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百年校服史

2022-01-15 維港觀察

在香港,校服百花齊放,身著旗袍長衫、百褶裙、水手服的女生,以及襯衫西褲、白襪黑鞋的男生,看起來盡情展示青春年少風採,卻也暗藏規範,裙長、襪高、皮帶扣,這些細節都有講究。

說起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校服不僅是學生身份的象徵、青蔥歲月的印記,也是學校的招牌,校風校格融於一件衣衫。


長衫——斯文

80多歲的林松坡是香港老牌校服公司「金綸」的創辦人,經營校服生意超過半世紀,委託其製作校服的200多所香港中小學、幼兒園中,不乏拔萃、聖士提反、協恩、德望等名校。


林松坡抖開一件蔚藍色的長衫。 「這是協恩女子中學的,略微收腰。聖保祿的裙角不同,真光的是淺藍色。教會學校或佛教團體辦學要求嚴格些,裙長最短也要及膝,或過膝兩、三英寸,這也對,斯文些嘛!」


這種形似旗袍、帶有民國風味的長衫,以香港真光中學的校服為典型代表之一。該校由1872年在廣州創立的真光書院發展而來,二戰後確立長衫校服,一直沿用至今。真光希望將學生培養成淑女,創校之初曾提倡「語禁高聲,喜禁大笑,行禁闊步」的校風。


「一看穿長衫就知是老牌中學了,女孩子穿上不會大步流星。」林松坡笑說。據他觀察,越是歷史悠久、聲望高的學校,越不會輕易改動校服,有人認為這是保守,但學生和家長大多認同。畢竟,穿上這身校服也是種榮耀。

連衣裙——耐穿

學生統一著校服,被視為體現「一視同仁」的教育理念。香港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校服的誕生,據說緣於八九十年前,由幾個家境優渥的學生設計長衫校服並建議學校採納,以提倡儉樸之風,減少貧富歧視。

「質優價廉,最重要耐穿。」林松坡認為這是校服的首要原則。他拎出一件裙擺帶藍色滾邊並配有一條藍腰帶的白色連衣裙——這是拔萃女書院的夏季校服,售價100多元(港幣,下同)。看上去像棉布質地,林松坡摸了摸,搖頭說:「不是純棉,是人造纖維「的確良」,不會縮水掉色,還不易起皺。」

香港中學生置辦一套冬季校服,包括襯衫、羊毛衫、外套、西褲、領帶等,再加上運動服,總共花費七八百元,夏季則差不多是一半價錢。

通常,香港學校會通過招標形式,請多間校服公司報價,如何選擇,全由家長決定,學校不會強制要求在某一家校服店購買。林松坡說,校服加價幅度每年不會超過通脹。


時裝——個性

自上世紀50年代起見證香港校服「進化史」,林松坡感慨道,校服款式層出不窮,走向時裝化和個性化。上世紀70年代,金綸曾為新法書院設計了一套水手服——白色百褶裙,配海軍風藍色襯衫,「可以說引領一時潮流。」


隨著新法書院停辦後,藍色的水手校服亦成為絕響,但他說,近年很多校服用料已改變,例如有圍邊、格仔花紋,顏色亦不再深沉。

慢慢地,學生、家長也可參與到校服設計中,還有學校專門請公關公司做形象顧問,為學生設計校服。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曾開風氣之先,設計了一系列T卹、裙子和西褲組成的校服,學生可自由配搭,一周五天不重樣。


同時,近幾年學生校褸亦有換新裝的趨勢,例如不少學校放棄舊款絨校褸,改用外形新潮、仿效運動外套的新款夾棉校褸。林松坡表示,夾棉校褸的表面為聚酯纖維(Polyester),較舊款絨校褸輕身和舒適,亦較為保暖,加上與運動外套相若,故近年深受家長、學生歡迎,學校亦紛紛改用新校褸。


他說,「部分學生特別抗拒校褸,冬天寧願穿多件冷衫,特別是中學的女生,覺得校褸又厚又不漂亮,但我始終覺得絨制校褸有校徽、西裝款式較為好看,感覺新款夾棉校褸太似運動服,例如參加典禮時也有礙觀瞻。」他又笑說,校服另一變革就是尺碼越做越大,「現在多了肥仔肥妹,男生腰圍不少是30或以上,皆因小孩營養充足快高長大。」


歸屬感最重要

金綸現時為超過200間學校設計和縫製校服,當中不乏如拔萃男女書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德望學校等名校。林松坡說,「我比較喜歡名校校服,一方面學校歷史悠久,傳統無得代替亦不可以輕易改變,一望校服便知是什麼學校,見校服即知尊重,學生亦想讓人知道自己是名校生,校服已是名牌代表,一穿上身就有一種榮耀感。」


