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了!陝西這位德國女外教亮相媒體,簡直「女神級」顏值
9月13日,陝西衛視《絲路新周刊》專題報導了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德國外教史黛菲·萊曼「熱愛中國、熱愛教育事業、積極投身中德文化交流」的事跡。節目現場報導了史黛菲·萊曼的德語課堂、西餐禮儀示範課和參加武術協會練習武術的場景,並通過師生訪談,展現了史黛菲·萊曼深厚的中國情懷以及她與學生之間的濃濃師生情誼。
-
中德交通運輸領域合作系列報導之內河航運篇
若不是翻開已泛黃髮脆的歷史檔案,鮮少有幸直觀感受30餘年這一時間刻度的動人意味。中德內河航運合作自上世紀80年代始,其間往來參與者多達數百人。輕舟已過萬重山,中德友誼故事還在繼續。這對於當時我國內河航運發展,無異一場甘霖。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德松花江航道治理合作結項。自此,松花江上暢行的船舶提升到千噸級,中德技術合作取得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2007年,交通部邀請德國專家來華參觀三峽工程,就船閘建設、遠程操作及船閘運營管理等開展技術交流。
-
中德交通運輸領域合作系列報導之內河航運篇 大江行船 有德為鄰
近年來,中德交通運輸領域技術交流、人才培訓等多方面合作走實走深,為增進中德兩國人民友誼及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支撐保障。近期,中德將舉行新一輪交通部長會談。今日起,本報將重點圍繞內河航運、綠色物流、新技術合作三大主題,刊發3期系列報導,生動展示中德交通運輸領域合作成果。敬請關注。
-
中德清潔水創新研究合作項目在同濟大學正式啟動
新華社上海1月10日電(仇逸、黃艾嬌)被列入首輪中德政府磋商專項內容之一的「中德清潔水創新研究合作項目」,10日在同濟大學正式啟動。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和德國聯邦教育研究部部長安奈特·沙萬出席合作啟動儀式。這一合作框架下的2個《諒解備忘錄》一併籤署。
-
中德項目在永川職教中心開班授課 開啟中德合作新篇章
11月1日,重慶永川職教中心實訓室,中德數控班學生正在德籍教師史蒂芬•曼寧(Stefan MEINING)先生的指導下學習金屬切割技術,一位翻譯隨時將德語譯成漢語。這是「重慶中德專業技術培訓中心」項目(簡稱中德項目)實訓課場景。該項目入駐永川職教中心,將助力中國西南部現代職業教育高地,為「中國製造2025」輸送智能製造骨幹技術人才。
-
講述中德經濟合作的精彩故事 ———訪中德生態園媒體主管、德語...
這就是令人震驚的中國速度。」狄沛感慨說道。1995年至2018年,狄沛就職於德國OWC對外經濟出版社。1997年,他和同事共同創辦了《中國之窗》(原名China Contact)雜誌。這本德語經濟類雜誌主要報導中國的經濟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建設成就和中德經貿合作發展商機,在狄沛的努力下,雜誌已成為德國向德語地區企業詳盡介紹在華投資、中國經濟發展、經濟貿易等信息的重要平臺。
-
青島市外辦:搭建「空中走廊」,建設「國際客廳」 全力打造中德合作...
一、堅持危中尋機,搭建疫情下中德交流「空中走廊」 德國是我國在歐洲最大經貿合作夥伴和投資、技術重要來源地。疫情發生後,為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兩國領導人多次通話,雙方政府確定建立中德「快捷通道」,以幫助有需求的企業加快復工復產。
-
東方衛視報導「知行中國」-完美世界中美青年菁英項目啟動儀式
12月19日,東方衛視《看東方》欄目報導了中美人文交流合作的新成果,「知行中國」-完美世界中美青年菁英項目於12月17日在美國國會大廈舉行啟動儀式的新聞,深度解析了該事件對中美人文交流產生的積極影響。「知行中國」項目是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之一,也是當前中美教育交流領域的重點項目。 東方衛視報導援引郝平副部長在啟動儀式的致辭說,在政治互信與經濟合作之外,人文交流已成為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第三大支柱。實際上在今年北京舉行的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中,兩國達成104項成果。郝平副部長相信,這一新項目將增進兩國人民的了解。
-
中德交通運輸領域合作 | 大江行船 有德為鄰
近年來,中德交通運輸領域技術交流、人才培訓等多方面合作走實走深,為增進中德兩國人民友誼及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支撐保障。近期,中德將舉行新一輪交通部長會談。今起,我們將圍繞內河航運、綠色物流、新技術合作三大主題,刊發系列報導,向大家展示中德交通運輸領域合作成果。本期介紹中德內河航運合作的那些事兒。
-
德國呂貝克大學報導我校生命學院雷射納米醫學領域合作科研項目
近期,德國呂貝克大學(Universität zu Lübeck)報導了與我校生命學院張鎮西教授團隊在雷射納米醫學領域中的合作。報導稱,德國呂貝克大學生物醫學光學研究所Vogel教授課題組與西安交通大學生命學院生物醫學光子與傳感研究所張鎮西教授團隊成功獲批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德科學中心設立的中德人員交流項目(Mobility Program),生命科學領域當年僅批准了11項,並介紹了雙方從2004年以來的合作歷程。
