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比中國先進,原因是教育理念不同

2020-12-12 樂米文化

美國的孩子也像中國這樣,吃苦嗎?答案是肯定的。雖然美國的教育制度和中國的教育制度不太一樣。而且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但是在吃苦這一方面要想成功是必備的素質。

我們先來看一下美國學生的學習方法。 在美國,他們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她們的學生在課上有時可以隨便走動,甚至玩耍。對於一個結論,他們往往要用實踐來檢驗,進行集體討論。

美國專家來中國交流

在美國,私立學校會更受歡迎。公立學校咋是平民的子弟在讀書。公立學校管理相比較而言是寬鬆的,也不太注重關注孩子的成績,教師認真的把課程完成就可以了。反倒在公立學校,教師會下大力氣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雖然方法和中國的不太一樣。

美國注重實踐

雖然美國的學校對學生抓得不是特別緊,但是優秀的家長們還是會鼓勵孩子認真學習。美國的初中生或者高中生也會晚上學習到十一二點以後才上床休息,一點也不比我們中國的孩子輕鬆。美國的孩子學習方式是探究式學習,用實踐檢驗真理。所以美國的國家創新能力非常的強大,世界上好多的高新技術產品都被美國壟斷。

反觀我們中國的教育,就是不論什麼水平的孩子,都是一起擰起來學習,這樣的優勢就是孩子基礎特別紮實,課本理論水平高,但實踐能力幾乎沒有。好在,近年來我國也在教育改革,逐步主抓孩子的各項能力,向美國一樣,開始培養有個性特點的孩子,不像以前都是一個工廠模式下出來的產品。

現在國內東部的省市的教育理念大大強於西部落後地區,他們的理念就手受來自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影響。而西部地區,雖然在教育改革,但還是傳統的理念佔據了半壁江山,讓學生死學。

中國課堂

隨著課改的深入,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和世界接軌,教育出有名的「大家」,讓偌貝爾獎不只屬於外國的人們。

