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則

2020-12-11 中公教師網

德育原則

德育是我們在教師工作中經常性的一項工作,更是培養學生高尚道德品質、正確三觀、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工作。因此,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德育也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是我們在備考教師招聘考試中學習的一個重難點。德育這一部分的知識需要大家全題型備考,尤其原則、規律、方法部分需要結合案例來進行分析。

在本文中,將結合常見的題型對主要的幾條德育原則進行梳理,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一定的幫助。

首先,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學校和教師進行德育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所以,對比規律來說,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是客觀的,而德育的原則是主觀的,是根據客觀規律提出的。

一、導向性原則: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導向性原則中主要強調一個指導方向的作用,要求我們做到三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結合起來。

二、疏導原則: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疏導原則主要強調了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時,要能夠講究方式方法,不能簡單粗暴的對待學生,而是要循循善誘的引導學生,如陶行知三顆糖的故事就是典型的遵循了疏導原則。此原則要求我們做到三條:講明道理,疏導思想;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既要尊重信任學生,又要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把嚴和愛有機結合起來。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要儘量多的要求一個人,也要儘可能地尊重一個人。」這是由馬卡連柯提出的一條德育原則,又叫嚴慈相濟的原則。一方面強調要尊重信任學生,尤其尊重學生人格,不能挖苦諷刺、體罰變相體罰學生,一方面要求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的錯誤及時的糾正。此原則要求我們做到兩條:教育者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以及尊重學生的態度,關心愛護學生,尤其是對待後進生;教育者應根據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標,對學生嚴格要求,認真管理。教育者要向學生提出合理而嚴格的道德要求。

四、知行統一原則:既要重視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鍊,把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知行統一強調的是在德育中的知和行兩個成分,要求知與行的相統一,如孔子說的力行而近乎仁,學生在接受理論教育後,參加班會活動,指的都是知行統一。此原則要求我們做到四條:加強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組織和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促使他們在接觸社會的實踐活動中加深情感體驗,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評價和要求要堅持知行統一的原則;教育者要以身作則,嚴於律己。

五、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導、說服教育、啟發自覺,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並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這裡的班規班紀、校規校紀等和對學生的激勵鼓勵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的發展。此原則要求:堅持正面教育原則;堅持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建立健全學校規章制度和集體組織的公約、守則等,並且嚴格管理,認真執行。

六、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長善救失原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於依靠、發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實現品德發展內部矛盾的轉化。這條原則主要指實現學生內部矛盾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能做到揚長避短,案例中往往要求老師能夠。此原則要求我們做到三條:教育者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分析,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優點和不足;教育者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將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教育者要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能力,啟發他們自覺思考,克服缺點,發揚優點。

這是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的理論知識部分,現在結合常見的考題,我們將這部分內容進行相應的鞏固。例如:

1.「嚴格的要求和最大的尊重學生」是( )。

A.杜威 B.馬卡連柯 C.雅思貝爾斯 D.陶行知

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德育原則。馬卡連柯提出了兩條德育原則,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和平行教育原則。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2.「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體現了( )。

A.一致性原則 B.正面引導原則 C.知行統一原則 D.嚴格要求原則

2.【答案】C。解析:本題考察德育原則的內涵。

A選項,一致性原則是指德育工作中應主動協調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統一認識和步調,有計劃、有系統的發揮教育的整體功能,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品德。

B選項,正面引導原則強調德育工作要正面引導、說服教育、啟發自覺,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

C選項,知行統一原則是指既要重視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鍊,把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D選項,嚴格要求原則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對於學生喲高度的責任感。

