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已到,「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啥意思?今年有三白嗎?

2021-01-19 鄉村螢火蟲

時間過得好快,前腳我們才和2020年揮手再見,眨眼之間,農曆的庚子年已經來到了臘月的第三天。今天是2021年的1月15日,也是小寒節氣的第11天、三九的第八天,正是一年當中天氣最冷的時候。在這「寒冬臘月」裡,「三白」也成了人們心中渴望和念想的東西,特別是生活在農村裡的農民更是如此。流行在農村的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可以說充分表達了農民渴望「三白」的迫切心情。

早前,我們曾經經歷過幾次強冷空氣襲擊,在寒流的影響下,「偏冷」也成了2020——2021年這個冬季以來的主題詞。從時間上說,臘月只不過是農曆年的十二月份,農曆庚子年的臘月從前天的2021年1月13日開始,到2021年2月11日結束,期間數九要從三九的第六天數到六九的第八天。按照我們當地數九歌的說法,六九之後就是「七九河開」的時候了。也就是說到了那時候,天氣將會變得相對暖起來。也正是因此,人們對臘月裡能夠及時出現「三白」一個個都是懷抱著渴望的心情,急切地盼著等著。

所謂的「白」,其實就是用顏色上的「白」比喻的降雪,而「三白」也就是盼望著能有三場有效的降雪出現。在農民眼裡,雪是好東西。一般來說,剛剛降下不久的新雪中,含有40%——50%並不流動的空氣,可以防止地表的輻射降溫。所以,一次有效降雪也就等於為越冬農作物蓋上了一層保暖的毯子,能夠為越冬作物提供安全條件。雪融成水滲入地一方面可以為農田補墒。另一方面等於為農田增施了一次氮肥,有科學測算結果認為,雪融水中每升大約含有7.5毫克氮元素。第三個方面就是降雪有助於殺死越冬的農田害蟲,減少後續蟲害的發生。最後還有,雪水中的重水含量只是普通水的1/4,雪融水後滲入土壤更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並有助於改善農產品的品質。

像我們北方地區,主要的越冬作物就是冬小麥。儘管麥農大都會在入冬前為小麥施澆防凍水,不過這個冬季的情況對我們當地的麥農來說還是比較特殊的。自打入冬以來始終也沒有經歷過一次有效降水過程,一次次寒潮襲擊帶來的都只是乾冷。麥田凍成了乾裂,失墒的麥田容易出現凍旱,麥苗也容易被凍傷,所以麥農盼「白」,希望在臘月裡「三白」出現,能夠讓麥農見到三場有效降雪的急迫心情也是不言而喻。

農村流行的農諺俗語都是基於農民自己的長期生產和生活上的經驗凝練和總結的,有實踐做基礎。「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瑞雪兆豐年」、「冬雪消除四邊草,來年肥多害蟲少」,所有這一類的農諺俗語說法也都是不無道理的。按照有關農諺的說法是,「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就在四九」。期待如此!

真要是臘月裡老天為麥農降下合適的「三白」,用三場有效降雪為麥農的豐產和豐收給與助力。等到2021年夏季麥收時,麥農的小麥收的大倉滿小倉流的,連農民自己家養的豬狗跟著吃麥真的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相關焦點