相關焦點

  • 美國老師和中國老師的閱讀課,差距大的原因,在於教育理念不同
    好多年前就流傳這樣的事:美國老師和中國老師講《灰姑娘》的閱讀課,有很大的差距。美國老師上課時問學生「你們喜歡故事裡的哪個人物?不喜歡哪個人物?為什麼?」美國孩子回答「喜歡灰姑娘,因為她善良,可愛,漂亮。不喜歡她的後媽和她的姐姐」。
  • 引入先進教育理念 海達思達助力幼兒教育發展
    引入先進教育理念 海達思達助力幼兒教育發展 2018-10-31   中新網10月31電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內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上升,同時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意願較高。
  • 中國和美國的教育到底有什麼不同?
    那麼,中國作為新興的世界強國,與美國這一老牌的超級大國之間,在教育理念上到底孰優孰劣? 2018年中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為834萬人,首次畢業率超過99%。
  • 中國能不能學習美國的自由主義教育理念?
    美國的教育理念和中國有非常大的區別,從而導致兩國之間的教育方式也是差異巨大。美國奉行的是自由主義的教育理念,而中國則是傳承了我們民族幾千年奉行的「家國天下」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不同,最終則體現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別。美國的自由主義教育理念,倡導的是思想自由、方式自由以及行為自由。
  • 陳志文:融合西方先進教育理念需先糾正認知偏差
    中國教育在線訊 4月12日,由青島高新區管委,青島市教育局,中國教育網聯合主辦,青島高新區投資促進局,青島高新區社會事務局,博格思加州學校承辦的「2016基礎教育國際化中美高峰論壇」在青島舉行。
  • 美國教育就是「快樂教育」 楊振寧:美國教育絕對不比中國教育好
    美國教育就是「快樂教育」 楊振寧:美國教育絕對不比中國教育好所謂美國教育,就是基於「快樂教育」的理念而制定的一整套教育體系。中國教育則更加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幾千年來綿延不絕的教育思想與教育法則,在積澱與創新中,不斷地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無與倫比的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造就了繁若星辰般的各類人才。
  • 合工大引進美國名校合作辦學:消化吸收先進教育理念
    中安在線 中安教育網訊 在全球化時代,中外合作辦學已經成為教育強國的重要支柱之一。高水平合作辦學項目的核心要義是國際一流教育資源與本土優勢資源交叉融合形成中國特色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在合肥工業大學,該校通過引進美國克拉克大學優質的教育資源讓善於質疑、喜歡挑戰的教育精神與學校的辦學機制、管理模式結合起來,為國際化創新人才的成長搭建了一流的平臺。
  • 杜德櫟:「中國的希望在教育」:田家炳教育理念的產生與內涵
    「中國的希望在教育」:田家炳教育理念的產生與內涵[J].教育評論,2020(09):25-29.【摘    要】「中國的希望在教育」理念是田家炳基金會的行動總綱領和科學指南。該理念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其內涵包含中國有希望,堅信中國能夠振興和強大,教育是實現希望的根本途徑,教師是發展教育的希望,教育的希望是培養德才兼備高素質人才等理念。
  • 《超級育兒師》圖書上市 接軌世界先進教育理念
    但當下中國的年輕父母們,由於生活壓力或者其他種種原因,往往會忽視這個時期的家庭教育,忽視陪伴孩子共同成長,以為有老人幫忙看好孩子,讓孩子吃好喝好睡好就足夠了。不懂如何教育孩子才正確,不懂怎樣才能教出懂事聽話的乖寶寶,這是現在的父母們普遍存在的問題。
  • 「虎媽戰歌」嘯動美國教育理念
    「虎媽」的教育理念也許有「政治不正確」的問題,但與其女兒成材的結果有著必然聯繫。  首先,「快樂成長」不應淪為「平庸哲學」。對孩子寄予高期望值,不遺餘力地幫助孩子達到期望值,無疑有助於孩子獲得成功。教育心理學家多梅尼克·麥格利奧認為,現在的美國家長逃避了一項重要責任,即幫助孩子做好應對嚴峻生活挑戰的準備。
  • 智能、互動、共享的以色列創新教育理念
    【世界教育之窗】      日前,以色列第三屆教育科技峰會在特拉維夫伊扎克拉賓中心舉行。此次峰會是以色列與世界各國交流先進教育理念和展示創新教育成果的盛典。來自以色列、美國、中國、印度、日本、南非、澳大利亞等世界各國100多名教育工作者、200多名企業家、50多家教育科技創新公司參加了峰會,向現場900多名觀眾和來賓展示了世界最前沿的創新教育理念、教育技術成果及開創性研究課題,為以色列和全球夥伴開展科技教育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
  • 優質文教用品走出去 先進技術理念引進來 「永康館」閃耀中國教育...
    科技引領創新數位化實驗教育儀器、交互智能平板一體機、遠程活動教學器材……展會現場,浙江一恆教學儀器有限公司一個個縮小版的教室實體模型科技感十足,中小學探究室、創新科技教室、青少年宮系列、多媒體教室等充分展示了現代化教學方式的創新成果,透過迷你的教室展示,充分展現智慧教育更廣闊的視野、更海量的資源、更高效的手段、更及時的反饋、更精準的糾偏等一系列教學理念
  • 中國教育vs美國教育,任正非看好美國教育,值得深思!
    中國的教育和美國的教育相比,哪個更勝一籌呢?在國外,現在有著一股的愛國情懷在不斷地蔓延。儘管這樣,出國留學的人數依舊日益上升,很多科研人才在國內待了幾年,最後還是決定去國外深造。家長教育的目的都是出奇一致,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受教育階段能夠成才,為了孩子今後的人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留學熱其實並非空穴來風,背後透露出的是更多家庭願意花更多的錢讓孩子出國發展,因為國外很多的先進技術是遠遠超過國內的。
  • 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有何不同之處?
    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有何不同之處?Quora讀者的評論:(因太多就不貼英文了)Mandarin Chinese & History, Guangzhou University (2020)最初的問題是:中國和美國的教育有什麼不同?我敢說我是這方面的專家,我只能依據自己的經驗。
  • 津隴結對話教育 先進理念潤校園
    劉劍宇老師就是在這樣的契機下來到甘肅,深入崆峒區,以東部地區先進教育理念、教學經驗,以支教送教、專題培訓等形式驅動我區教師提升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劉劍宇,畢業於天津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學歷,計算機工程碩士,現在天津市河西區純真小學任教,從事科學教學13年,小學科學高級教師。
  • 美國的家庭式學習到底有什麼不同?這種教育理念具體是什麼
    詳細了解家庭學習形式以及父母在家中教育孩子時涉及的內容,將幫助你培育出一個很好的孩子。什麼是家庭教育?父母看重陪伴式教學,在家裡和孩子一起學習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對現在的教育的不滿意,不同的宗教信仰或教育理念,以及對兒童在傳統學校結構內沒有進步的信念。
  • 家長教育理念不同怎麼辦?
    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有所成就,家庭教育理念不同有衝突,總會和家人爭吵,有的時候甚至為了孩子會鬧到吵著要離婚。那怎麼辦呀?是不是家家都有類似相識的場面。在飯桌上,媽媽把勺子給了孩子讓他自己吃,但是小孩子總是弄得到處都是,一邊吃一邊玩邊看電視。
  • 美國教育:「美國小學」不只是概念
    最近在電視裡看到一個關於下一代軍事發展的片子,裡面提到美國建立了一支龐大的電子信息大軍來應對資訊時代的國防挑戰。這讓我反思今天看到的一切:中國企業佔世界500強公司僅約5%;美國最遠的飛行器已經飛出了太陽系,其航天技術至少領先中國60年;美國籃球「夢之隊」彰顯世界體育頂級聲威? ?
  • 社會底層家庭向上攀爬時,值得借鑑的美國教育理念和思維有哪些?
    這些現象,也引起了不少朋友對美國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好奇,針對這些樸行老師寫一篇文章來做些分析。二、美國的教育理念有哪些值得中國人的反思?正因為教育理念和習慣的不同,美國的學生從小就養成了較為健全的人格、心智也非常成熟,他們不會像中國孩子那樣對父母極度的依賴,比如有些中國大學生不會自己洗衣服、不會自己做決定,很多事情都有家中父母包辦,這在許多美國年輕人眼中是不可思議的。
  • 歐美的教育理念為什麼不適合中國,原因是如此的精闢
    很多時候,我們總能聽到有人抱怨,說美國的教育如何如何的開放,對孩子的成長多麼有益處。這種觀念遍及我國很多地區。中國式教育難道真的束縛了孩子的靈感嗎?這種教育理念有一定的優點。就是會出現很多藝術家。藝術家往往可以更加大膽的創作。但是在我國,這樣的教育理念是站不住腳的。試想一下,如果真的以個人英雄主義為教育核心。那麼中國人引以為豪的「團隊意識」,還會存在嗎?曼聯主帥索爾斯克亞聽到範佩西的一句並不刺耳的批評就直來直去的回應。難道範佩西是針對他嗎?其實是索爾斯克亞的個人中心論思想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