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vs美國教育,任正非看好美國教育,值得深思!

2020-12-11 媽寶經

文/媽寶經,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中國的教育和美國的教育相比,哪個更勝一籌呢?在國外,現在有著一股的愛國情懷在不斷地蔓延。

儘管這樣,出國留學的人數依舊日益上升,很多科研人才在國內待了幾年,最後還是決定去國外深造。

當然,每個選擇都有屬於它的利弊,留學也是一樣的。作為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曾發表過公開言論,相比國內的應試教育,個人更看好美國

作為父母,在教育方面能夠花自己承受範圍內的錢,只為讓孩子能夠接受更好地教育。

孩子從小開始,就處於一個競爭激烈的狀態,各式各樣的藝術班和文化補習班佔據了家庭開銷的絕大部分。

家長教育的目的都是出奇一致,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受教育階段能夠成才,為了孩子今後的人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留學熱其實並非空穴來風,背後透露出的是更多家庭願意花更多的錢讓孩子出國發展,因為國外很多的先進技術是遠遠超過國內的。

就拿平日裡的教學任務來看,中國的教育更看重一紙成績,成績好就代表孩子優秀,如果孩子成績差體育等其他方面好,也不能夠認為這個孩子是優秀的。

但美國並非如此,相比考試,他們更看重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枯燥無味的上課遠遠沒有實驗課更吸引人。

國內的教育一直有著屬於它自己的弊端,所有的課程都是整齊劃一,每個人的教學方式都是一樣的。

從上學開始,一直到高中,就是應試教育的典型代表,這樣讓孩子們養成了分數決定一切的觀念,而忘記了自己的興趣點和天賦在哪。

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一味地想要怎麼去考高分,到了大學以後,開始需要進行專業性的學習,但是孩子們已經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去了大學以後,更多的做法是釋放天性和壓力,大多數學生都不會把大學當成一個最好的學習時期,只會覺得遠離了老師和父母的嘮叨,是時候放飛自我

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對於大學是十分重視的,所有的課程可以由著學生自主挑選,可以提前修完,但是每門課的考試都是有著一定難度的,會更加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完成自己的學業。

通過這樣的分析,不難看出,美國的教育確實有著屬於它的優勢。

011.創新和自由化

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給了孩子創新的空間,相比考試,他們更加看重孩子自身能力的發展,這個是國內教育目前正在嘗試的。

可能這個沒有一下子就美國化,畢竟每個國家的發展情況和國情都是不一樣的。除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創新意識也是重中之重,要堅持人才強國戰略,相信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

022.培養責任意識

責任和擔當意識是每個人必備的優秀品質,很多時候教育的最初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優秀,而是希望當事人能夠通過所學的知識為國家和人民來服務,貢獻出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在於為更多的人服務,而不是讓自己的社會地位得到提升,這點責任感是很關鍵的。

其實國內的教育每年也在有了屬於自己的變化,去國外也不是唯一的選擇

如果說國內的教育能夠符合自己的需求,可以選擇留在國內深造,為祖國的日益強大貢獻出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注「媽寶經」,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育兒知識,做新時代好媽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

