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這樣學習的孩子才不會被淘汰

2020-09-04 天下女人研習社

如今人工智慧時代日漸臨近,如果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女不及時學習,無法戰勝Ai,很有可能被時代淘汰。


每位家長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擔憂:孩子怎樣學習才能不被時代拋棄?如何重塑學習觀,才能快速迭代出最有效、最適應時代的學習方式?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的成長路徑、心理狀態、智商&情商等均不同,同樣的方法應用在不同的孩子身上,發揮的效用也會不一樣。因此,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也就是當代許多教育專家提議的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或許更適應時代的發展。


據蓋茨基金會的一項研究顯示,使用個性化學習來補充教學後,學生的考試成績得到大幅度提升,從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一躍至全國成績前列。


個性化學習通常需要學生自己決定學習內容、過程及方法。比如在學校的課堂上,可以不跟隨老師的講課進度,而是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和適合自己的學習速度,自主安排學習規劃,這樣可以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增加學習的動力。


蘋果創始人賈伯斯曾經說過:「變革從來都是由內而外的,你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思維,就是你個性化學習最好的開端」。



學習思維的轉變可能也並不容易。從小處講是需要我們從傳統的教學思維中跳出來,重新思考學習的方式及意義,而從大處講是我們選擇以怎樣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人類通常理解和觀察世界的方式是大腦先思考,後根據大腦的指令行動。而未來智能時代,孩子不僅要學習向計算機下指令,更要學習用計算機能理解的方式向自己的大腦下指令,從而做出更準確、更科學的抉擇。


要想儘快完成學習思維的轉變,我們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幫助孩子,讓孩子個性化學習的效果達到最大化。


01、找到孩子的學習區


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曾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最近發展區」。具體來說,最近發展區包括三個同心圓,每一個圓都表示一個人不同的學習區間。



最裡面的圓叫做「舒適區」,也就是指孩子能輕鬆完成的事情。


中間的圓叫做「學習區」,孩子正在學習的內容和行為就發生在這個區間裡。


最外面的圓叫做「恐慌區」,這個區間指的是在沒有獲得任何幫助的情況下,孩子還不能獨立完成的事情。


長期待在舒適區會限制孩子成長,而進入恐慌區則可能讓孩子喪失信心,只有「學習區」才是最適合孩子學習的領域,這裡才有孩子廣闊的未來。


02、藉助技術的力量


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簡化孩子與個性化內容之間的匹配流程,是個性化學習的必備工具。正如教育家瑪麗·安·沃爾夫所說:「個性化學習不僅需要改變學校設計,還需要利用現代技術」。


人工智慧、智能助理、物聯網、移動技術、3D列印、交互式書籍、增強現實技術和全息圖等新興技術廣泛應用後都將大大的提高學習效率,擴展孩子的學習界限。家長如果能充分利用技術的力量,或許能幫助孩子釋放真正潛能,賦予孩子未來更大的可能性。


03、實踐中學習


未來,僅靠死記硬背就可以掌握的能力會逐漸失去價值,所以孩子的學習成果不僅僅是記住知識,理解並能夠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才是關鍵。在實踐中學習,讓「學以致用」與「用以致學」相互促進,孩子的學習以及能力才更有價值。


個性化學習只是未來學習方式的一部分。如果不願孩子以及自身落後於時代,還需對學習進行系統化的升級。楊瀾解讀了蘋果公司教育副總裁約翰•庫奇與哈佛大學研究員賈森•湯、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共同著作的《學習的升級》這本書,並提煉了書籍中有關未來學習的模式、要素、場景等精華部分,幫助孩子以及我們自身成為人工智慧時代最會學習的人。

