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引導式教育」理念 巧上加巧教育使學生得到收穫學會感恩

2020-12-25 彭州市網際網路文化協會

綠樹濃陰夏日長,七月的風光,芳菲如畫。7月24日,巧上加巧教育彭州校區全體師生及家長齊聚會議室舉行暑期教學分享會。四川省數學會普委會主任翁凱慶教授,成都市天立學校中學部教務副主任蔣俊毅博士,四川師範大學聖菲學校知名教師謝林老師受邀參加了此次分享會並做了教學分享。

完整、完善的服務體系,學習更優秀

巧上加巧校長羅朝述老師強調巧上加巧主張並踐行「引導式教育」理念,不僅關注教學的效果,也關注孩子學習過程的引導,不僅限於課堂教學,更注重課後的積累和習慣引導,助力孩子成就自己的人生!不斷培養孩子嘗試的習慣、互動的習慣、展示思維的習慣,更上一層樓。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之,方能中鵠 。

合作共贏,助力成長

四川省數學會普委會主任翁凱慶教授帶來了熱情洋溢的祝賀。成都市天立學校蔣俊毅博士與四川師範大學聖菲學校知名教師謝林老師分別帶來了關於其學校的精彩展示,並表示將與我校共同助力孩子成長。

付出汗水,收穫超越

知識就如一匹千裡馬,重要的不是擁有,而是怎樣駕馭。作為優秀的騎手,老師們在知識的海洋裡馳騁,運用智慧,付出汗水,收穫學生進步這一成果。巧上加巧彭州校區各教學組的優秀教師分別作了精彩發言,總結了暑假一期的教學成果。

語文組代表嶽嬌老師將「百科之母」——語文的重要性娓娓道來。語文是第一大科,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的13000多節課時中,佔總課時的21%以上,「得語文者得天下」並不是一句空話。但語文的提高需要長期積累,所以巧上加巧選取了最適合成都中小學生的一套教材並針對中小學生閱讀、作文、文言文等搭配了合理的課程設置,採取搭梯子的方式,由易到難,訓練學生思維,使學生養成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生進校後作文進步明顯,效果顯著。

英語組代表李飛宏老師一直踐行培養孩子們對英語的興趣,在現有應試教育體系下加一些輕鬆簡潔快樂的英語學習元素,給學生帶來貨真價實能在生活中用得上張得開嘴的英語。因此他在小學階段選取迪士尼英語分級讀物作為教材,培養學生語感、簡單常用表達和基礎語法知識,讓學習與快樂相伴。

數學組代表趙欣老師講解了關於數學學習習慣與數學教研的趣事分享,始終堅信嚴謹的工作態度與教學質量是成正比的。

收穫與感恩

可愛的四升五學生代表閆勇俊同學上臺發言,他不僅分享自己這半個月的學習收穫,還大膽「表白」他最喜歡的李飛宏老師,感謝李老師對自己英語成績的幫助,逗趣的語言使在座各位忍俊不禁,直呼可愛。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定是一個善良的、胸懷若谷、心地澄明的人。心懷感恩,便能感受到一滴水的潤澤,一朵花的芬芳,才能從他人的微笑中讀出溫暖。

活動最後,伴隨著激動人心的頒獎音樂,巧上加巧彭州校區暑期分享會也逐漸走向尾聲。我們走過了春的旎旖,迎來了夏的蓬勃,是這般的繽紛絢麗、燦爛熱烈。巧上加巧教育彭州校區將繼續踐行「引導式教育」理念,與校區學習的孩子們共同成長,共創輝煌。

