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段祺瑞的外孫女、袁世凱的曾侄孫女,還長期養著曾祖父的姨太

2020-12-25 漢有遊女

段祺瑞的外孫女袁迪新

袁迪新是段祺瑞的三小姐段式巽的獨養女兒,生在袁世凱的老家——河南彰德的袁府。她的曾祖父袁世輔是袁世凱的弟弟,排行老五,袁世凱是老四。袁家兄弟共六個大概沒分家,都焐在那「豪門深深深幾許」、不知是七進還是八進的袁家大院裡。

袁迪新的祖父袁克莊28歲就去世了,他生前做過什麼事情人們早就淡忘,但是對於袁家來說,他還是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為他那當時還沒出生的兒子指腹為婚。當時袁克莊在北京和天津一帶宦遊,結識了袁世凱幕府裡的許多要人,段祺瑞其一也,於是乎兩人稱兄道弟,非常熱絡。

說來也巧,他們兩位的太太差不多同時懷上了孩子。有一天這兩個老爺兒們湊在一起,酒過三巡後頭腦發熱,竟盤算起太太肚子裡孩子的終身大事:「只要這兩個孩子生下來一個是男的,一個是女的,那他們就是『法定』的夫妻,咱們袁、段兩家就是『法定』的親家!」

段祺瑞原本就是袁世凱的親信,而且是袁世凱的女婿。因為段祺瑞的元配夫人吳氏去世後,第二年袁世凱就把自己的義女張佩蘅許配給他,段家後輩稱之張太夫人。這位張太夫人在袁府的地位很高,是袁世凱表哥的女兒,袁府上下稱其大小姐。這回他們要親上加親。

不久,上帝成全了他們,段家生下一個女兒名段式巽,袁家生下一個兒子名袁家鼐。兩家重提舊事,誰也不賴帳。只是兩個孩子有點小小的彆扭,段式巽比袁家鼐早生下來一個月,長得胖胖大大,敢哭敢叫,性格潑辣;而袁家鼐晚生一個月,個頭矮小,老實乖巧,大了管段式巽叫三姐,整天跟在三姐後面轉悠,一切聽三姐的。這樣一對夫妻,似乎有些陰陽失調。但是「法定」了的事情是不容改變的,於是「陰陽失調」的格局後來就貫徹了他們一輩子。他們成年後的一個黃道吉日,段式巽嫁到了河南彰德袁府。他們的唯一的孩子就是袁迪新,生於1922年,小名織姑。

袁迪新來到人間的時候,袁世凱已經去世好幾年了,袁家在京城裡已經風光不再,但是在河南彰德,還有很大的世面。袁迪新6歲以前跟父母住在彰德,她沒見過祖父,因祖父死得早,但是曾祖父袁世輔還活著。曾祖父喜歡抽大煙,還喜歡吃蠶寶寶的蛹,常拿著一根煙籤子挑一個蠶蛹在煙燈上烤,烤熟了就吃下去,高興時也叫小織姑來一起吃。

曾祖父有一房正式的太太,兩個姨太太。三個女人只生了一個兒子袁克莊,袁克莊也只生了一個兒子,就是袁家鼐,而袁家鼐這時只有一個女兒袁迪新,三代都是單傳,袁迪新受寵的程度可想而知。袁迪新的母親奶水少,袁家就張羅著找奶媽,連續用了八個奶媽,才算把小織姑的胃口搞定。

有一次曾祖父的小姨太帶她去袁府大院外面玩,一路上遠遠望去,地裡全是盛開的鮮花,她高興極了,伸手要摘。那小姨太說,不要摘,那花有毒,一掐就流白水,沾在手上要爛手的。後來她才知道,那是用來製作鴉片煙的罌粟花。袁家老爺少爺都抽鴉片,罌粟花在宅子周圍開得鋪天蓋地。

