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一個人財富的,並不是勤勞也不是努力,而是要謹記這4條天規
看了古今中外,心知肚明的人都會發現,在人生之路上能做決定的成功者都是熟讀一本書的,比如古代的孔子、鬼谷子、三國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再比如今天的李政道、楊振寧、馬雲。
四庫全書評《易經》為無器,有多種用途,包括古代帝王的學問、治軍軍事、宇宙天文、哲學、醫術、命理佔卜、經濟、文化、音樂、數理等,如果只是用來算命,那就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諾貝爾獎得主——查理.威爾海姆點評道我國的《易經》:「知識經濟正在改變我們的時代,但很多人卻不知道:這場給我們帶來巨大衝擊的革命,確實得益於中國古代偉大的經典《易經》。
「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也是人生道路問題的「答案書」馬雲曾說人生道路的重要決策就是要「易經」,三國諸葛亮精通「易學」,著有「八陣圖」,魯迅先生曾說,不讀易經,就不懂得中華文化,就不能在中國社會生存。
共64卦,對應著人生道路上的64種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等方面的基本規律。無論微商、經商、學習,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困境,你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解決之道。
不是勤勞和努力決定了一個人的財富,而是依靠這四條天規,君子以厚德載物。中華傳統文化以修身立德為目的,大地之所以能夠承載自然萬物,是因為它有敦厚的品格,如果沒有品格,它就無法承載財富和幸福。即使你賺了再多的錢,但是行為不檢,這些錢還是會失去,甚至帶來災難。
居上而不驕,居下而不憂。假使能有高人一等的自豪感、無憂無慮的屈居人下、終日勤勞、時刻警覺、自強不息、時時刻刻反省,即使遇上兇險也能倖免。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個詞的意思就是說,人家積德很深,福報一定很大,子孫後代都跟著沾光。
在我國幾千年來,這種因果報應的觀念一直是教化的目的,並非佛家傳下來的。學中華傳統文化,就是要做一個好人,好人有好報,壞人也有壞報。
這裡所用的「餘」字,即不一定要報在當生,也很可能要報給子孫後代,所以我們看孔子的家譜,兩千多年來,一直是長盛不衰,成為我們國家最早的家譜。
順天者,人之常情;順天者,人之常情。
順天者,即按照天道的客觀規律行事,注重生存,順應自然,尊重規律,以「道」守義。這也可以理解為,懂得借勢,順勢而為,而不是逆天而行。
與人相處,就是要講人性,講人品,講人情,才是處世之道。順其自然,可以利己而不損人,管理人脈,做順其自然之事,以求人和。
所以才有了事業的成功和人生的快樂。只要家裡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相信大富大貴遲早會來的。上述四條天規,句句深奧,流傳千古,更為我們指明了人生的正確方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辯證法」和「方法論」。
每個人都可以自我對照,看自己是否能理解這三個字,然後舉一反三。如果你能明白一個句子,代表你已經明白了,那麼你的生活就不會再平庸,再富裕,再富有。
周圍很多朋友都說自己想學易經,但一看到上面的字就退縮了,因為一點也看不懂,我剛開始學的時候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所以,我總是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的《易經圖解》,普遍反映都是完全沒讀過的,因為文言文的原因造成的閱讀困難。
本套書以圖解的方式,精彩的圖片,深入的解析,使書本內容變得生動,簡單。基於對原書內容的尊重,並以實例教你如何分析問題,將易經中晦澀無味的內容,變得人人都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著實讓我受益匪淺。
假如有同樣煩惱的朋友,也可以選《圖解易經》看。只要99元,一頓飯的前,就可以讓自己受益一輩子,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