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習作3:寫觀察日記

2020-12-19 桃李書吧

我們來審題

顧名思義,觀察日記是日記的一種,需要我們通過長時間的觀察,把觀察到的事物變化記錄下來。

首先,要求以日記的形式呈現觀察內容。日記就是把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常以第一人稱——「我」記下當天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或所想的事情,有相應的格式,通常由書端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書端專門寫日記的日期、星期和天氣,例如:10月16日 星期五 雨,也可以只寫日期,像課本42頁閱讀連結裡展示的那樣。

其次,寫觀察日記可以寫一次觀察的結果,也可以寫連續觀察的內容。閱讀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我們以寫連續觀察內容為主,通過對事物不止一次,不止一天的細緻的連續觀察,發現所觀察事物的變化。

在觀察的時候,不要只用眼睛去看喲。我們可以用鼻子聞一聞,感受事物的味道;用耳朵聽一聽,感受事物發出的聲音;用舌頭嘗一嘗,辨別事物的滋味;用手摸一摸,體會事物的觸感……還別忘了,在觀察時要用心去感受。只有全身感官總動員,才能有更多更難忘的收穫。

第三,寫觀察日記以寫實為主,觀察到什麼就寫什麼,不能胡編亂造。因此,我們要努力準確生動地表達觀察內容。可以嘗試展開想像的翅膀,用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把你所觀察到的事物,寫形象,寫生動。

例文展示:

下面展示的是一位四年級小朋友寫的連續觀察日記,閱讀修改前和修改後的文字,同學們得到哪些啟示呢?

修改前:

發綠豆芽觀察日記

5月20 日 星期一 陰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買了一些綠豆,準備自製豆芽。綠豆是橢圓形的,滑滑的。

我們把綠豆放進一個盛水的小桶裡。過了一會兒,桶裡的水變綠了。又過了一會兒,豆子的皮有些破了。

綠豆呀綠豆,明天再來探訪你,期待你快快發芽喲!

5 月21 日 星期二 陰

今天放學回家後,我馬上去看我的小豆子。

泡豆子的小桶裡,浮著一些小泡泡,這裡幾個,那裡幾個。有些綠豆脫皮了,綠色的皮懸浮在水裡。我還發現,水底的綠豆長大了。它們已經變得有些不一樣了,有的全脫掉了皮,有的還長出了一顆白色的小嫩芽,還有的卻沒有什麼變化。

豆芽呀豆芽,快快長大吧!

修改後:

發綠豆芽觀察日記

5月20 日 星期一 陰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買了一些綠豆,準備自製豆芽。

回家後,我仔細端詳著這些可愛的豆子們。只見綠豆是橢圓形的,很順滑,翠綠翠綠的外衣包裹著一粒粒橢圓形的種子寶寶。細細觀察,可以發現每一粒綠豆上都有一個白白的、細細的「肚臍眼」,大概有兩三毫米長。

我把綠豆放進一個盛了一些清水的小桶裡。過了一會兒,往桶裡一看,水越來越綠,後來,竟然跟綠豆的顏色差不多了。我再次往桶裡定睛一看,呀,才過了幾十分鐘,一些綠豆寶寶的衣服就不合身了,撐破綠衣露出了白白嫩嫩的肚皮。

綠豆呀綠豆,我明天再來探訪你,期待你快快發芽喲!

5 月21 日 星期二 陰

放學回家後, 我迫不及待地往桶裡看去。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浮在水面上的又細又密的小泡泡,它們集結在一起,就像小魚兒吐出的泡泡。接著,我看見一些翠綠的外衣懸浮在水裡,那正是它們脫掉的那些不合身的衣服。然後,我發現,沉在水底的小精靈們都長胖了,它們的樣子也發生了變化:有的完全脫掉了綠衣,像個白白胖胖的娃娃,還張開嘴巴吐出一顆白白的小嫩芽,嫩芽兒大概有三、四毫米長;有的脫了大半件綠衣,像個離不開媽媽的孩子正在長大;還有的很頑皮,脫得只剩一頂帽子了。

豆芽呀豆芽,今晚好好地睡一覺吧,祝你們茁壯成長!

習作點評:

小作者進行了真正的觀察,比較準確地記下了豆子的變化。怎樣讓日記打動人心呢?小作者在原文的基礎上傾注了情感。小豆子這麼可愛,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它當成豆子寶寶來寫,這時,觀察到了事物就仿佛也有了感情,在作者、讀者眼中都更加可愛,事物的變化和美好更容易被發現了。

