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工智慧時代日漸臨近,如果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女不及時學習,無法戰勝Ai,很有可能被時代淘汰。
每位家長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擔憂:孩子怎樣學習才能不被時代拋棄?如何重塑學習觀,才能快速迭代出最有效、最適應時代的學習方式?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的成長路徑、心理狀態、智商&情商等均不同,同樣的方法應用在不同的孩子身上,發揮的效用也會不一樣。因此,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也就是當代許多教育專家提議的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或許更適應時代的發展。
據蓋茨基金會的一項研究顯示,使用個性化學習來補充教學後,學生的考試成績得到大幅度提升,從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一躍至全國成績前列。
個性化學習通常需要學生自己決定學習內容、過程及方法。比如在學校的課堂上,可以不跟隨老師的講課進度,而是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和適合自己的學習速度,自主安排學習規劃,這樣可以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增加學習的動力。
蘋果創始人賈伯斯曾經說過:「變革從來都是由內而外的,你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思維,就是你個性化學習最好的開端」。
學習思維的轉變可能也並不容易。從小處講是需要我們從傳統的教學思維中跳出來,重新思考學習的方式及意義,而從大處講是我們選擇以怎樣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人類通常理解和觀察世界的方式是大腦先思考,後根據大腦的指令行動。而未來智能時代,孩子不僅要學習向計算機下指令,更要學習用計算機能理解的方式向自己的大腦下指令,從而做出更準確、更科學的抉擇。
要想儘快完成學習思維的轉變,我們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幫助孩子,讓孩子個性化學習的效果達到最大化。
01、找到孩子的學習區
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曾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最近發展區」。具體來說,最近發展區包括三個同心圓,每一個圓都表示一個人不同的學習區間。
最裡面的圓叫做「舒適區」,也就是指孩子能輕鬆完成的事情。
中間的圓叫做「學習區」,孩子正在學習的內容和行為就發生在這個區間裡。
最外面的圓叫做「恐慌區」,這個區間指的是在沒有獲得任何幫助的情況下,孩子還不能獨立完成的事情。
長期待在舒適區會限制孩子成長,而進入恐慌區則可能讓孩子喪失信心,只有「學習區」才是最適合孩子學習的領域,這裡才有孩子廣闊的未來。
02、藉助技術的力量
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簡化孩子與個性化內容之間的匹配流程,是個性化學習的必備工具。正如教育家瑪麗·安·沃爾夫所說:「個性化學習不僅需要改變學校設計,還需要利用現代技術」。
人工智慧、智能助理、物聯網、移動技術、3D列印、交互式書籍、增強現實技術和全息圖等新興技術廣泛應用後都將大大的提高學習效率,擴展孩子的學習界限。家長如果能充分利用技術的力量,或許能幫助孩子釋放真正潛能,賦予孩子未來更大的可能性。
03、實踐中學習
未來,僅靠死記硬背就可以掌握的能力會逐漸失去價值,所以孩子的學習成果不僅僅是記住知識,理解並能夠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才是關鍵。在實踐中學習,讓「學以致用」與「用以致學」相互促進,孩子的學習以及能力才更有價值。
個性化學習只是未來學習方式的一部分。如果不願孩子以及自身落後於時代,還需對學習進行系統化的升級。楊瀾解讀了蘋果公司教育副總裁約翰•庫奇與哈佛大學研究員賈森•湯、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共同著作的《學習的升級》這本書,並提煉了書籍中有關未來學習的模式、要素、場景等精華部分,幫助孩子以及我們自身成為人工智慧時代最會學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