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的千萬種可能從電競職業選手到人工智慧研究員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2020年1月,曾經擁有13個星際爭霸2全國冠軍頭銜的周航退役了。沒有官宣,沒有儀式,甚至在周航的微博裡都看不出任何蛛絲馬跡。

iAsonu這個耀眼的遊戲ID,那個星際爭霸2裡的頂尖蟲族選手,悄無聲息地退出了星際的戰場。

時隔半年後,2020年7月的某一天,周航出現在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現場。

這一次,他的身份是商湯科技AI研究員,從事AI電競,感知AI到決策型AI等領域的研究。

從做職業選手到人工智慧研究員,這六年的時間,他從未離開過電競。

星際2裡的蟲族天才

小時候的周航最早接觸過星際爭霸1、反恐精英,也曾玩過信長之野望這樣的RPG遊戲。

當時他對電競還沒什麼概念,只是單純覺得打遊戲好玩,偶而也會看看電視上直播星際1的比賽。

2005年至2006年,中國的SKY選手李曉峰蟬聯WCG魔獸爭霸3項目的冠軍,觸動到了還在讀初中的周航。

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電競的魅力——原來打遊戲可以拿冠軍。

2011年周航考入華中科技大學,成為自動化專業的一名普通大學生。

在此之前,他還未與電競產生連接。

2012年在同學的推薦下,周航嘗試了星際爭霸2這款遊戲。那一年,他20歲。

20歲的年紀想要做電競職業選手的確沒有什麼優勢。

但是擁有極高天賦的他上手非常快,同時周航參加了幾場星際2的高校賽和一些業餘比賽,大半年之後,他在業餘比賽裡已是頂尖的水平。

即使這樣,因為沒有門路,周航並沒有辦法參加職業比賽。

一次高校賽,IG戰隊的四名星際2選手分別擔任了這場高校賽四個賽區的教練。同去參加比賽的周航結識了IG戰隊的隊員和領隊。

領隊發現了周航的實力,並邀請他去IG做練習生。

這就意味著,學業有可能被耽誤。

但周航自稱自己是屬於走一步看一步的人,當機會來臨時,他想試一試。同時他也強調,他不傾向於為了電競不顧一切,所以他和父母約定休學一年就回來讀書。

2014年1月,周航正式加入IG俱樂部。

當時俱樂部裡有5-6個星際職業選手,其中還包括1個和他一樣的練習生。

「剛進去時誰都打不過。」周航笑著說。

練習生的生活就是每天訓練,日復一日,僅有一點補貼。

周航是個非常有目標的人,之前在學校時會有針對性的訓練來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而這一次,他的訓練更加刻苦。

8個月後,周航已經達到了職業選手的中流水平,進步巨大。

應該值得高興嗎?好像並沒有!

「當時和自己想像中不太一樣,2013-2014年,星際出於比較低谷的時期,那8個月國內只有一場星際的比賽,而且還沒什麼關注度。職業選手就是為了打比賽,拿成績,如果連比賽的機會都沒有,會非常灰心。」周航打算放棄職業選手的道路重新回到學校。

然而偏偏就在2014年下半年,國內的比賽突然多了起來,還出現了好幾個新辦的比賽。

周航在一邊讀書一邊練習時間沒有那麼多的情況下,實力依然保持不錯。

2015年開始,周航迎來了自己的巔峰期,iAsonu這個ID一度爭霸國內星際圈。

直到2017年大學畢業之前,周航的星際水平在國內已處於統治地位,擁有13個冠軍頭銜傍身。

2015年,國內開始舉辦星際聯賽,每年固定四個賽季,每個賽季的前兩名可以出國比賽。

周航就是那個經常代表中國出徵國際賽事的星際選手。

「以前我們參加WCS(暴雪星際戰網世錦賽系列賽)特別困難,凌晨三四點起來比賽,精神非常疲憊,還要面臨巨大的網絡延遲,比賽體驗很糟糕。」

國內賽制體系的完善,為星際選手們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至少不用再熬夜打比賽了。

