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們公布了11月的CPI數據,CPI是消費者價格指數的簡稱,一般用來衡量物價水平,也是用來衡量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標準。
11月這個數據是-0.5%,時隔11年,我們的CPI首次跌成了負數。一般而言,CPI跌成負數,就定義為通貨緊縮,而CPI大於3個百分點,我們就定義為通貨膨脹。因此,市場上關於通貨緊縮的呼聲越來越高。
而知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則認為,現在沒有通貨緊縮,是用一個錯誤公式得出的荒唐結論。的確,各國的CPI統計標準都是不一樣的,這也導致了最後的結果可能千差萬別。其中一個重要的爭論就是在於資產價格是否應該納入的。
資產價格主要是房地產市場。畢竟我們將買房不算消費的,這是一次性支出,而且房子一般都是要升值的,所以更多時候大家將買房算作投資。全球絕大部分國家都是這麼計算的,我們的也不例外。但是住房上我們的確是有消費的,所以為了統計進去,我們採用了房租作為統計標準。但是今年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的,那就是房租在下跌,而房價在不斷上漲。
房租下跌主要是房地產市場的供應很充足,而且居民的收入沒有上漲,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是下跌的。而房價則不斷創出歷史新高,根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們的商品房價格已經突破了一萬元一平米的價格,幾乎很好見到下跌的城市,特別是新房市場,更是一房難求,不少城市都出現了千人排隊,甚至是萬人排隊的情況。
如果納入房地產的價格,那麼可以收,我們的物價是一直都在上漲的。而前央行的行長,不久前也表態,說應該將資產價格納入通脹來考慮了。
但是,這依然是一個很難的事情,畢竟連經濟學家都沒有爭論清楚,就要用到實踐當中,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而倒是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這影響了我們貨幣政策的決策。畢竟如果是通貨緊縮的話,我們就應該降息了,目前全球都在降息,美國更是降到了零利率,我們已經連續7個月保持了LPR利率的不變了。
而如果是通貨膨脹的話我們就應該加息了,畢竟房價還在繼續上,這個泡沫似乎有越來越大的可能性了,
所以,大家覺得現在是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到底應該是加息,還是應該降息了,希望大家留言進行討論。