袁迪新六歲的時候曾祖父死了,曾祖母和大姨太哪裡去了她不知道,只知道那個小姨太從此以後跟他們一家生活了。曾祖父去世時,小姨太才十八歲,其實原先是袁家買來的丫頭,後來被老爺「收了房」,名分上是姨太太,其實她在袁家的地位始終是丫鬟,年齡比袁迪新的媽媽還小。老太爺死了她就服侍孫子,孫子死了就服侍曾孫女。曾孫女袁迪新有了孩子後,就幫著帶玄外孫。她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幫」那一年去世,享年八十多歲。她叫董禮然,名字挺高雅,不知是不是袁家給改的名字。她十八歲守寡,再沒嫁人,一輩子吃素,為袁迪新帶了四個孩子,在袁家服侍了四代人。

所以在十年浩劫的時候,造反派給袁迪新扣的「帽子」是:「多重的地富反壞右的孝子賢孫」,理由是:她是段祺瑞的外孫女、袁世凱的曾侄孫女,還長期養活著曾祖父的姨太太……

相關焦點

  • 段祺瑞:居功至偉的「軍閥頭子」
    段祺瑞曾和袁世凱小站練兵,袁長他六歲。段祺瑞把他當作兄長,袁世凱也視段如手足,一路提攜他為陸軍總長。寺內正毅自以為在段祺瑞這裡看到了希望,可藉此在中國大肆修建鐵路,達到藉助鐵路從而逐步蠶食中國的目的。但是他們想不到的是,這次栽的跟頭比袁世凱那次還要狠,段祺瑞收完錢之後就裝糊塗,鐵路的事隻字不提,全當沒發生過。日本人表示很無奈。當時的屬下看著國庫裡平白多出來的這些錢,曾問過段祺瑞:「借了這麼多錢,將來該怎麼還啊?」
  • 段祺瑞與他的「八勿」遺言|吳佩孚|遺言|歷史|段祺瑞
    文/陳欽「段祺瑞酷愛下圍棋,為此還特意養了一批棋手,每月發給工資,以陪他下棋。同段祺瑞下棋時,棋手們都十分識相——不能贏,因為段祺瑞的自尊心很強,輸了他會很不高興;但也不能多輸,因為多輸的話,會讓段祺瑞看不起。那麼,段祺瑞最喜歡和誰一塊兒下棋呢?
  • 段祺瑞為何看不起黎元洪?在段祺瑞當師長時,黎元洪不過是旅長
    舊恨,是當年黎元洪以副總統的身份兼領湖北都督時,段祺瑞奉了袁世凱的密令以綁架的方式,將黎元洪押到了北京。也是從這時開始,黎元洪成了袁世凱在北京的政治俘虜。 而新仇,則是誰看誰都不順眼。 當然了,這也都是有原因的。 黎元洪,是因為張鎮芳的挑撥而記恨段祺瑞。
  • 袁世凱罷官之後的家庭生活是什麼樣的?聽聽他女兒袁靜雪如何說
    臨行前,沈氏向袁世凱道別,並攢錢贖身、搬出妓院,她希望袁世凱功成之後不要忘記這段舊情。落魄之中的袁世凱大為感動,發誓絕不辜負沈氏,這就是袁世凱的大姨太太沈氏。袁靜雪回憶說:「由於她在我父親落魄無聊的時候對他有過恩情,所以我父親在朝鮮做官期間,就把她接到朝鮮,把她當做太太看待。我父親不但讓她管家,還把帶到朝鮮去的大哥克定交給她撫養。所以從大哥以下,所有我們兄弟姐妹們都稱呼她為親媽。
  • 袁世凱九房姨太太多擅做菜 可做天津菜、高麗菜
    在《民國吃家》中,二毛還講述了張大千、張學良等人的美食情緣,「菜品的最高層次和境界就是與文化的高度融合。」  作家野夫在《民國吃家》的序言中寫道:「我還沒看見一個同代人,能像二毛那樣,用詩歌將食色籠絡在一起,使漢語和菜餚都變得性感十足。二毛的美食隨筆,是一個詩人加廚師的傑作,因此迥異於一般的外道中人。」
  • 晚清真實老照片,第五張慈禧光緒兩宮迴鑾,第七張袁世凱的五姨太