連續觀察,一定要突出「變化」,樣子的變化、顏色的變化一定要寫清楚,若加上你觀察時的想法和心情,那就更棒了。同學們,再次走進你的觀察對象,認真觀察,認真寫作吧。

相關焦點

  • ...紀實觀察所得 ——以統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習作《寫觀察日記》為例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為了讓學生更樂於表達,體驗書面表達的成就感,增強習作的自信心,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習作時,就可以從多個維度的動態支架,幫助學生跨越隔離帶讓口語表達向書面表達順利過渡,從而引導學生快樂書寫,表達真情實感。下面以四年級上冊習作《寫觀察日記》為例,談習作教學中通過多維動態支架的構建,幫助學生紀實觀察所得的教學方法。
  • 四年級上冊三單元習作《寫觀察日記》,銀杏樹的葉子黃了
    本文是四年級上冊單元習作專欄的第28集。本專欄包括四年級上冊全部單元習作和課後小練筆,是必寫內容,希望這個專欄能給孩子們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幫助。專欄的一些內容也會在我的直播課中播出,歡迎觀看。這次的習作任務是三單元的內容,寫觀察日記,課本的寫作舉例中提到了秋天樹葉顏色的變化,在第10課《爬山虎的腳》課後提到了銀杏葉子,並準備了四幅圖片,和對應的日期及葉子的變化記錄,所以我們把兩個內容結合在一起寫一下。
  • 四年級上冊三單元習作,寫觀察日記,牽牛花開花的時間
    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習作是寫一篇觀察日記。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觀察日記。一、觀察日記寫什麼既然是日記,就要有日記的格式,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就學過寫日記,它的格式是要寫清楚時間,即幾月幾日,星期幾,以及天氣的情況。這個格式的寫法上並不是像段落一樣空兩格,而是寫得靠中間一點。那什麼是觀察日記呢?我們在這裡也不用講什麼定義,就來看課本的例子就能體會到了。
  • 四年級上冊第3單元習作-寫觀察日記
    首先,讀懂習作要求:  近來,你留心觀察了什麼事物?是怎麼觀察的?有什麼新的發現?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情?仔細回憶一下,把你最想告訴別人的內容寫下來。題目自己定。  如果你在進行連續觀察時,堅持寫觀察日記,可以選幾則自己覺得滿意的日記,認真進行修改加工,成為一篇習作,題目可以用《觀察日記x則》,要注意日記的格式。  提取習作要求中的關鍵信息:  1.我們可以寫一篇觀察作文,要抓住觀察中的新發現或趣事,「新」和「趣」是重點。  2.也可以寫幾則連續觀察日記,突出事物的變化。
  • 四年級上冊單元習作《寫觀察日記》,除了豆子發芽,還能寫啥
    本文是四年級上冊單元習作的第11節,具體篇目是《寫觀察日記》,朋友們可以加一下關注,方便查看其他內容。這些作文都是新學期的必寫題目,給孩子收藏起來作參考,有用。先看一篇新寫的原創作文吧,後面再作解析。寫什麼呢?書上不是有個例子是觀察貓嗎?那我們就寫貓捉老鼠吧。
  • 四年級上冊單元習作《寫觀察日記》,給孩子講講貓捉老鼠的經過
    本文是四年級上冊單元習作的第11節,具體篇目是《寫觀察日記》,朋友們可以加一下關注,方便查看其他內容。這些作文都是新學期的必寫題目,給孩子收藏起來作參考,有用。先看一篇新寫的原創作文吧,後面再做解析。寫什麼呢?
  • 四年級上,習作《觀察日記》:學會觀察事物,學會寫觀察日記
    四年級上,習作《觀察日記》:學會觀察事物,學會寫觀察日記一、學習目標學會觀察事物的不同內容和不同角度。掌握的方法:細緻、觀察連續、多種感官參與、邊觀察邊思考。描寫觀察事物的語言要準確生動,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學會寫觀察日記。寫觀察日記的方法還可以圖文結合。二、寫作指導1.日記格式寫上年、月、日、星期和天氣。為了讓讀的人知道寫的觀察日記中心是什麼,最好加一個題目。
  • 統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反思)習作三 寫觀察日記
    習作三 寫觀察日記[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運用好眼、耳等多種感官觀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語文要素】2.學習用比較的方法,有條理地寫下觀察中的發現,並能表達自己觀察時的感受。【語文要素】3.了解觀察日記的寫法,也試著寫觀察日記。【語文要素】[教學重難點]1.能進行連續觀察,用觀察日記記錄觀察對象的變化。2.能在小組內分享觀察日記,並進行評價。
  • 語文園地三(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學寫觀察日記)
    第三單元的習作是《寫觀察日記》,而《語文園地三》則是基礎積累以及將句子寫得準確和嚴謹。語文園地三(小學四年級)習作寫觀察日記在本單元葉聖陶帶著我們了解了什麼是爬山虎;法布爾帶領我們領略了蟋蟀築巢的全過程;比安基則用日記的形式讓我們燕子築巢的過程。
  • 四年級語文上冊單元三寫作指導:《觀察日記》附優秀範文
    很多四年級的孩子都說單元三作文《觀察日記》難寫,不知如何選材、觀察事物的生長,提筆又不知道該寫什麼。請孩子不要著急,今天於老師就針對四年級四年級語文上冊單元三《觀察日記》進行總結和歸納,相信大家看了以後一定是豁然開朗。