相關焦點

  • 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哪國好?任正非:論教育,中國有3點不如美國
    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哪國好?任正非:論教育,中國有3點不如美國每個國家的國情各有不同,因此在政治制度、軍事管理、以及教育方式上也就有所不同。近日,任正非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就說起了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的不同之處,他說:要說兩國的教育哪國好,從總體來看,美國現階段的教育是要領先在中國前面的,不然,又怎麼會有上千萬的中國青少年選擇到西方國家留學呢?
  • 任正非談中美教育的差距:美國教育有3點優勢,值得家長思考
    任正非在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採訪時,也提到了中美之間教育的差距,任正非在談中美教育的差距時曾提到,美國教育有3點優勢,值得家長思考。他認為,相比之下,現在美國的教育有3個優勢:第一:更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 中美教育差異有多大?任正非:美國教育有3個優勢,比我們強
    前有中美經濟競爭,後有中美科技競爭,中美教育競爭。去年,華為企業創始人,集低調與霸氣兩種氣質於一身的任正非說,"中美之間的競爭,最終是看教育"。確實,教育關乎國本,而中國和美國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變得認可美國的教育制度,把孩子送到從小美國培養。
  • 談到中美教育的差距,任正非:美國教育有3個優勢
    近期,任正非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談到了中美教育的差距。他說:「總的來說,美國現在的教育是領先中國的。否則,為什麼會有幾百萬中國青年到西方去留學呢?」任正非總結美國教育的3大優勢:其一,注重創新能力。美國高度注重教育,因為史丹福大學的開放、開明,才造就了矽谷。這種科技創新,踏踏實實努力奮鬥的精神我們要認真學習。其二,注重社會責任。常青藤大學在入學考試時要考核沒有去過孤兒院、有沒有給孤寡老人做過貢獻。
  • 中美教育有啥不同?任正非:美國現在的教育,三方面優於中國
    教育事業的改革關係著整個國家的進步,除了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們,幾乎每一位家長都極其關注中國教育的發展,也經常在網上與其他人共同探討。其中用戶最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中國教育與美國教育相比如何?為什麼有些家長喜歡將孩子送到美國接受教育,難道中國教育真的不如美國嗎?
  • 美國教育有三個優勢,這恰是中國的不足,任正非的觀點你贊同嗎?
    中美教育的差距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問題,其中有不少我們熟知的大人物給出了自己的見解。近日,任正非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的時候,對於中美教育給出了自己的評價。華為作為一家全球性的大企業,吸納了來自各個國家的人才,作為華為的領導人任正非能夠領導這些各個國家的人才,肯定對於各個國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水平都有比較深的了解,他對於中美教育的評價,總得來說就是中國還不如美國,美國是領先中國的。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中國依然有大量優秀的學生去美國留學。
  • 中國教育+STEAM教育=美國教育?從國際背景到融合教育
    個體的發展需要教育的支撐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中國教育+STEAM教育=美國教育」,中美兩國國情不同,教育制度存有巨大差異,不同情景不去評判何種教育制度更為優越,但提醒我們的是如何從國別教育差異中去糟粕、取精華,強化優勢、彌補劣勢。
  • 美國教育就是「快樂教育」 楊振寧:美國教育絕對不比中國教育好
    美國教育就是「快樂教育」 楊振寧:美國教育絕對不比中國教育好所謂美國教育,就是基於「快樂教育」的理念而制定的一整套教育體系。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開始迷信西方教育。在許多人眼裡,西方教育、尤其是美國教育,理念先進,方法科學,值得推崇和學習。於是國內上上下下齊聲倡導「快樂教育」,幾十年的教育改革,斷章取義和邯鄲學步式的教育效仿,不是培養出大量「巨嬰」,就是培養出巨量「漢奸」,使國內教育陷入更深的泥沼。
  • 《遭遇美國教育》:對中美教育理念反差的深思
    《遭遇美國教育》(精華版)中國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內容提要:遭遇美國教育——高剛做訪美學者時,將的10歲的兒子送進了美國學校,由此遭遇美國教育中國最火爆的周末報紙《南方周末》轉載了這篇文章,中國教育部的機關報紙《中國教育報》轉載了這篇文章,全國上百家報刊和網站轉載了這篇文章,中國發行量最大的文摘刊物《讀者》與我籤訂了向他們終生授權轉載我的文章的合同,一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引用了這篇文章,一些探討中國教育改革的書籍也收錄了這篇文章。
