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業務下滑,51億商譽或將爆雷:美年健康年關難過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拇指醫藥

文:稿王

「699元的套餐,目前折扣是最高的,只有一折多一點。」在向美年大健康諮詢體檢時,每家門店的工作人員都會推薦這個體檢套餐,並說:其他套餐都不如這個優惠力度大。

2020年的第二天,美年大健康牡丹園店裡,往來體檢的客人有不少,只有保安比較謹慎地望著每一個來人,生怕出了什麼岔子。門口掛著「安翰磁控膠囊胃鏡系統「的大牌子,雖然安翰科技科創板上市未成功,但美年大健康董事長俞熔對它還是不離不棄。

這是美年大健康在北京最大的一家門店,日接待體檢的能力是500人左右,現場看到的情況是,這家單店的上客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圖為美年大健康北京牡丹園店)

但市場可能等不到美年健康去慢慢提升上客率。公司三季報顯示,2019年前三個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62.78億元,增幅7.89%,而2018年同期,公司收入增幅高達43.04%。表面上看,公司業務收入還在增長,但考慮到併入公司財務報表的體檢門店數在增加,每家門店的平均業務是在下滑的。

更為重要的是,美年健康這幾年來大肆併購,積累了大量商譽。剛剛宣布2019年業績爆雷的湯臣倍健,正是因為高達10億元的商譽減值,拖累公司2019年預虧3.7億元左右。

美年健康的商譽高達51億元以上,門店收入下滑,達不到盈利預期,減值在所難免。

2020年,美年健康必定不會好過。

1

單店收入下滑的事實,美年健康一直隱而不報。

2015年借殼上市以來,美年健康幾乎一直處於併購擴張的狀態。根據公司年報,2017年末公司控股門店數為208家,參股家數為170家,2018年底時控股門店數為256家,參股292家。而2019年中報裡,公司控股門店數為288家,參股家數305家。

之所以強調控股門店數,是因為按照會計制度,控股門店營業收入計入公司報表,而參股門店只按持股比例計算投資收益。

簡單計算不難看出,2019年上半年美年健康體檢服務實現收入34.78億元,公司每家控股門店平均實現1200萬,平均每天6.67萬元的收入。按照公司披露的平均客單價500元/人計算,每家控股門店平均每天接待量是122人。

而2018年年報中,體檢服務收入為81.83億元。計算下來256家控股門店每家實現收入為3200萬元,平均每天8.78萬元。如果還按500元/人計算,每家控股門店每天接待165人。

單店接客數量半年之內下降了25%,這就是美年健康最大的隱患。

2018年時,美年健康還在年報中披露,「根據衛健委數據統計,我國體檢人次由2007年1.85億人升至2017年4.06億人,近5年複合增長率為2.05%,進入穩步增長階段。」顯然,目前美年遭遇的不是穩步增長帶來的體檢紅利,而是體檢人數下滑的危機。

美年健康2018年所有門店的體檢數量是2778萬人次,計劃2019年實現3600萬人次的目標。而在2019年半年報中,公司披露上半年體檢人次1038萬,和2018年的「超過1000萬」差不多,實現3600萬人次似乎有難度。

也就是說,在門店增加的情況下,美年健康體檢人數沒有增長。而且經營性現金流也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實際體檢業務現金流入和去年相當。

不進則退,單店接客數量下降可以坐實。

下滑的具體原因是什麼?美年管理層應該比拇指君更清楚。但下滑的結果是可以預見到的:單店業績不及預期,收購門店面臨商譽減值的壓力。2019年中報,美年健康披露公司商譽高達51.29億元,這些都是溢價收購體檢中心產生的,按規定每年年底進行減值測算。

高價收來的體檢中心,要是被證明根本不值那麼多錢,那麼當年付出的高價就要被打回原形,這道理很簡單直白。

湯臣倍健就是一次性減值商譽10億元,才宣布業績預虧的。連續4年每年都利潤增長的美年健康,是否禁得住一次商譽減值測試?

2

美年健康的商譽「堰塞湖」是怎麼來的呢?