-
煙火氣、大眾臉,《中德製造》打造同類節目新語態
「在中德兩國不斷深化合作的背景之下,深圳衛視順應國家的發展,走出來,把國際上的一些先進理念、擁有先進管理經驗的企業,介紹給中國觀眾,在擴大眼界、傳授經驗這方面,我相信這會對中國的製造業發展做出很大貢獻。使人們不一定到國外,就能了解國外的情況。」這是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對深圳衛視紀錄片《中德製造》的評價。
-
清華·貝爾中德聯合攝影藝術研創項目在清華大學啟動
主辦方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馬賽教授和德國貝爾藝術中心代表皮艾爾﹒布蘭科特博先生在現場舉行了合作籤約儀式,並在現場與嘉賓分享了此次研創項目的精彩亮點。多位知名攝影藝術家、策展人、藝術評論家、美術館館長、藝術拍賣機構代表、攝影相關製造企業的代表到場,與國內十多家藝術與攝影類媒體代表一同見證了清華﹒貝爾中德聯合攝影藝術研創項目的正式啟動。
-
駐法蘭克福總領事訪明斯特 促中德優勢項目合作
駐法蘭克福總領事訪明斯特 促中德優勢項目合作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4日 23:14 來源: 來源:中新網 貝特霍爾德 提爾曼市長表示,很高興李海雁總領事一行到明斯特訪問,希望通過與李海雁總領事的會談,有助於明斯特今後與中國的友好交往,建立優勢項目的合作。
-
中德籤署19份合作文件 細化滬杭磁浮鐵路合作
相關新聞: 溫家寶和默克爾三談世界盃 西門子主席評默克爾訪華:中德「對話非常重要」 中德細化滬杭磁浮鐵路合作會議期間,雙方針對兩國高技術及重要產業領域的合作與發展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溫家寶總理和默克爾總理親臨論壇,就進一步發展雙邊友好關係、加強經貿合作發表了重要講話。 溫家寶總理在致辭中提出,隨著雙方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入,中德高技術對話論壇的合作範圍也在不斷擴大,為適應兩國合作新形勢的要求,從下屆開始,將論壇更名為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
-
2020中德高端製造峰會:謀國際合作智聯之道
項目籤約。 王剛 攝 德國駐上海總領事歐珍博士(Dr.Christine D.Althauser)表示,德國和浙江有著商務、科技、文化等多領域多層次的往來,至少有600多家德國企業目前已經在浙江落戶,這證明德國和浙江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在這個牢固的基礎上,雙方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而且可以進一步擴展和深化雙邊合作。」
-
習近平:中德務實合作的效應是一加一遠遠大於二
新華網北京3月29日電 據新華社「新國際」微博報導,習近平28日在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會見記者時,引用德國諺語說:「一個人努力是加法,共同努力是乘法。」他說,中德關係發展到今天,兩國務實合作的效應不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於二,而是遠遠大於二。
-
中德科學院共辦首屆雙邊研討會 發表《北京宣言》加強合作
中德科學院共辦首屆雙邊研討會 發表《北京宣言》加強合作 2019-宣言指出,人類正面臨著一系列具有全球影響性的嚴重挑戰。加強基礎研究、促進科學進步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面向未來,中德兩國科學院將積極倡導和加強在促進科學發展和加強基礎研究方面的合作。 通過《北京宣言》,中德兩國科學院共同提出三項倡議:一是加深對科學與基礎研究重要性的認識;二是推進協同而負責的科學研究;三是為科學進步創造鼓勵的環境。
-
中德攜手·智造未來
本次峰會以「中德攜手·智造未來」為主題,依託中德智能製造聯盟專家委員會,積極打造聯動的中德國際合作平臺,有序對接德國優質製造企業和項目資源,切實帶動區域產業結構升級與經濟轉型發展。峰會上,「中德智能製造產業協會」隆重揭牌、《2020中德智能製造研究報告》發布。
-
「火了」昨晚,廣東衛視報導了恩平這一盛事
10月27日晚,廣東衛視《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在江門揭牌》為題,聚焦報導廣東衛視《晚間新聞》視頻來源:廣東衛視
-
植物蛋白科技項目投資合作協議籤約儀式舉行 青島中德生態園將打造...
原標題:植物蛋白科技項目落戶青島中德生態園,將打造世界最大芝麻加工產業基地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12月16日,植物蛋白科技項目投資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中德生態園舉行。中德生態園與國仁食品河北有限公司、北京超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就生物蛋白科技項目籤署投資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