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女性選手踏上職業之路:讓更多人看到女子電競的魅力,是我們的目標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所有擁有電競夢想的女孩子們,你們現在有機會了,有夢可以追了。」

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在這個破曉時刻,TGA王者榮耀女子賽只是偉大徵途的開端。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女子電競未來可期。

文 / 北力

12月17號,隨著藍色方水晶的告破, aGirl以3比1的比分擊敗RE-Girls,以18連勝的成績奪得了首屆TGA王者榮耀女子賽的冠軍。

在漫天飛舞的彩帶中,五名選手舉起了屬於自己的獎盃。

賽後,aGirl陣中的三名選手六六、李九嫣和女騎,接受了ECO氪體的專訪。當被問道賽後的慶功宴時,六六表示:「我們去吃了一頓海底撈。」

但是,對於aGirl的隊員們來說,這頓火鍋只是暫時性的放鬆。吃飯過後,她們就馬不停蹄的回到了訓練基地,開始新一輪的備戰和訓練。 因為她們知道,前方還有更廣闊也更艱難的道路等著她們去探索和徵服。

在一項賽事、一個冠軍、五名選手和一頓火鍋背後,一場影響更加深遠的電競「革命」正在展開。

01

TGA王者榮耀女子賽落幕,女子電競迎來破曉時刻

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電競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電競用戶數量預計將達到5.2億人,其中女性電競用戶的佔比在2020年預計提升至36%,更多女性力量活躍於電競賽場之上將成為未來的一大趨勢。

此外,隨著我國女性意識的進一步崛起,「她經濟」的存在感也越來越強。女性遊戲玩家與電競用戶數量逐年增長,也讓女性群體在遊戲、電競領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而女性遊戲玩家規模的增大,意味著潛在消費群體、消費量的增加,也意味著更易與該群體產生共情的女子電競,正是一片等待被挖掘的商業價值窪地。

一連串數字都在表明,女子電競的發展壯大勢在必行。但是,在豐滿的理想面前,我們迎接的是骨感的現實——即便在電競產業欣欣向榮的時刻,我們也很難發現女子電競的身影。

雖然早在2015年,出現過像英雄聯盟女神邀請賽這樣的賽事,也走出了像Miss這樣家喻戶曉的女性選手。但由於在競技性和商業化上的雙重缺失,賽事沒能迎來長久發展。

在官方賽事稀缺的情況下,第三方賽事也沒能閃耀。女子電競就這樣在電競版圖中,成為了缺失的那塊拼圖。

在aGirl陣中,擁有多年職業經驗的女騎對此感受頗深。「在我三年前開始打職業那會兒,只有一些小比賽,大型比賽根本不敢想。」

這種情況,在今年8月份迎來了轉折。

8月24日,在騰訊電競年度發布會上,騰訊互娛移動電競業務部總經理、《王者榮耀》品牌總負責人、KPL聯盟主席張易加宣布,王者榮耀將基於TGA開設專項女子賽道。彼時,這個消息的出爐,讓行業上下感到振奮。而在近4個月後,首屆TGA王者榮耀女子賽順利落下帷幕,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

不論是從大眾議論的聲量還是具體的數字中,我們都能看到TGA王者榮耀女子賽在社會、在電競行業蕩起的巨大漣漪。打開微博,你能在「TGA女子賽」等話題下看到,廣大網友對TGA王者榮耀女子賽的肯定、對女性的鼓勵和認可。但僅靠數據,我們很難去量化TGA王者榮耀女子賽的革命意義。

首先,TGA王者榮耀女子賽的成立,為懷有電競夢想的女性,提供了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

對此,李九嫣就表示:「本次的TGA女子賽,對我來說是一種圓夢。我打了快三年的職業,從來沒有遇到正式的電競賽事,感覺白費了青春。」

aGirl中路選手李九嫣

其次,在比賽觀賞性和影響力的加持下,也能激發更多的女性玩家投身到電競產業,擴大女子電競的人才池,形成女子電競生態的雛形。

最後,從本次賽事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的關注,我們能看到通過TGA王者榮耀女子賽,更多人開始了解並關注女子電競,為女子電競帶來急需的「眼球效應」,從而引起資本、贊助商的關注。

在過去的十年中,TGA孵化出了一眾明星選手和賽事,引領中國電競逐漸踏入黃金時代。因此,在TGA「產業孵化器」的定位背後,王者榮耀女子賽的開設,向行業釋放了一個新信號,為中國「電競之船」探索了新航向。在TGA目前的努力下,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艘「電競之船」會越開越遠,激起無數浪花。