周航說,拿了太多國內冠軍,他想在冠軍前換上「世界」兩個字。

只不過,徵途世界賽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

一次次出國比賽,讓周航意識到自己與國外選手的差距。

「曾以為自己不知者無畏,後來才發現站在山腰的人,永遠看不見山頂的人站得到底有多高。自己不停地往上爬,卻發現越往上越難。」回首過往,周航對記者說出了這樣的感悟。

未在世界的舞臺上取得出色的成績,周航慢慢接受了現狀,世界頂級選手就是自己無法跨越的山脈。

「嘗試了這麼多年,知道自己突破不了,算是認清現實了吧。」

商湯科技裡的萌新研究員

2017年年末,周航萌生了放棄打職業的念頭。不少職業選手退役後都會選擇做主播或者解說。內向的周航似乎對這些都不感興趣。

周航本身頭腦非常聰明,從小成績優異,倘若他沒有走電競這條路,畢業後也很容易找到工作。

他發現科研是自己興趣所在,「說白了就是跟人打交道少一點,我喜歡鑽研,這個比較適合我。」

2018年,周航一邊打職業,一邊為轉型做準備。期間他重拾大學課本,強化學習。同時他也在等待機會,一直到2020年,商湯科技的出現為周航打開了另一扇窗。

商湯科技是一家擁有多項人工智慧原創技術研發的公司,它在醫療影像識別、無人駕駛、視頻分析等諸多領域均有自己的研究,有意思的是近年商湯開始涉足決策型AI的應用與研究,並以星際爭霸這款遊戲作為研究對象。

商湯需要一位星際圈的專家來給團隊成員一些意見,於是他們相中了周航。

「一開始我只是個顧問,合作多了就不光是給他們科普遊戲方面的東西,我自己也會寫代碼,所以就正式加入了。」

2020年5月,退役後的周航以研究員的身份入職商湯,開啟了他的另一段職業生涯。

從電競選手轉型做研究員,周航絕對是少見的案例,他的每一個選擇似乎都是一場孤獨的戰鬥。獨自訓練、獨自鑽研,周航似乎習慣了這種孤獨。

進入了全新的領域,周航坦言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現在,每天早上十點到晚上十點,這12個小時,周航都在工作。當問到這樣會不會很辛苦,周航回答,比打職業要好點。

「我不覺得這是一個需要和別人比較的問題,因為我做這個工作,需要非常多的專業知識,這個東西(AI電競)在設計和最後實現的情況下,是需要我思考的。」

說到人工智慧,像人臉識別、圖像識別等AI技術已逐漸在實際生活中得以運用,AI所做的事就是在場景中做出決策,從而解決一些通用的問題。

周航所在的Xlab是商湯設立的專注於前沿領域探索的實驗室,他和團隊研究的正是AI在星際場景中的決策。

周航解釋道:「星際本身就是十分複雜的場景,我們需要研究非常多研究性的決策去讓這個人工智慧獲得勝利。」

這是非常新鮮的領域,在此之前,AlphaGo戰勝了圍棋選手,成為電競人工智慧的一個典型。然而星際爭霸這款遊戲的操作和運算十分複雜,現階段它仍是遊戲AI領域未被攻破的一個項目。

「我們現在設計的AI的星際水平可能還打不過我。」周航笑道,「畢竟我參與設計了這個系統,現階段它有哪些弱點我都較為清楚。」

Xlab的各位同伴一直在互相學習和進步。每個人都有明確的分工,寫工程、搭代碼框架、數據處理、訓練模型等等。

「我們現在積累的是一套方法,也就是說我們在星際的場景下研究出一整套流程,我們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以後來了一個新的任務,我們可以遵照之前的流程,因為有了經驗,所以我們能更快更準解決下一個任務。」

用周航的話來說,現在的研究是為了將來能夠把電競AI遷移到其它領域,能夠更多地去實際場景中解決問題。希望將人工智慧技術在更複雜的場景進行落地,改善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工作體驗與效率。

時至今日,周航加入商湯不過五個月時間,但他總是表示自己很幸運能夠得到這份工作,能夠將自己的專業和熱愛的遊戲相結合。

現在他的時間被寫代碼和看論文填滿了,剛剛結束了一個半小時的採訪,周航又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曾經在星際戰場上所向披靡,如今在實驗室刻苦研究,這個叫周航的男孩勤奮、堅韌、獨立、理智,他在職業選手時期留下的良好品質繼續延伸到了現在的工作中,這兩段不一樣的人生經歷都會在他的生命軌跡中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文章來源:周到上海)

