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數學(高數線代)直觀理解(一)

2021-02-19 數學算法俱樂部

日期:2019年3月27日

正文共:2309字27圖

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來源:Genius

日前看到有個初中數學問題推到了我的Timeline上,問:係數為啥叫係數?

我腦洞炸裂靈感迭起,心情如電火花一般激靈四射,又為見到這麼古老的問題痛哭流涕——想我有多久沒有問過這種問題了,從小到大,問出來也得不到滿意的解答吧。

那麼現在我就從回答這個問題開始,談談直觀理解《高等數學》《微積分》的相關知識。但必須提的是,直觀是不嚴謹的,千萬不要看了這篇文章後腦洞大開搞出什麼數學民科來,那可就糟了。

係數,你可以認為這裡是「萬千變化繫於一數」的用法。一個函數就是一個變化,這個變化繫於此數,簡稱係數。又可以說,一個函數是一個對應關係,關係數,簡稱係數。

其實能問出「係數為什麼叫係數」的人肯定也能問出「函數為什麼叫函數」。後面這個問題其實更了不起,因為可以引出「泛函」的概念來,也許以後我會試著仔細寫寫這個。

y=2x,你告訴我,這個函數的變化快慢是由什麼決定的?

沒錯,2.

那呢?這裡有兩個x,每個x的變化的快慢都是由對方決定的,第一個x的變化快慢是x倍,第二個x的變化快慢是x倍,一共是?

2x倍。

呢?這裡有三個x,每個x的變化快慢都是,所以總變化快慢是?

嗯…….

於是我們推出來兩個規律:

的變化率就是它自己,要理解的話得花大篇幅解釋e這個東西,在這裡就不提了,反正記下來也挺簡單的。

至於三角函數的變化率,你畫個單位圓看看就能明白為什麼sin的變化率就是cos,cos的變化率是-sin。如果不記得單位圓定義的……跳過。

有的時候我們會需要這樣的情況:,現在我問你,這個函數裡,x的變化快慢被什麼決定?

你很快可以得到答案,第一項有3個x,每個x的變化都是,第二項裡有兩個x,每個x的變化都是2xy,所以總變化是,同樣的,我們其實也可以問,在這個函數裡,y的變化快慢被什麼決定?顯然是。然後函數總的變化快慢是多少呢?

寫到這裡莫名其妙就得出了偏導數和全微分公式。用表示x的偏導數(變化率),表示y的偏導數(變化率),在處的全微分公式寫做。就是說這個函數的增量等於x的增量加y的增量。好吧,一個知識點就這麼完了,是不是有種感覺什麼也沒說的感覺?沒錯你相信我,真的就只是造出了幾個術語,搞出了幾個符號,內容就是我們說的那樣,那麼的……廢話。其實我一直不喜歡這種寫法,但我沒有發明符號的閒心了,就姑且這麼用,反正聽他們那些前輩說用多了還覺得挺美。

有的時候我們常常做這麼一件事。那就是,一個量根據一個法則在變化, 從某處到某處這個量變了多少。

比如f(x)從a到b一直在連續變化,問從a到b一共變化了多少?

你也許會說,這不是廢話麼,用f(b)-f(a)不就求出來了嗎?

那麼恭喜你,你以一人之力,發明了牛頓萊布尼茲公式。

牛頓萊布尼茲公式是怎麼說的?它說從a到b每一處的變化累積起來,就是f(b)-f(a)。

那由此還可以想到什麼「廢話」嗎?

當然還可以,這種廢話簡直無窮無盡,比如。

u的變化使得v變化的量,加上v的變化使得u變化的量,不就是變化的u和v彼此使得對方變化的總量嗎?很自然的有

我推出這個公式後的第二天,老師教了我們分部積分法。

我:……

至於無窮小量,極限,微元這些,我是不太想在文章裡提的。一來我沒有能力換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等價地表達出來,總覺得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二來我如果按書上的在這裡寫一遍,那我這篇文章還不如不寫。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不談極限,我們怎麼討論極限的相關知識?

伯努利說,對對對,你不講極限,怎麼跟別人講我的法則?

這個法則現在我們叫洛必達法則,充分說明我們如果足夠重視每一句廢話,在嚴謹地證明後早早發表,很可能就能冠名一個東西。單單從直覺上來說,洛必達法則是在反著說這麼一件事情,兩個量從0開始變化的那一瞬間,速度的比例是多大,那麼變化的比例就是多大。如果他們變得無窮大,亦同。我們對照著看一下:

如果,在點a的某去心鄰域內兩者都可導,且存在,那麼有

翻譯:如果兩個變化在某處都趨向於0了,而這個時候他們是光滑地變化著(不是突兀地變化),那麼在最後到0的前一瞬間,它們的比例就是他們速度的比例。

這種描述其實很原始,有點像牛頓時代的描述。從這個例子其實可以看出,極限的提出還是很重要的。

說起變化,我不由得就想起了我們小時候經常會思考的一個問題。

如果我們知道某一點的變化率,知道這一點變化率的變化率,又知道這一點變化率的變化率的變化率……那我們是否可以知道這個點經過一段時間後變到了多少?