  • 老話「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個啥?今年你遇見了嗎?
    再過一個多月就到臘月了,臘月裡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叫做: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所以說啊,出自農村的俗語,讀的時候還是要還原到當時當地的語境。吶!說到三白啊,我不知道大家會聯想到什麼?在歷史上,三白可是很有名頭的,比如《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字三白,所以也叫沈三白。
  • 「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指的是什麼?看到最後終於懂了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人們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進入臘月後年味兒就一天比一天濃了,臘月裡,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開始為過年了,買年貨、殺年豬、蒸饅頭等等,以至現在人們覺得過年只有臘月熱鬧,春節後反而沒有過年的感覺了。關於臘月,有很多習俗和俗語,農村就有一句老話,「臘月有三白,豬狗也吃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三白」又指什麼?
  • 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三白是什麼?今年能遇上嗎?
    本文由二大媽有話說原創,抄襲必究!2020年轉眼就要過完了,而我們也馬上就要迎來庚子年的最後一個月臘月了,對於農民來說,臘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月份,因為臘月的天氣狀況關乎著明年的收成,就比如下面這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說的就是臘月的天氣和糧食收成之間的關係。
  • 臘月到來,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啥意思?
    今日正式進入臘月,人們常說「進入臘八就是年」,很顯然現在距離過年越來越近了。農村到處都充滿了過年的熱鬧氣氛,而這時候外出打工的人們也陸陸續續返鄉。今年冬季比較寒冷,如今正是處於三九四九階段,人們常說「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三九四九冰上走」。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
  • 臘月將至,「臘月見三白,來年好收麥」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過了陽曆年,臘月將至,也進入2021辛丑無春年春節倒計時。老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就是指每年農曆的最後一個月。只是臘月並不一定單指農曆十二月,因為一旦農曆一年中出現兩個十二月,則第一個月叫「十二月( 臘月)」,第二個十二月叫「閏十二月( 閏臘月)」。
  • 「大寒見三白,豬狗不吃黑」,這句俗語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農民平常都是很忙的,也只有到了冬天之後,農民可以輕鬆一些,冬天的時候地裡已經沒有辦法種東西了,農民也就呆在家裡歇著了,偶爾再找朋友打打牌,和朋友聊天,再預測一下明年的天氣,天氣對農民來說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天氣不好,農民說不定就要白幹一年了
  • 俗語:大寒見三白,農民衣食足,啥意思?三白是啥?
    俗語:大寒見三白,農民衣食足,啥意思?三白是啥?在以前,我們對待農村人的態度是十分親切的,因為正是他們進行勤勞的耕種,我們才有了瓜果蔬菜以及肉食品可以食用。可以說,以前是農村人養活了我們。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農業的產業化越做越好。
  • 臘月到,農諺: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啥意思?為啥馬瘦?
    唐代詩人杜甫有詩: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意思簡單:往年臘八,冰天雪地,距溫度回升有段時間。今年臘八,冰融雪消,山野中萱草冒出嫩芽,柳條在微風中搖曳。今日農曆臘月初一,距2021年剩一個月時間。進入臘月,意味著冬季快結束,春季拉開帷幕。
  • 「大雪」大雪三白,有益菜麥
    大雪農諺大雪紛紛落,明年吃饃饃。積雪如積糧。冬雪一層面,春雨滿囤糧。今年麥子雪裡睡,明年枕著饅頭睡。麥蓋三層被,頭枕饃饃睡。今冬雪不斷,明年吃白面。今冬麥蓋一尺被,明年饅頭如山堆。雪在田,麥在倉。雪多下,麥不差。雪蓋山頭一半,麥子多打一石。白雪堆禾塘,明年穀滿倉。
  • 「太湖三白」是哪三白?味道棒!許多人慕名而來,湖心亭賞景吃魚
    在這其中極具代表性的要數江蘇的太湖三白了。太湖三白,相信很多人對這個詞都比較陌生。何謂太湖三白呢,其實是太湖的三種食材,它們是太湖白魚,太湖白蝦和太湖銀魚。銀魚被打撈上來之後會立刻變成白色,所以也被稱為太湖一白。這個肯定是太湖當地人的三件寶貝了,他們三件不管是單獨作為一道食物還是一起做一道菜餚,都可以稱得上是鮮中極品了。
  • 農業諺語:麥吃臘月土,一畝兩石五,古代勞動人民總結的真在理!
    「麥吃臘月土,一畝兩石五」,這是一句古代勞動人民總結的非常經典的關於小麥冬季管理的農業生產諺語。那麼這句話想要表達什麼意思呢?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麥吃臘月土,一畝兩石五」啥意思?我們先從字面意思上解讀,可以這樣理解,小麥在臘月時要吃土,一畝地能吃兩石五。
  • 農村俗語「立春在臘月,天寒在三月」,啥意思?
    導讀:農村俗語「立春在臘月,天寒在三月」,啥意思?進入臘月之後,年味就更濃了,冬天的氣息也從大雪紛飛中更佳了,寒冬臘月裡,我們期待春節的到來,春節快到了,春天還會選嗎?春季啥時候到來?但是我們傳統陰曆算法中,一年是從正月開始的,所以陰曆和陽曆上會有一個時間差。現實中立春節氣可能會出現在年前,也可能會出現在年後,也就是我們說的是「立春在臘月」還是「立春在正月」,立春在不同的月份,對於農作物生產,對於天氣變化都是有不同說法的。俗話說「立春在臘月,天寒在三月」,這句話說明的就是立春節氣出現在臘月裡,而出現來年三月份的時候天氣還很寒冷。
  • 今日寒露,再饞不吃三樣,再貧要食三白,啥意思?寒露要平衡飲食
    唐代詩人王昌齡在詩詞中寫: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意思是說,在此情此景下和親人離別很難過,何況寒露的草根中發出蟲子陣陣悲鳴,將離彆氣氛渲染的淋漓盡致。正如詩歌中描寫的,寒露節氣蒼涼悲愴,寒氣開始襲來,就連晶瑩剔透的露水都有了寒氣。
  • 盛傳已久的太湖三白,到底是哪幾味珍餚?你吃過嗎
    盛傳已久的太湖三白,到底是哪幾味珍餚?你吃過嗎?在過幾天,就到了太湖開捕節了!在美世界盛傳已久的太湖三白就要和大家見面了,太湖三白不論是賣相還是味道,在美食界都是有非常高的地位的,而且其中有兩白,之前都是皇宮的貢品之一。那麼太湖三白究竟是哪三白呢?分別有什麼特點?下面給大家詳細說一下。
  • 臘月二十六的習俗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習俗是什麼意思 有什麼特殊寓意
    臘月二十六是幾號  查詢後,我們可以得知,2018臘月二十六是2018年2月11號。  》》臘月二十三小年到 為什麼南方小年和北方時間不同  》》二十四掃房子是什麼意思臘月二十六有哪些習俗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嗎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
  • 俗話說「秋分西北風,臘月冬不淨」啥意思?秋分時節要注意什麼
    由於以前並沒有預測未來天氣的設備和技術,所以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很多關於節氣天氣的俗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秋分西北風,臘月冬不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秋分天氣如何呢?如果秋分節氣西北風來得比較晚,那麼,特別是長江以南地區,暖溼空氣還佔據著主動,當地氣溫明顯下降的就比較慢,通常要到十月份才能夠秋高氣爽。通過氣候變化,這句話從側面反映出秋分如果有西北風駕到,對氣候的影響非常大!在冷空氣的影響下,大部分地區的雨季已經結束,涼風習習、風和日麗、秋高氣爽,所以秋分也是醉美好宜人的時節。
  • 今年「閏九月」百年一遇 「閏臘月」千年未有
    「閏九月」百年一遇 「閏臘月」千年未有 ■今年閏九月出生,要2109年才能過陰曆生日 ■首次閏臘月將在3358年出現「今年有四奇:兩頭春、閏九月、元宵遇上情人節、384天……」農曆馬年伊始,在微博和微信上瘋傳這樣的段子。
  • 農村俗語「臘月打春過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打春過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立春呢?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叫做正月節、歲節,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溫暖、生長的意思,立春節氣有天氣變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