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此一舉」背後的青年擔當 外語翻譯志願者幫大忙

2020-12-16 中國財經時報網

上海:「多此一舉」背後的青年擔當

近日,上海的「多此一舉」被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各地「點讚」。為了嚴防輸入型新冠肺炎疫情,上海日前作出規定,所有中外人員在進入上海之日前14天內,有過重點國家或地區旅居史的,一律隔離14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從3月6日起,上海16個區和江蘇、浙江兩省人員都已入駐浦東、虹橋國際機場,24小時在崗,安排專門的轉運車輛,統一為各地來滬人員提供「目的地抵達」協助。

比如,飛機落地上海後,海關工作人員會為旅客的護照貼上彩色小貼紙。黃色表示其會留在上海,紅色表示其會離開上海到中國境內的其他城市。留在上海的,交由上海各個區接送,最終信息會登記至其所屬街道、社區;離開上海的,會填寫一張登記表,統一送往下一個交通站點,並由上海通知其他城市聯絡員作好下一步對接。

上海的「多此一舉」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全是瑣碎的細枝末節。數據顯示,上海的兩大機場2019年全年吞吐量超1.2億人次,即便疫情期間航班減少,這裡的人流量也不小。如何為每一名從重點地區抵達上海的旅客「盡責服務」,是復工復產期間上海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

上海繁瑣的「多此一舉」背後,是一群80後90後青年的擔當。

隔離病毒,不隔離關愛

日本官員川石於3月7日從日本東京搭乘航班抵達上海。由於籌辦東京奧運會所需的部分材料在上海市郊的西龜金屬加工有限公司生產,川石受日本政府委派前來查看生產情況。在機場經過了一系列檢查後,他向前來採訪的上海本地媒體記者表示,自己「反而更安心」:「我不怕,我對中國非常了解。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中國在各個環節的管控都做得非常好,我來中國很放心。日本也需要向中國學習借鑑防疫經驗。」

疫情期間,浦東機場消防急救保障部衛星廳急救站黨支部副書記李榮峰帶領一支以90後為主的「醫療急救防疫青年突擊隊」,在浦東機場的測溫點對所有旅客進行健康篩查,有需要的還會進行臨時醫學處置。為旅客測量體溫、採集信息、登記信息、轉送醫院、現場消毒等工作,都由他們承擔。

「你來聽聽看,這個『玩具』會發出聲音哦。」這是突擊隊隊員總結的為小朋友測量體溫的好辦法。李榮峰告訴記者,因為穿著防護服,小朋友對測量體溫的叔叔阿姨有些害怕。這群年輕人會蹲下身子,拿著耳溫槍在小朋友耳邊搖晃兩下,先給孩子們「玩一玩」。

李榮峰說,疫情期間,上海口岸「要隔離的是病毒,不是關愛」。

即便是給旅客量體溫,這群年輕人也講究工作方法。他們發明了「六字測溫工作法」。一是「共情」,面對旅客的抱怨、焦慮,儘管隔著厚厚的口罩,他們仍然會說一句:「您的心情我非常理解,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出行,需要給您複測體溫」。二是「寬慰」,對體溫正常的旅客,他們會告訴對方「放心,戴好口罩,勤洗手」。對體溫異常的旅客,他們會送上一個鼓勵的眼神,「請放心,我們會為您提供幫助」。三是「關愛」,有些旅客的口罩戴久了、髒了,他們會及時送上一隻新口罩。

青年海關關員成了可以光幹活不吃飯的「半仙」

浦東機場海關旅檢處旅檢三科關員周煬自2016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旅檢查驗工作。

疫情發生前,他主要「用眼睛工作」——在X光機屏幕前,對出入境旅客及其行李物品進行檢查,用日積月累的敏銳「第六感」,在千萬件行李物品中查找毒品、瀕危動植物及其製品、槍枝彈藥等。疫情發生後,他從「幕後」走向「臺前」,成為一名「流行病學調查員」。經過培訓,周煬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和防護面屏,向旅客宣傳防疫政策、說明填寫要求、反覆確認信息、不斷答疑解惑。

近期,隨著機場旅客數量增加,周煬第一次體會到「累到吃不下飯」是什麼感覺。他有好幾位同事在工作中暈倒甚至嘔吐,但是稍作調整後,又義無反顧地回到崗位繼續工作;好多同事輪到休息時,需要科長下命令「勸返」才願意停下,「早到遲退」變成了工作「新常態」。以35歲以下青年為主的海關關員群體,戲稱自己成了「半仙」——可以光幹活不吃飯。

為了強化防控,且方便旅客填寫健康申明卡,疫情發生以來,上海海關已經對這張信息卡進行了4次改版,逐步完善填報內容,以便更有針對性、更高效地監管。「大多數旅客都很配合,平心而論,健康申報是為了大家好,這一點中外旅客都能理解。」周煬說。

外語翻譯志願者幫了大忙

除了各路青年突擊隊,青年志願者也在上海的「多此一舉」中幫了大忙,尤其是日語、韓語志願者,他們成為上海與日韓友人溝通的橋梁。

上海外國語大學韓語專業研二學生李佳朋,現在是12345熱線的韓語志願者。近幾天,他把大把的時間花在了「韓語磨耳朵」上,「來電人總是很著急,語速很快,我翻譯的時候會緊張,所以要多練練」。

