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二大媽有話說原創,抄襲必究!
2020年轉眼就要過完了,而我們也馬上就要迎來庚子年的最後一個月臘月了,對於農民來說,臘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月份,因為臘月的天氣狀況關乎著明年的收成,就比如下面這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說的就是臘月的天氣和糧食收成之間的關係。
首先,「臘月遇三白」,這裡的「三白」指的是臘月裡見到的最白的東西,就是下雪天,而「三」在這裡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數字,而是一個數量詞,指的是很多的意思,所以「臘月遇三白」意思就是在臘月裡多下幾場白白的大雪,這樣對來年的收成有好處。
其次,「豬狗都吃麥」,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讓豬狗和人一樣以小麥為食,而是說在小麥收成好的時候,麥皮就會被當成飼料給豬吃了,這樣可以提高豬飼料的營養價值,但如果小麥的收成不好,人們就會去割豬草來餵豬。所以「豬狗都吃麥」表達的是人們對來年收成好的一種美好寄望,因為這不僅對農民來說是件好事,就連豬和狗的夥食都會因此得到改善。
「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這句俗語在中國已經流傳已久,它不僅通俗易懂,而且放到現在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因為在臘月如果多下幾場雪的話,雪就可以覆蓋在莊稼上,即使外面的天氣再冷,被雪覆蓋的莊稼也不會受到凍害,而且等冬季結束以後,雪就會融化成水,灌溉地裡的莊稼。
而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關於下雪天和農作物的俗語,比如「下雪不冷,融雪冷」,說的就是當冬季過後,莊稼上的雪開始融化,土壤裡的氣溫就會變得很低,而當雪融化的時候就可以凍死藏在土壤裡的害蟲,從而避免了害蟲啃食莊稼,另外還有一句俗語「臘月天一寸雪,蝗蟲入地深一尺」,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可見臘月下雪對農業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過,這句俗語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我國南北溫差相對比較大,南方可能常年不見下雪,而且種植的農作物也不太一樣,所以我們看待俗語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辯證地看待,不知道你是否也希望臘月可以多下幾場雪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