他指出,傳統名校如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協恩、英華女校等,多年來以藍色旗袍作校服,另如女拔萃則為藍領白色全身裙,歷史較悠久的學校堅持長衫、旗袍,反映學校對傳統重視。不過,不少學生總愛束裙剪褲衝破限制,但林松坡強調,校服是規範的象徵,是屬制服的一種,不可能像時裝一樣新潮美麗,最重要是有歸屬感,不可太靚、太潮盲目追逐潮流。


哪間學校的校服最漂亮、你最喜歡?面對這樣的問題,「老行尊」林松坡先是答:「我無所謂的。」緊接著,他說,「學生穿件件都好看,有句話說得好,十八無醜女。」


本文轉自公眾號:香港傳真

        從香港看中國。我們在維港內外為你捕捉劇變中國全景圖背後的微表情,或許陌生,卻不失真 !

相關焦點

  • 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什麼年代的校服最好看?哪些學校的校服最好看?
    原標題: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什麼年代的校服最好看?哪些學校的校服最好看?   中國學校的校服一直貧乏,很多人小時候的慘綠記憶是每逢六一兒童節就要被逼穿上白襯衫藍褲子白球鞋,男女不辨,讓人厭煩。
  • 香港校服穿越史
    當中國的運動校服十幾年來一成不變時,香港的校服已經隨著年代的變遷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經典!開聊香港校服之前,先說說香港的教育制度:香港教育主要由香港政府教育局管理,現行制度上大致分為學前教育、12年免費教育以及專上課程,其中12年免費教育包含6年小學教育以及6年中學教育。每個學校都有各自設計的校服,有些是我們內地人看到會充滿質疑的:天哪!這是校服?
  • 香港校服 五花八門 暗含規矩
    照片為香港中小學校服在香港,校服百花齊放,身著旗袍長衫、百褶裙、水手服的女生,以及襯衫西褲、白襪黑鞋的男生,看起來盡情展示青春年少風採,卻也暗藏規範,裙長、襪高、皮帶扣,這些細節都有講究。  說起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校服不僅是學生身份的象徵、青蔥歲月的印記,也是學校的招牌,校風校格融於一件衣衫。
  • 校園文化香港校服的變奏曲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香港學生的校服。在香港,校服百花齊放,身著旗袍長衫、百褶裙、水手服的女生,以及襯衫西褲、白襪黑鞋的男生,看起來盡情展示青春年少風採,卻也暗藏規範,裙長、襪高、皮帶扣,這些細節都有講究。說起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校服不僅是學生身份的象徵、青蔥歲月的印記,也是學校的招牌,校風校格融於一件衣衫。
  • 香港校服: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碰撞
    from yook:"香港的校服,混合著市井香港的傳統,與英國風格的西化。大多數中小學及幼稚園都需穿校服,特別是女生校服的款式,種類繁多,制服、連身裙、校裙、水手服,還有中國經典的旗袍校服。香港本島 -- 灣仔區 -- 香港真光中學 香港真光中學的校服可以說是香港最典型也是最有名的旗袍校服,是水藍色的旗袍。
  • 看看香港的校服,這樣的青春才是最美好的樣子
    利華,正心誠意歡迎點擊藍字關注說起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
  • 又到開學季 來看香港這些獨具特色的校服
    開學時,學校一般都會為新生發統一的校服。在香港,由於學校類型眾多,校服的風格也各不相同。身著旗袍長衫、百褶裙、水手服的女生,以及襯衫西褲、白襪黑鞋的男生,看起來盡情展示青春風採,卻也暗藏規範:裙長、襪高、皮帶扣,這些細節都有講究。女生校服旗袍——素雅復古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
  • 日本的天價校服火了,咱香港的校服也不能輸!
    今天,圈妹就和各位港漂們來聊聊香港校服的那些事!   在香港,大部分的中、小學及幼稚園都只指定校服樣式,不規定品牌。價格上,香港學生的校服價格比較親民,大部分家庭都能接受。
  • 中國校服的發展史,一百年時間裡我們的校服都經歷了什麼!
    在中國,校服不僅是文化和教育的縮影,也是歷史的縮影。校服的顏色款式在不同的時期都有所不同。一百多年前,校服的出現代表了社會的進步,一百年之後,校服的風格成為師生家長們討論的主題。讓我們來看看中國校服一百年的歷史,看看是否有你喜歡的校服風格。
  • 香港學生的校服,原來都有100年歷史演變了……