相關焦點

  • 20年後,這4種孩子將不會被淘汰,你家孩子佔幾條?
    20年後,這4種孩子將不會被淘汰,你家孩子佔幾條?一個人從孩童時期成長為一個成人,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大概是20年左右,20年,以後,你家孩子會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是怎樣教育的。
  • 20年後,這5種孩子將不會被淘汰!你家孩子佔幾項
    導讀:20年後,這5種孩子將不會被淘汰!你家孩子佔幾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20年後,這5種孩子將不會被淘汰!你家孩子佔幾項!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20年後,這5種孩子將不會被淘汰!你家孩子佔幾項?
    你們有沒有想過,20年後你們的孩子是什麼樣?他們的哪些能力將在20年後還具有競爭力?這三組數據是著名兒童心理專家蘭海預測的未來。第一組是20和47%。也就是說現在的工作20年之後有47%會消失,將近一半的人會失業。第二組是20和65%。20年以後可能有65%的工作崗位是現在的我們所不知道的。
  • 孩子的說明書丨20年後,這5種孩子將不會被淘汰!你家孩子佔幾項
    年後你們的孩子是什麼樣?或許,你們也曾迷茫,在如今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孩子當下的教育能不能跟得上未來社會的發展?他們的哪些能力將在20年後還具有競爭力?那麼,面對世界的千變萬化,究竟什麼樣的孩子才能在20年後依舊保持競爭力?
  • 20年後,4種孩子將不會被淘汰,你家孩子佔幾條?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20年是將一個嬰兒培養成社會人的時期,20年後也是對家庭教育成果進行考核、驗收的節點。那麼,面對世界的千變萬化,究竟什麼樣的孩子才能在20年後依舊保持競爭力?所以,只有這樣的孩子,對新鮮事物有好奇心,能主動地再往更深層次探索,未來的競爭力社會才會具有一席之地。
  • 20年後,這3種孩子將不會被淘汰!你家孩子佔幾項? 丨 特別關注
    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未來導報」關注我們~小編說:你們有沒有想過,20年後你們的孩子是什麼樣?或許,你們也曾迷茫,在如今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孩子當下的教育能不能跟得上未來社會的發展?他們的哪些能力將在20年後還具有競爭力?這三組數據是著名兒童心理專家蘭海預測的未來。
  • 這幾類孩子看著聰明,走上社會卻吃不開,20年後也更容易被淘汰
    文|好孕姐聽到有人誇你家孩子聰明的時候,你是不是也很開心呢?其實,孩子聰明是好事,但家長們也要注意,若孩子是這幾種類型的聰明,看著挺厲害,走上社會卻吃不開,20年後也更容易被淘汰。這樣的孩子看著也是很聰明了,他們的反應也夠迅速。看起來也是好事,卻不知,如果家長不注意,任由孩子把他的聰明使用在這些不好的事情上,做錯事情也不懂得反思,而是一味狡辯,長大後可是很糟糕的。小時候就憑藉著自己的小聰明,很會撒謊的孩子,可能在自己家人這裡還可以,但是20年後走向社會,社會可是不會認可的。當孩子還想著憑藉自己的小聰明各種使壞的時候,可能就行不通了。
  • 2020年高職單招考試:填報3大類「熱門」專業,未來20年不會淘汰
    有的家庭早就有了自己的學習目標,有的家庭不知道報什麼專業比較好,也不知道哪些專業是比較熱門的專業,未來孩子就業10-20年不至於馬上畢業就淘汰。移動應用開發專業,主要是進行移動端網絡相關業務的開發,通俗的說,也就是我們現在手機當中的各種各樣實用的APP,但是未來10~20年,這些實用的技術可能還會繼續更新發展。
  • 90後姑娘吳莫愁被「移出」娛樂圈,時代淘汰一個人從來不會打招呼
    吳莫愁成名後沒有趁熱打鐵,把自己「煉成一塊好鋼」,她一直沉迷在自己的榮耀中不能自拔,認為觀眾和歌迷會「愛她一輩子」。可以說這種沒有「危機感」的自覺醒悟才是真正斷送吳莫愁成名之路的根本原因。吳莫愁有著天賦賜予的特別聲線,如果能在成名後穩住,謙虛好學,敢於上進,即便不能打造成嶄新的「女王」形象,也不會過氣如此之快,要知道,90後的她今年也不過才30歲。比她大很多的「姐姐們」都在乘風破浪。她輸在成名後沒有警覺提高自己,也沒有持續貢獻優秀作品,這才和歌迷距離越來越大。
  • 知識儲備需要更新換代學習型人才永遠不會被淘汰
    學習型人才永遠是市場的搶手貨,人要活到老學到老是真理。有學習活動才有新知識元素的輸入,這樣才能大腦知識儲備庫得到新陳代謝,你核心素養得到提升,更好的實現生命價值。科技飛速發展,技術技能迅猛換代的當今時代,繼續教育是學習的大課堂。
  • 20年後,這5種孩子將會獲得極大成功!你家孩子佔幾項?
    或許,你們也曾迷茫,在如今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孩子當下的教育能不能跟得上未來社會的發展?他們的哪些能力將在20年後還具有競爭力? 小編先帶大家分析三組數據,看看著名兒童心理專家蘭海預測的未來。 第一組是20和47%。也就是說現在的工作20年之後有47%會消失,將近一半的人會失業。