有一種說法認為是為了滿足借殼時的對賭需求,而大肆收購門店擴充利潤。2015年借殼時,美年健康承諾2015-2018年,公司扣非後淨利潤將分別達到2.23億元、3.31億元、4.24億元和4.88億元。

(借殼時的業績承諾和完成數)

收購參股門店,是美年健康完成業績承諾的方式之一。2017年開始,美年健康大量收購各地的參股門店。這些門店建成規模有的尚不到1年,有的還處於虧損狀態,美年健康就按評估價值最高的方式溢價收購過來。

這些參股門店類似於美年健康的加盟店,絕大部分由加盟商出資成立,美年健康佔股15%左右,成立後一兩年,美年就溢價收過來併入上市公司。對於加盟者來說,這樣短平快的退出方式比IPO更實際。

那麼美年健康收購用的錢從哪裡來呢?靠大量的借款。

截至2019年三季報時,美年健康短期借款高達24.37億元,1年內到期的總流動負債高達67.6億元,流動比率僅有0.877,顯示公司資產流動性極差。

更為奇怪的是,公司在業務幾乎沒有增長的情況下,2019年前三季度付給工人的工資卻增長了10%,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也增長了10%。這直接使得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為負的6.59億元,與上年同期正的8.62億元現金流入形成巨大反差。

(2019年三季報的現金流量表部分摘錄)

這麼說起來,美年健康的體檢業務真的不掙錢了。

這讓人聯想到俞熔與安翰科技的關係,此前安翰科技被媒體指出上市材料存疑,至今安翰科技登陸科創板還沒有下文。而安翰的最大客戶:美年健康也被指參與安翰業務量造假。俞熔本人更是被指持有安翰股份,兩公司構成關聯關係。

儘管美年健康隨後否認,但俞熔從安翰科技2013年參加創業大賽開始,就一直看好這家公司,並將胃鏡膠囊業務接入美年健康,提供為安翰提供了大量業務收入,可以說一手促成了安翰科技敲門科創板。現金流的奇異變化,是否與安翰的業務有關聯,值得做更深推敲。

與美年健康一樣,俞熔可能也缺錢。

1月1日21世紀20年代的第一天,美年健康發布公告,稱股東天億資產再次質押了公司股份。作為俞熔的投資平臺,天億資產已經將其持有的股份幾乎全部質押,而俞熔和天億投資、天億控股等一致行動個人也已經將所持股份的72.53%質押。

俞熔缺錢的說法是從2019年10月阿里入股美年健康開始的。俞熔和一致行動人共向阿里和杭州信投轉讓美年健康16.16%的股權,俞熔套現73億元。

隨後就有消息傳出,俞熔的73億元並非完全可以自由支配,很大一部分要看阿里的眼色行事,投向指定項目。

另外從2016年開始,美年健康還四處設立產業基金,以槓桿方式投資或新建體檢中心。天億系等俞熔實際控制的資方是這些產業基金的主要參與者,另外還有大量外部資金,這些產業基金有分紅、退出等周期限制,同樣需要錢。

