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渡酒業的發展道路往往另闢蹊徑,疫情之下一連貫的動作使之成為最活躍的「逆行者」。如今危局之下李渡卻突然宣布核心單品停供,背後有著怎樣的緣由?往往逆勢而為、敢為人先的李渡酒業,為酒業破除疫情危局帶來怎樣的新思考、新契機?
疫情仍在繼續,這對於醫療體系、經濟體量、商業企業都是一個重大挑戰。酒業企業同樣面臨生死危局,例如酒業標杆茅臺的批價也曾跌下2000關口,在接下來的長期戰役中,會有多少酒業同仁止步,亦是不可預知之數。因此迫於壓力之下的酒企動作,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雲約酒、線上促銷、轉戰直播……很多酒企囿於餐飲凍結,初涉線上,促銷走量、全員營銷,都只能止損熬過寒冬,反虧為盈僅是奢望。
可是有意思的是,頻頻不走尋常路的李渡酒業,在疫情之下卻突然發布「停貨通知」!一石驚起千層浪,是逆勢而為?在同行都在大力促銷的關頭,李渡停供!湯司令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這一舉又旨在釋放什麼信號?
如火如荼,銷售競賽節點下李渡核心單品緣何突發停貨通知?
「稀缺品質、國寶守護」,「自3月28日19:00起,停止供應52度李渡高粱1955、50.8度李渡高粱1975。」
停貨本身在酒業而言已見怪不怪,停貨甚至在酒行業就像「套路」般存在,特別是高端酒層面頗為常見,而套路背後的「醉翁之意」通常指向調價。自2016年上市初期318元/瓶還買一送一,到如今850元卻一瓶難求,李渡高粱1955因為其獨具特色的風味及優秀的品質,深得重度消費者的厚愛,包括後面延伸出來的李渡高粱1975,之前都發生多次因配額不足停貨。
若是平常而言,停貨之舉或許也沒什麼,然而聯繫當前大環境,如今就連飛天茅臺都價格動蕩不定,甚至許多行業都面臨生存困難之際,李渡這一紙公告難免叫人匪夷所思。
據深圳市酒類行業協會信息顯示:截至3月10日,深圳復工酒類流通企業不足45%,預計4月底酒類零售銷售量不及去年同期的20%。深圳市場2萬餘家酒類產品經銷商(零售商)面臨庫存積壓、現金流銳減等困難,承受巨大的經營壓力。
另外多位酒業經銷商也表示,他們企業流通渠道2月份銷售為零,甚至做好3月吃零的準備。在突發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也被酒行業判定為發展的元年,這樣的大背景下,李渡卻緣何突然叫停他們的核心單品?如果說這次停貨意味著李渡高粱1955、李渡高粱1975將面臨再一次漲價,那這一次逆勢漲價的李渡漲幅又會是多少?李渡酒漲價的底氣是什麼?停貨的兩款酒又是什麼酒?
逆勢停貨,李渡高粱1955、1975到底是兩瓶什麼樣的酒?
52度李渡高粱1955是李渡酒業的王牌大單品,一個外表普通的光瓶酒,如今賣到了850元/瓶的高價!史上最貴光瓶酒無疑!可為之買單的人卻絡繹不絕。在這一瓶酒的背後,有著遠超850元的售前售後沉浸式全新體驗,有著與飛天茅臺同獲布魯塞爾大金獎得品質背書,有著元代古窖的中國酒業留存下的最古老傳承,也有著「一口四香」讓醉客沉醉的絕佳獨一風味。可以說,李渡高粱1955是品質與文化並重的好酒,源頭無出其古,榮耀無有其上,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今湯司令的沉浸式體驗營銷正在將之帶離深巷。
50.8度李渡高粱1975是1955的風格延續,既延續李渡高粱1955的優質酒體和口感風格,又與李渡高粱1955有所區別。這款酒的誕生還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有著不小的淵源,李渡高粱系列由90%的大米與10%的高粱釀造而成,湯司令正是在拜訪了袁老之後,突發靈感,才有了1975的問世。自問世以來,50.8度是更貼合消費者口感的匠心打造,使其銷售勢頭直逼1955,並榮獲「2017年影響中國酒業十大創新品牌獎」。
李渡高粱1975「誕生」後,湯司令帶著這款酒再度拜訪袁老,袁老開心地在酒標上簽寫了「榮獲國際金獎,袁隆平」9個字表達祝願
如果說,飛天茅臺是中國白酒的價值標杆,拉高了行業的高度,那麼與之有著同等品質優勢的李渡高粱1955、1975,就是價值保障。憑藉最古老的元代窖池,拓寬了行業的深度。這麼好的兩瓶酒,為何在這個緊要關頭停貨?