相關焦點

  • 踐行「引導式教育」理念 巧上加巧教育使學生得到收穫學會感恩
  • 適合教育讓每個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踐行「適合教育」辦學理念...
    可見,我們的學校教育應該關注學生的差異,讓每個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這是21世紀人類教育改革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基於此,學校提出了「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讓每個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這一辦學理念。那麼,什麼是適合教育?在學校教育改革中如何踐行「適合教育」理念呢?「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是一種溫暖、一種關懷。
  • 很多兒童康復機構開展了引導式教育?引導式教育基本理念是什麼?
    引導式教育強調:腦癱不是一系列的弱能,不論殘障程度如何,每個腦癱兒童都能學習,都有學習和發展的潛力。教育的原理、原則、方法對腦癱兒童的成長發展同樣適用。「腦癱兒童必須全面地學習,從學習如何上廁所到學習A、B、C」,這是彼圖教授的話,是引導式教育的靈魂。引導式教育不是一種「療程」而是學習過程。
  • 踐行未來教育:iEnglish母語式學習解決方案正式發布
    7月26日,由託普朗寧主辦的iEnglish365天英語訓練高級營頒獎盛典暨母語式學習解決方案發布會在石家莊成功舉辦。發布會上,iEnglish首提的「母語式學習解決方案」全新學習理念正式對外發布,託普朗寧CEO、iEnglish創始人趙亞松對該理念的底層邏輯和本質做了詳細解讀,並指出「語言學習是技能的習得,需要複雜語言環境中海量可理解性的輸入輸出練習」。
  • 踐行未來教育:iEnglish母語式學習解決方案正式發布
    來源:環球網7月26日,由託普朗寧主辦的iEnglish365天英語訓練高級營頒獎盛典暨母語式學習解決方案發布會在石家莊成功舉辦。發布會上,iEnglish首提的「母語式學習解決方案」全新學習理念正式對外發布,託普朗寧CEO、iEnglish創始人趙亞松對該理念的底層邏輯和本質做了詳細解讀,並指出「語言學習是技能的習得,需要複雜語言環境中海量可理解性的輸入輸出練習」。
  • ——中塘學校踐行仁愛教育理念,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原標題:——中塘學校踐行仁愛教育理念,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臨近年關
  • 石柱縣三星鄉:以感恩教育引導群眾致富理念
    近日,石柱縣三星在鄉政府大會議室組織召開感恩教育啟動會議,積極引導和教育群眾愛祖國、感黨恩,自力更生,拓寬增收致富渠道,推進扶貧攻堅奔小康。該鄉部分幹部群眾代表239人參加了啟動會。  啟動會上,三星鄉黨委政府負責人向幹部群眾宣講扶貧政策,闡述了近年來全鄉集鎮建設、群眾經濟收入、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發生的變化,並積極引導幹部群眾知恩感恩、報恩施恩、守義盡孝,自力更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爭取早日脫貧增收。  廣大幹部群眾表示,接受了感恩教育,對恩從何來、惠在何處有了更深的領悟,定將深刻銘記黨的恩情,自覺擁護黨的方針政策,自覺遵守法律法規。
  • 怎樣培養感恩的孩子,如何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愛,收穫幸福
    調查結果從側面反映了,我們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莫過於對孩子「感恩教育」的不足。殊不知,從小教孩子學會感恩、懂得愛,才是父母一生最大的福報,心存感恩的孩子才會收穫一生的幸福。下面分別從「有一種愛叫做感恩」、「為什麼孩子不感恩」、「怎樣培養感恩的孩子」談一談「感恩教育」。
  • 體驗式教育對青少年的影響作用
    為了彌補當前義務教育的缺失,筆者覺得應當大力推進著名的「體驗式教育」,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以「體驗」為主,從實踐出發,寓教於樂,才能打破應試教育的枷鎖,讓青少年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這對孩子來說或許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們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鍛鍊,何樂而不為呢?3.體驗式教育指引孩子承擔責任當筆者第一次來到《江海少年通訊》社,第一個感覺是這些孩子都好忙碌。每個人都在做自己手頭的事情,充實的很。第二個感覺是這裡的分工好明確,這個部長,那個主任的,看上去還真有那麼回事兒。
  • 大學生感恩教育與責任意識的培養
    這個過程父母所付出的汗水和精力是難以想像的,所以大學生要學會感恩,首先是要學會感恩父母。師長是大學生在成長路上的重要引領者,他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向學生們傳播知識,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大學生應該對師長有一顆感恩之心。
  • 教師節的意義所在是教育孩子學會感恩
