我們注重抓六個精準,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確保各項政策好處落到扶貧對象身上。我們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我們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支持和鼓勵全社會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參與扶貧。
  • 大廠:精準扶貧確保精準脫貧
    2019年,大廠繼續圍繞肉牛養殖特色主導產業,採取以入股分紅為主,輔之以農村承包地流轉、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業、對口幫扶自願發展產業等模式,推進全縣產業扶貧工作。投入扶貧資金329萬元,扶貧項目兩個,涵蓋大廠縣福華肉類有限公司和大廠縣四星肉類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產業扶貧達到了全縣102個貧困戶全覆蓋。
  • 甘肅推廣「非遺+扶貧」模式 傳承創新擔使命,實幹攻堅助脫貧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各地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已帶動項目超過2200個,帶動近50萬人就業,助力20多萬貧困戶實現脫貧。2018年,國務院扶貧辦和文旅部將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和積石山縣列為全國第一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依託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臨夏磚雕和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設立了兩個國家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 呂五權、陳蕊:只有精準扶貧才能精準脫貧
    深刻把握精準扶貧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系統論述,將我國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關於扶貧工作的理論思考上升到一個新高度。習近平同志反覆強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精準扶貧就是這樣的偉大鬥爭之一。
  • 「江蘇剩17人未脫貧」,數字精確是精準扶貧要義
    該負責人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十三五」期間,江蘇省自行劃定了年人均純收入6000元的脫貧標準。這一標準是按照精準扶貧要求,參照國家標準,根據城鄉居民收入中位數等內容確定。而「6戶、17人未脫貧」的數據,是通過國家和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戶數據臺帳對比得出,且脫貧數據有動態進出,「6戶、17人未脫貧」是截止到去年12月31日的最新數據。再過一個星期,可能這個數據還會出現變化,但波動不會太大。
  • 大廠精準扶貧 確保脫貧不返貧
    因病致貧的徐淑會,在一系列惠民政策幫扶下,實現精準脫貧。尤其是健康扶貧政策猶如春風化雨,使她燃起了新希望。如今,徐淑會的身體狀況得到極大改善,2018年11月摘掉了貧困戶「窮帽子」。徐淑會是大廠回族自治縣祁各莊鎮窄坡村人,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因膝關節軟組織磨損嚴重,無法直立行走,喪失勞動能力。丈夫李曉傑肺癌晚期,2018年3月去世。
  • ■主流聲音 「江蘇剩17人未脫貧」,數字精確是精準扶貧要義
    這一標準是按照精準扶貧要求,參照國家標準,根據城鄉居民收入中位數等內容確定。而「6戶、17人未脫貧」的數據,是通過國家和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戶數據臺帳對比得出,且脫貧數據有動態進出,「6戶、17人未脫貧」是截止到去年12月31日的最新數據。再過一個星期,可能這個數據還會出現變化,但波動不會太大。
  • 鹹陽市以大數據應用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鹹陽市依託全市電子政務外網和數據交換共享平臺,將脫貧攻堅工作與智慧鹹陽建設、大數據發展、政府信息資源整合等工作有機結合,搭建橫向覆蓋「八辦三組」、四支隊伍,縱向覆蓋市縣鎮村四級的「鹹陽市精準扶貧大數據服務平臺」,探索出一條以大數據應用促進「六個精準」落實的新模式,為脫貧攻堅裝上大數據引擎。
  • 張維國在竹山竹溪走訪督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
    秦楚網訊 記者 陶德斌 彭飛 報導:5月29日至30日,市委書記張維國深入竹山、竹溪兩縣交界處的邊遠山區鄉鎮,進村入戶走訪督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他強調,要在戶戶走到、安幼養老、扶貧工廠進農家、鄉風文明等方面狠下功夫,把精準扶貧工作抓得更準、更實、更細,確保群眾更可持續、更加穩固、更高質量脫貧致富。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劉榮山,副市長趙哲參加調研。
  • 許增德陪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赴甘肅調研扶貧工作
