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則,你知多少?

2020-09-04 葫蘆島中公教育

一、考情介紹

德育原則是德育這一章節的重點內容,在考試中主觀題、客觀題都會涉及。客觀題主要一單選、多選、填空、判斷等形式呈現,多以名人名言和例子來考查。主觀題主要以案例分析題的形式呈現。

二、知識點剖析

(一)導向性原則

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由於學生 正處在品德形成的階段,可塑性強,這就要求學校德育要堅持導向性原則,為學生的品德健康發展指明方向。比如,小學生在讀一年級時,讓他們學習國旗、黨旗, 從小走黨的路線。

(二)疏導原則

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 積極向上。 側重疏通與正面教育。比如,孔子善於誘導。他的學生顏回對孔子循循善誘做了極高的評價。顏回說: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體現的便是疏導原則。

(三)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既要尊重信任學生,又要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把嚴和愛有機結合起來。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要儘量多的要求一個人,也要儘可能地尊重一個人。」 注意:反對兩種傾向,只嚴不愛與只愛不嚴。

(四)知行統一原則(理論與生活相結合原則)

既要重視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鍊,把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比如,我國古代教育家歷來倡導學、行結合,重視「言行一致」。 孔子強調人的道德行為培養。他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訥於言而 敏於行」。比如,朱熹認為:知與行不可偏廢,「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致知、力行, 用功不可偏,偏過一邊,則一邊受病」。

(五)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導、說服教育、啟發自覺,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並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比如,教師在教育學生時需要正面教育,同時伴有中小學日常行為規範約束學生的行為。

(六)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長善救失原則)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於依靠、發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 比如,《學記》中提到:「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七)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德育工作中應主動協調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統一認識和步調,有計劃、有系統的發揮教育的整體功能,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品德。 注意:家校社相結合。比如,5+2=0說明沒有做到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老師聯繫緝毒幹警,對學生進行一次「關愛生命,遠離毒品」的課外教育活動體現了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八)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展的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比如,陶行知說的「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儘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比如,朱熹的「夫子施教各因其材」。比如,《論語》中,還有一句「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也是對因材施教的描述。

