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在保山」高黎貢山山頂一號莊園:種一杯好咖啡

2020-12-22 掌上保山

「種一杯好咖啡。」這一句帶有使命感的口號,是位於隆陽區潞江鎮、高黎貢山東麓的山頂一號莊園秉持的理念,因為融入了產業、生活、生態、文化等元素,這杯咖啡的味道很是讓人期待。

 

2018年7月,山頂一號莊園有限公司在潞江鎮註冊成立,2019年,我省提出建設大滇西旅遊環線以推動滇西旅遊全面轉型升級。潞江壩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少數民族風情等優勢成為了大滇西旅遊環線西北環線上的重要節點,而地理位置的優勢以及與大滇西旅遊環線相契合的理念,讓山頂一號莊園成為了我市建設這條旅遊環線重點打造的示範和樣本。2019年11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分局正式批覆通過《高黎貢山·山頂一號咖啡莊園修建性詳細規劃(潞江鎮老石梯寨村莊保護利用與特色種植開發項目)》。項目預計總投資5000萬元,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500萬元,整體項目預計於2021年12月完成。

 

山頂一號莊園所在地——石梯寨海拔約1800米,是目前中國已知可種植小粒咖啡的極限海拔區域。村內文化遺存豐富,風貌保存良好,有糧倉、寨民祖墳等遺蹟。南側距史迪威公路僅800米,是北側茶馬古道永昌古道南線的重要驛站之一。四百年前,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在此駐足,《滇遊日記九》中有這樣一段話:「百家倚峰頭而居,東臨絕壑,下嵌甚深,而其壑東南為大田,禾芃芃焉。其夜倚峰而棲,月色當空,此即高黎貢山之東峰」,向世人描述了石梯寨日可遠眺高黎貢、俯瞰大峽谷,夜可觀星辰、享靜謐的絕美景象。

 

但隨著社會的變遷,石梯寨因距離鎮區較遠,人員分散,農地碎片,基礎設施落後,經濟發展一直比較緩慢。村民們漸漸都搬遷離村,石梯寨成了空心村,村落被閒置。

 

「第一次到石梯寨,村子裡只有6個老人。」從保山山頂一號莊園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大勇的話裡,可以想見村莊凋敝的景象。然而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古老的村落,卻讓石梯寨有著一種遺世獨立的味道,這讓一直鍾情於潞江壩小粒咖啡的王大勇找到了依託咖啡產業發展高端旅遊業的支點。2005年,還是一名記者的王大勇到潞江壩拍攝中國咖啡的紀錄片,視覺的衝擊和味覺的體驗,讓他對潞江壩一見傾心。

 

一方面是全球品質最優,另一方面是種質資源退化、產業化水平低、缺乏知名品牌,保山小粒咖啡的境遇讓人唏噓。「恢復潞江壩的榮譽!」歷經兜兜轉轉之後,王大勇帶著對保山小粒咖啡的別樣情愫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石梯寨交通區位良好,適宜精品咖啡生產,各類資源優越,生態環境多樣,歷史文化豐富。王大勇的目標是要依託石梯寨良好的資源優勢和400年來自然形成的格局與風貌,將莊園打造為中國咖啡的「翡翠莊園」,以樸實、自然、人文為理念構建中國咖啡原產地產學研基地,成為鄉村振興、三產融合的典範項目。興農助農,在生態保護、文化保護與利用、融入和服務高黎貢山國家公園建設上尋找村莊未來的發展模式。

 

走進石梯寨山頂一號莊園有限公司半山酒店建設現場,幾間別具特色的帳篷酒店映入眼帘,白色的帳篷在雲霧以及周邊樹木以及古村落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和諧,雖還在建設,但已別有一番景象。

 

據了解,保山山頂一號莊園有限公司對村內的65處院落進行了統一規劃。對結構品質較為完好的12院進行重點保護。對破損的20院進行按原規制、風貌修繕或重建;剩餘院落或坍塌或僅存宅基地,將根據莊園的需要進行規劃使用。

 

 