02

打破偏見和刻板印象,她們在努力

「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智力和體力結合的比拼。」從定義上看,電子競技是一項非常具有包容性的運動。無論性別,只要你足夠熱愛,就能在電競的舞臺上發光發熱。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對於女性選手的偏見和刻板印象從來沒停止過。在極其講究競技水平的電競賽事,女性選手的評價標準還是「顏值高低」;高水平的選手,因為性別的原因而被質疑「打不好遊戲」。這樣的環境,使得許多想要踏入電競賽場的女性望而卻步。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還是大型女子電競賽事的缺失,這讓女性玩家沒有展示自己實力的舞臺,讓觀眾沒有了解女子電競的窗口。如今,隨著TGA王者榮耀女子賽的開設,這種情況正在迎來改變。

只要你足夠有實力,就能在這個舞臺上留下自己的印記。據官方透露,本次TGA王者榮耀女子賽面向年滿16周歲,並且歷史最高段位達到30星以上或巔峰賽1600分以上的女性選手,這保證了TGA王者榮耀女子賽能觸達到更多的女性玩家,實現她們的競技夢。

更重要的是,沒有教練指導的參賽隊伍,會由TGA官方為她們提供教練指導幫助,在夢想之路上為她們助力。從上述的做法中,我們能看到TGA對女子電競的重視程度,也能看到TGA所具備的影響力和資源,能為女子電競的發展帶來什麼。

從9月份開放報名以來,TGA王者榮耀女子賽吸引了國內各大電競俱樂部女子戰隊、主播、省電競協會、素人玩家等群體前來參賽。在線下總決賽開打之前,賽事經歷了線上海選賽和積分賽。線上選拔賽分為常規海選、直播平臺、省電競協會和女子職業俱樂部這四個賽道。八支隊伍從線上賽脫穎而出,來到了線下總決賽的賽場。舞臺已經架好,她們需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揮灑熱血。

在aGirl的奪冠之路中,不乏有五殺、絲血逃生等讓人血脈賁張的精彩操作,不僅讓臺下加油助威的粉絲、屏幕前的千萬觀眾,感受到了女子電競的實力和魅力,也打破了對女性電競選手「操作下飯」的刻板印象。

更進一步說,通過一次次精彩操作,她們或許在觀眾心中播下了夢想的種子。這是aGirl的力量,也是電子競技的力量。李九嫣就向筆者表示,自己當時就是因為看了比賽才選擇去打職業。

臺上有多耀眼,臺下就得多努力。「我們每天要10點30分到基地,一直待到凌晨12點才走,連休息的時候都在打。因為我們知道,如果稍有鬆懈,那麼我們和其他人的差距就會越拉越大。」在被問道每天的訓練時長時,六六如此說道。

也許,在外人看來,每天近14個小時訓練可以用「殘酷」形容。但對這些有著遠大志向的aGirl選手們來說,這是他們走入下一階段的必要途徑。超越夢想,榮耀之上。

03

「你們現在有機會了,有夢可以追了」

12月16日,第38屆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全體大會在阿曼蘇丹國馬斯喀特市召開,此次會議上,正式批准電子競技作為正式項目入選2022年杭州亞運會。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消息,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電競的社會影響力再次展露無遺。

隨著文化價值、商業效益的不斷提升,中國電競早已脫胎換骨,登上社會的主流舞臺,「黃金時代」已經悄然來臨。

在這種背景下,女子電競也擁有了更好的發展空間。可以預見的是,在TGA王者榮耀女子賽探索下,女子電競的發展會更有基礎、未來更加明朗。

隨著更多女子電競賽事的建立和舉辦,社會、資本和品牌對於電競的關注和投入,也會自然的嫁接到女子電競上,從而推動後者的發展。

對於電競產業本身來說,女子電競賽事出現,能補足電競賽事體系中缺失的一環,完善電競賽事體系和生態,從而使電競進化成「完全體」。

這個完全體,就是「全民電競」。女子電競的發展好壞,關乎到電競全民化的願景能否實現。因為,只有當男性和女性選手、玩家用戶都能自然的參與到電競中來,不會受到任何的非議、指責,只有當女職業選手不需要被單獨討論、特別對待的時候,電競全民化才有實現的可能和意義。

aGirl對抗路選手六六

作為目前女子電競領域的頭部戰隊和選手,aGirl隊員們也表示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去向更多人傳播電競的正向價值。「我經常會給我爸媽分享一些關於電競的文章,傳播正能量,像前幾天亞運會入亞的文章我就給他們分享了,讓他們能更多的了解這個行業。」

如今,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在這個破曉時刻,TGA王者榮耀女子賽只是偉大徵途的開端。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女子電競未來可期。正如李九嫣所說,「所有有著電競夢想的女孩子們,你們現在有機會了,有夢可以追了。」