故本題選擇C。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德育原則順口溜記憶法
    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是學校和教師進行德育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需要注意與教學原則相區別。德育原則包括:導向性原則、疏導原則、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想結合的原則、知行統一原則、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而因材施教原則在教學原則裡也有。
  • 教育學之德育原則
    德育這一章是教育學的之一,無論是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還是在教師資格證考試當中,都佔有比較大的分值比例,出題形式一般以選擇題和案例分析題為主。在這一部分尤以德育原則為主要考察點,下面我們將就這一考察重點進行詳細講解,希望可以對大家的學習產生幫助。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學校和教師進行德育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
  • 德育過程中必要遵守的原則
    而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學校和教師進行德育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教師招聘考試的一個重點內容,需要同學們全題型備考,常見的考查形式就是結合例子進行考察。在這裡針對常考的一些德育原則帶領大家進行複習,希望對大家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
  • 德育原則,你知多少?
    一、考情介紹德育原則是德育這一章節的重點內容,在考試中主觀題、客觀題都會涉及。客觀題主要一單選、多選、填空、判斷等形式呈現,多以名人名言和例子來考查。主觀題主要以案例分析題的形式呈現。二、知識點剖析(一)導向性原則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 教育理論—教學原則與德育原則習題整理
    2.在德育過程中,既要對學生曉之以理,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認識,又要對學生導之以行,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這體現了德育原則的( )A.導向性原則 B.疏導原則C.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 D.知行統一原則【中公講師解析】答案D。題幹中關鍵詞,「認識」「行為」,強調思想品德認識和行為習慣,「既……又」關聯詞,同時關注學生的認識和行為。
  • 教師招聘教育學:巧記德育原則
    考生在複習教育學德育部分的知識過程中會發現,關於德育原則一共有八項原則,如果再翻看一下試題也會看到在材料分析題及客觀題中,對於德育原則的考查也是非常頻繁的。這說明德育原則是一個重要的考點,但與此同時,考生也會發現這一考點也是一個難點,原因在於不好記憶,也容易和教學中的教學原則混淆,在這一模塊中公講師李筱琛給大家介紹一種記憶八項德育原則的方法——故事記憶法。
  • 教師招聘常考知識點:德育原則
    考法1:單選題德育原則考察單選題的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給一段小材料讓你分析這段材料中對應的德育原則。第二種:給貫徹此原則的要求然後選出對應的德育原則。【練習題一】某學生是校籃球隊的主力隊員,但不能自覺遵守課堂紀律。
  • 中小學德育的原則和方法有哪些?
    「學得小課堂」中小學德育的原則和方法 2.疏導原則 定義: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人手,調動學生的主 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 中小學德育原則俗語案例大匯總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育原則。A選項,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B選項,因材施教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展的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 教育教學知識:如何理解德育原則
    讓人頭疼的德育原則迎刃而解一、考情分析:德育原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點,考察的方法也比較靈活多樣。2、簡答題:簡述某一德育原則的貫徹要求。3、案例分析題:請指出案例當中運用或者違背了哪些德育原則。請給出實施的建議。二、備考要點:1、需要能夠記住所有的德育原則,防止答案例分析題時漏項。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德育原則-德育工作知識點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德育原則-德育工作知識點,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一、導向性原則1.基本涵義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 教育學中常考知識點之德育原則解析
    在全國各地教師招聘考試和教師資格考試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考點就是教學原則和德育原則。這些原則在各種考試中主要以選擇題和案例分析題的形式進行考察,而且佔的比例比較大,所以是我們重點要掌握的知識點。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學校和教師進行德育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
  • 教師招聘備考技巧之巧記德育八項原則
    德育原則一共有八項原則,歷年的材料分析題和客觀題對德育原則的考查也是非常頻繁的,這說明德育原則是一個重要的考點,同時,考生也會發現這一考點是個難點,原因在於不好記憶,容易與教學中的教學原則混淆,因此,就這一模塊給大家介紹一種記憶八項德育原則的方法——故事記憶法。
  • 教師考試,怎可理不清德育原則?
    幫你進一步理清德育原則易混淆原則對比:1.疏導性原則和長善救失原則如何區分?疏導性原則:曉之以理、表揚激勵、因勢(特點興趣)利導。長善救失:用優點(閃光點)克服缺點。2.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原則和疏導原則的區別是什麼?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原則是指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導、說服教育、啟發自覺,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並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 教師招聘考試之德育原則知識點歸納及強化練習題
    、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而提出的指導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則對制定德育大綱、確定德育內容、選擇德育方法、運用德育組織形式等具有指導作用。二、我國中小學主要的德育原則【常以論述題、簡答題出】(一)導向性原則1.基本涵義: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 巧記招教教育學必考知識點——德育九項原則!
    德育原則一共有九項原則,歷年教師招聘考試對德育原則都是「青睞有加」,考查的那叫一個頻繁,而且考查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有材料分析題、單選題、判斷題、簡答題等,這也充分說明了德育原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點,因此,大家一定要把這個知識點理解透徹,記憶深刻。
  • 「教師資格證」科目二德育原則知識點梳理+例題實戰
    相信看過教師資格考試教材的同學一定對下面這兩種原則很熟悉:德育原則和教學原則。其中德育原則,重點考察古語類例子的單選題和案例分析題,大家在看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這部分內容。今天就由鄭老師帶大家回顧一下德育原則的知識點,文章最後老師準備了幾道題目,大家複習完以後可以檢驗一下自己掌握的怎麼樣哦~知識點回顧01.導向性原則該原則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 黑龍江省教師資格證:卓有成效的德育原則類大題破解之道
    關於德育原則與德育方法的具體內容,是中學教師資格證常考的熱點話題。考生頭疼的是看到具體案例該如何對應到具體的德育原則進行作答。本文就針對具體的常見案例類型,給出對應的作答要點。真正做到卓有成效。(1)案例中含有對學生「曉之以理」的關鍵詞句,例如:談話、說理、談心,即可判定運用了疏導性原則;(2)案例中含有教師對學生正面教育的關鍵詞句,例如:表揚、賞識、激勵、期待、鼓勵,即可判定運用了疏導性原則;
  • 教師考編每日乾貨,德育的9個原則,沒記住的快點背起來
    例如開車時不該酒駕,僅僅依靠道德無法約束)心理(心理健康,心理調節)狹義:道德(我們狹義的德育多指學校德育)。德育原則、方法和途徑德育原則要和教育原則區別開來。德育原則(易考簡答、案例分析):記憶口訣,一靈營長雙導三結合。
  • 德育的站位與守正出新
    一、德育的站位:大德育商丘實小以「大德育」指導全局,在學校總體工作中高位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觀念,讓「立德樹人」在學校全面工作中得以發生、發揚。德育主體大(全員育人),賦予全校教職員工、學生家長更為神聖的育人使命;德育涵量大(全程育人),涵蓋學校全部學科、全部工作;德育空間大(全方位育人)集中整合學校及社會各類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