  • 今天寫《觀察日記》,寫作步驟一、二、三、四
    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三單元的習作《學寫觀察日記》。【觀察目標】葉聖陶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爾觀察了很久,終於看到了蟋蟀築巢的全過程;比安基用日記的形式記下了燕子築巢及孵蛋的情況。同學們,我們也可以試著進行連續觀察,用觀察日記來記錄自己的收穫。我們可以寫什麼呢?
  • 今天寫《觀察日記》,寫作步驟一、二、三、四
    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三單元的習作《學寫觀察日記》。同學們,我們也可以試著進行連續觀察,用觀察日記來記錄自己的收穫。我們可以寫什麼呢?我們可以寫自己在花盆裡種幾粒種子,寫一寫你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秋天到了,有的樹葉開始變色了,我們可以記錄樹葉顏色的變化;月亮有時圓圓的,有時彎彎的,我們可以觀察月亮的變化過程;可以記錄月亮從月初到十五的變化,也可以記錄月亮從十五到月底的變化……認真觀察,你一定會發現不同的。
  • 三年級上冊二單元習作《寫日記》,孩子沒寫的,主要問題在這裡
    這是三年級上冊的單元習作,想了解更多其它習作,請關注小學生同步作文。孩子們在二年級時,寫得是看圖寫話,不管寫多寫少,起碼有內容可寫。現在輪到自己寫了,就像今天的習作,寫日記,他一上午坐在書桌前,一會兒咬著筆頭,看著屋頂;一會兒低頭摳摳指甲,漫無所思,不是他不專心,是的的確確不知該寫什麼?問他吧,說日子太普通,像一杯白開水,看不到一點色彩,沒有絲毫的滋味,天天如此,有什麼寫得?真的沒寫得嗎?下面,我們就先來完成這篇日記,然後再講講可以寫些什麼。
  • 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習作,學寫《觀察日記》,記錄生活精彩
    同學們,當我們記錄種植花草果木、飼養小動物、觀察自然現象、做科學小實驗等活動時,由於持續的時間長,需要連續觀察才能清楚記錄自己的收穫。本次習作,就讓我們動筆寫一寫觀察日記吧。習作要求葉聖陶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爾觀察了很久,終於看到了蟋蟀築巢的全過程;比安基更是用日記的形式,記下了燕子窩的變化。我們也可以試著進行連續觀察,用觀察日記記錄自己的收穫。
  • 三年級上冊二單元習作《寫日記》,僅僅一個字,讓日記寫得有意義
    本文是三年級上冊單元習作專欄的第24集。該專欄包括三年級上學期的全部單元習作和課後小練筆,而且以後還會繼續更新下去,希望朋友們喜歡。這一集的具體為二單元習作,寫一篇日記。該寫什麼東西呢,可能許多孩子叫苦連天,覺得沒寫的,我們舉幾個例子感覺一下。比如看到一群螞蟻,你寫寫螞蟻們在搞什麼名堂;比如看到天上白雲,寫寫它們像什麼?聽到鳥叫,寫寫它們在說什麼?
  • 三年級語文上冊單元二作文:寫日記,習作指導(附滿分範文)
    日記記錄著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無論時光流逝多久、歲月如何變遷,我們依然能夠在日記當中尋找回憶和過去。枯燥無味的生活總是那樣忙忙碌碌,寫日記卻成了我們發洩的情緒、記錄快樂的最好方式,親愛的你們不妨為自己購買一本喜歡的筆記本,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吧!
  • 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習作三《觀察日記》寫範文評語
    本組課文都寫得具體、生動、有趣,知道作者為什麼會寫得這麼有趣嗎?(1)與作者的認真觀察分不開;(2)與作者的長期、連續的觀察分不開。2. 確定對象,認真觀察。範文01綠豆「變形」記3月18日 星期一 晴課堂上鄭老師讓我們回家寫綠豆發芽的觀察日記。我迫不及待地找了一個瓶子泡綠豆,心裡祈禱豆子能快點長出芽。
  • 三年級上冊單元習作《寫日記》,孩子沒寫的,主要問題在這裡
    這是三年級上冊的單元習作,想了解更多其它習作,請關注小學生同步作文。孩子們在二年級時,寫的是看圖寫話,不管寫多寫少,起碼有內容可寫。現在輪到自己寫了,就像今天的習作,寫日記,他一上午坐在書桌前,一會兒咬著筆頭,看著屋頂;一會兒低頭摳摳指甲,漫無所思,不是他不專心,是的的確確不知該寫什麼?
  • 四年級上冊習作二:小小「動物園」作文分析,孩子學寫有趣的文章
    對於四年級小學生來說,作文的寫作已經有了一定的框架,寫作起來並不會完全陌生。我們家長都知道,小學三、四年級正是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在語文作文方面,學生平時要多看一些課外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在寫作文時,更加得心應手。
  • 用好習作範文,提高習作能力,送3-6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習作範文,
    如果沒寫好作文就孩子,孩子容易先入為主,一味模仿,不利於習作能力的提高。2. 大聲朗讀範文兩次以上,朗讀有利於孩子感知習作的內容。3.四、關照語文基礎特別薄弱的孩子當然,對於語文基礎特別薄弱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先看看範文、讀讀範文,然後說說自己要寫什麼,過好選材關,接著才動筆寫。這個過程,一定要憑自己的能力來寫。寫得多差都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