融資、投建、上市公司收購、收入和利潤擴大,這一切的前提都有賴於體檢業務的一直向好,俞熔的美年事業才有可能形成閉環。

但現在,閉環中最大的缺口已經打開了,美年的這個年關顯然不太好過。

相關焦點

  • 又有公司爆雷,商譽減值不低於56億,上市10年盈利...
    臨近年關,財務「黑天鵝」防不勝防。12月23日晚,數知科技發布公告稱,由於四家收購的公司經營狀況持續惡化,將出現商譽減值,對公司的經營管理產生不利影響,預計減值金額約為56億至61億元。而公司最新總市值為63.51億元。「這是市值一夜歸零啊!」一位股民感嘆。
  • 體檢「一哥」股價暴跌30%,美年大健康還健康嗎?
    美因基因是美年健康在2018年出資3.88億元,從實控人俞熔控制的天億資產手中收購的,控股33.42%。這是一家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能夠與美年健康的體檢業務實現互補,也是美年健康延伸產業鏈布局的一次嘗試。  如今,美年健康希望憑藉這筆交易,緩解現金流壓力,並實現業績扭虧。不過,目前這筆交易將為美年健康帶來多大收益還未可知。
  • A股安全套巨頭不「安全」:30億商譽爆雷,傑士邦好賣不好賺
    作者| 唐郡編輯| 邢昀醫藥行業最近天雷滾滾,前有康美,後有步長,一個賽一個熱鬧。在上述二者掩護之下,有家商譽爆雷近30億元的醫藥公司成功從輿論風暴中逃出生天,這家公司名叫人福醫藥。人福醫藥業績平平,但因為屢次與安全套「發生關係」,在資本市場也算人盡皆知。
  • 美年大健康不「健康」了,去年剛虧了9個億,一季度再虧6億
    隨著健康成為生活主題,體檢已經成為了很多人每年一次的標配,也正是體檢,成就了中國民營體檢「一哥」美年大健康。根據艾媒諮詢的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體檢行業市場規模超過1500億,當然,公立醫療機構拿走了最大的份額,民營專業體檢機構的市場規模僅有275億。
  • 17億商譽爆雷、國外巨頭破產,但有9億資金吸籌
    第二件是商譽爆雷。湯臣倍健2018年收購了一家叫LSG的澳大利亞保健品公司,本來想藉此扶搖直上,結果《電子商務法》頒布,LSG業績大降,17億商譽直接爆雷!受這兩件事影響,湯臣倍健的基本面直接走出了一個深V,19年以虧損5個億收場。湯臣倍健未來怎麼看?
  • 一年5億人次,體檢是怎樣一門生意?美年健康有多賺錢?
    一年5億人次,體檢是怎樣一門生意?美年健康有多賺錢?且拋開事件不談,健康體檢是一門怎樣的生意?美年健康有多賺錢?美年健康此番黑天鵝事件是突發還是其他因素導致的隱患? 正在狂飆疾進中的民營體檢巨頭美年健康的這個夏天並不平靜,一紙醫生違規籤發體檢報告的舉報激起千層浪,將其打在了跌停板上。
  • 眾生藥業2020年至多預虧4.5億 擬最高計提近9億商譽減值
    來源:和訊   歲末年關,商譽減值「爆雷」又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焦點。前三季度還有3.01億淨利潤的眾生藥業,假期間來了個大利空,預計2020年虧損3.8億元至4.5億元。   業績預警!
  • 一文讀懂什麼是商譽
    (一)【為什麼每年都有不少上市公司商譽爆雷現象?它的根源是什麼?】市場化的併購重組、借殼上市行為是其根源。為了降低併購風險,業績承諾被越來多地被運用。這樣就壞事了,被併購方肯定想要一個併購高價,就很可能作出一個脫離實際的高業績承諾,如此,併購定價機制的合理性反而遭到了破壞,最終會造成二個惡果:第一,如果被併購方在三年內完不成業績承諾,商譽就要爆雷減值;第二,被併購方為了達到業績承諾,會想盡辦法進行盈餘管理甚至財務造假,儘管在三年內通過這些手法達到了業績承諾,但第四年後,利潤就可能一路下滑,最終還是要造成商譽爆雷減值。
  • 湯臣倍健擬非公募資36億,去年「壓哨式爆雷」迎上市以來首虧
    隨著居民健康意識的上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保健類產品。官網資料顯示,湯臣倍健創立於1995年10月,2002年系統地將膳食營養補充劑引入中國非直銷領域。2010年8月,國際籃球巨星姚明籤約成為湯臣倍健的形象代言人,同年12月15日,湯臣倍健在創業板掛牌上市。
  • 美年健康:體檢中心數量 2019年力爭達到700家
    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美年健康已在全國布局633家專業體檢中心(含在建),其中公司控股256家、參股292家、在建85家。美年健康表示,將繼續深化多品牌運營戰略,渠道下沉,2019年力爭實現體檢中心數量達到700家、體檢服務人次3600萬,全面服務大眾健康。
  • 突然爆雷減值60億 數知科技開盤暴跌!請注意:這些公司...
    突然爆雷減值60億 數知科技開盤暴跌!請注意:這些公司也有減值風險】年報披露時間臨近,又見上市公司財務「爆雷」。12月23日晚,數知科技發布公告稱,由於四家收購的公司經營狀況持續惡化,將出現商譽減值,對公司的經營管理產生不利影響,預計減值金額約為56億至61億元。