相關焦點

  • 商湯組了「最強大腦」局,正兒八經解釋為啥搞起電競AI
    金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前不久,《星際爭霸2》蟲王iA周航加入商湯科技,擔任AI研究員。堪稱電競職業玩家「轉型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而商湯作為一家以計算機視覺技術著稱的公司,這一步棋又意在何為?
  • 職業電競選手要求
    電競作為一個朝陽產業,是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和體力結合的比拼。作為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的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目,從電競這一概念就可以看出它對職業電競選手的要求,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
  • 成為電競職業選手就能走向人生巔峰?巔峰時期只有3到5年
    普通俱樂部試訓期月薪2000元,職業選手巔峰時期只有3到5年  對很多80後、90後、00後來說,與三五好友下課後直奔網吧「開黑」,宿舍裡通宵討論版本更新與戰術配合,看比賽時為偶像「一發入魂」的操作激動得大吼……這些都是不可磨滅的青春記憶。加入電競俱樂部,成為職業選手,似乎代表著名、利與愛好三收。
  • 王者榮耀:什麼樣的人適合做職業電競選手?
    以Sky和infi為例,想成為他們這樣世界級的頂尖職業選手,需要如下條件:首先你至少可以在一個省或一個地區排到一線水平,當初Sky和infi都是電競古都西安的魔獸佼佼者,想做職業選手,請向全國五十強看齊(如後起之秀life與120);解鎖第一個條件後,請積極報名線上和線下的大型賽事,通過參加不同賽事來測試自己在線上線下比賽時的狀態與心態
  • 成為職業電競選手有哪些要求?
    近幾年電競行業是越來越壯大了,各種手遊、端遊百花齊放,以現在最火的四款遊戲:英雄聯盟、絕地求生、和平精英和王者榮耀來說,各式各樣的官方賽事也是一波接一波,那麼想要成為一名職業電競選手需要哪些條件呢?1.英雄聯盟要求一區大師以上,郊區王者以上,英雄池要深,10分鐘能補到一百刀。2.和平精英要求300場KD10以上,場均傷害不低於1000。
  • 電競選手都是胖子?錯了!他們很可能比你更健康!
    電競選手不過是久坐不起,抽菸、吃外賣的網癮少年升級版?如果你還抱有這樣的印象,那可就大錯特錯了。由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牽頭,與瑞典于默奧大學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表明,電競選手保持健康體重的比例比一般人群高出21%,幾乎不抽菸,也較少喝酒。
  • 成為電競職業選手的最佳年齡是多少歲?
    近日,首批88名電子競技註冊運動員在上海順利獲頒證,近些年,隨著各級政府的不斷重視電競行業並出臺相關政策,國家和社會階層力量的不斷加入,電競行業勢必以高速發展的態勢健康穩定地發展下去,成為陽光下被社會大眾所正視並真正接納的競技運動。
  • PDD:別把你的興趣愛好當成電競職業,職業選手不好當
    隨著電競職業登上國家體育競技的舞臺,電競選手也逐漸走進大眾視野,讓眾多網癮少年們似乎找到了"逐夢"的方向!也為自己玩遊戲找到了絕佳的藉口!少年們馳騁在遊戲中,自覺水平6到飛起,動輒"電競冠軍夢",殊不知自己戰五渣的水平連職業的門檻都進不去!
  • 極限反應速度對職業電競選手的重要性_你知道嗎?
    極限反應速度對職業電競選手的重要性_你知道嗎? 在我們觀看電競比賽的時候,經常會被職業玩家們那瞬時反應所打出的極限操作而驚嘆不已,簡直就是一場簡單的暴力美學。但職業選手與普通玩家的反應速度差距究竟有多大?今天就讓我們從數據的角度一探究竟。
  • 電競姚明:一個非典型電競選手的三十而立
    看多了關於電競的報導,動不動少小輟學,年入千萬,花期短暫……就此論,胡藝該是一個非典型電競選手了。看到他在「NBA賽場」廝殺之前,你大概先聽過他的好聲音。這個「電競姚明」還是X戰警中的冰人,是印度大片腦殘粉中的沙魯克·汗,是《錦繡緣華麗冒險》中的喬任梁。
  • 為什麼職業電競選手都在用ZOWIE GEAR顯示器?
    在本屆極限之地CS:GO亞洲公開賽中,賽事主辦方選擇使用ZOWIE GEAR電競顯示器作為比賽和訓練用機,並得到參賽選手的一致好評。根據Prosettings.net調查,截止到2018年6月,全球75%以上的CS:GO職業選手和44%以上的絕地求生職業選手都在用ZOWIE GEAR XL系列顯示器,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職業電競選手如此偏愛ZOWIE GEAR的顯示器呢?