換個表達,假設我們要知道x時的情況,但我們只知道時候的,然後我們還知道時候的變化,變化的變化……直到任意階變化我們都知道,那麼x的情況我們有理由不知道嗎?

試試看好了,首先,已經有了,這一點的變化率是f'(x0),到x一共是變化了,然而,f'(x)並不總是f'(x0),它是在變的,在處變化率是f(x0)'',這個變化率使得f(x0)'一共變化了,同樣,f(x0)''也是變化的,f(x0)''一共變化了。總的來說會寫出這樣的式子:

算一下,

……

這不就是泰勒公式麼!

這個東西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寫著寫著就寫出來了,我看了看應該是沒錯,有錯請儘快告知……這種寫法你可以理解為泰勒公式的另一種形式。其實自己能推理出來的話,這個形式是很親切而自然。

最後,為了能寫出對大家更有幫助的文章,大家可以在評論區多留言給我提出意見和建議。

-- End --

更多精彩:

☞ 如何用數據分析找到妹子(漢子)?

☞ 俗語新解,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

☞ 從輸入 URL 到頁面加載完成的過程中都發生了什麼事情?

☞ 那些計算機界的偉大女性

☞ PCA的數學原理

☞ Leibniz 如何想出微積分?(三)

相關焦點

  • 知乎熱議:高數、線代應該成為計算機專業學習的重心嗎?
    【新智元導讀】數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對於從事IT行業的人來說,像高數、線代這種基礎數學課程,應該被視為重中之重嗎? 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你覺得求學期間哪門課程最重要? 你又將哪門課程作為學習的重中之重呢?總有人推薦計算機學生把重點放在高數和線代?
  • 大學高數:你們高考數學其實不難的
    今年高考數學科目一結束,網上就掀起了熱烈的討論。「維納斯有多高?」「全國卷數學考了朵雲!」「數學試卷出現物理題!」大家普遍認為今年高考數學很難,而且不按常規出題。各種調侃,居然把數學帝「葛軍」也拉進來了,害得他本人發文澄清闢謠。闢完謠之後,還說明了一下高考數學其實不難的,完全不超綱,只是你們的大綱不夠大,不夠全而已。其實,高中數學還屬於中等數學範圍之內的,大學的高等數學才算進入難的級別。
  • 高數掛科不是你的錯——從數學史看微積分教學
    如果你是在中國接受的高等教育,那麼這本書很有可能就是你大一入學後用到的高數教材,這也就是江湖人稱「同濟版」的《高等數學》。而對於大學期間高數戰五渣的我來說,這本書也是虐了我千百遍的噩夢之一。大學畢業後,由於工作中不再使用數學,因此我的高數記憶迅速流失,畢業十餘年後,我的大腦中關於高數隻剩下一個詞——學過。
  • 大一學生覺得高數難的原因是什麼,學好高數需要注意這四點
    大部分工科學生,在大學中,高數、線代、概率是必修的三門課,也是考研數學要考的三門課(數二不考線代),在這三門課中,高數是最先接觸到的一門課,其實論起難度,線代和概率的難度也不低於高數,但從期末考試成績來說,線代和概率的不及格率卻低於高數,或者說考得比高數好(葉秋學校的歷年統計情況)!
  • 「高數+線代+概率論」考前急救包!幫助你不掛科~
    在大學裡,《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這三門學科是大多數同學的必修課。總有同學抱怨高數好難、學不會,概率論好複雜,怕考試掛科,給我們後臺留言尋求不掛科的方法。我懂你們的,想當年,高數也是我的夢魘,但所幸沒掛科。那麼我這個上課不認真聽講的人,是如何做到不掛科的呢?
  • 知乎熱議:微積分、線代應該成為計算機專業學習的重心嗎?
    【導讀】數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對於從事IT行業的人來說,像高數、線代這種基礎數學課程,應該被視為重中之重嗎? 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你覺得求學期間哪門課程最重要? 你又將哪門課程作為學習的重中之重呢?總有人推薦計算機學生把重點放在高數和線代?
  • 寫給大一學生——高數如何自救
    不僅菜在沒有數學天賦上,也菜在自己沒有上心去學。高數上和高數下一個76,一個78,都是4學分的課,績點被拉得非常慘。基本上大學高數我都是靠著高中數學底子在考的,勉勉強強考了這麼點分。說句題外話,數學建模雖然涉及到高數線代概率論等等一堆學科,但得獎和這些都沒關係,比如說我得了國二,但我線代概率論高數沒一個超過80分的。
  • 值得一看,25張動圖更直觀的理解初中數學