  • 暴跌8000億!巴菲特懵了:重倉30年的白馬股「爆雷」!比金融危機更慘烈
    原標題:暴跌8000億!巴菲特懵了:重倉30年的白馬股「爆雷」!比金融危機更慘烈 摘要 【暴跌8000億!巴菲特懵了:重倉30年的白馬股"爆雷"!
  • 6.3億商譽爆雷致預虧4億 喜臨門跨界夢斷?
    2015年,喜臨門豪擲7.2億元現金收購綠城傳媒(後更名為晟喜華視)100%股權,在原有家具業務上加碼影視傳媒。不過,隨著「6.3億商譽爆雷致預虧4億」的消息頻頻傳出,喜臨門的跨界併購似乎並沒有使其喜上加喜,反而成為拖垮企業發展的「罪魁禍首」。
  • A股1.26萬億商譽警鐘長鳴:15股超百億 聞泰科技新增214億
    ,商譽爆雷事件已經成為了揮之不去的陰霾。近年來,隨著上市公司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選擇通過外延式併購來拓展業務版圖,併購重組活動火爆,然而,在上市公司瘋狂併購的背後,居高難下的巨額商譽帶來的危機也隱隱閃現。大額的商譽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如同懸頂利劍。一旦出現「商譽爆雷」,不僅對公司的淨利潤有重大影響,投資者也將損失慘重。
  • 美年健康不再「健康」,民營體檢機構如何「自檢」?
    即:供給創造需求(薩伊定律)例如,人們能夠享受到的醫療資源越豐富,人們的健康意識也就愈發強烈,進而轉變為健康需求的迸發。民營體檢行業的興起讓人們從有病治病的時代開始跨入沒病「找病」的時代。當人們的健康需求不斷增長,健康經濟也就自然火熱起來。根據艾媒諮詢的一份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體檢行業市場規模超過1500億,其中民營體檢機構市場僅佔到275億。
  • 29.7億商譽暴雷,1年虧掉5年淨利潤,誰在操縱中嘉博創?
    而比股價快速下跌更讓市場關注的是,中嘉博創2019年年報巨虧12.4億,市場一直擔心的中嘉博創商譽減值的雷終於爆了。中嘉博創的三次收購,不僅帶來29.7億商譽壓頂,更是令一度銷聲匿跡的前UT斯達康創始人吳鷹重新被置於聚光燈下。
  • 如何規避商譽減值雷區?資產比值和估值法幫您甄別
    如何防禦商譽減值的雷區,選擇用商譽和總資產的比值等指標、併購標的估值模型等方法,能夠幫助投資者甄別踩雷風險。保健品龍頭商譽爆雷近日,湯臣倍健發布公告稱,預計2019年虧損3.65億元至3.70億元,這也是湯臣倍健自2010年上市以來首度虧損。此次虧損來的十分突然,可謂猝不及防。
  • 美年大健康「福清哥」笑了!阿里狂砸73億抄底,體檢是個好行業?
    阿里狂砸73億抄底,體檢是個好行業?美年健康美年健康的公司,全稱是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2004年,總部位於上海,2015年8月「借殼」江蘇三友成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不久前美年健康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美年健康實現營收36.41億元,同比增長2.9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1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89.4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36億元,同比下降251.24%。
  • 美年大健康36億併購慈銘體檢 擬借殼江蘇三友上市
    沒能如願在主板上市,美年大健康選擇了借殼之路。江蘇三友3月25日晚公告,藉助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收購資產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一資產重組公告不僅披露了美年大健康的財務狀況,還確認了慈銘體檢與美年大健康之間的戰略關係——美年大健康已於2014年11月底,以36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慈銘體檢100%股份。
  • 暴跌8000億!巴菲特懵了:重倉30年的富國銀行爆雷!比金融危機更慘烈
    2020年7月14日晚間,摩根大通(JPM)、花旗(C)、富國銀行(WFC)三大銀行巨頭拉開了美股2020第二季度財報季的帷幕,堪稱是一出「比慘大會」。 萬萬沒想到,巴菲特最鍾愛的7000億白馬股突然「爆雷」了。 果然是史上最慘的財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