「山頂一號就是要秉承『天然、友好、純粹』的理念,把石梯寨建設成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發揮多種功能,提供優質產品,傳承鄉村文化,留住鄉愁記憶。」王大勇的願望是,要讓山頂一號莊園的咖啡散發出獨特的時間味道和人文氣息。在村內的65座院落裡,藝術館、咖啡實驗室、人文地理館、對外餐廳以及少年兒童自然教育空間、精品咖啡晾曬房等,將是品味這杯咖啡最好的方式。目前,莊園已經完成所有管理道路的鋪設、主要種植區的梯田平整以及臨時帳篷區的搭建。預計2020年年底可以部分對外營業。

 

 

然而,王大勇想的並不止這些。他認為,僅靠種植咖啡、賣咖啡豆和簡單加工,咖農的利益被邊緣化了。「從種子到杯子是山頂一號莊園最典型的特點。我們要種最優質的咖啡,並且通過建立一個內循環系統,打造一個兼具產業、生活、生態、文化多重功能的人文空間。重塑『保山小粒咖啡』這個金字招牌的戰略價值、品牌價值和經濟意義,從而提升整個潞江鎮咖啡產業的話語權與競爭力。」王大勇說。為此,莊園將建立中國的高海拔良種名品咖啡育苗和研究基地,集結近50個Arabica優質品種,挑戰最具魅力的原始品種Typica和Bourbon的高海拔種植與研究。

 

 

據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黨工委委員副主任邵宗克介紹,作為大滇西旅遊環線西北線路上的重要節點,潞江壩將整合優勢資源,爭取有更多的點納入到這個項目的盤子當中,提升度假區旅遊品位,打造一條高端的旅遊精品路線,從而帶動潞江壩旅遊產業的轉業升級。

 

按照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要求,我市力爭在「十一」黃金周建成推出符合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四化」要求、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半山酒店。王大勇介紹,雖然目前項目正在建設當中,但四間已建好的臨時帳篷酒店都住滿了,年底之前能夠達到提供40套客房的住宿條件。

 