  • 任正非談大學教育
    不管這些專利保護是否已經過期,先賢是值得尊重的。無論怎樣,我們永遠不會忌恨美國,那只是一部分政治家的衝動,不代表美國企業、美國的學校、美國社會。我們仍然要堅持自強、開放的道路不變。你要真正強大起來,就要向一切人學習,包括自己的敵人。■ 「中國的未來與振興要靠孩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 人類社會的下一個文明是什麼?還會不會產生一個類似汽車、信息產業這樣的產業?
  • 顛覆半個世紀的教育謊言,中國教育VS美國教育,方式背道而馳
    中國教育與西方形成有一定差別的教育系統,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國外的孩子都是沒有作業、沒有考試,擁有一個不用上各種補習班的快樂童年,知道怎麼玩就行。而中國孩子的童年卻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素質教育卻輸得很慘。
  • 任正非:中美貿易戰根源在教育,再窮不能窮教育
    這是任正非自1月17日首次接受《面對面》專訪之後的第二次採訪,也是第二次接受國內電視媒體的專訪。期間,任正非談到了中美貿易、談到了華為的應對、談到了家庭,但他談的最多的還是教育。任正非呼籲,社會各界都應該重視基礎教育,中美貿易摩擦,實質是科技實力的較量,根本問題還是教育水平。
  • 一鳴驚人的「中國式教育」讓世界反思
    2011年一本名為《虎媽戰歌》的育兒著作在西方世界掀起軒然大波,該書記錄了作者蔡美兒如何讓兩個女兒接受中國式教育,並在美國獲得「美國式成功」的經歷。也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崛起並非偶然,撼動了西方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的傳統觀念。
  • 任正非:點燃未來燈塔,從孩子們的教育抓起
    任正非表示,求生的欲望使我們振奮起來,尋找自救的道路。無論怎樣,我們永遠不會忌恨美國,那只是一部分政治家的衝動,不代表美國企業、美國的學校、美國社會。我們仍然要堅持自強、開放的道路不變。你要真正強大起來,就要向一切人學習,包括自己的「敵人」。
  • 任正非再談「教育強則國強」
    文|慧新月來源|非常在線近日,中美貿易之爭將華為推上了風口浪尖,一些和華為合作的在美公司,在美國政府的要求下,也終止了和華為的合作。針對當下情形,華為總裁任正非於5月21日上午在華為總部,接受了多家媒體記者長達2個半小時的直播採訪,在本次採訪中,任正非正面回應了華為在中美貿易摩擦中的處境,與未來發展等消費者關心的話題。其中,在談及未來如何與美國競爭的問題上,任正非再談教育的重要性。2019年1月17日,任正非在深圳接受採訪時,反覆提及「基礎教育」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 任正非對教育價值的深刻理解 讓人感動和深思
    任正非我們注意到,除了任正非之外,我們很少聽到國內有企業家深刻地闡述過教育的重要性,談到教育與人才、人才與企業、企業與國家、國家與未來之間的關係。日前,華為總裁談到企業科技戰略,談到人才和教育的關係,甚至還談到提高教師待遇的問題,認為再窮也不能窮老師。任正非說,工業巨大的進步來源於教育和科技的進步,所以,一個國家,首先要重視教育,重視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的基礎教育。他引用「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室的講臺上完成的」和「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的說法,來強調教育的重要性。
  • 中國是應試教育?美國是素質教育?
    很多家長開始抨擊國內的教育體制,認為美國的教育更傾向於素質教育,更能發揮孩子的創造力。殊不知,美國教育雖然先進,其本質也是應試教育。但由於美國的教育考試制度很靈活,再高校錄取的時候不僅看分數還要考查其它能力,所以很多人認為美國教育不是應試教育。但事實上,美國學生為了能夠考上好大學,也會為其而選擇應試教育。舉個例子,美國最出名的應試教育學校就是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公立學校。
  • 專碩擴招,本科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值得深思
    因為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曾經為精英教育的本科教育,可能不再屬於精英教育了。 而且對部分名校本科生的衝擊並不小,如在北京理工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顯示,有35%左右的本科畢業生選擇就業。 理工類強校有不少本科畢業生都是直接就業,並未深造,因為本科學歷可以滿足求職需求。
  • 任正非最新發聲,高瞻遠矚,值得深思!
    29日,上海交通大學官微發布了一則任正非最近在多所高校的發言紀要。
  • 教育強則國強,馬雲說「教育的關鍵在於老師」,任正非:我贊同
    馬雲、任正非兩位大佬作為中國企業家中的泰山北鬥,他們對於中國的未來也是多有思考,而這兩個人都曾對有一件事表示擔憂,那就是教育。尤其是在基層教育方面,他們都十分關注。馬雲說:「未來的關鍵在於教育,教育的關鍵,在於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