  • 20年後真正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就具備這兩個優點,未必是學習好
    不過言歸正傳,教育孩子,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長大了能夠有出息,有前途,可問題是什麼樣的孩子20年後才能真正有出息呢?其實,未必就是學習好的。20年後真正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就具備這兩個優點,生活中不少案例已經證實真相如此,否認不了的。
  • 未來到底學什麼,才不會被AI時代淘汰?
    報告說,預計到2025年,現在的8500萬個工作崗位會消失,或者被機器人取代。但同時也會產生9700萬個新工作。也就是說,新增崗位數量比被淘汰的要多。那這些新工作到底是什麼呢?報告說,新工作都需要人與機器的合作。 面對這樣的未來,很多人擔心:現在學校教的以後會不會用不著,以後要用的現在是不是還沒準備好。真的是這樣嗎?
  • 20年後,什麼樣的孩子不會輸給人工智慧?
    我們就這樣按照外部評價系統要求著自己,以大家期望的方式成長、擇業,壓抑忽略了自己內在的真正需求。我發現,其實老師也知道這不人道,但還是認為有必要訓練孩子提前適應我們應試教育的大環境,提前練習各種技能,學會控制自己,這樣才可能考出好成績。而考出好成績,某種程度上已經被默認為等同於』成功和幸福人生』。
  • 孩子寒假就只能寫作業?只會學習不會生活的孩子,會被生活淘汰的
    ……對於孩子們假期的安排,爸媽們似乎都只是在關心孩子們的知識學習和技能學習,更重要的勞動技能的培養就這樣被爸爸媽媽們忽視掉了。勞動技能重要不重要?這根本就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問題。爸爸媽媽們不要覺得自家孩子是男孩兒,就可以讓他遠離家庭,而專注學習和事業。要知道,家務事並不是一個人的事,沒有誰該做誰不該做這一說。不然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媽媽抱怨爸爸在家不做家務了。
  • 通往未來的「時空膠囊」 :小學生寫信給20年後孩子
    ▲把信封存,20年後再來打開。學校老師們看完信後,也感觸頗深:字裡行間,告誡孩子的,都是向善向美的美好願望,這才是中國教育的根本,引領孩子朝著真善美一路走下去。  希望未來的孩子會畫畫  六年級1班的思思是一個漂亮大方的女孩,因為很羨慕班上的天才畫家,所以她花了一節課的時間,給20年後的孩子寫了一封信。  親愛的王洛辰:  我是你媽媽,王洛辰,這個名字多好聽!
  • 關於英語學習:你不會被AI淘汰,你會被自己淘汰
    微波爐已經普及很多年了,五星級大廚都失業了麼?大規模機器製衣已經成為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支柱性產業,為什麼"handmade"的很多中高端品牌越來越貴?機器人確做到了用30秒可以完成編輯一段新聞稿發送,可是為什麼那些自媒體大V仍然在各種平臺上日入鬥金?
  • 10年後,據說比較容易被社會淘汰的,是這4種孩子
    在這樣的家教下長大,郭麒麟成了「最不像星二代」的星二代。謙遜、懂禮數,給人倒茶不小心倒得太滿就趕緊道歉;吃盒飯後不僅主動收拾餐盒,還去擦漏在地上的油……接觸過郭麒麟的人,都誇他謙遜有禮,而且情商還極高。一個有教養的人能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心懷善意,從來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總會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會讓他人不適。
  • 加拿大大學的淘汰率高達20%,你怕了嗎?
    據數據統計,加拿大的淘汰率高達15%-20%,一般大學在大二年紀的保留率在80%-90%之間。所以在這種模式下,不好好學習還真是個問題。怎樣才能不被好不容申請到的夢校淘汰?如何才能得到加拿大和夢校的寵愛?首先你得問問自己,關於加拿大的教育模式,你都弄明白了嗎?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 孩子要具備這項關鍵能力,未來20年才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這樣一步步就啟發孩子問出,「什麼是能量」「如何獲得能量」這樣的問題。顯然,第二位家長的回答,更能幫助孩子開啟科學探知的大門,引導孩子用科學的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學會提問是了不起的本領!它是自主思考的開始。當孩子開始提出問題,或者提出不同意見時,家長或者老師應該以鼓勵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