經過一番調研,我們發現李渡只是單純地面臨供不應求的無奈局面罷了。畢竟好酒難釀易銷,可在疫情期間仿若絲毫不受影響的李渡,還是得益於它「逆行者」的姿態和企業前期所做的大量鋪墊。
未雨綢繆,抵禦風險的最佳方式永遠是預想風險
在全國酒企求生存的渡劫階段,李渡的銷量不降反升,甚至超配額,致使李渡高粱1955與1975兩大王牌單品斷供。李渡是那隻抓到老鼠的黑貓,這隻黑貓緣何能在風浪潮汐中屹立不動?是酒業應該去思考的命題。
日前酩閱發表了《「酒業醉美逆行者,李渡」》一文,闡釋了李渡在疫情當下的快速動作與逆行精神。李渡向來敢為人先,關於「雲店不打烊」的線上銷售渠道,和「無接觸配送」的應景配送模式,以及視頻約酒送酒、沙發封壇文化節、公益捐贈等本篇就不再贅述。而在這一切「逆行」的動作和湯司令帶領下的李渡酒業連年發展的結果,換得的正是李渡一季度的超額完成任務和此次的李渡高粱1955、李渡高粱1975配額不足而不得不停貨。
不懼衝突,李渡以核心品質為底氣,不斷創新發展,而在湯司令率領下的李渡本身就是一個衝突產物。酒的釀造方面,恪守古法、傳承古道的匠心堅守,與銷售上屢屢創新、向來不拘一格的沉浸式體驗營銷形成對衝,敢做敢玩敢擔當。李渡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它是第一個每天吃螃蟹的營銷「奇葩」。國粉節、封壇文化節、C端營銷、全酒宴、酒糟產品、知味軒……我們看到的李渡是一個愛玩的企業,衝突之下的李渡是個與真實消費者有同理心的企業。本就是社群團購為主的李渡,通過前期幾年的積澱,由點即面,吸納了一大批忠實粉絲客戶,在豐富消費者文化體驗和生活方式方面,李渡不計成本,售前售後對於粉絲無私奉獻,所以同樣也衝突中求得發展。
未雨綢繆,抵禦風險的最佳方式是預想風險。抓住核心消費者,著重品質輸出,積極捕捉時代動態製造衝突,李渡成為風浪中屹立的酒業標杆源頭便在於此。武學中有一個體術的概念,煉體者千錘百鍊自身筋骨,在任何窮山惡水的環境下都能有一戰之力,不至於順風則昌、逆風則亡。捕捉風口搶佔是快速成長的契機,但如李渡這樣對內精煉體魄,對外捕捉風口的「雙修」才是疫情下依然銷量走高的關鍵。
風險與機遇並存。墨守成規已然不是如今酒業的生存法則。7年前江小白的橫空出世為酒業創新提供了一個範本,如今的李渡又在粉絲社群營銷層面為酒業開創全新路徑。創新才是生存根本,一味地對標「茅五瀘」等名酒,極有可能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兩難境地,區域酒企的發展路徑本應該具有自身獨特的風格與風味,才有可能在疫情中後殘酷的生存戰中倖存。
本文為推廣信息,不代表本號觀點。
相關服務由品牌方提供
(江西李渡酒業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