綠樹青山間,雲遮霧繞中,一杯醇香濃鬱的咖啡即將奉出。

文:王曼華

圖:侯開曠

編審:李顯耀

責任編輯:楊冬燕 冉懦琿 唐霖源

電話:0875-2203983

郵箱:bsrbwx@163.com

相關焦點

  • 高黎貢山雲端上的咖啡莊園 未來可期
    其夜倚峰而棲,月色當空,此即高黎貢山之東峰」,向世人描述了石梯寨日可遠眺高黎貢,俯瞰大峽谷,夜可觀星辰,享靜謐的絕美景象。但隨著社會的變遷,石梯寨因距離鎮區較遠,人員分散,農地碎片,基礎設施落後,經濟發展一直比較緩慢。村民們漸漸都搬遷離村,石梯寨成了空心村,村落被閒置。
  • 《一點就到家》引爆的雲南小粒咖啡就在高黎貢勐赫
    電影講述了三個性格迥異的年輕人,把雲南咖啡作為創業項目,將擁有"遠山森林的味道"的雲南咖啡推向了全世界的故事。很多人除了種草到雲南的美景,看完電影最震驚的一點,是雲南原來真的有咖啡?而且品質非常好!有上百年咖啡種植史的雲南,終於在大眾消費者中找到了存在感。
  • ...報業集團全媒體尋走雲南之保山篇】像做紅酒一樣做咖啡 莊園...
    >  一進入新寨村,放眼望去,遍山都是咖啡樹,在一片綠色中,有兩家開放式咖啡館,售賣各式包裝的小粒咖啡。偶有外地遊客到來,喝一杯現磨的香醇咖啡,欣賞著大自然的風景,悠然閒適。  咖啡文化倡導的是一種「慢生活」,注重質的感受。
  • 保山:加快建設瑪御谷自在·懸崖溫泉半山酒店等4個項目
    培訓中,葛羿聚焦大滇西旅遊環線和半山酒店建設,立足保山文化旅遊發展實際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的新思維、新業態、新格局,運用大量案例,從半山酒店的類型、選址、規劃、設計、投資、建設及運營等方面給出了中肯的建議,為下一步保山如何以半山酒店為抓手,助推大滇西旅遊環線樞紐建設拓寬了視野、啟迪了思維。
  • 雲南保山,小粒咖啡產地之旅,有多少人知道新鮮咖啡豆是紅色的?
    來到雲南保山去看看小粒咖啡產地,高黎貢山水秀山清風景也很好。在咖啡農莊裡感受一下親手採摘咖啡豆,也是種獨特的體驗。以往都是聽說衣索比亞的咖啡、印尼的咖啡,這次我們來看看我國的小粒咖啡的生長環境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要來到雲南尋找小粒咖啡呢?
  • 高黎貢山東麓,被低估的中國暖冬旅遊勝地
    除了人們熟知的知名暖冬旅遊目的地,在滇西旅遊大環線上,位於高黎貢山東麓,還有一處被低估的中國暖冬旅遊勝地:保山潞江壩。潞江壩,傣語稱"勐赫",意為"太陽與大地擁吻的地方",地處中國、南亞、東南亞三大經濟區交匯處,依託獨有的世界級、國家級旅遊資源,實現旅遊與產業深度融合,將崛起成為滇西跨境旅遊橋頭堡、大滇西全域旅遊價值窪地、中國康養和旅居度假勝地。
  • 保山隆陽走咖啡精品路線打造莊園經濟
    坐落於潞江鎮石梯村石梯寨的保山山頂一號莊園成立於2018年7月。莊園租賃了全村所有的房屋(65院)和流轉土地(350畝),採用私人定製的運營模式發展咖啡莊園經濟,計劃總投資1億元以上,目前已完成投資2100萬元。
  • 推動保山旅遊全面轉型:大滇西旅遊環線上的高黎貢勐赫小鎮
    項目在"一帶一路"和滇西旅遊大環線發展背景下規劃全局,以高端化、國際化的前瞻性視野整體規劃布局,依託潞江壩"一山一江一壩"的獨特地貌及周邊生態、人文等優勢旅遊資源,以"一廊、兩心、兩翼"布局整體空間,構建全業態生態旅遊康養度假體系,打造集"田園康養、農旅休閒、研學教育、文旅度假"於一體的國際級生態田園康養度假目的地。
  • 喝了那麼多年的咖啡,才知道原來最好的小粒咖啡竟然在中國
    :小粒咖啡的天堂 有人說,高黎貢山東麓怒江兩側的高海拔群山是小粒咖啡的天堂,而駝峰所出產的高海拔咖啡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清淡的茉莉、柑菊和桂花香味,配以輕柔到剛剛好的苦感,高黎貢山東麓的小粒咖啡給予飲用者以清新淡雅的香味體驗和入口難忘的美妙感受,味覺體驗極為豐富,可與世界一流咖啡品種媲美。
  • 冬季去雲南保山,喝中國人自己的小粒咖啡,別再追捧外國咖啡了
    雲南的小粒咖啡很有名,小粒咖啡為阿拉比卡種,原產衣索比亞或阿拉伯半島,在中國分布在雲南、福建等省份。主要的產區是在雲南,所以說中國的咖啡豆主要產區是在雲南。雲南小粒咖啡濃而不苦,香而不烈,帶一點果味,栽培技術和咖啡風味廣受專家認可。新中國成立後,保山咖啡產業的發展歷史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
  • 保山:國產小粒咖啡的誕生地,小資情懷的照妖鏡