相關焦點

  • 德育原則
    德育原則德育是我們在教師工作中經常性的一項工作,更是培養學生高尚道德品質、正確三觀、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工作。因此,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德育也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是我們在備考教師招聘考試中學習的一個重難點。德育這一部分的知識需要大家全題型備考,尤其原則、規律、方法部分需要結合案例來進行分析。
  • 德育過程中必要遵守的原則
    而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學校和教師進行德育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教師招聘考試的一個重點內容,需要同學們全題型備考,常見的考查形式就是結合例子進行考察。在這裡針對常考的一些德育原則帶領大家進行複習,希望對大家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
  • 德育原則順口溜記憶法
    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是學校和教師進行德育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需要注意與教學原則相區別。德育原則包括:導向性原則、疏導原則、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想結合的原則、知行統一原則、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而因材施教原則在教學原則裡也有。
  • 教育理論—教學原則與德育原則習題整理
    2.在德育過程中,既要對學生曉之以理,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認識,又要對學生導之以行,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這體現了德育原則的( )A.導向性原則 B.疏導原則C.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 D.知行統一原則【中公講師解析】答案D。題幹中關鍵詞,「認識」「行為」,強調思想品德認識和行為習慣,「既……又」關聯詞,同時關注學生的認識和行為。
  • 中小學德育原則俗語案例大匯總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育原則。A選項,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B選項,因材施教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展的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 巧記招教教育學必考知識點——德育九項原則!
    德育原則一共有九項原則,歷年教師招聘考試對德育原則都是「青睞有加」,考查的那叫一個頻繁,而且考查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有材料分析題、單選題、判斷題、簡答題等,這也充分說明了德育原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點,因此,大家一定要把這個知識點理解透徹,記憶深刻。
  • 教育學之德育原則
    德育這一章是教育學的之一,無論是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還是在教師資格證考試當中,都佔有比較大的分值比例,出題形式一般以選擇題和案例分析題為主。在這一部分尤以德育原則為主要考察點,下面我們將就這一考察重點進行詳細講解,希望可以對大家的學習產生幫助。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學校和教師進行德育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
  • 教師資格證筆試教綜之教學原則知多少
    教師資格證筆試教綜之教學原則知多少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9-25 10:01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教師招聘教育學:巧記德育原則
    考生在複習教育學德育部分的知識過程中會發現,關於德育原則一共有八項原則,如果再翻看一下試題也會看到在材料分析題及客觀題中,對於德育原則的考查也是非常頻繁的。這說明德育原則是一個重要的考點,但與此同時,考生也會發現這一考點也是一個難點,原因在於不好記憶,也容易和教學中的教學原則混淆,在這一模塊中公講師李筱琛給大家介紹一種記憶八項德育原則的方法——故事記憶法。
  • 教師招聘常考知識點:德育原則
    考法1:單選題德育原則考察單選題的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給一段小材料讓你分析這段材料中對應的德育原則。第二種:給貫徹此原則的要求然後選出對應的德育原則。【練習題一】某學生是校籃球隊的主力隊員,但不能自覺遵守課堂紀律。
  • 教師考編每日乾貨,德育的9個原則,沒記住的快點背起來
    一般規律(易考簡答)1 品德的構成:知是品德、思想品德、德育結構的基礎,不是德育過程的基礎。曉之以理(知)、動之以情(情)、持之以恆(意)、導之以行(行)。2 德育過程——活動與交往是學生品德形成的基礎。道德認知是品德結構的基礎。
  • 「教師資格證」科目二德育原則知識點梳理+例題實戰
    相信看過教師資格考試教材的同學一定對下面這兩種原則很熟悉:德育原則和教學原則。其中德育原則,重點考察古語類例子的單選題和案例分析題,大家在看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這部分內容。導向性原則是德育過程中的一條重要原則,因為學生正處在品德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他們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們缺乏社會經驗和識別能力,易受外界社會的影響。02.疏導原則該原則主要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 中小學德育的原則和方法有哪些?
    「學得小課堂」中小學德育的原則和方法 2.疏導原則 定義: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人手,調動學生的主 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 教育教學知識:如何理解德育原則
    讓人頭疼的德育原則迎刃而解一、考情分析:德育原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點,考察的方法也比較靈活多樣。2、簡答題:簡述某一德育原則的貫徹要求。3、案例分析題:請指出案例當中運用或者違背了哪些德育原則。請給出實施的建議。二、備考要點:1、需要能夠記住所有的德育原則,防止答案例分析題時漏項。
  • 教師招聘備考技巧之巧記德育八項原則
    德育原則一共有八項原則,歷年的材料分析題和客觀題對德育原則的考查也是非常頻繁的,這說明德育原則是一個重要的考點,同時,考生也會發現這一考點是個難點,原因在於不好記憶,容易與教學中的教學原則混淆,因此,就這一模塊給大家介紹一種記憶八項德育原則的方法——故事記憶法。
  • 教學原則俗語知多少
    教師招聘考試中,會考查到教學原則這一知識點,其中一種考查方式是題幹給出某句俗語或者名言,需要選擇出所對應體現的教學原則。今天對相關俗語進行梳理,以便高效備考。一、循序漸進原則:(1) 孔子:「欲速則不達」(2) 孟子:「盈科而後進」(3) 朱熹: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未得乎前,則不敢求其後」(4) (學記》:「雜施而不遜,則亂而不修」、「不凌節而施」、「學不躐等」(5) 其進銳者,其退速(6) 荀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德育原則-德育工作知識點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德育原則-德育工作知識點,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一、導向性原則1.基本涵義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 教師考試,怎可理不清德育原則?
    幫你進一步理清德育原則易混淆原則對比:1.疏導性原則和長善救失原則如何區分?疏導性原則:曉之以理、表揚激勵、因勢(特點興趣)利導。長善救失:用優點(閃光點)克服缺點。2.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原則和疏導原則的區別是什麼?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原則是指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導、說服教育、啟發自覺,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並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 教育學中常考知識點之德育原則解析
    在全國各地教師招聘考試和教師資格考試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考點就是教學原則和德育原則。這些原則在各種考試中主要以選擇題和案例分析題的形式進行考察,而且佔的比例比較大,所以是我們重點要掌握的知識點。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學校和教師進行德育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
  • 全面發展中德育、智育知多少?
    由於疫情的影響,我們沒辦法面對面的進行授課,但是中公小編與你們同在,今天給大家說一說考試中在全面發展中考頻最高的德育、智育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吧。※全面PK全面發展指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馬克思的全面發展是精神與身體、個體性和社會性得到普遍充分自由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