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式教育」:顛覆你的教育理念.....

2020-12-18 現代青少兒英語

一直以來,我們的父母都是習慣採用「否定式教育」或「批評式教育」

什麼是「否定式教育」?就是通過指出孩子的缺點和錯誤,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要求孩子改正。簡單來說,就是先改變孩子的錯誤認知,然後讓孩子改變錯誤的行為。

「否定式教育」理念忽視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改變人的固有認知沒有那麼容易。

俗話說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孩子的認知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建立的,因此也不能指望通過父母講幾個道理,就能夠改變孩子的固有認知。

而且要改變孩子的認知,就是在否定孩子,但任何人都不喜歡被否定,這種排斥是天然的。但凡誰要被別人否定,被指責說做的不對,孩子的本能就是要反抗,證明自己是對的,漸漸就會發現,通過講道理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更難了。

所以,「否定式教育」表面上是可以通過改變孩子的認知來改變孩子的行為,實際上卻存在很大的問題。


「肯定式教育」:改變教育方式

孩子寫作業拖拉,父母往往的教育方式就是指出孩子拖拉的毛病,然後開始上綱上線的教育,希望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避免孩子以後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樣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有問題嗎?

看似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家長就會發現這種教育方法不起作用。孩子的問題在於接受短暫的批評後,能夠一時的進行改變,但是究其根源並不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這時,家長會變得更加暴躁,對孩子進行批評打罵。因為在家長的心中「我已經告訴你有什麼問題了,你也明白是什麼問題了,但是你卻不改變,這是故意的,是叛逆的」。正是基於這種心理,在父母看來:孩子總是屢教不改,只能通過更加嚴厲的措施想去促使孩子改變。

「否定式的教育」達不到我們預期想要的效果,只有改變教育方式,採用「肯定式教育」,才能改變孩子的「壞習慣」。

「肯定式教育」是相對於「否定式教育」而完善的,理念卻是截然相反的。「肯定式教育」不是通過指出孩子的缺點,讓孩子改變從而變得更加優秀,而是通過肯定孩子的優點,發揮孩子的長處,讓優點更加突出,從而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簡單的說,「肯定式教育」就是放大優點,忽視缺點。

一直以來,我們採用的都是「否定式教育」,原理其實就是「木桶效應」(木桶效應: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之為短板效應。),孩子哪裡不足,我們就補哪裡,孩子缺點越來越少,相對的孩子自然也就變得越來越優秀了。

但是結合事實,「否定式的教育」在長期的影響下,沒有辦法解決孩子的根源問題。同時,我們從另一方面看到,優秀的人並不是沒有缺點,他們也有突出的缺點,只不過優點更加突出。

所以,「木桶效應」下的「否定式的教育」只能保證我們能培養一個各方面沒有太大缺點的孩子,但不一定能保證我們培養優秀的孩子。而我們如果要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肯定式教育」就更加適合。

肯定式教育:塑造孩子的認知

與「否定式教育」不同,「肯定式教育」是先改變孩子的行為,進而通過行為塑造孩子的認知。

這時有的人可能會懷疑,改變行為可以改變人的認知?下面我們先看一個美國心理學家利昂·費斯汀格招募學生測試的認知失調實驗:

費斯汀格招募了一批學生,把他們分別帶入實驗室做一系列任務。

這些任務是讓學生重複性的做一些簡單枯燥的活動,比如讓他們重複的纏繞線圈30分鐘,然後反方向再纏繞,總之任務內容是非常地枯燥乏味。

完成這些任務後,真正的實驗才剛剛開始。費斯汀格將完成任務的學生分成三組:

對第一組的學生說,「你是實驗的第一組,在實驗前沒有得到任何有關的信息,但這個實驗還有另外一組,我們將會給他們傳遞這些信息:這個實驗非常有趣。而這一信息本來由一名實驗人員告訴他們,但是現在那個傳話的人員有事,現在只好由你代替他傳達。為了表示感謝,我們將贈送1美元作為酬勞。」

然後對第二組的學生說了同樣的話,但是贈送20美元做酬勞。

對於第三組學生,讓他們實事求是的傳遞信息,不用撒謊,也沒有獎勵。

傳遞完信息後,費斯汀格再對這三組學生進行訪談,談談他們對於實驗任務的看法。

實驗結果則是:相對於那些得到20美元和沒有撒謊的第二、三組,得到1美元的第一組更喜歡這個實驗任務。

實驗說明,人有追求行為和認知一致性的本能,當人的認知和行為不協調時,人要不就改變自己的行為,使得行為符合認知;要不就改變認知,使得認知符合行為。

總而言之,人們要儘可能的維持認知和行為的一致性。當人的認知和行為不一致時,人就會處於焦慮之中。這也是為什麼有微表情心理學的原因,因為當人們撒謊時,本能的一致性也會使得人們的行為和認知統一起來,儘管人們千方百計的掩飾,但是很多本能卻掩飾不了。