    慈禧太后作為清朝的實際掌權人,她事事都力求最好,平生享受過著奢靡無比的生活,從這張老照片可看出一二。 袁世凱是北洋新軍的首腦,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選為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他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 魯迅真沒罵過袁世凱?原來曾罵袁世凱是山羊,沒有讀過什麼書
    他一生罵過很多人,有好事者曾做過一個統計,幾乎包括了民國時期所有的名人,如:胡適、林語堂、章士釗、徐志摩、顧頡剛、馬寅初、梅蘭芳、郭沫若、梁實秋、朱光潛、鄒韜奮、吳佩孚、段祺瑞、陳炯明、張學良、馬佔山、鄭振鐸、戴季陶、傅斯年、梁漱溟、劉半農、老舍、蔡元培、章太炎、吳稚暉、葉聖陶、茅盾等等。
  • 段祺瑞問日本借款1.5億日元,最後只還了500萬,他真的佔便宜了嗎
    上篇文章我們說了「北洋之虎」段祺瑞三造共和的事情,這篇文章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西原借款」的事情。這是一個賴帳不還的故事,借了錢的段祺瑞成了大爺,被耍了的日本惱羞成怒,很多自媒體對段祺瑞「借錢不還」的故事大肆渲染,視為功績,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希望大家了解了完整的「西原借款」之後,對此事有一個自己的判斷。
  • 說說段祺瑞
    事實上,在劉和珍君與世長辭的三一八慘案發生時,段祺瑞並不在執政府,然而這次慘案的鍋卻都被段祺瑞背了,誰讓當時的政府是「段祺瑞執政府」呢?三一八慘案之後,段祺瑞聞知此事十分驚訝,在死者面前長跪不起(此項待考證,有一說法為此事是段祺瑞手下為美化段祺瑞形象故意宣傳的),並發誓終生食素。甚至到他晚年病危,他的主治醫生一再勸他要多吃肉類補充營養,段祺瑞都堅持吃素,直到病死。
  • 袁世凱的後人現在怎麼樣了?
    袁世凱逼迫溥儀下位,自己做皇帝,但只做了八十三天。這段史實被載入歷史課本中。那麼袁世凱的後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呢? 雖然袁世凱後來稱帝了,但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功虧一簣,自己因病去世。
  • ...初的老照片:圖3抬著袁世凱去祭天,圖5照片中出現一個不該出現之人
    關於袁世凱的榮辱功過歷史上的爭議頗多,貶低他的大多說他是「獨夫民賊」「竊國大盜」,讚揚他人則認為其對中國的近代化做出過貢獻,是個真正的改革家。13歲時,袁世凱曾霸氣外露地寫成一聯道:「大野龍方蟄,中原鹿正肥。」不難看出,袁世凱絕非池中之物。而兩度名落孫山後,又自勉「我欲向天張巨口,一口吞盡胡天驕。」
  • 朝廷花錢編練的北洋六鎮,為何全都成了袁世凱的私產?
    因此,慈禧將練兵的大權委任袁世凱。不過,慈禧向來善於玩弄權術,她一方面放手讓袁世凱練兵,另一方面又對他加以防範。練兵處設立之初,便以慶親王奕劻為總理大臣,袁世凱為會辦。這個例子也是有案可查的,早在李鴻章創建北洋海軍時,慈禧就用過一次,當時以醇親王奕譞為海軍大臣,李鴻章為會辦。可是,袁世凱和李鴻章這兩次事例又不太一樣。
  • 妻子是聾子,小妾不守婦道,這就是袁世凱長子的悲劇婚姻