相關焦點

  • ​電競選手,不是網癮少年,樂動體育電競培訓,專業打造電競職業之路
    隨著電競成為正式的體育項目,終於不再是人們眼中的「洪水猛獸」,而電競選手也不再是「網癮少年」。和其他體育運動一樣,想在電競這個新興運動項目上取得成績,電競選手需要不斷地進行訓練,不斷地參加培訓。
  • 女子職業電競!遊戲玩家都有一個電競夢,女子職業電競機會來了!
    作為一個資深的80後遊戲玩家,我和千萬玩家一樣有著一個職業電競的夢!有時候在看比賽時,解說們也會偶爾感慨一句,反應真快,年輕真好!不得不說年輕人趕上了好時候,隨著時代的進步,男子職業電子競技已經走入了正軌。
  • 女子電競風口再起,這次吹的是東風還是妖風?
    隨著廠商、俱樂部、商業品牌都開始加碼女子電競,我們能夠清晰的看到,行業對女子電競的發展已經開始動真格的了,在這個基礎上去分析女子電競為什麼剛剛起步就能如此吸金,其實並不難。首先,女子電競可以稱為頂流電競項目中的「另類」。為什麼這麼說呢,如今明顯發力女子電競賽道的項目有兩個,王者榮耀和Valorant,這也是目前國內外關注度最高的兩個項目。
  • 巾幗不讓鬚眉,2019年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女性電競選手
    他們發現學員中的女性玩家的進步幅度是高於男性玩家的!當然,上述實驗的樣本有限,也不是那麼嚴謹,但是博士認為:上述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女性玩家的遊戲天分應該是不遜色於男性的。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確實有越來越多的有實力的女性電競選手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今天,博士就想和大家聊聊2019年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女電競選手,她們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做巾幗不讓鬚眉。
  • 職業電競選手要求
    電競作為一個朝陽產業,是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和體力結合的比拼。作為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的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目,從電競這一概念就可以看出它對職業電競選手的要求,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
  • 讓中國電競看到希望 可大神卻說打職業比考清華北大還要難
    SKY奪冠的艱辛之路,不僅在國內影響巨大,同時也影響了不少國外的知名電競人,甚至在2009年有荷蘭導員Jose de Putter執導的紀錄片還講訴了中國人皇Sky的電競奪冠歷程。在奪冠之後,當SKY拿著40W的冠軍獎金時,無形中也打破了職業選手連吃飯都吃不起的窘境。同時,榮譽帶來的關注度讓不少俱樂部老闆開始了大手筆的投入,自此職業選手的薪資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為什么女生打職業電競的人數這麼少,是天生就菜,還是性別歧視?
    就算女性玩家排除重重困難成為一名女性職業電競選手,女性職業電競選手的壓力依舊很大。電競比賽畢竟是商業化的行為,賺錢才是比賽的正經事兒。而女子戰隊的關注又比男子低,而戰隊總是要想辦法賺錢的,那麼靠什麼賺錢呢?沒錯,就是顏值。為了宣傳賺錢,女子戰隊更多會被冠以「美女」等噱頭進行宣傳,現在大部分經常曝光的女子戰隊顏值都不低。通過以往部分女隊的招聘信息中看到,女選手經常比男選手多出了那麼一條「硬性規定」:附上生活照。
  • 從IEM 到 IMC Intel 從未停止讓更多人享受電競樂趣的腳步
    與 IEM 不同,IMC 是 Intel 在中國地區舉辦的「大師挑戰賽」,旨在幫助更多的草根戰隊感受職業電競的魅力,所以在 IMC 上參加比賽的戰隊都是來自各個地區的業餘選手。他們比阮安峰更加幸運,Faker 16 歲加入 SKT,UZI 15 歲加入皇族(現 RNG),這意味著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和資源成為電競行業中的代表人物。現如今,Faker 和 UZI 幾乎已經成為這款遊戲的代言人。  Intel 舉辦 IMC 的目的就是讓更多像阮安峰一樣的人可以嶄露頭角,降低進入職業電競領域的門檻。即便做不了職業選手,也可以在其他的崗位上為自己熱愛的事業奉獻熱血。
  • 森悠訓練營: 體驗職業訓練 開啟電競之路
    更多的人願意去了解電競,去接受專業的培訓來加入電競。  森悠創辦王者榮耀訓練營,給這些孩子開啟夢想的大門。  森悠創始人曾昊達表示:我們主要想讓有王者榮耀職業夢想的孩子們,和想體驗電子競技俱樂部真實生活的孩子們提供了一個便捷的通道,讓他們體驗到真正的職業化,並讓他們感受到電子競技的魅力,最後讓他們從訓練過程中得知電子競技的真正內涵,我們會通過老師及助教的引導,讓他們真正了解到電子競技的真實面貌,真正了解到自己的一個對於電競的心態,也希望通過訓練營讓家長對於孩子有個更加清晰的認知