任何人都有本能的追求成就感、歸屬感和卓越感的追求,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孩子也不例外。當我們順應孩子的本能,給予他們表揚,激發他們的成就感、歸屬感和卓越感時,孩子就會更加的有激情,不用我們監督就會積極的去自我實現。

所以說,「肯定式教育」,這一種顛覆你現有教育理念的教育方式,可以塑造孩子的認知,喚醒孩子的內在渴望,真正的達到培養優秀孩子的目的。

相關焦點

  • 肯定式教養,不同於以往的「否定式教育」,這才是最理想教養方式
    本章是《肯定式教養》專欄的第二章。「肯定式教養」,一種顛覆你已有教育理念的教育方式。專欄的上一章介紹了我們過去習慣的否定式教育,簡單回顧一下。而這也是導致孩子叛逆不聽話的根本原因,因為你想改變別人,而每個人都不想被別人改變,這種矛盾是不可調和的。要改變這種結果就只有一種方式,就是採用我接下來要說的「肯定式」教育。什麼是「肯定式教育」「肯定式教育」是相對於「否定式教育」來說的,它們的理念也是截然相反的。
  • 《STB超級教師》 顛覆中國式教育!
    6月4日,樂視兩部校園題材顛覆大劇,看「麻辣教師」如何與學生打成一片,滿足你的幻想。根據同名小說《超級教師》改編,由樂視網出品的首部熱血高校題材勵志網絡劇《STB超級教師》在2013年10月籌備開拍,經歷近1年的拍攝和後期製作,將於明日(6月4日)在樂視TV超級電視和樂視網首播。
  • 用「圖釘式教育」理念,做輕鬆家長
    圖釘式教育理念,顧名思義,就是讓父母們,只做又圓又扁的底座部分。這是相對於「螺絲釘式」教育理念而言的。「螺絲釘式」教育理念,是指父母陪伴縈繞著孩子一生,都在做不停息的努力。要想讓這枚螺絲釘扎入目標,還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外力——螺絲刀的輔助才能完成。
  • 業界:網絡教育「顛覆」不了傳統教育
    業界:網絡教育「顛覆」不了傳統教育 2014-05-15 16:17:38,會「顛覆」傳統教育嗎?  科技讓教育「在線」勢不可擋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瞿振元參加以「挑戰與創新——傳統教育的信息化之路」為主題的2014年中國網絡教育論壇時指出,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於教育的影響重大而深刻,「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法和新的教育手段,頻頻湧現」,打破現在比較呆板的傳統教育方式,比如MOOC,即開放式網絡課程改變了教育理念。
  • 很多兒童康復機構開展了引導式教育?引導式教育基本理念是什麼?
    引導式教育強調:腦癱不是一系列的弱能,不論殘障程度如何,每個腦癱兒童都能學習,都有學習和發展的潛力。教育的原理、原則、方法對腦癱兒童的成長發展同樣適用。「腦癱兒童必須全面地學習,從學習如何上廁所到學習A、B、C」,這是彼圖教授的話,是引導式教育的靈魂。引導式教育不是一種「療程」而是學習過程。
  • 朗果英語推出在線英語教育新理念
    但與此同時,許多線上教育平臺在對用戶的知識接收度並不十分了解的情況下,一味的硬塞給用戶一些枯燥的理論知識。隨著網際網路教育的深度融合,特別是在線教育的大規模興起,個性化、趣味性的教育模式逐漸被提上日程。產品通過場景模擬式的教學形式,顛覆傳統學習模式,強調以更科學的方式有效使用大腦,讓每個用戶輕鬆掌握英語學習中的要點,學會更簡單、更高效的英語溝通方式。
  • 智課教育翻轉課堂理念獲聯合國官員盛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學習研究所所長阿恩·卡爾森認為智課教育倡導的教育理念極具創新意義。智課教育CEO韋曉亮受邀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學習研究所所長阿恩·卡爾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主任奧利維拉等嘉賓一同出席,並發表「終身學習:效果與效率的平衡、線上與線下的融合」與「網際網路對教育是進化,不是顛覆」的主題演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對韋曉亮的教育觀點和智課教育的翻轉課堂理念給予了盛讚。
  • 網易公開課:像可汗學院一樣顛覆教育
    網易科技訊 9月28日消息,9月初,一條名為《他顛覆了美國教育》的微信被科技類微信訂閱號瘋轉:2012年,一個名為可汗的普通小夥,在美國創立了免費在線教育學院,顛覆了美國傳統的教育方式,登上了《福布斯》雜誌封面,比爾蓋茨等人也成為了他的忠實粉絲
  • 這位農村留守女孩的高分成績或是對很多家長教育理念的顛覆
    我們都知道,留守孩子因沒有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他們當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很多問題。許多農村留守孩子,初中畢業早早就出去打工,也很少有留守孩子能夠取得鍾芳蓉這樣的成績。這些農村留守孩子,因為父母教育及家庭教育的缺失,產生了許多的問題,缺乏安全感,內心自閉。安全事故的發生,往往也是這些留守孩子。而有的甚至走上犯罪之路。這些事例,經常在各種報導中都能夠看到。
  • 美國教育比中國先進,原因是教育理念不同