    甘肅禮縣2018年11月28日電 /美通社/ -- 11月14日至16日,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赴甘肅省蘭州市、隴南市就精準扶貧、定點幫扶、電子商務等工作進行調研並召開座談會。中檢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許增德陪同調研並參加座談會。
  • 甘肅:脫貧攻堅甩「帽子」產業振興打基礎
    新甘肅客戶端11月30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在今天舉行的甘肅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上,大會聽取了省人民政府關於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的報告。攻堅克難 全省55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堅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清醒認識增收難、吃水難、上學難、就醫難、行路難等多重疊加的脫貧形勢,以臨夏州、甘南州、天祝縣「兩州一縣」等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困難群體為重點,以實施「一戶一策」為抓手,全面夯實精準幫扶、產業扶貧、各方責任、基層隊伍、工作作風
  • 12個典型項目一覽,教育部直屬高校這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助力脫貧攻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組織研究生助力脫貧攻堅,不但為助力脫貧攻堅作出了積極貢獻,研究生在實踐中也經受了鍛鍊、增長了才幹,把脫貧攻堅主戰場變成「立德樹人大課堂」,讓青春夢想與脫貧攻堅同頻共振。  一是組建「研究生助力團」。
  • 南京農業大學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
    南京農業大學自定點幫扶貴州省麻江縣以來,在教育部及相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立足麻江縣情,聚焦特色產業,發揮學科優勢,整合全校資源,在定點扶貧工作中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精準施策,以實施「用金牌、助招牌、造品牌」為主線,助力定點扶貧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發展。
  • 新的形勢下精準扶貧脫貧攻堅重大意義
    那麼,很多人不禁有疑問,精準扶貧,脫貧攻堅還要繼續進行嗎?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同時也是精準扶貧的參與者,我覺得應該毫不動搖繼續堅持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直至完成全部消除現行標準下絕對貧困人口的歷史壯舉。這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有著重大意義。 堅持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是「兩個維護」的具體踐行。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是黨中央提出重大戰略決策,是三大攻堅戰的重要一戰。
  • 全省「精準脫貧法治大講堂」巡迴宣講莊浪報告會召開
    7月12日,全省「精準脫貧法治大講堂」巡迴宣講在莊浪縣召開報告會,邀請甘肅省委黨校曹建民教授作了《依法促進和保障精準扶貧》的專題法治講座。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周吉祖主持報告會。  報告會上,曹健民圍繞精準扶貧的中國理論、偉大意義、科學內涵、關鍵問題、內生動力、甘肅實踐、最新精神、法治保障八個方面對精準脫貧工作進行了深入講解,對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進行了深入解讀。
  • 阜陽市臨泉縣關廟鎮「脫貧攻堅周」助推精準扶貧
    中國網訊 為進一步提升扶貧工作作風,壓實扶貧工作責任,日前,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關廟鎮結合扶貧「建機制、補短板、壓責任、促攻堅」工作,開展為期一周的「白+黑」脫貧攻堅周活動。該鎮黨委書記楊亞軍就脫貧攻堅周專門部署安排,要求各村各單位針對6月份全縣扶貧督查反饋的問題進行梳理和整改,認真查找原因,舉一反三,對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精準退出及「村出列、戶脫貧」進行全面「回頭看」。
  • 航天信息大數據平臺 助力郵政管理部門精準扶貧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黨和政府把扶貧工作擺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各地精準扶貧,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在當地政府幫扶下,老劉家終於種上了幾畝臍橙地,並在電商扶貧政策的帶動下,日子漸漸有了起色。「剛開始,我心裡也沒底,由於運輸時效差,常出現品質問題,對不住買橙子的人。」
  • 《朝聞天下》聚焦惠民「大數據助力精準扶貧」典型案例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12月1日,CCTV1央視綜合頻道和CCTV13新聞頻道同步播出的《朝聞天下》欄目中,已近2分鐘時長播出了題為《山東惠民:大數據助力精準扶貧 鞏固脫貧成效》的報導,聚焦惠民縣「大數據助力精準扶貧 鞏固脫貧成效」的脫貧攻堅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