李佳朋告訴記者,自己除了要做翻譯外,有時還需要給各個部門打電話,幫助來電人解決問題。比如,曾有一名韓國人來電,詢問開具「出行證明」的相關途徑。「他從韓國回到上海的家,要自行隔離,但社區工作人員與他聯繫後,沒有再通知他如何辦理證明。」

李佳朋說,「辦理證明」這件小事其實涉及多個相關部門,需要層層溝通、聯繫。「基層社區不是不給辦,是語言溝通出了障礙」。在李佳朋的協助下,事情最終得到解決。

上外英語學院翻譯研究專業研三學生吳斯琪,在疫情期間值夜班。她每天守在電視前收看疫情報導,了解最新防控形勢。她要隨時保持手頭有紙筆,以便記錄來電;每次接完電話,她還要製作電子表格,詳細記錄接到熱線的日期、時間、通話時長、通話內容以及今後要注意的細節,「遇到一些新情況,我還會反映到我們的工作微信群中,供其他人參考」。

記者了解到,3月3日,團上海市委聯合上海外國語大學緊急成立了一支由47名大學生組成的日語、韓語志願者隊伍。如今,一群像李佳朋、吳斯琪這樣的外語翻譯志願者,正隨時隨地準備提供志願服務。 (記者 王燁捷)