  • 不談「職業電競選手夢」,北開華嘉要如何做電競學歷教育?
    然而電競培訓機構培養的電競人才以職業選手、遊戲主播、賽事解說等短期速成職業為主,不能滿足電競產業對數據分析、賽事運營、內容製作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的需求。電競行業基礎人員需求(來源:伽馬數據《2017年1-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2016年9月,「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成為了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公布的2016年度的13個增補專業之一。電子競技成為高校專業,這意味著培養科班出身的電競人才成為可能。
  • 親歷者揭秘:當職業電競選手比考清華還難
    很多孩子夢想成為職業電競選手,不過是看到了這個職業表面的光鮮,李曉峰表示:"打遊戲可以幫你紓解壓力,但它不能也不應該成為你逃避現實的工具。" 河南省電子競技協會副秘書長翟霖在接受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電競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是消遣的方式,一般人很難通過玩遊戲進入職業圈,"從事電競跟從事傳統體育行業是一樣的,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 電競職業選手到底多有錢?說出來你肯定不信!
    在幾年前,電競職業選手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網癮少年,因為很多人都不懂玩遊戲能有什麼出息,儘管當時的電競職業選手也有工資,但也不過3000左右,根本就無法養活自己,就如同知名前電競職業選手笑笑孫亞龍說的一樣,他們打職業打到後來,連吃一頓飽飯都是苛求。
  • 韓國中央大學:電競職業選手可申請入學
    擁有深厚電競基礎的韓國在進軍LOL後,僅僅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就拿到了世界第二的成績--CJFrost在S2總決賽中獲得了亞軍。在隨後的一年多中,韓國戰隊更是包攬了各大國際大賽的冠軍,而分量最重的莫過於S3世界總決賽的冠軍了。SKT1再一次向全世界證明韓國電競的實力。
  • 女子職業電競!遊戲玩家都有一個電競夢,女子職業電競機會來了!
    作為一個資深的80後遊戲玩家,我和千萬玩家一樣有著一個職業電競的夢!有時候在看比賽時,解說們也會偶爾感慨一句,反應真快,年輕真好!不得不說年輕人趕上了好時候,隨著時代的進步,男子職業電子競技已經走入了正軌。
  • ALIENWARE王牌電競顯示器,打動頂級職業選手的AW2521H
    近日,ALIENWARE宣布AW2521H電競顯示器即將推出新一代續作,這款與Team Liquid聯手開發的新品,根據電競職業選手的使用習慣而特製了諸多性能,以滿足電競職業比賽的嚴苛需求。
  • 當女性選手踏上職業之路:讓更多人看到女子電競的魅力,是我們的目標
    aGirl中路選手李九嫣其次,在比賽觀賞性和影響力的加持下,也能激發更多的女性玩家投身到電競產業,擴大女子電競的人才池,形成女子電競生態的雛形。無論性別,只要你足夠熱愛,就能在電競的舞臺上發光發熱。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對於女性選手的偏見和刻板印象從來沒停止過。在極其講究競技水平的電競賽事,女性選手的評價標準還是「顏值高低」;高水平的選手,因為性別的原因而被質疑「打不好遊戲」。這樣的環境,使得許多想要踏入電競賽場的女性望而卻步。
  •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成為電競職業選手條件曝光,太難了
    看著OPL暑期賽各個戰隊核心選手大殺四方,引得觀看比賽的觀眾都想躍躍欲試,想要成為一名OPL職業選手很難嗎?一起來跟小仙女看看吧!黃金年齡電子競技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生領域。相比體育競技,電子競技職業選手要求更高,職業黃金年齡也更短。
  • 電競選手玩遊戲就能掙錢,普通人被罵玩物喪志,電競有那麼簡單嗎
    但是對於打比賽的電競選手來說,輸了比賽,可能意味著這個賽季沒有辦法再出席比賽。而一個沒有成績的電競俱樂部,就會被投資者厭棄,甚至是放棄投資。所以俱樂部會想要打出成績,壓力最終落到的就是電競選手身上。輸了比賽對於我們來說,意味著這一局輸了。但是對於他們來說,有時候輸了比賽,就是輸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