    答案是肯定的。雖然美國的教育制度和中國的教育制度不太一樣。而且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但是在吃苦這一方面要想成功是必備的素質。我們先來看一下美國學生的學習方法。 在美國,他們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她們的學生在課上有時可以隨便走動,甚至玩耍。對於一個結論,他們往往要用實踐來檢驗,進行集體討論。
  • 瑞吉歐教育理念與華德福教育理念
    在瑞吉膠鎮.0 -6歲兒童的保育和教育是-項重要的市政工程,享有12%的政府財政技教,父母在學校中所起的種神作用是實質性的。在全鎮所有的幼兒學校中.父母都有權利參與學校名個環節的事務,並自覺承擔起責任。2.學校的民主管理與合作瑞吉歐學明教育系 院以兒童為中心. 在幼兒學校裡, 無論是教師或兒童都能 秋得家樣的感覺。
  • 糊裡糊塗教育孩子那麼多年,你知道你的教育理念是什麼?
    你是怎麼教育孩子的,你的理念是什麼?說到這裡,很多家長一頭霧水。大多數人可能回答:叫他們送一個好學校,管好他的衣食住行,然後督促他寫作業,陪他們玩耍。其實這些只是一些具體的瑣事。你想你的孩子長大後霸氣外露,還是溫文爾雅,這就和你平常對孩子的引導有很大關係。就像林志穎當時說的,希望孩子長大能成為一個儒雅的男子漢,很溫暖。不管怎麼樣,孩子最終是要獨立生活,鷹式教育都是必須的。
  • 踐行「引導式教育」理念 巧上加巧教育使學生得到收穫學會感恩
    7月24日,巧上加巧教育彭州校區全體師生及家長齊聚會議室舉行暑期教學分享會。四川省數學會普委會主任翁凱慶教授,成都市天立學校中學部教務副主任蔣俊毅博士,四川師範大學聖菲學校知名教師謝林老師受邀參加了此次分享會並做了教學分享。
  • 放養式教育≠放任式教育
    這兩位媽媽所採取的教育方式都是放養式教育,但是結果卻各有不同,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呢?難道放養教育就是什麼都不管,任由孩子野蠻生長嗎?在所有教育理念當中,放養教育才是最考驗父母的教育方式,看似最簡單,實則是最複雜,因為它沒有可供研究的樣本數據,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放養式家庭出現教育危機時,很難立刻從現有的教育邏輯中獲得有效的教育經驗,就很可能會耽誤孩子的學習,甚至一生。
  • 美國當下最前沿的教育理念:Tinkering,修補式學習
    所以,Tinkering 教育可以譯為 「修補式學習」 。早在2000年,麻省理工學院、探索博物館等幾個前沿的教育機構就成立了一個叫 「 派網絡(PIE Network)」 的聯盟。PIE,是 Playful and Inventive Explorations,有趣&創造性的探索,的縮寫。
  • 不要讓打擊式教育毀掉你的孩子!
    有一句話叫做「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這裡的幸運與不幸,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一個人童年有沒有經歷過打擊式教育。一、我的故事我的父母就是不會表達愛的老一輩家長。記憶中他們對我常說的話都會帶上諷刺挖苦。例如:學做飯,生疏的我終於做好了,來一句你做的飯能吃了,不容易啊! 考試考好了,這次試卷出的簡單啊!
  • 填鴨式教育的興衰史
    填鴨式教育是我們家長聽到最多也擔心最多的教育方式和理念,那到底什麼是填鴨式教育呢?它是由誰創造出來的呢?它為什麼在中國教育界統治了這麼久呢?它的利與弊、功與過是什麼樣的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填鴨式教育的概念。
  • 皮亞傑3點教育理念告訴你:兒童怎樣學數學?|皮亞傑教育理念
    很多家長只知其名,卻對皮亞傑的教育理念不太了解。那麼今天助教就來和大家講一講皮亞傑教育理念中[動手學習]、[自我發現式學習]、[主動學習法]三個方面吧~在方塊熊數學課堂,很多家長一開始信心滿滿的給孩子講解知識,卻發現...
  • 福智教育園區環保生態教育健全 江宜樺高度肯定核心理念
    江宜樺在聽取簡報及實際走訪園區有機農場外同時欣賞學生的演出,並接受福智教育園區學生致贈的手繪麻園平和畫作、學生讚頌音樂CD及農場有機蔬果,行程後於農場植樹水黃皮,以水黃皮防風定砂的功能,祈願安邦定國安定社會。並肯定福智團體及全體志工,在創辦人上日下常老和尚的領導下,以心靈提升及生命教育為核心,在社會中發揮正面的力量。
  • 陶行知教育理念對教師教學工作的啟迪
    淮安市漣水縣南門小學 朱巧林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國家高度重視教育,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陶行知先生是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優秀、樸實的教育哲理。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對學生的發展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啟迪作用,還有利於培養全方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有一條不可跨越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