相關焦點

  • 上海110推出8種外語接警 23名志願者加入服務
    日訊:據解放日報報導,「110」外語接警服務隊將擴編,近日將再招3名英語、1名阿拉伯語和1名西班牙語的接警翻譯志願者,使志願者從原來的18名增加到23名。同時,「110」還將印製 大量宣傳資料和卡片,到涉外賓館、大專院校、外資企業以及出入境口岸等地發放,以擴大外語接警服務的影響,加大外語接警服務的力度。
  • 知行合一勇擔當 山科大青年志願者活躍在日韓(青島)進口商品博覽會
    ,承擔本次2020日韓(青島)進口商品博覽會志願服務工作的山東科技大學外 國 語學院青年志願者們,在本屆進博會的完美收官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日,山東科技大學外 國 語 學院積極組織90名青年志願者,前往青島高新區青島·紅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為2020日韓(青島)進口商品博覽會提供了為期三天的志願服務工作。
  • 我用行動來戰「疫」|責任擔當,南開大學90後抗疫翻譯志願者故事
    青年有擔當,抗「疫」有力量。 疫情當前,「90後」們早已扛起抗疫大旗,為抗疫工作注入新生力量。而在南開大學抗擊疫情翻譯志願者突擊隊中,就有這樣一群「90後」,他們發揮外語專長,踏實努力,甘於奉獻,參與到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的工作中,彰顯青春價值。
  • 外語翻譯志願者簡小東:在通勤路上完善志願服務詞彙
    外語翻譯志願者簡小東:在通勤路上完善志願服務詞彙羊城晚報•羊城派  作者:梁栩豪  2020-06-28 簡小東長期堅持在廣州南站擔任志願者
  • 2016上海青年志願者英語培訓項目啟動報名
    據《青年報》報導,如今,志願服務正在朝著國際化不斷發展,為了給上海青年志願者活動的國際化提供支持,近日,華爾街英語攜手上海青年家園民間組織服務中心、青年公益聯盟和青年報共同發起2016上海青年志願者英語培訓項目,並將從報名者中挑選
  • 同心抗疫|90後外語志願者堅守一線 她說這是應有的擔當
    英語專業碩士的她,在集中觀察點需要翻譯的時候,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挺身而出投奔到隔離一線。是翻譯更是「心理按摩師」在集中觀察點,除去每日兩次詢問外籍人士體溫及身體情況,還要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我的WiFi怎麼連不上」、「我沒帶拖鞋,需要拖鞋」……這些都需要志願者的幫助。
  • 【戰疫與共 志願相守·個人】外語翻譯志願者簡小東:在通勤路上...
    【戰疫與共 志願相守·個人】外語翻譯志願者簡小東:在通勤路上完善志願服務詞彙金羊網  作者:梁栩豪  2020-06-23 「作為廣東志願者
  • 廣東青年志願者以「譯」戰疫
    廣東青年志願者以「譯」戰疫金羊網  作者:譚錚  2020-03-26 一群多語種青年志願者不畏風險,響應號召,活躍在防疫工作第一線。
  • 海珠區招募200多名外語翻譯志願者助力境外輸入疫情防控工作
    信息時報訊(記者 衛靜雯 通訊員 陳耀華 肖菊)今年3月中旬以來,為有效防控境外輸入疫情,海珠區團委、區青年志願者協會招募230多名外語翻譯志願者,組建以外語專業大學生、外語教育機構教師、外貿企業員工為主的海珠區外語翻譯志願者儲備庫,其中翻譯語種以英語為主,日語、韓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等為輔
  • 廣州青年志願者:疫情防控中的一道「綠屏障」
    「您為大家,我幫您家」愛心大禮包,內含酒精消毒劑、免洗洗手液、被子,霍香正氣丸等防疫物資據悉,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團廣州市委組織廣州市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聯合各團區委廣泛動員組織全市青年志願者
  • 華東師大外語學院多語種志願者團隊助力上海長寧區防疫翻譯工作
    ,「請問這個問題問的是外國人帶孩子來上海,還是有孩子在上海就讀?」為了提高翻譯的精準度,面對中文稿件裡意涵不請的內容,西班牙語專業教師鄭菁菁逐字逐句詢問清楚。像這樣的「較真兒」情景每天都在發生,甚至師生要為一個單詞「糾結」很久。「外語和中文有很大的不同,一句簡單的中文裡可能包含很多種意思,我們必須準確明白含義。防疫翻譯馬虎不得,每一個單詞都要像子彈一樣精準。」
  • 古鎮泗涇數字報-學雷鋒日,泗涇鎮翻譯志願者服務團雲端成立
    這支翻譯志願者服務團涵蓋英語、日語、韓語、義大利語等。泗涇鎮按照就近就便的工作原則,在平衡各語種的基礎上,將首批翻譯青年志願者統籌分配為3組,以線上翻譯為主,必要時現場翻譯為輔的形式,劃分日夜班,根據志願者實際情況安排工作時間,協助各社區工作。近期主要是協助泗涇鎮各居民區做好信息採集、信息諮詢外語翻譯及其他疫情防控相關志願服務工作。
  • 陽江市疫情防控外語翻譯志願者招募公告
    陽江市疫情防控外語翻譯志願者招募公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隨著境外疫情形勢變化,為進一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市委關於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配合衛生健康、公安、社區等做好防範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一線外事相關的服務保障和管理工作,中共陽江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簡稱陽江市委外辦)現面向社會招募疫情防控外語翻譯志願者,配合我市開展涉外疫情防控工作。
  • 服務進博會,上海機場邊檢站「百人外語志願服務隊」準備好了
    為更好服務旅客、更好展現上海形象,2009年5月,上海市「迎世博600天行動計劃」 期間,上海機場邊檢站根據隊伍中外語青年人才多的特點,組建成立了「百人外語志願服務隊」。  11年來,在上海乃至全國舉辦的重大國際賽會上,總能看到「百人外語志願服務隊」 志願者忙碌的身影,他們專業的翻譯、熱情的交流、良好的形象,得到時任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法國影帝阿蘭德龍等國際知名人士的題詞褒獎,無數次被駐場航空公司員工、中外旅客致謝點讚,逐漸成長為展示城市形象的「上海之光」、傳播中華文明的「國門名片」。
  • 閔行2.0版「三人小組」上線 外語翻譯志願者奔赴一線
    如今,在閔行莘莊鎮「三人小組」有了2.0版——居委幹部、社區醫生和外語翻譯志願者。作為外籍人士較為集中的街鎮,莘莊鎮截至3月10日已有24名外籍人士接受居家隔離。圖說:三人小組上門宣教並張貼告知書。閔軒供圖新版「三人小組」是專門為了防控輸入性病例而特意組建的。
  • 長安鄉:青年志願者 小肩膀有大擔當
    她就是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史專業研究生三年級學生、川前村青年志願小隊志願者周娥。她沒有驚心動魄的豪言壯語,也沒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猶如田野中平凡的一株小草,大海裡一滴不起眼的浪花。她只是用熱情和行動,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為健康守護的諾言,她就是長安鄉川前村預備黨員李米玲。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復旦大學「外語學霸」鍾雨桐:用溝通優勢踐行當代青年外交
    「學好外國語,做好中國人」,既是一條院訓,也是這位「95後」青年給自己的定位。這位優秀的復旦青年希望,利用自身跨文化溝通的優勢,不斷發現自我、創新進取,一邊傾聽世界聲音,一邊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中國青年的使命擔當。
  • 外國遊客遊船抵日港口 中國留學生擔當翻譯志願者
    外國遊客遊船抵日港口 中國留學生擔當翻譯志願者
  • 廣東吹響多語種青年志願者集結號:這些會說日語、韓語、義大利語...
    一群多語種青年志願者們不畏風險,響應號召,活躍在防疫工作第一線,發揮著自己的外語特長,燃燒著青春的力量,投身到「戰疫」中。急速集結,奔赴抗疫第一線自3月初廣東省出現首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機場入境關口的壓力與日俱增。3月6日,省委外辦在接到支援白雲機場海關多語種翻譯人員的任務後,迅速聯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組織招募有關語種翻譯。
  • 外語學院學生參加「國際軍事比賽-2017」翻譯志願者工作
    我校外語學院本科生高敏、研究生閆魯紅等8名學生作為志願者參與了本次比賽的翻譯工作。本次比賽是中國空軍首次承辦的大型國際軍事比賽,中央軍委和空軍高度重視,統一指揮,精心策劃。7月8日,河南大學8名志願者抵達廣水市,成為最早一批入駐營區的翻譯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