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鬥門區六鄉中心小學附近張老闆,有一張塘面積5畝,南美白對蝦和羅氏蝦混養,我們去蝦塘的時候剛好正在出蝦,白對蝦養殖60天38頭,兩種蝦預計總共可以出蝦3000斤。
這口塘條件比較差,進排水是同一條河道,而且很長時間沒有清淤了,河道水深只有幾十公分。周圍養殖戶很多,有機質及藍藻水通通排到河道裡。因為這些,所以養蝦過程基本不換水,每畝塘租金也只有700塊錢。
張老闆注重清塘和調水,清塘時下生石灰3000斤,調節總鹼度及總硬度。6月中旬放苗後,一直堅持使用「菌優碳源 + 生物絮團培養劑」發酵液和生物脫氮王,幾乎全程水質都很好,氨氮亞硝酸鹽幾乎為零。只是到了後期出現了部分藍藻,我們認為藍藻的出現和缺乏微量元素有關,也和羅氏蝦成活率只有20%,經常偷死有關。
雖然產量不算高,賺錢也不多,但是張老闆對「定期生態調水模式」效果非常滿意。前幾天旁邊的蝦塘又放苗了,對養殖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