    袁世凱一向愛拿子女的婚姻當籌碼,進行政治聯姻來籠絡部下,袁克定是他的長子,自然不能例外,袁世凱給袁克定娶的妻子是娶湖南巡撫吳大澄的女兒吳本嫻。看起來袁世凱給長子娶個大家閨秀,自然是不錯,可是吳本嫻是個聾子,袁克定和她說話說不成,只能筆談,想說什麼寫在紙上,夫妻對面相坐,卻象筆友一般。別人夫妻,最少能親親熱熱說個話,有什麼心事,先和妻子談談。
  • 清末風雲袁氏崛起,北洋新軍人才濟濟,為何卻對袁世凱心服口服?
    在北洋新軍之中,最受袁世凱重視的莫過於號稱「北洋三傑」之首的段祺瑞,而段祺瑞也可以說是北洋軍眾多名將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直到袁世凱在小站練兵,這些「武備生」的命運才迎來了歷史性的轉折,由於袁世凱新軍參戰的是西洋操典,舊式軍官根本無法勝任,只能破格任用賦閒的「武備生」。 因而「武備生」也很快便成為了北洋新軍之中的核心人物,而出類拔萃的段祺瑞自從被舉薦給袁世凱後便深受信任,幾乎成為了袁世凱練兵的副手。
  • 民國軍閥史(一):小站練兵,袁世凱的發家之路
    小站距離天津70裡,曾是李鴻章所轄淮軍一部的練兵場。袁世凱受任後,立即上《為練新建陸軍上督辦稟》疏,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練兵計劃,並更名武定軍為「新建陸軍」。: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梁華殿(不久後意外身亡)。
  • 辛亥革命燕晉聯軍,北洋軍進攻紫禁城,為何卻因袁世凱功虧一簣?
    辛亥革命時期,由於清廷皇室成員均束手無策,攝政監國的醇親王載灃只好重新啟用頗受忌憚的袁世凱,希望袁世凱可以率領北洋系儘快平定武漢的起義軍。但是袁世凱畢竟已經賦閒多時,而且載灃在袁世凱離開之後曾特意在北洋軍中安插了大量不屬於袁氏一脈的將領,其中以吳祿貞、張紹增等人為首。
  • 袁世凱死後,為什麼一個不受寵的朝鮮公主為其殉情?
    袁世凱的三女兒袁靜芬曾經說道:「我父親原定娶朝鮮李王妃的表親金氏一人為妾。可是,在金氏嫁過來的時候,還帶來了兩個陪嫁的姑娘,閔氏和吳氏。我父親就一併收她們為姨太太,並按她們年齡的大小,排定吳氏為二姨太,金氏為三姨太,閔氏為四姨太。
  • 他是段祺瑞的左膀右臂,由於個性張揚跋扈,被馮玉祥派人槍殺
    徐樹錚早年考中秀才,1901年從家鄉赴山東投奔袁世凱,開啟了軍旅生涯。1905年至1910年東渡日本學習軍事。他是段祺瑞的心腹謀士,是段祺瑞的鐵哥們。逃離北京的徐樹錚,先是在福建聯合國民黨許崇智進行了驅逐李厚基的戰爭,又在上海幫助盧永祥戰勝了直系齊燮元。
  • 袁世凱後代眾多,其孫袁家騮在科學界大名鼎鼎,為國發展貢獻力量
    而今天要介紹的就是袁世凱的孫子袁家騮,雖然光看名字可能沒有爺爺那麼聞名於世,但他不但是科學界的閃光人物,而且還為我國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爺爺袁世凱袁世凱家庭條件不錯,年少時兩度落榜,於是走上了軍事這條路。
  • 袁世凱死後,中國最牛的四個人,槓上了
    孫中山在辭去大總統職務前,還特意跟袁世凱約定了三件事:一、首都定在南京;二、袁世凱到南京履任;三、袁世凱必須遵守臨時約法。對此,袁世凱欣然應允。然而在舊中國,規則一向是用來約束弱者的:強人哪需要什麼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