    不管老師收到什麼禮物,如果真是來自學生或家長那顆感恩的心,就是無比珍貴了。老師教會我們讀書寫字,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老師既是良師,也是益友。老師就像陽光一般,照耀著我們茁壯成長。雖說學生不是老師的親孩子,但老師常常懷著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理對待孩子,從而容易動怒,容易生氣。老師生氣不僅對自己的身體不好,也不利於學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希望每一個老師都能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慢慢前進,找出一套適合學生和自己的管理方法。
  • 課堂教學改革應落實「以學生成長為中心」教育理念
    促進「以學生成長為中心」教育理念落實到課堂教學中  北京大學近年來推進的「小班課教學」正是「以學生成長為中心」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環節的具體體現。課程一般採用「大班授課、小班研討、一對一答疑」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打破「教師一言堂」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突出學生探討為主的師生雙向互動,學生滿意度高。
  • 「肯定式教育」:顛覆你的教育理念.....
    一直以來,我們的父母都是習慣採用「否定式教育」或「批評式教育」什麼是「否定式教育」?就是通過指出孩子的缺點和錯誤,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要求孩子改正。簡單來說,就是先改變孩子的錯誤認知,然後讓孩子改變錯誤的行為。「否定式教育」理念忽視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改變人的固有認知沒有那麼容易。
  • 感恩教育,培養高尚的人
    感恩教育,要讓學生有「感」而發    感恩教育非常重要,但其實施需要科學方法,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感恩意識。    首先,要循循善誘,引導大學生學會感知他人對自己的幫助。巴爾扎克說:「驕傲的人,很少感恩,因為他永遠不會認為自己已得到他應得的一切」。
  • 兒童教育專家: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學會情感引導式教育
    「情感引導式教育」是由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提出的。布雷恩不僅是兒童教育專家,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網絡教育電視臺的創始人、雅虎的節目製作人。布雷恩所提出的「情感引導式教育」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有的父母會對孩子大吼大叫,有的父母喜歡用懲罰的手段,有的父母便是放縱……不學習一些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對自己和孩子都不好,不妨一起學習一下情感引導式教育。1.給孩子「打個預防針」父母可以事先告訴孩子你們的要求,讓孩子明確你們的想法。
  • 阜寧縣郭墅中心小學:踐行感恩教育 構建和美校園
    為了讓郭墅的孩子傳承感恩,阜寧縣郭墅中心小學從2010年9月開始全面啟動「懂感恩,會做人」主題教育活動。經過十年的實踐,活動成效得以彰顯,感恩教育成了學校和美的生活樂章。營造感恩氛圍,培植和美情愫郭墅中心小學緊緊圍繞「感恩」這個主題精心布置校園環境,營造濃濃感恩氛圍。
  • 踐行未來教育 培育未來教師
    《暮思晨悟210228》「踐行未來教育 培育未來教師 」教育是一項面向未來發展、 適應未來變化 、順應未來潮流 、迎接未來挑戰的偉大事業
  • 教育理念之學生觀
    二、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材料題的答題模板答:該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合理,符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值得肯定。首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發展的人,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教師應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對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充滿信心。材料中***(①相信學生可以成長、可以成功;②不因小錯誤、小缺點而完全否定;③允許學生犯錯誤等)。
  • 作文關鍵詞:追逐夢想不負韶華、欲速則不達、感恩教育需儀式
    審題第一步,找出「爭議焦點」——對「叩首式感恩儀式的爭論」。實際包括三個方面的爭議:一,叩首式感恩儀式在形式和內涵上是否陳舊而不合時宜?二,儀式化的感恩教育是否能夠達到教育的目的?三,感恩到底是由儀式達到,還是由日常生活實踐達到?第二步,在材料各種爭論觀點立場中,確立自己的觀點立場。
  • 德善品格教育||感恩教育案例
    【活動目標】依託運河實驗初級中學的教育文化精神以及學校「協進學生」的評選方案,結合「學習十九大精神」的指示,有計劃的開展教育活動,把感恩教育分成認知、感悟、實踐三個層次進行,學生進行教育,以達到刻骨銘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