    在香港,校服百花齊放,身著旗袍長衫、百褶裙、水手服的女生,以及襯衫西褲、白襪黑鞋的男生,看起來盡情展示青春年少風採,卻也暗藏規範,裙長、襪高、皮帶扣,這些細節都有講究。說起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校服不僅是學生身份的象徵、青蔥歲月的印記,也是學校的招牌,校風校格融於一件衣衫。
  • 《中國校服進化史圖鑑》
    校服無疑是文化、教育、歷史的縮影,天下校服一抹多,試問哪家最強?最正統的英國校服,最sexy的泰國校服,最原生態的不丹校服,最...(不可描述)的中國校服,B姐帶你一起盤點各國校服之風騷。最早出現校服文化的就是英國了,大概500年前就有校服,甩開其他國家校服72條街。沿襲英倫皇室制服風,自帶優雅貴族氣息。
  • 日本校服百年史:JK制服將成消逝的風景?
    「初中三年,我都沒法穿本就屬於我的男士校服。穿著不屬於我性別衣服的這些日子,我已經把自己的心都殺死了。」 黑丸說。在日本,無論是私立還是公立,幾乎所有的中學都會要求學生穿上校服,這樣的規定,已經持續了一百多年。對校方而言,獨一無二的校服既可以提高學校的吸引力,又能讓學生從著裝出發遵守規章制度。穿著同樣校服的學生們就是學校的代表,是一個集團。
  • 香港校服:中華校服的璀璨「東方之珠」
    大部分學校都規定學生須穿著校服,亦分為冬夏季兩套款式來配合各個季節。此外,不同學校的校服各有特色,包括旗袍長衫、水手服、格子裙等。香港四間「真光中學」一直以藍色旗袍校服聞名,具有濃厚的復古風味。香港真光中學由1872年在廣州創立的真光書院發展而來,「二戰」後確立長衫校服,一直沿用至今。
  • 香港十大特色女生校服
    在香港,大部分學校都規定學生需要穿著校服回校,亦分為冬夏季兩套款式來配合各個季節。
  • 開學季看香港校服,那是旗袍風、水手風、蘿莉風……
    中國香港的校服則是這樣的.香港第一間規定學生穿校服的學校是「聖保羅女書院」(現在的「聖保羅男女中學」),該校於1918年起要求學生穿校服。從翌年的畢業照中可以看出,女生校服已改為旗袍,男生的校服則是襯衫搭配西褲。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香港人口不斷上升,政府和團體不斷開辦學校,僅是同一區就有十多二十間學校。為了區別不同學校的學生,校服變得更加重要。
  • 香港黑社會百年進化史
    元好項目.洪門子弟在1911年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中做過貢獻,近代三合會由於再沒有崇高的政治理想維繫,已逐漸演變成從事非法活動的集團,以牟取金錢利益。而三合會的英文名「Triad」,是由在香港的英國當局根據其名稱和旗幟命名的。19世紀中期是香港黑幫的孕育時期,當時香港開埠,西環和上環一帶多為碼頭,搬運工雲集,都是些四肢發達的健碩男子,經常為爭奪活計而械鬥,打著打著就打出了幫派。
  • 中國校服百年變遷,總嫌棄咱們的校服醜?看完後我錯了!
    中國校服百年變遷,總嫌棄咱們的校服醜?看完後我錯了!在我們的印象裡,我們的校服都是松松垮垮,寬寬大大的,一度認為我們的校服一直以來都是這麼醜。其實縱觀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咱們的校服並不醜。說起校服,你一定不敢相信在清初的時候就有了校服,那時的校服便是常見的長袍馬褂,而穿在女學生的身上就成了寬大的旗袍了。翻看曾經的老照片,20世紀初開始出現校服則是漸漸地有了現代服飾的影子了,那個年代正值新文化運動,有很多西學傳入中國,當然也包括當時的教育制度和學校文化。
  • 校服華麗變身旗袍,這樣的校服你喜歡嗎?
    今年四月,真光中學成立女子書院,女生們的校服就來了一個大轉變。真光是1872年創辦的,這是嶺南地區第一所女子學校。真光在初辦的時候,它的校服就是旗袍。南都原創2016-05-25 15:15南都訊 記者吳廣宇 百年長堤真光中學內,近日多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學校女生校服逐步更換淺藍色旗袍裝,切合該校打造廣府文化特色教育的主題。
  • 可愛的公仔,清新的校服,香港學校開學前的儀式感
    昨天學校通知家長領校服,家長因為人在內地,就委託我們幫孩子帶領。看到校服的那一刻,就想著假如是家長和孩子看到的話,應該會迫不及待拆掉包裝盒,先穿上身試試再說。說到這裡,Sophie就想和大家聊聊關於香港的校服那些事!校服,是很多人的集體回憶。走在香港街頭,偶而能看到穿著藍色旗袍的女生,旗袍作為校服,在內地鮮少見到,但在香港,卻是一道街頭風景。
  • 香港校服故事:東西方文明交融 街頭一道特別風景
    資料圖片   踏入9月開學季,款式各異的中學校服再次成為香港街頭一道特別的風景。或一襲藍色長衫、白色旗袍,或靈動的蘇格蘭裙、標準的襯衫西褲,香港的校服既有傳統元素與英倫風格的碰撞,也蘊含細緻而嚴格的校規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