    同學對於初中數學各種公式定理掌握的如何呢?有不少同學對於這些很不擅長,林老師今天給大家分享25張動圖,能幫助同學們更有效的理解初中數學的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這個可以用非常直觀的作圖法來表示出來:一段繩子,兩端用圖釘固定起來,用筆繃直繩子之後,移動筆形成的曲線就是一個橢圓。
  • 美國教育家建議大學刪除高數,教授更多實用的統計學課程
    尤其是在美國大學,教學不及格率逐年上升的情況下,高數課程也不再適合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那麼是不是該改變教學方式,還是應該徹地取消某些課程?皇后學院的一名政治學教授安德烈認為,大學應該刪除高數課程,代之以日常更實用的學科,比如統計學
  • 高數是最難的嗎?數分還難!高數難主要由於這三點
    上大學時葉秋完全沒感覺,因為葉秋學的是數學分析。數分難不難?說實話,對數分葉秋現在印象最深就是實數七大定理,什麼區間套、緻密性、確界存在定理、單調有界、有限覆蓋等,葉秋還記得上課時老師講課時的樣子,數分老師是當時的系主任,非常精神的一年輕老頭,水平很高,他告訴我們,實數定理就是為了證明實數是完備的,實數可以填滿整個數軸,一個窟窿都沒有!
  • 2016考研:數學高數重要知識點匯總
    考研數學高數佔卷面總成績的50%以上,是重之中的重,如果高數成績不過關將會為考研增添不小的負擔。一些考生表示,在準備考研數學高數部分的複習最大的困難就是抓不住重點,感覺看了好幾遍教材,一做題還是沒有任何的思路,時間花費了很多但是並沒有明顯的效果,讓自己很沮喪。
  • 大學數學不好,或許是數學教材的鍋?
    高數就不行了,我努力多時也沒法把那些公式定理形象化理解,貌似只能死記硬背。所以直接導致大學物理、電磁場電磁波等科目成績也相當一般。
  • 2021考研,數學複習視頻和教輔該如何選擇?
    線性代數1、李永樂:清華教授,多年參與考研數學命題工作。線代大帝,其出版的線代輔導講義,可以說是目前線代考研輔導最好的幾本書之一。知識點前後串聯,講解細緻,對重點,考點會有詳細而恰當的題型。書籍:《線代輔導講義+1800題》3、張宇:側重於整體的理解和對概念的講解,張宇的線代基礎班把線代每章節知識進行串聯,講出知識點實際應用背景,對線代理解有很大的幫助。
  • 高數虐我千百遍,我待高數如初戀
    學生聯合在珠海Students United In Zhuhai這句話一直迴響在我們的耳旁作為掛科率在 40% 左右的神奇學科高數絕對是我們大學的噩夢
  • 高數課1分鐘搶光!如果你認識「葉爺爺」和「才哥」!
    除此以外,葉老師在每學期都會留一項與眾不同的作業——一篇手寫的三千字數學小論文。這項作業,不定題目,不限主題。從敲定思路,到查閱資料,通過完全自主撰寫論文,學生對所學知識便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上個學期,選課開始不到幾分鐘,這門由重慶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的張良才所教授的《高等數學》課的所有名額即被搶光。「才哥寶藏老師」、 「鋼鐵俠」、 「鐵人張良才」,「難搶的高數課」,在學生們眼裡,張良才的高數課是一項良心工程。
  • 天津工大老師成網紅 「高數叔」微信改變高數課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近日,一個名為「高數叔」的微信公眾號引起工大「低頭族」的關注,「高數叔」推送的內容幾乎涵蓋了大學階段高等數學的全部課程,而且形式靈活,語言幽默,學生們說,「高數叔」讓高數這門課變得容易了。
  • 2018考研數學(一)真題解析:高數部分
    2017年12月24日萬學海文數學教研組第一時間解析了考研數學真題,從總體上來講,今年的試題難度略高於去年,題型比較新穎,個別題有一定的計算量,因為題目新穎,所以同學們在做題的時候可能會有一點"不適應"。但是這些題也是屬於運用考試大綱規定的基本知識點來解題的。下面就數學一的高等數學考查內容進行詳細解讀。
  • 教授「甄嬛體」高數課堂,大學學高數是什麼體驗?
    近日一條微博上了熱搜,西南交通大學數學學院的教授趙海良,將「甄嬛體」應用到了高等數學課堂上。把看似枯燥乏味的數學語言轉化為通俗易懂、古色古香的「甄嬛體」,還用「八卦限」進行總結。有同學表示:「老師太可愛了,數學都可以講得這麼接地氣!」
  • 成考專升本中的高數一和高數二有何區別?
    【摘要】成考專升本中高等數學考試分為數一和數二,很多考生對此並不是很了解,下面環球網校小編為大家介紹《成考專升本中的高數一和高數二有何區別》。問:數學一直是很多女生的薄弱環節,那麼成考專升本中的高數一和高數二有何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