  • 上海龍之隊Geguri榮登《時代周刊》 首位登上《TIME》的女電競選手
    北京時間5月17號晚上,知名雜誌《時代周刊》公布了2019 年「Next Generation Leaders」(次世代領袖)名單,上海龍之隊的女性電子競技選手Geguri榮幸入選。《時代周刊》評價Geguri為在男性主導的電子競技世界掀起風暴的女性玩家。
  • 上海龍之隊Geguri榮登《時代周刊》 首位登上《TIME》的女電競選手...
    北京時間5月17號晚上,知名雜誌《時代周刊》公布了2019年「Next Generation Leaders」(次世代領袖)名單,上海龍之隊的女性電子競技選手Geguri榮幸入選。《時代周刊》評價Geguri為在男性主導的電子競技世界掀起風暴的女性玩家。
  • 《絕地求生》職業選手左梓軒發微博創電競戰隊
    由《絕地求生》職業選手左梓軒(小叮噹)創建的PeRo電子競技俱樂部今天發布了首條博文,官方微博介紹了俱樂部全稱和戰鬥logo。以下為官方微博原文:  PeRo電子競技俱樂部成立於2020年5月,由職業選手左梓軒創建。
  • 王者榮耀:什麼樣的人適合做職業電競選手?
    ,能不能勝任一個職業選手應有的職業素質;最後,請拿出你傲人的平臺成績、豐厚的賽事獎金、媒體對你採訪的電視片段,與你父母商量,能否正兒八經地投身於電競職業選手的身份,這意味著你要徹底放棄學業,並用未來的幾年大好青春為夢想奮鬥於電競比賽中,你做好準備了嗎少年?
  • 周航的千萬種可能從電競職業選手到人工智慧研究員
    當時他對電競還沒什麼概念,只是單純覺得打遊戲好玩,偶而也會看看電視上直播星際1的比賽。2005年至2006年,中國的SKY選手李曉峰蟬聯WCG魔獸爭霸3項目的冠軍,觸動到了還在讀初中的周航。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電競的魅力——原來打遊戲可以拿冠軍。
  • 《絕地求生》職業選手小叮噹創立電競戰隊 命名為PeRo
    由《絕地求生》職業選手左梓軒(小叮噹)創建的PeRo電子競技俱樂部今天發布了首條博文,官方微博介紹了俱樂部全稱和戰鬥logo。
  • ...湖南,長沙這棟別墅裡的「電競女子軍」:談對象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
    電競選手玲子電競選手小影電競選手「JSM」今年11月30日,北京舉辦「電子競技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終審會,這意味著「電子競技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有望正式出臺。迅速發展的電競產業不僅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給一群熱愛電子競技的少男少女們開闢了一條逐夢之路。
  • 親歷者揭秘:當職業電競選手比考清華還難
    日前,SKY李曉峰發文《致那些有電競夢想的孩子》,細數自己的電競之路供"後人"參考。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了電子競技產業相關人士。那些對電競感興趣的年輕人,不妨聽聽他們的意見? 從電競領域來看,1985年出生的李曉峰是河南的驕傲,2001年他成為Home戰隊主力之一,2004年成為war3選手,2005年獲得ESWC電子競技世界盃殿軍。
  • 不談「職業電競選手夢」,北開華嘉要如何做電競學歷教育?
    然而電競培訓機構培養的電競人才以職業選手、遊戲主播、賽事解說等短期速成職業為主,不能滿足電競產業對數據分析、賽事運營、內容製作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的需求。除了建立電競專業前赴全南科技大學相關專業的考察,還邀請韓國京東大學體育系正教授宋錫漉博士擔任學科帶頭人。教學研究組由網際網路行業人士、高校教授、電競職業選手、電競內容生產者以及遊戲、電競產業公司從業者6個部分組成。
  • PUBG職業比賽中有哪些女性選手,巾幗不讓鬚眉,陳赫戰隊深藏不露
    不管在哪一款遊戲,職業比賽上的女性選手都是屈指可數,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絕地求生職業比賽上的女性玩家。當代花木蘭,巾幗不讓鬚眉。KA女子戰隊KA女子戰隊成員分別由KA_Crusho_o 、KA_SakiO_o 、KA_Sherry-_- 、KA_NianGao組成,大家可以開出來這個戰隊全部是小女選手組成的戰隊,從名字中可以看出來,小姐姐們也是調皮,仔細看他們名字後面的符號是不是都有一個表情呢。
  • 電競女團「絕地求生」:解散還是賭未來
    據伽馬數據發布的《2018電子競技產業報告(賽事篇)》,中國電競產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期,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770億元,預計2018年突破880億元。但繁榮背後,中國電競市場仍面臨著培訓市場混亂、電競女團生存艱辛,以及職業選手退役後何去何從等問題。在此節點,新京報推出系列報導,我們通過對培訓市場、女團、選手等領域的深度報導,以期還原更完整的電競產業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