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近來,德隆系「傷風」日甚。上周滬深股市最後一個交易日,德隆系三劍客———新疆屯河、湘火炬A和合金投資全天都同時位居兩市跌幅榜最前列,三者盤中最深跌幅分別達5.67%、5.2%以及4.55%,而同日兩市大盤皆創出近兩年來的新高。
從年初以來節節敗退的股價整體走勢來看,差不多堅挺了8年之久的德隆系三劍客已經開始風雨飄搖。
毫無疑問,如果有人書寫中國股市強莊史的話,德隆系當在其中佔據最重要篇章。雖然不像中科創業、億安科技的高臺跳水式俯衝而下,但德隆系目前的軟塌之勢,其衝擊力同樣讓人瞠目。它意味著中國股市強莊股時代的真正終結。
中國股市從1990年開市以來,直到2001年大盤開始走熊之際,一直都是強莊競「風流」的舞臺,比拼的是資金實力和對真假消息的炒作技巧。而自2001年大盤見頂始,全流通與監管利劍高懸中國股市。熊市是最好的清洗劑,從此,橫行滬深市場十幾年來的強莊逐個被清洗乃至覆滅。
在我們耳熟能詳的幾隻典型強莊股中,無論是億安科技、中科創業,還是銀廣夏、藍田股份等等,它們大都或靠虛假重組或靠業績造假之類的「下三爛」的方式出招,雖然有績優股、潛力無限的帽子高高戴上,可一旦碰到真刀真槍的陽光監管,則人、鬼、神立分,其二級市場股價坍塌之快讓人慨嘆股道滄桑。
同樣是強莊,德隆系則不同。以德隆三劍客為例,他們鮮有業績作假的不良記錄,多年來通過重組整合相關產業亦不乏亮點。而對於普通股民來說,德隆系也算是滬深股市第一「善莊」了。
但為何經受了狂風大浪考驗的德隆系,如今卻在大盤不斷創出階段性新高之下,搖搖欲墜之勢如此明顯呢?
此因當有三:一是德隆系股票股價嚴重背離基本面,市盈率之高讓人必須依靠想故事的方式聊以自慰方能覓得可能性理由。
二是整個市場從機構投資者到中小股民的投資理念都已逐漸遠離莊股時代的操作思維,熊市成就了投資者的成熟,這點從花旗QFII建倉德隆系,但投資者跟風如此稀少就可見一斑。
三是德隆系本身的資本運作模式導致了其股票在市場上的定價失靈與無效率。德隆系缺錢,但它很少通過配股等方式來融資,而是依靠質押方式從銀行拿錢。這樣,為了保證股價的穩定性以取得銀行的信任就不得不採取控盤操作。但這樣做的壞處是直接導致了其股票的流動性幾乎完全喪失,只是自己人在那裡白費成本,通過對敲之類的方式玩K線圖遊戲而已。而股票的流動性一旦喪失,基本上就等同於沒有上市。
在如此內因外因作用之下,德隆系即使可挺一時,又焉能長久?德隆系倒者倒矣,但作為另一種形態的強莊也終於伴著德隆系的軟塌而終結。同時,被終結的還有中國股市的強莊時代。
但一個強莊操縱、汙水橫溢的時代結束並不意味著一個陽光資本市場的來臨,如果沒有徹底剷除造成人為操縱的制度缺陷、創造一個健全的多層次融資體系,很難說,已經覆滅了的強莊們不會滋生出新的形式的變種來。孫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