    有許多美景待人去發掘~保山市內可以俯瞰整個保山城市的地方。任何一座有山的城市,都會讓人有喘息的空隙。之前曾經有人問杭州與上海兩座城市有什麼區別,我的答案是,杭州有山可爬,上海有繁華如山。保山的小粒咖啡,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生果有濃烈的花果香氣。「濃而不苦,香而不烈」,這是國外咖啡專家對保山咖啡的評價。20世紀50年代末,英國倫敦咖啡市場將「潞江一號」的美稱贈評給產於保山的小粒咖啡,更是對其品質有了根本的認可。
  • 只為一杯純粹好咖啡
    有趣味問答的咖啡冷知識翻牌,所有的咖啡都是苦的嗎?咖啡是苦的,但生活是甜的。其中包含兩杯我們常會飲用的咖啡館美式咖啡,兩杯不同風味與口感的「金牌美式」,消費者在不知道具體咖啡種類的情況下進行品嘗和選擇。
  • 先搞懂咖啡豆名字的來源,再說自己是「咖啡愛好者」吧
    更有人說,懂喝之人一定是喝單品咖啡。同樣地,咖啡的學問也是博大精深。從產地、烘豆、研磨、衝泡方式,再到咖啡師的手藝等等,當中每一步都影響著一杯咖啡的風味。當中最關鍵的,應該還是看產地,只不過咖啡豆的產地,世界上會有 60 多個國家(地區)都有出產,同時按產地又可以細分成數百款,要搞懂這幾百款咖啡也不是什麼一時三刻的事。
  • 這支咖啡,充滿了菠蘿蜜加上青蘋果的清爽香甜
    譬如1866年,在一本為中國西餐廚師寫的菜譜《造洋飯書》中,就提到了咖啡的「烹飪方式」: 猛火烘磕肥,勤鏟動,勿令其焦黑。 烘好,乘熱加奶油一點,裝於有蓋之瓶內蓋好,要用時,現軋。 在這本書中,咖啡被稱為「磕肥」。書中說,烘焙咖啡,要靠猛火翻炒。
  • 一杯雲南咖啡裡的脫貧故事
    在「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的喜訊傳來之際,「復興路上工作室」與「中國好故事」資料庫聯合推出最新力作——中英雙語動畫短視頻《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講述百年前從西方引入中國雲南的咖啡豆開啟全球之旅,助力當地民眾擺脫貧困、過上好日子的故事。
  • 保山騰衝:高黎貢花海節啟幕
    原標題:高黎貢花海節啟幕  3月4日至22日,第六屆騰衝高黎貢花海節在騰衝市界頭鎮舉辦。  本次花海節依託高黎貢山「一山分四季」的神奇景觀和界頭鎮15萬畝油菜花海,將舉行「花海翱翔—熱氣球嘉年華」「星空帳篷音樂會」「花海迷宮」「花海女神跑」等系列活動,並將於花海節期間開啟2019「騰衝邀你DOU來嗨」首屆抖音短視頻挑戰大賽,花海網紅拍照點將為眾多攝影愛好者提供最佳拍攝體驗,活動期間還將設置花海房車營地。
  • 保山文旅「主官」李紹鮮 擦亮世界高黎貢山品牌建成滇西最美城市
    李紹鮮說打造「世界高黎貢山·東方黃石公園」推動保山旅遊轉型升級黃石公園被美國人自豪地稱為「地球上最獨一無二的神奇樂園」,而在雲南,高黎貢山也許能與之相媲美。高黎貢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推動高黎貢山的保護和開發,以此帶動保山旅遊的轉型升級?
  • 雲南遊學丨跟著年輕的咖啡莊園主,開啟2021年的咖啡知識之旅
    90後的他給我們帶了一場生動豐富的咖啡課,所有的課程內容都來自他在莊園裡實操的真是經驗,從咖啡豆的誕生,聊到處理法和風味的形成,各種不同的發酵酶對咖啡的實驗影響,一起杯測了他悉心種植和處理的20多支特殊處理法咖啡豆。  王一含和他的希音莊園是雲南保山非常年輕的一個團隊,但也非常有創新和實踐精神,他們對於咖啡的熱情和專業態度也感染了我。
  • 夏日魔都美飲:請給我的朋友一杯手衝咖啡
    COFFii & JOY是百勝中國旗下手衝精品咖啡品牌,成立於2018年。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杭州等城市均開設有獨立門店。 咖啡作為世界三大飲品之一,有著不同小覷的市場地位。在咖啡普及率較高的國際市場如歐洲國家,人均每天3杯咖啡,而在中國,人均1年僅4杯咖啡,可見中國的咖啡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
  • 「裡山微田」來自臺灣花蓮富裡鄉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裡山微田以「新鮮、在地、環境友善」為理念推動,打造出連松鼠也愛吃的咖啡,透過包裝圖樣闡述故事、品牌活動中深植理念,藉此引導大眾了解一杯在地醇香咖啡背後所蘊含的精神、以及「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 圖1 裡山微田 – 仲夏樂派對.臺灣咖啡豆除此之外,裡山微田更是全臺首座通過「裡山倡議」的咖啡產地。座落於臺灣花蓮縣富裡鄉,由花東縱谷、海岸山脈環繞,擁有豐富生態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